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市场是L形的,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里,都像是高立柱的欧美火车站,空间巨大,采光不错,柜台之间也都留着宽大的人行道,可以说是此时北京档次最高的“购物中心”。
  但是,再好的结构,再大的空间,面对数量庞大的中国人,依旧是力不从心。
  杨锐在存自行车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自行车棚的满满的恶意。
  30年后的年轻人,或许只听说过停车难,并且可能幻想着停自行车是不难的,毕竟,自行车的体积是很小。可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任何人流密集的场所,都是不简单的。
  仔细回忆一下30年后春运时的火车站,或者上下班时的地铁或公交车,再想想,假如如此拥挤的火车站里的每个人,地铁和公交车里的每个人,都骑一辆自行车,并要停在外面,结果又会是如何。
  此刻的东单菜市场外,就足有数千辆自行车,排队停放,数量之多,令人一眼望不到边。
  而且,这些车子几乎都有类似或相同的外形,以至于车棚内必须有明显的标记,才不至于找不到车。
  杨锐不得不深入车棚很远,才趁着一人离开,抢到了车位。
  进入市场内,人流量更是大的令人窒息,好似是拥挤的车展或者动漫展,只是空气中飘荡的味道多数来自新鲜的肉类和下水,而非是化妆品腌入味的嫩肉。
  “给我一条猪肉,五花肉,要肥一点的。”杨锐排了好长一条队,才到了卖肉的柜台。
  今天晚上,他准备招待西堡中学的老同学们,亦算是锐学组的一次例行碰面会。不过,北京不比河东省的小镇,票据的管理更严格,杨锐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弄到了一批肉票,这让他能在市场上随便选购,而不像是平时那样,只能有限的买些正在卖的黑市肉。
  黑市肉的价格比肉票贵两三倍,多数是周边的农民偷偷养殖的猪牛羊宰杀而来的。它们在一些约定俗成的集市销售,例如周边的郊区,时间通常也不固定。
  相比之下,市内的菜市场的供应就稳定的多了,只是人均极少。
  卖肉的男人瞄了杨锐一眼,举起刀,道:“五花肉没有,肥肉也没有,人人都想要肥肉,肥肉给了你,别人怎么买。”
  “那把这条肉切给我。”杨锐指着一块较肥的说。
  “只能横着切,不能竖着切。”
  “哎,怎么还有这种规矩。”
  “你知道挑好的,别人不知道?好的让你挑走了,剩下的我怎么卖。到底买不买?”
  同样的理由,理由充分的让杨锐无可奈何。
  好肉差肉一个价,就是这样的结果,杨锐也无心争辩,干脆道:“这整块都给我。”
  “这块有十斤呢。”卖肉男再次看了杨锐一眼。
  “我都要了。”杨锐心想,大不了剩下的存冰箱。
  “票。钱。”卖肉男没称重,先等着杨锐掏东西。一个普通人一个月只发一两斤的肉票,攒下来买十斤肉的虽然有,小年轻却少。
  杨锐不再计较,掏了两下兜,在附近人怀疑的目光中,拿出钱包,找出肉票,丢在了案子上。
  卖肉男的脸颊抽了两下,不言声的将肉丢给旁边另一人,后者,一手提秤,一手平搓秤砣,报数道:“十斤八两,九块五毛。”
  杨锐数了十块钱和11斤的肉票,拿了找零,挤出拥挤的人群,已然是一身大汗,心里更是半点的购物欲都没有。
  休息两分钟,杨锐义无反顾的重新加入了一个新队伍,然后听着旁边频繁发生的吵架当戏剧消磨时间。
  像是后世菜市场那样,所有菜贩子都等着消费者上门的好事,在1984年是不存在的。事实上,这些拥有北京户口和国家正式工作的菜场职工,是以奉献的心态对待顾客的,所以,当顾客不能理解他们的奉献的时候,动辄怒气冲冲的制造吵架事件。
  买菜的顾客,其实也习惯了吵架。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你不吵不闹,人家给你什么你就拿什么,那辛辛苦苦赚的钱,存的票就浪费了,只有会吵会闹的,才能用不多的收入,操持出一桌丰富的饭菜。
  杨锐平日里也不做饭,更少来菜市场,只能随波逐流的跟着人群。
  又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买到带鱼和大黄鱼,杨锐总算满意了一些。
  80年代的中国,市场上的海产基本都是野生的,野生带鱼在后市也不算稀奇,而且就价格来说,80年代的带鱼也不能说便宜。但大黄鱼却是非常的出挑。
  到90年代末,国内的野生大黄鱼就很少见了,至于30年以后,网箱养殖的大黄鱼都能当野生的出售了,即使如此,两斤重的大黄鱼已经很少,三斤以上的更是要卖到3000元每斤,也是靠着一条大黄鱼一万块钱,领导们才能轻易的办下十万元一餐的酒席。
  而在1984年的东单菜市场,一两斤重的大黄鱼随处可见,偶尔还能看到四斤重的新鲜黄鱼。
  当然,这么好的鱼,市场工作人员会自己花上几毛一块的,带回家去吃,没点关系也是买不到的。
  不过,杨锐觉得两三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就非常好了,倒是没有强烈的追求“大”鱼。
  他一口气买了四条鱼,才觉得没有白花费时间排队。
  “冻鸡完了,冻鸡完了!”工作人员对着一条蜿蜒绵长的队伍吼了起来。
  原本尚有些秩序的队伍顿时混乱了起来。
  有个女人跑上前来,问道:“明天还有冻鸡吗?”
  “这周的都卖完了啊,下周早点来排队。”
  “怎么就没有了?”女人的声音一下子就不对了。
  “没有了,没有了!”工作人员摆着手。冻鸡和猪肉等等不同,是不需要肉票的,但也是定量供应,每天都有长长的队伍在排。
  这也是首都才有的优待,其他地方的人,就是想排队,也没有地方给他们排队去。
  每人每月半斤、一斤或者两斤的猪肉供应自然是不够吃的,冻鸡是很多人家补充蛋白质的好东西,但要买到一样不容易。
  跑上前来的女人的表情变化的很快,几秒钟的时间,就从生气变成了忧虑,继而又是伤心。
  接着,她默默的垂下头,抹了抹眼睛,手紧紧的捏紧了布袋子。
  周围突然静了下来。
  菜场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多数人甚至都经历过。没有肉票,没有冻鸡,就意味着家里孩子没有肉吃,或许不止是这个星期没有肉吃,上个星期,上上个星期也许都没有排上队,至于下个星期,下下个星期是否能够排到,谁也说不上来。
  杨锐低头看看自己的袋子,忽然心有所感,将一大片猪肉扯出来些,且借了菜场的刀,横着接下来一块,约莫两三斤重,递给垂头的女人,说:“你要是不嫌弃,我今天买多了些肉,你不用给我肉票,我匀些给你……”
  女人一惊,连连摇头,说:“不用不用,谁家都不容易,小兄弟,你自己带回去吧,这么好的肉,吃不完的炼些荤油,平时炒菜香的很,你家里人都等着呢……”
  “我家里就两口人,本来是准备存冰箱里慢慢吃的,先匀给你。”杨锐诚恳的道:“你看我买的东西,两个人吃不了的,我就是看这块肉好,人家不肯切给我,我就全买下来了。”
  听他家里有冰箱,女人有些犹豫,从兜里掏出钱来,再问:“你真的是要存冰箱的?”
  “真的是。”
  女人再次犹豫片刻,道:“我没肉票了,这样,我把工作单位和电话写给你,下个月我补票给你,一定要这样,你稍等。”
  她找了纸币来,写了单位和电话交给杨锐,然后又在肉摊上称了肉重,都写在了纸上,再三感谢杨锐以后,才高兴的离开。
  整个过程,平日里态度恶劣的菜场工作人员都极度配合,卖肉男还在杨锐将离开的时候,轻声说:“回去要是被老婆骂,就来找我,我帮你留点下水。”
  杨锐笑着谢过,因为排队而有些烦闷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


第327章 外国教授
  “红烧肉呀,这么一大锅,闻着真香,香啊。”王国华满嘴的感叹词,人围着锅转,百打不出。
  曹宝明则趴着厨房的门,一边嗅一边问:“烧好了没?还没烧好?烧好了没?”
  厨房里太小,刘珊和许静、景语兰忙碌着,嫌弃的瞥一眼曹宝明,道:“都说还要半个小时了,烧不烂不好吃的。”
  “好吃的好吃的,是肉就行,不用烧那么久了,要不先端一盘子上桌……”曹宝明就差馋的把口水流下来了。
  “王国华,去把曹宝明拖走。”刘珊命令道。
  王国华在里面假装帮忙,实际上是想着怎么能蹭一口,听见刘珊的话,依旧是逗留不去,只随口喊上两句:“老曹,你别呆外面了,占地方,知道不?”
  “你刚就这么说的,结果我从厨房里出来了,你还在里面。”曹宝明停了一下,又道:“你这是想要近水楼台先得肉。”
  “看你说的,肉不上桌,我能从锅里夹走不成?得,你要闲着没事做,削土豆皮吧。”王国华把自己的活丢给曹宝明,又颠颠的跑上前问:“景老师,还有什么要做的?”
  “没什么要做了,你们休息吧。”景语兰围了一个白围裙,在菜板前忙忙碌碌,可姿势依然优雅的像是舞者似的。
  王国华敢和其他人胡说八道,对景语兰就尊重的多了,懦懦的道:“我们不累,还是让我帮忙吧。”
  “那就把辣椒碾了吧。”景语兰四周看了看,才找了个活给王国华。
  王国华不在乎,闻着红烧肉的香味,抓一把辣子,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吱吱的开始推小碾子,嘴里还哼起了歌,一会儿更手舞足蹈的道:“看我气功碾辣椒。”
  曹宝明“噗”的笑出声:“你气功,我还UFO呢,有本事用气功把肉烧熟啊,急死人了。”
  “别乱说啊,我是我们学校气功社团的主力。”王国华打了个架势,道:“我差点就练出气感了,气感知道吗?”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