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觯硗猓谌鲅腔」苊挥械玫窖细裱橹ぃ仓っ鞔嬖谟诹街值鞍字手小恐諫蛋白的α亚基与鸟嘌呤核苷酸结合物的高亲和力位点也已经清楚了……”
  王教授本来是以批评的态度提出疑问的,影响因子也不能代表一切,有些人能发表影响因子8的论文,照样在学术会议上被普通研究生问的哑口无言,在研究过程中,暂时不能自洽或者始终不能自洽的理论很多,总不能就此放弃。
  王教授也是出于对杨锐的关心,以及时代的习惯,想先规诫杨锐一番。
  然而,杨锐的回答显然十二分的出乎教授的意料。
  当然,对比他已经写成的论文,这似乎是另一番不错的研究。
  王教授于是不再说话,仔细听杨锐的叙述。
  杨锐骑虎难下,总不能话说一半停下来,于是语速放慢,小心的注意着遣词造句,像是做报告似的,缓缓的说着。
  王教授边听边想,也不觉得他说的慢。
  南向的办公室里,阳光充沛,将冰冷的空气都加热了。
  杨锐像是冰雪天开车到了半坡,想停也停不下来,为了不将尚未出现的成果说出来,他不得不多说些废话,以整理和斟酌语言。
  在王教授的推动力下,这样一个大坡,杨锐几乎用了30分钟才落下来,出了一身白毛汗,比本科生的毕业答辩还辛苦。
  教授却是意犹未尽,见杨锐停下了,也没有急着说话,先是端着杯子润润喉咙,又起身拿了一个白瓷茶杯,用开水细细的烫了,再泡上茶,亲自端给杨锐,说:“每次用过,我都用灭菌锅消毒的,121摄氏度30分钟,保证干净。”
  121摄氏度30分钟,比一些药剂厂的标准都高,又是一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例子。
  “谢谢教授。”杨锐笑笑,轻轻的啜了一口茶。
  稍息,教授说:“看来是我轻率了,你对G蛋白是有研究的,在老唐的凝胶实验室做的?”
  杨锐的论文上的单位是北京大学凝胶实验室,有时候也直接写唐集中实验室。
  杨锐于是点头,又说:“不能说是研究,算是大略的了解了一番,得到的实验数据也很少,算是顺手做的……”
  正如杨锐所言,G蛋白的应用是非常广的,到30年以后,照样有人专门研究这个,并且也没有研究完全。
  80年代的G蛋白是研究前沿,王教授自己没有做过,文献却是看了不少,更对此相当有兴趣,不禁再次追问:“很少的实验数据也是有意义的,具体来说说……”
  任何一个领域,每年都会有新的重要的前沿研究点冒出来,研究员们不可能抛下自己的研究领域,专门为了解某个研究点去做试验,但好奇是免不了的,王教授的追问也很自然。这种交流更是研究者之间所常见的。
  杨锐没有真的做过G蛋白的实验,顿时有点狼狈。不过,他满脑子都是资料和文献,G蛋白也是确实接触和学习过的,三五句以后,就慢慢的缓了过来,说的均匀有序起来。
  王教授听着听着,心痒难耐起来,追着杨锐道:“数据在哪里?没有研究完全也没关系,只做参考。你放心,我的研究方向不是这个,纯粹就是了解,纯粹了解。”
  “那我明天把数据拿过来。”人家一个教授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杨锐也不好不给面子。
  当然,也就是G蛋白这样的普通学术数据可以拿出来,谁要是和他讨要PCR相关的数据,撕破脸也是不给的。
  王永却是比杨锐想象的还要急迫,打开抽屉拿出一串钥匙即道:“先看数据,要不然,午觉都没法睡了。”
  他不由分说的拉着杨锐去实验室。
  到了实验室底下,王永又不好意思与唐集中碰面,说:“你上去拿,我等着你。”
  杨锐失笑,自去楼上取了一个笔记本,又从脑海中找了一篇过时的论文,对比着抄了几行数据,拿了下去,并大略的解释给教授听。
  王永像是偷到了蜂蜜的狗熊似的,浑然不顾来来往往的诸多学生,就地坐在了门前的台阶上,一排数据一排数据的揣摩。
  杨锐给出的数据就84年的水平来说,也不能说是创新了,只能说是不落后。
  但是,在这个没有计算机检索的时代,要从浩如烟海的论文中找到不落后的数据,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而要找到30年后再看,仍然不错的论文,那就更难了。
  杨锐下意识找到的都是相当有代表性的经验数据。虽然数据本身又被杨锐给修改了,可还是能从中看出一些东西来。
  王永显然是看呆了,直到下课的学生大批涌过,王永才猛然惊醒,连忙将数据纸塞给杨锐,说:“你应该好好做这方面的研究,数据非常好,非常有价值……我在短期内不会涉足G蛋白,给你半年……我等你8个月的时间,你如果不能把数据都用好了,我有可能要做相关实验了。”
  三分之一页纸的实验数据,就已经勾起了王永的研究兴趣,他生怕杨锐不知道其中的价值,又着力解释了一番,且道:“如果不是钾通道的研究很有意义,你又做了一半,我就要劝你现在立刻转做G蛋白了,当然,两样联系起来做也很有价值,就怕两边不靠……你在老唐的实验室里做的实验?用了多少经费?”
  “不太多。”杨锐不好给出具体的数字,实验室里的经费也是要查账的。
  王永倒是不追问,想了一会,道:“你如果经费不够用,可以来我这里看看,我想办法弄一点给你。”
  杨锐张嘴结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经费虽然就是用来换成果的,但王永的提议,还是远远超出了经费的正常使用范畴。
  杨锐看王永的表情,顿时有些怪了,小声道:“教授,我已经在唐教授的实验室了,再用你的经费,不太合适。”
  “提前声明,我没想挖你,你用了唐集中的经费,当然是他的人了,我也不是要你到我的实验室里来。不过,老唐最近的经费恐怕很紧张,你要是资金不够,可以和我合作嘛,你要是不好意思说,我可以找老唐去说。”王教授说的义正言辞,停了一下,左右看看,小声问:“你愿不愿意来我的实验室?”
  “王教授……”
  “开玩笑的,开玩笑的。”王永也不好直接拉人,连连摆手以后,遗憾的叹了口气,说:“你再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功课上的,不是功课上的,都可以,我们互相讨论,互相促进。”
  “多谢王教授。”
  “谢什么,谢也应该是我谢谢你,让我看这个。”王教授将手里的数据交给杨锐,又说:“保存好,不要随便写在这种稿纸上,万一丢了怎么办,最好专门准备一个硬皮笔记本,塑料防水的那种,专门用来记数据。”
  “好的。那个,还有无机化学考试……”
  “算你90分,免试。”
  “我还是想参加考试的。”杨锐有点不好意思,说:“我明年还想申请学校的经费。”
  学校给经费还是比较看成绩的,杨锐第一年能申请到经费,与他的状元身份有很大关系。
  90分固然优秀了,但对杨锐来说,90分还是比较影响成绩的,他无机化学早就学的烂透了,自然用不着免试。
  王教授呆了一下,笑着应了,看着杨锐的眼神更加热切,如同金毛看到了罐头狗粮似的。
  “可惜在唐集中的实验室了。”
  王教授脑筋一转,又有了想法,临走前说:“咱们系有个美国来的访问学者你知道吗?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水平很高,他最近都在我的实验室工作,你可以来,和美国研究员交流一下,应该会有新的体会。”
  王永之前去了一次美国,感触颇深,回来以后,又转而邀请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来中国交流一段时间,这是妥妥的世界级学术豪强,大大提升了王教授本人及其实验室的格调。
  最近一段时间,王永教授充分利用了美国访问学者带阿里的红利,此刻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对方。
  他觉得仅凭自己一个人,不好和唐集中抗争,但要是加上一个美国学者,分量就不一样了。
  现在正是出国热的时候,像是北大清华这种学校的学生,许多人都有出国留学的渴望与行动能力,美国学者什么的,简直是吸引学生的磁石。
  ……


第326章 菜场一日
  出了王永教授的实验室,杨锐还有点恍惚。
  虽然知道自己的实力很强了,但是被一名教授挖角,还是让杨锐有点小兴奋。
  这与唐集中当日争取他不一样。那时候的杨锐还是没主的野生科研狗,领走不需要成本,大家抢起来也没负担。
  现在不一样了,杨锐已经是唐集中实验室里的科研狗了,而且以唐集中实验室的名义发表了论文,这就相当于在各种狗的比赛中获胜了一样。
  王永想要争取他,不仅要给他提供类似于唐集中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还得付出挖角的成本,等于从宠物店买挂了牌子的名犬,自然是身价大涨。
  事实上,就目前的条件下,挖角一条挂着铭牌的科研狗的成本,可能比培养一名普通的科研民工还要多。
  杨锐虽然没有离开唐集中实验室的意思,却不妨碍他回到家里,暗自嘚瑟:这说明,咱在科研领域,还是有一些竞争优势的!
  想想此时的北大同学,异日会诞生的诸多行业大牛,杨锐就显的精神振奋,蹬着自行车出门,更显意气风发。
  28杠配风衣的帅气造型带给杨锐不小的回头率,直到进入东单菜市场,所有的风度都被拥挤的人群给吹散了。
  东单菜市场坐落于东长安街的东单路口西北,正门朝南开,圆弧形的建筑上,清晰可见东菜市和“eastmarket”的英文名称。
  菜市场是L形的,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里,都像是高立柱的欧美火车站,空间巨大,采光不错,柜台之间也都留着宽大的人行道,可以说是此时北京档次最高的“购物中心”。
  但是,再好的结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