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丹年和冯云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杨锐,刘珊等学生用看奇怪的眼神看着杨锐。
  “就是开窍了。”杨锐知道他们想问什么,带着笑容,将桌面上的草稿纸整理好了。
  “那你发表的论文,是怎么回事?”冯云最想问的还是这个。
  这次轮到杨锐奇怪了:“我什么时候发表了论文?”
  冯云赶紧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卷报纸,指着最外面的一张,问:“《中学生导报》上署名西堡中学杨锐的,不是你?”
  “是我。”
  “那怎么说是没发表过论文?”
  “发表在《中学生导报》上的文章,也算是论文吗?”杨锐有点失去概念的感觉,不小心就给说漏嘴了。
  此言一出,冯云自然尴尬。杨锐也暗自责备自己:还是大意了,以后晚上说事的时候,更要慎言。
  他其实也没说错。
  要按照严格的意义,杨锐发表的小版文章,真不能说是论文,只能说是相关探讨,不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80年代的学术期刊少的可怜,许多后世的核心期刊,而今都未创刊,在市教育局的老冯眼里,全国性的《中学生导报》的水平就很不错了。
  倒是杨锐本人,只瞅着它的稿费较高,就给投了一篇文章。
  他是怎么都没想到,一篇中学数学的答题技巧的文章,就招来了一名中老年干部。
  良久,冯云心情平静了,缓缓的坐在杨锐面对,用亲切的语气,对这浓眉大眼的年轻人,道:“怎么一下子就突然发表了那么多篇文章?我数了数,超过20篇了吧。”
  杨锐配合的露出朴素的笑容:“当时不知道能有几篇过审。”
  他说的是实话,原因却是略去了。
  冯云微笑:“觉得挺意外?”
  “有点。”
  “你是怎么写出这些文章的?怎么选材的?怎么撰写的?很花时间吧。”冯云一句句的套着话,在他想来,杨锐再聪明也是个高中生,总是会忍不住炫耀的。
  可惜,杨锐的心理年龄早就超过了高中生的界限,又有刚才的警醒,遇到这类问题,他就是一个答案:“开窍了。”
  刘珊“噗嗤”一声笑了。
  赵丹年使劲咳嗽一声,道:“要不明天再说吧,今天也太晚了。”
  说完,他就拉着依依不舍的冯云回去睡一张床去了。
  临走前,赵丹年看了看四周刻着蜡纸的学生,然后被冯云反拉走了。
  如今,普通学生家庭都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可要说想读书的人就有书读,那是做不到的。
  学生们要是能有点额外的收入,并减轻些负担,放弃读书的人也会减少。
  冯云不知道杨锐是怎么做到每天卖500份试卷的,他也不想自己或赵丹年知道,这是一名老运动员保持健康的运动生命的不二法则。
  ……


第27章 有盗版
  冯云心里存着事,第二天很早就起来了。
  赵丹年奔波数日,呼噜打的震天响,兀自睡的畅快。
  冯云自己出了宿舍,稍作洗漱,就想找个清静些的地方打拳,未料想出了宿舍区,操场上满满是跑步的学生,打头的,就是杨锐。
  穿着单薄背心的杨锐,看起来健康而强壮,晶莹的汗水顺着流畅的肌肉线条而滑落,不时有晨读的女生偷偷的张望,更有大胆的,远远的指着杨锐,小声说大声笑。
  这是个释放青春,释放自我的年代。
  冯云缓缓的走近一片小树林,寻了块较空旷的平地,做了热身运动,就打起了拳。
  他练的是陈氏太极。因为局长喜练气功,局内的公务员也都练起了各种功法,传统点的就练拳术,或者难一些的大刀长枪。冯云自己练着练着也有了兴趣,每日不缀。
  杨锐自前方跑过的时候看到了冯云,大方的点了点头,就继续绕着圈子。
  冯云也是点点头,接着打他的太极拳。
  一套打罢,冯云身子微微见汗,只觉得舒服极了。抬头再看,却见杨锐还在奔跑,速度竟是一点不慢。
  随在杨锐身后的还有一群年轻人,也是个顶个的壮实,与他在其他学校视察时所见学生大相径庭。
  不过,在冯云这样的老派人眼里,体育运动终究是杂项罢了,他驻足观望片刻,待身上的汗水散了,又回宿舍喊起了赵丹年,一并前往食堂就餐。
  食堂在操场的另一端,未到地方,就能闻到浓浓的肉香味,正是饥肠辘辘的冯云大为诧异,道:“老赵,你们西堡中学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啊。”
  赵丹年同样诧异,揉了揉肚子,又左右张望,似自言自语的道:“我才离校几日,感觉像是换了地方似的。”
  “先不管那么多,吃饱了再说。”冯云一撩衣裳,直入庭院。
  院内,几口大锅里滚着肉汤,还能看到雪白的萝卜片上上下下。另有一口放在院子正中央,谁想喝就自己去舀。切好的咸菜用坛子盛着,也放在肉汤旁边,任人取用。
  冯云和赵丹年捡着边缘的凳子坐下,正好一锅肉汤被用光,几个学生给大师傅招呼了一声,自顾自的换了一锅下来,继续摆在院子中央。
  “给我也来一份,四个馒头,还有汤和咸菜,怎么卖?”冯云掏了点零钱和饭票出来,交到了灶台上。
  大师傅忙的满脸油光,乐呵呵的把钱收了,数了四个馒头递给他,道:“四个馒头在这里了。汤和咸菜不要钱,想喝多少喝多少,想吃多少吃多少,但不能带走。”
  “不要钱?”冯云重复了一次。
  大师傅肯定的道:“不要。”
  “你们这里还在搞大锅饭?”在冯云想来,也只有这一个原因了。
  大师傅一愣,笑了:“什么大锅饭,你买馒头不是收钱了?汤是用大骨头烧的,和咸菜都是锐学组的学生们买的,锐哥儿讲明了管够不收钱,你就安心吃吧。”
  骨头比肉要便宜的多,杨锐带一张脸过去,就能从西堡肉联厂批到几十斤的骨头,总共也不过花几毛钱。本地产的萝卜白菜更便宜,原本就是学校食堂的主菜,不多的钱,烧出来的汤却让久不闻肉味的学生们很高兴。再加上几毛钱的咸菜,杨锐没用多少成本,就让满校的学生兴高采烈。
  所谓吃人的嘴短,校内的学生也不知锐学租每日卖出多少试卷,赚到了多少利润,只看到食堂的伙食好了,自己也有近乎免费的卷子做了,自然是好评如潮。
  就连食堂的大师傅,也因为食堂里的材料多了,高兴的自愿加班。
  赵丹年在学生们面前板正非常,心里虽然惊讶,可还是坐在角落里没吭声,默默的喝汤。
  冯云吸溜吸溜的喝的起劲,嘴上还不停的道:“这汤做的鲜,还有骨髓里熬出来的油,裹着白萝卜,香……”
  喝了汤再吃咸菜,冯云又赞:“吃第一口脆甜,嚼一嚼又有咸香味,独吃配汤最好,下饭更佳,难得难得。当然,最难的是免费。”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赵丹年不安的挪动了两下屁股,在他做校长的几十年里,经历过无数的事情,可像是眼前这种事,还是第一次听说。
  私人贴补公家的食堂?谁会这么做?
  赵丹年想到了杨锐昨日的表现,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他的动机。
  其实,要是换上一个经历了市场经济的人,闻闻味道就能猜到,这是杨锐在搞利益均沾,就像是某个受宠的研究生得了好项目,要请同学吃饭一样。
  正常人都有正常的心理,看你得了大好处就会嫉妒,若是从集体处捞来的好处,那就更不平衡了。所以,得了好处的人主动出点血,普罗大众的心理自然就平衡了。中国古代的乡绅即使内心恶毒如蛇,表面上也都要装出一副急公好义,舍粥免粮的架势,同样是为了戳自己一针以散仇恨,功效和人中暑了放血差不多。
  30多人的锐学组每天都就有50块左右的收入,已然是吃用不尽,这笔钱纳入私囊自然是烫的烧手,积存下来也只是招贼,由杨锐做主大方散去,倒有不错的效果。
  若非时日尚短,杨锐都准备把校内奖学金给弄出来了。
  赵丹年和冯云快吃完的时候,以杨锐为首的锐学组成员,也拿着书进门了。
  他们最近都是先跑步,再读书,三餐间插于其中以节省时间。
  “杨锐,你到我这里来。”赵丹年看着杨锐买好了早餐,招手将他叫了过来。
  有摄于校长威名的替杨锐不安,不自觉的放下手里的碗筷,投来注目礼。
  杨锐利落的转了个身,笑着坐在了赵丹年面前,问候道:“校长和这位老先生都在啊,之前看到您打拳了,因为领跑,没有近前打招呼……”
  “没事,你们每天早上都跑步?”
  “是,运动一下神清气爽,还能锻炼身材。”杨锐跑步以后换了衣服,但还是一件背心,刻意露出有型的肌肉。
  六块腹肌这种东西,是杨锐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今总算是有了雏形,哪能不借机炫耀。
  赵丹年面无表情的颔首,问:“食堂里免费的肉汤和咸菜,每天要花多少钱?”
  “是骨头汤。”杨锐纠正了一下,再道:“我大舅是西堡罐头厂的,我跟他们仓库里要了一些卖不完的大骨头,没花多少钱。按天算的话,一天不到一块钱。”
  听说这么便宜,赵丹年心下稍安,又问:“那每天一块钱,一个月也要三十块,钱从哪来的?”
  “油印卷子赚的。”
  “我记得你昨天说,油印卷子的钱账目清楚是吗?把账本拿给我看。”赵丹年说话说的快,冯云再没来得及拦住他。
  杨锐答应了一声,叫了王国华和曹宝明回去取账本,留下冯云悄声抱怨:“你这个脾气啊,你别看他的账目,要是有什么问题,你还能帮他说话,你看了账目,这个事情要是继续搞下去,你也脱不开干系。”
  “我要脱开干系做什么?我不能等到他犯了错误再来救他,我得趁着他没犯错误,把他保护起来,校长之于学校,不就是这个作用?”赵丹年硬起脖子的时候,就是他倔强病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