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家里听不是一样,干嘛要边走边听?再说了,后面有车过来都不知道,多危险呀。”马丽华很不满的摇摇头,道:“你说外国人也有意思,这么好的技术,做什么不好,做这些东西。”
  “外国人的想法和咱们不一样。”文思说了一句,又将目光放在了照相机上。
  这样的机会不常有,他想多看看,琢磨琢磨,反正在火车上,闲着也是闲着。
  杨锐闭着眼睛,听着似曾相识又未曾听过的粤语歌,体会着时空流转的奇妙与属于自己的安静。
  火车哐当哐当的向前奔跑,黑烟滚滚而出,喷向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优哉游哉的在天上飘荡,似乎对地面上的一切都漫不经心。
  窗外的绿树出现又消失,青山与小溪一闪即过,又反复出现,它们令画面变的单调起来,也令杨锐昏昏欲睡。
  不多时,换了两遍的磁带自动停止,杨锐没有再换,翻了个身,发出均匀而细小的鼾声。
  “唉,你说这个小伙子,家里是做什么的?”马丽华一拉老公,说起了八卦。
  文思同志比划着相机,不耐烦的道:“你管人家是做什么的,河东那么大,我哪里知道。”
  “这不是让你猜嘛。”
  “我猜不着。”
  “喂,我问你,你手里的相机,值多少钱?”马丽华换了个方式,问了起来。
  文思稍微有了点聊天的兴趣,嘿嘿的一笑,说:“你别问多少钱,这个可是红旗20,你有钱都买不着。”
  “怎么说?”
  “这是70年做的相机,79年就停产了,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马丽华配合的问。
  文思一笑,道:“太难做呗,你看这镜头,这机身,全都是仿德国人的相机,而且做的比德国人的还好,这些光学玻璃,那都是老师傅一个一个磨出来,总共就没产多少个,全给中央媒体了。”
  “那你们社还有一个?”
  “咱不是北京日报吗?近水楼台先得月,那老小子软磨硬泡要来的,都舍不得给人看,我这次回去,得和他好好说道说道。”
  “那要是买不到,这个小伙子怎么弄到的?”马丽华问出关键问题。
  文思想了一下,又摇摇头,道:“说不定他家里人借给他的?要不然……”
  “把话说完,急死人了。”
  “要不然就是从香港买的。”文思说着摇摇头,道:“也不能,那太贵了。”
  “多贵?”马丽华好奇的就是这种问题。
  文思竖起三根手指,道:“三千多港币,参加了好几个展览会,就没卖出去几台,人家外国人都觉得贵。”
  “三千港币?”马丽华重复了一遍,赶紧抓住文思的胳膊,道:“这么贵的东西你还玩?弄坏了你赔得起吗?赶紧给人家好好的放回去。”
  “唉,你说话怎么就那么像我们社的摄影记者……”
  “你放不放?”马丽华举起了桌上的烤鱼。
  “放,我放还不行嘛。”文思委屈的将相机给收拾起来,装好放在了桌面上。


第259章 复习
  杨锐睡了几个小时,没有立刻起来,而是就躺在下铺,在脑海里复习起了高数。
  对生物专业的学生来说,高数和物理化学一样,都不能说是极端重要,但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数学物理和化学对生物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名不错的生物研究员,必然擅长数理化中的一种;一名优秀的生物研究员,必然在基础学科上毫无短板;一名牛牌生物研究员,必然擅长基础学科,并精通其中的一两门。
  如果要做个科研蓝领,那对基础学科有个基础就可以了,更多的时间可以用在生物专业本身。
  但是,如果要想做科研白领,或者更进一步,做其他科研人员口中所谓的老板,擅长基础学科乃至精通是必不可少的。
  杨锐不准备照抄脑海中的实验和专业技术过一辈子,那样的生活太乏味,与其如此,他还不如赚一笔钱去享受生活。
  没有真实水平做科研,短时间内不会出问题,但终归会出问题的。就像是本科生会有毕业答辩一样,研究者也会在各种国际会议上遇到诘难。如果要申请教职,或者任何国家和组织承认的头衔,答辩都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依旧难以避免真实的问题碰撞。科学领域虽然不免会有学阀的存在,但要是没有强硬的实力,学阀只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就好像那些大型跨国制药集团,每年花几亿美元进行各种诉讼战争,每年花几十亿进行各种营销战争,每年花上百亿进行各种研发战争,但是,中小型的制药企业依然会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持续的向他们挑战,成功者固然不多,可陨落的超级制药公司依旧屡见不鲜。
  杨锐要是想有所作为,那他本身所掌握的知识量就是不够的。当然,任何一名研究者,他所掌握的知识永远都是不够的。杨锐作为30年后的研究生,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知识内容都是领先时代的,可厚度就不一定了。
  从好的方面来讲,80年代的国内大学教授,知识积累还不一定有30年后的硕士生来的丰富,如果去掉已经落后的知识,80年代的外国教授,也不见得比杨锐高端多少。
  大家可以说是在一条起跑线上。
  但是,与蓝领工作不同,站在科研前沿,终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任何一名还想继续发表论文,写论文的教授专家,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新东西,不断的阅读新的论文和书籍,不断的钻研某一个领域。
  否则,最多两三年的功夫,就要被滚滚前进的科研大军抛下了。
  杨锐乐于如此,应该说,他自始至终都是热爱科研生活的,只不过,有的人有机会做科研,有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曾几何时,杨锐是没有机会的人,现如今,他却是摸到了科研生活的门槛。
  大学有四年时间,杨锐是准备好好的读些书的,不一定是学校里的书,也可以是他脑海中早就存下来的书籍。
  就国内目前的环境来说,学校也是最适合治学的地方了,走出学校,就很难再找到如此安静而向上的环境了。
  杨锐躺在床上学知识兼思考人生,文小满就悄悄的趴在上铺,观察着杨锐。
  她母亲马丽华在上铺对面睡着了,父亲在下铺睡着了,文小满可以放心大胆的看男神,而不担心被父母发现。
  这种有点刺激又有点开心的视觉享受,令文小满欲罢不能。
  “长的就像是银幕里走下来的人。”文小满边看边和学校里的老师比较。
  她读的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很难考,但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艺术专业的中学。这里的学生毕业以后,很容易就能考上艺术类大学。
  比起依靠补习班来学习音乐美术舞蹈演艺的同龄人来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们的竞争力要大的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生源很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学条件很好,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给文小满授课的老师,多是接受了正式的音乐教育的,在流行娱乐尚不盛行的80年代,他们就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代表了,毫无疑问,这些老师们也是尽其所能的展现出其具有特色的一面。
  无论是帅气、酷气、暖气……附中的老师们看着就比灰扑扑的路人们引人瞩目。
  但是,和杨锐比起来,附中的老师们的底子就太差了,80年代时尚风的衣着打扮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文小满越看越是着迷,突然有点后悔自己学的不是美术,否则话,她现在就可以将杨锐画下来了。
  《软卧车厢中的少年》说不定会变成一副名画。
  文小满想着想着就痴了。
  “想什么呢?”杨锐忽然睁开眼睛,与文小满四目相对。
  “我……我也不知道……”文小满有点慌,又有点镇定,她仍然趴在上铺,面向杨锐。
  杨锐抬头就能看到文小满纤细的长腿,以及纯净的大眼睛,不由笑道:“不知道在想什么,就是发呆了?”
  “谁……发呆了。”文小满说完,觉得自己的气势被大大弱化了,于是问:“你去上学,怎么提那么少的东西?”
  “一个旅行箱,一个双肩包,不少了吧。”
  “我看别的学生,都要背很多东西到学校,离学校越近的越是这样。”文小满总算是说顺溜了。
  杨锐微笑道:“我这不是离学校远吗?火车一天一夜都到不了呢。”
  “你有车坐,还是软卧。”女孩儿似乎在打抱不平,现在的硬座是密不透风的状态,更显的软卧的难得。
  杨锐也笑了:“你不是也坐软卧了?”
  “我……就坐了这一次。”女孩儿说话的声音小小的,心情却渐渐的美丽起来,她又用目光巡视了一遍杨锐,问:“你听的是walkman吗?”
  “是,你知道walkman?”
  “当然,我的同学也买了。你呢?也是你爸爸买给你的吗?”
  “是我自己买的。”
  “这个东西很贵吧?”
  “是不便宜,我用稿费买的。”杨锐准备把这个借口用很长时间。
  “你写了什么?”
  “一些科普文章,还有中学教学方面的东西。”
  “好厉害。”文小满给出了令人满足的赞叹声,任何雄性动物,听到这样的赞美,浑身的肌肉都会绷紧的。
  文小满并不怀疑杨锐。对方是北大学子呢,既然如此,能发表文章得到稿费,也是理所应当的。
  长的又帅,又考上了北大,还能写文章赚稿费,文小满觉得,这应该是自己见到的最完美的男生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她见过的最帅的男生了,即使是音乐学院,也没有这么帅而有型的男生。
  文小满甚至没有去琢磨要写多少字的稿费,才能赚到一台随身听,她用无比佩服的目光看着杨锐,说:“我如果也能写文章就好了,这样就可以自己买磁带,买乐谱了。”
  “你可以先听我的。”被女孩子赞美总是愉快的,杨锐大方的拿出walk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