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文还好,下午的物理,他肯定是满分。”
  “妒忌啊?”
  “你不妒忌?学的好,父母工作又好,人长的还好,你们不知道吧,他今天早上是坐轿车来的。”
  “啥轿车?”
  “上海轿车呀,还能是啥,他爸那辆,开学的时候不是也来过。”
  “对对对,我记得,他爸是个军官?”
  “应该是将军吧,中将什么的。”
  “才不是,军区才有几个中将,是准将吧。”
  “中国才没有准将呢,美国才有……”
  胥岸青飘逸的脚步,一点都不受同学们的影响。
  舒舒服服的坐车回家,吃了保姆准备的丰富午餐,胥岸青好好的睡了一觉,直到考前的40分钟才起来洗澡换衣,又坐车到学校门前。
  这一次,胥父干脆送胥岸青去学校。
  他说不出担心的话,就只能用行动来表示了。
  胥岸青自己是一点都不担心。
  虽然物理试卷上桌以后,稍稍超出了胥岸青意向中的难度,但也就是让他多折腾了20分钟的时间。
  开考的一个小时,胥岸青完美的做完了物理试卷,心里愈发振奋,仔细检查了一遍,就提前交卷了。
  离开考场的时候,胥岸青能听到阵阵的惊呼声。
  等在门外的考生家长,对最早出来的胥岸青好奇万分,这时候人都热情的很,左右无事,立即围了上来,问:“同学,下午的题是不是好简单?”
  “算是简单吧。”胥岸青呵呵一笑。
  “简单就好,简单就好,这位同学,你估计自己能考多少分?”这是一位做母亲的,眼中满含着希望。
  “我?”胥岸青指指自己,笑了一下,说:“100分吧。”
  “咦,下午的物理,满分是100吧?”
  “对的。”胥岸青自傲一笑。
  “这学生,考的真好。”做母亲的笑了两声,问:“怎么不多检查一下,这么快就出来了,还是多检查检查的好。”
  胥岸青做了个乖仔的模样,笑道:“是,就是着急,我先回去了。”
  在一片赞扬声中,胥岸青的昂首阔步的离开。
  此时的考场,却是一片哀鸿。
  1983年的物理试卷是出了名的难,虽然表面上看,考察的都是大纲和教材里的内容,可深度和难度是截然不同的,而且题目的分量还很重。
  即使是杨锐,做到第四大题第一小题的时候,也都发愣了几秒钟,因为题目考察的是螺旋测微器,这东西,100个学生里有99个没见过实物,教材里也只是简单的讲了讲构造,许多学生即使看过,也没有仔细研究过,偏偏螺旋测微器的单位读数很有特点,弄错的学生汗牛充栋。
  此题,抽样统计的得分率仅有16。6%。
  除此以外,第六大题和第七大题还要求说理,分析超过临界深度后,物体自行下沉的原因。
  这样的题,别说83年的学生了,交给13年的学生做,一时间也要闷头。
  当然,如果表达能力强一点,这样的题还是能做的,不过,做物理题做的要写说明文,违和感还是很强烈的。
  结果更强烈,第六大题分析自行下沉原因的抽样得分率仅有6。1%,进而使得该大题的全对率只有1。1%,也就是1000个学生只有10个人全做对了!
  这样威猛的试卷,扣多少分且不说,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却是无比的巨大。
  做题做错了,和看着题不知道怎么做,感觉可是截然不同。
  除此以外,今年的物理试卷,还有许多后世学生难以见到的创新之举,比如多重选择题,它要求的是在多个选项中,选出多个答案,而且必须是全部的正确答案,这比多项填空题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有干扰项的存在,很容易就选错一个。
  而只要有一个答案没有选出,或者有一个答案多选了,此题就会判负。结果,多重选择题的零分率高达74%。
  当杨锐做到这题的时候,虽然解的很轻松,可他以补习老师的角度来评价,也唯有一个词能形容:
  恶毒!
  这是一份凝聚了满满的恶意的试卷,薄薄的一页纸,不仅要学生知道教材中的每一个边角料,还要学生们综合已有的知识,近乎完美的答题。
  指数,浮力,力学和热学综合题也就算了,它还要求考生利用镜面边缘的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与凸面镜的观察范围的知识,进而自行扩大到利用凸透镜边缘折射光线,确定观察范围。
  杨锐见到这道题的时候,简直是哭笑不得。
  如果是平时遇到这样一道题,自然可以慢慢的研究解决,说起来,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智力活动,但在高考场上,遇到这样一道题,你会怎么想?
  杨锐觉得,他没有听到骂娘的声音,要么是耳力不够好,要么是其他学生还陷在前面的多项选择里,逃不出来呢。
  最狠的是,这套题的题量还很大,每道题都有特别的法门,再要求考生匀出多余的时间研究此题。
  就杨锐看来,这与其说是灵活运用知识,不如说是刁难。
  就要求和难度来说,皇后对白雪公主估计也不过如此了。
  杨锐做完了题,足足检查了两遍,且确实发现了两个小错误,才安心的交了卷子。
  而等他走出考场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了不同的气氛。
  连续两场,一场是超大量,一场是又难又多,空气中,几乎都飘散着绝望的味道。
  这是一次只有四分之一幸运儿的考试,哪怕是已经杀出了重重包围的考生,也心存畏惧。
  两场考试,就像是两个放大镜,将畏惧层层放大。
  ……


第229章 哭声
  第一天的考试已结束,相比中午,考生和家长们的时间也宽裕许多,不用急匆匆的返回消息,反而能够站在校门口,探讨一下今日的得失。
  不像是后世,现在的家长、老师和学生,都不怎么懂得心理因素,有的家长自己着急,看儿子女儿表情不好,就当场拽着问成绩,问着问着,就有人哭了出来。
  一个哭了,就有两个哭的,不多长时间,考场门口已经哭声一片,原本跌跌撞撞走出考场的王国华,呆在当场,反而哭笑不得,最后,听着考生家长老师和学生们的对话,他勉强笑了一会。
  王国华考的也不太好,但在这有点特别的考试中,反而答出了一些冷门题,比如螺旋测微器,杨锐的实验室里就有,西堡中学的学生们做实验的时候都做过,有这么一层感性的认识,再看数据,就没那么困难了。平面镜和凸面镜也是一样,它们同属于较为偏门的教学设备,普通学校连购买正常的教学用具都没条件,自然不会买这些东西,杨锐的实验室却像是买大白菜一样的买了过来。
  当然,有教学用具也不见得就一定能答出题目,但就平均得分来说,鸿睿班在这一项上,明显是跑赢了大多数人。
  其实,这也就够了。
  高考就像是身后有熊追,你是跑不赢熊的,无论学生的成绩有多好,只要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没有被穷尽,选拔性考试就一定会分出层次来,所以,高考的关键是跑赢同时代的大多数人,而不是跑赢知识。
  这就是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好于美国学生,东亚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好于欧美学生的主要原因。
  同时,这也是高考专门学校为人诟病的原因,用“素质”教育的心理来思考:所有人都不要拼命学习,就算分低,还是那么多人上大学呀。
  但是,作为当事人来说,与其期盼改革制度,不如顺应制度,找到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比如:努力读书,使用题海战术,读高考专门学校,出国读书,认一个有实力的干爹……
  当然,对于80年代的学生来说,除了努力读书,他们什么都没有。
  要到1984年,中国才会有各种制度和特招,究竟有多少低分高能的学生因此得幸,不得而知,究竟有多少低分低能的学生因此得幸,也不得而知。
  但是,要是84年以前的中国高考是超级公平的,想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明确的规则,公平的考试,用分数说话,分高者享受国家拨款的高等教育,分低者回家种田做工,就考试本身而言,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公平的考试。
  然而,公平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
  杨锐听着周围各色的呼声、叫声、啜泣声,也没有急着回去,心中突然有种俯视的悲怆。
  今天站在这里的学生和家长们,十之七八将会失望而归了。
  诚然,全国的有幸参加高考的176万学生,将有39万人能够成为大中专生,但是,39万名额,并不是公平分配的。
  就比例来说,直辖市的会更高,大城市的也会更高,小城市的次之,农村学生最少。
  杨锐等人所在的考场是一中的初中部,分配到这里来的一中学生很少,甚至平江的学生都很少,大部分来自下面的县镇,而这些学生,恐怕连十分之一的名额都拿不到,至于本科,更是只有几十分之一的机会。
  “真难啊。”杨锐叹口气,揪住王国华,返回招待所。
  鸿睿班的学生,排成一个稀疏的长队,在斜阳的掩映下,静静的行走。
  身后,依旧有哭泣声做背景。
  王国华低声问杨锐:“我有几道题没做出来,这算是考砸了,还是没考砸?”
  “物理?”
  “嗯。”
  “如果有三道大题没答好,算是考的不错,五道大题没考好,算是发挥一般。”杨锐不说具体的题目,只说数量。
  当然,这种判断也只有他能做,其他人哪怕能做出个满分,纵观全局的判断试题难度却是不容易的。
  王国华脸色好了一些,其他鸿睿班的学生也是如此。
  经历过题海战术就有这种好处,什么偏题怪题和难题都遇到过,不止在考察冷门知识点的时候不吃亏,在题型作怪的时候更不吃亏。
  像是多项选择和说理题,如果一次都没做过,见到肯定要懵,说不得要将题目的说明读上两三遍,才敢下笔去做,做对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