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人当然可以马后炮的说是硫含量过高,可在那个年代,能够找到原因并解决的中国人是一个都没有。
  不同的钢铁厂要根据铁矿石的成分而微调乃至大调,生物工厂也要根据茄尼醇的成分而微调乃至大调。
  杨锐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调整,并让姚悦做记录。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从第二天开始,杨锐一次调整两个乃至多个参数。
  姚悦依旧是勤勤恳恳的做记录。
  第三天,新运来的设备基本安装完毕,BUG修复的差不多了,杨锐就开始了测试工作。
  生物工厂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实验室,各种错综复杂的管道等等,其实只是将实验室的人工动作变成了机械动作。
  当然,工厂也有工厂的问题,许多在实验室里简单的动作,在工厂里就会变得复杂,比如精制盐,实验室有太多太多的办法了,蒸也好,晒也好,烤也好,烧也好,过滤或者分离,总能将想要的氯化钠弄出来,但要是工厂化的精制盐的话,就需要着重考虑成本和效率问题了,一些实验室里不在意的细节,比如运输问题,也会变成了着重考虑的事项,精制盐的副产物在越大的工厂内就越被重视……
  杨锐为了将自己的技术壁垒弄的厚实一些,向来是不吝啬于任何一点专利的。他目前的团队规模尚小,还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钾离子通道的研究上,那在辅酶Q10的研发中,杨锐就要尽可能的抓住机会,节省时间。
  工厂的调试,杨锐是一边练手一边做的。
  西堡肉联厂的领导们进来看了两趟,只见到新崭崭的厂区变成了废墟一般,心中愤慨难以尽数,再看杨锐,手里还拿着一本《工厂设计》的书,堪称怒火熊熊。
  奈何有弗兰奇拦着,不光是杨锐可以练手,还只有他能练手。
  甚至在西堡肉联厂提出邀请其他专家来免费帮忙的建议,也被弗兰奇毫无疑问的拒绝了。
  “这样子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开工呀,太耽搁时间了!”郑建明找到计委的刘凯同志说项。
  刘凯学着老外摊开手,道:“人家的工厂,人家想什么时候恢复开工,就什么时候恢复开工。”
  “我们辛辛苦苦建的工厂,我们竟然没资格说话,这不是资本主义吗?”郑建明气得发狂。
  刘凯斜眼看他,问:“你想做什么?”
  “我们就是想复工。再这么耽搁下去,就是我们答应,工人们也会不满意的。”这是郑建明等人想出来的新花招,用工人要求来表达诉求。
  刘凯没当回事,道:“很快就会复工了。”
  “还要多久?”
  “几周时间吧。”
  郑建明不相信:“厂房都掏了几个洞了,几周时间怎么复工?”
  “这就是高技术工厂了,你看着就行了。”刘凯不愿多谈。
  郑建明知道自己惹得人家不高兴了,又是懊恼又是怀疑的回去继续商讨对策去了。
  新厂复工的时间,出人意料的早。
  只几天时间,十几名工人就被叫了回去,开始了试生产,当此时,工厂的顶棚还敞着呢。
  “不是说什么洁净厂房吗?就这样开工了?”复工了,郑建明的心理有些怪,他既希望复工,以保持外汇进账,又不希望很快的复工。
  刘凯却只是笑笑,说:“杨锐认为现在的状态,就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辅酶Q10了,就是砂砾大小的那种,恢复洁净厂房以后,预计能超过米粒大小,不过,这方面的工作,等他回了北京,再给后面的人慢慢弄。”
  “不要弄来弄去,出了问题,又埋怨到我们身上。”郑建明提前声明。
  “不会的。”刘凯微笑,道:“梁省长知道你们不喜欢这种技术工厂,准备换人来做。”
  “换……”郑建明险些一口咬掉自己的舌头:“换谁?”
  “组织上已经找了段华同志谈话。”
  郑建明想到了一些,此时亦是大惊失色:“段华是杨锐的大舅,怎么能以裙带关系来决定干部升迁!”
  刘凯:“呵呵。”
  ……


第402章 质量奇高
  西堡肉联厂搞了一个小小的仪式,用以欢迎罐头厂的副厂长段华同志,就任总厂的副厂长。
  郑建明捏着鼻子将联系西捷工厂的活儿,交给了段华,自己只保留一些宣传和后勤之类的工作,省里的文件都下来了,就是他想硬扛着,厂长也是不会为他而做牺牲的。
  总共一周的时间,郑建明只觉得自己的位置,已然倒退的到了五年前。
  回家喝了一天的闷酒,郑建明中午才来上班,仍然堆起了笑容,还主动问人:“老段呢?给安排到哪个办公室了。”
  “段厂长的办公室在二楼,不过现在人不在,他说最近几天都在西捷厂办公。”总务室的干事报告的很详细了。
  郑建明的笑容消失了:“还在西捷厂里办公?以为总厂就没事了?这么大的一个肉联厂,事情多的要死,他天天泡在一个十几个人的药厂里算什么事!”
  这个话就没人敢回了。
  “其他人呢?”郑建明问的是高管。
  “书记在办公室看家,厂长他们在西捷……”干事尽量减少自己的投影面积。
  郑建明的心理阴影极具扩大,抱怨几句,问:“去西捷厂做什么?”
  “捷利康临时要求重修厂房,还要运输东西过来……”
  郑建明一听就知道有问题,立刻打断他的话,道:“给我安排辆车,我现在过去。”
  “厂里的车都开走了。”干事缩着肩膀,几乎将自己的投影面积减到了最小,再小就要瑜伽技术了。
  郑建明也不想深究是不是真的没车了,重重的哼了一声,下楼去骑自行车了。
  西捷工厂。
  主车间远远的看过去,浓烟滚滚,那是工人们在用蒸汽消毒。
  除了主车间以外,副车间也被隔离了起来,远远的能看到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人在忙碌。
  老厂长和新任副厂长段华同志站在一起,偏着头说着什么。
  郑建明看到这一幕就觉得不舒服,自行车也不锁,找了个地方一靠,快步而去。
  “怎么又聚了一堆人?”郑建明哈哈的笑着,硬生生往老厂长和段华中间凑。
  “建明来了,你看看这个。”老厂长的态度没什么变化,手里颠了两下,手心里是米粒大小的几个橙黄色结晶。
  “新产的辅酶Q10?挺好的啊。”郑建明看的不明所以。
  “你看结晶的质量。”老厂长在旁指点。
  就像是许多化工产品一样,刚出厂的辅酶Q10都是结晶状的,80年代以前的结晶技术比较落后,日系厂商生产的最好的辅酶Q10也就是勉强结晶,颜色灰暗。
  70年代末期以后,尤其是进入80年代,生物技术发生了质的突破,如辅酶Q10一类的结晶产品,都有了极大的突破,砂砾状的辅酶Q10是各大工厂里最常见的,均匀剔透的橙黄色是最好的。
  83年新建的西捷工厂,最初的法宝就是辅酶Q10的结晶状态特别好,米粒大小的结晶,颜色和体积都相对规则,结晶虽然不至于透亮,但净度也很高,如果采用十倍放大镜观察的话,晶体内含物是细小而分布匀称的。
  可以说,西捷工厂出品的辅酶Q10是世界顶级的,即使过了一年时间,法国和日本的厂商的辅酶Q10的质量有所提高,也不一定能比得过西捷工厂出产的辅酶Q10。
  这种突出的质量,让西捷工厂产的辅酶Q10卖得出高价,而且供不应求。
  杨锐去年拿到的分红,比预计高了30%都不止,一部分来自于提高的产能,另有一半是来自于质量溢价的。
  郑建明负责联系西捷工厂,对这里唯一的产品自然是知之甚深,他皱眉看了很长一阵子,最终却是不理解的摇头,道:“结晶生长的比较均匀,大小也还可以,净度比较一般,哪里有问题了?”
  “没有问题?”老厂长再问。
  郑建明又仔细看了一会,道:“没看出来。”
  “比西捷厂之前产的怎么样?”段华开口,声音略有些沙哑。
  “差不多吧,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是筛选出来的?”筛选是出厂前的最后一步,用于将大小不同,均匀程度不同的辅酶Q10的结晶分类包装,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出去。
  作为一种高价保健品,辅酶Q10的主要消费国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克20美元的售价,注定了它和普罗大众没什么关系。
  正因为如此,辅酶Q10是越贵的约好卖,越好的卖的越贵。
  当然,因为辅酶Q10的总产量较小,产品供不应求的缘故,普通或较差的产品也卖得出去,只是利润略低一些。
  西捷工厂以前将产品分为五个档次,中间三档都是米粒大小,只是净度和均匀度不同,最高一档至少有一颗半米粒那么大,重量超过十分之一克,售价高达每克35美元,等于是每粒辅酶Q10就要3。5美元之多,偏偏这种卖的最好,订单排到了一年以后。
  老厂长手心里的辅酶Q10属于第四档,也是西捷工厂产量最大的一种,段华实在看不出问题所在。
  老厂长笑了两声,说:“这是昨天出厂的。”
  “还行。”郑建明随口评价一句,笑道:“您别卖关子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看厂房。”
  “厂房?”郑建明满心疑窦,望着被拆掉了房顶,半是废墟的车间,看了又看。
  突然,郑建明想到了什么,道:“洁净车间还没造好!”
  他以前也不怎么在乎车间干净不干净,西堡肉联厂以前的生化车间又脏又乱,照样生产辅酶Q10。不过,等西捷工厂建设好了以后,郑建明等人就琢磨出了差距。西堡肉联厂的生化车间里生产的辅酶Q10又小又黑,根本谈不上结晶,甚至连基本的砂砾状都没有,更像是橙黄色的糊状物,干了以后是板结的,硬成一片,售价也是最低的,往往连20美元每克都卖不到,不仅如此,西堡肉联厂的生化车间的产量也很小,同样重量的猪心,西捷工厂里能生产出100克,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