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三十年以后,欧美的一些无人值守的高自动化机器,倒是能够对工厂的工况进行精细化调整,但那些都是价值几千万乃至几十亿的机器,别说80年代没有这样的技术,就是有了,中国企业也用不起。同样是锅炉,老外用重油和天然气是常事,中国企业能用煤炭的都用煤炭,甚至连好煤炭都舍不得,非得用热值低的便宜货才有竞争力。
  西捷工厂虽然是英国人投资的新工厂,那也是1983年远东水平的新工厂,一些参数是容易调整的,一些难以调整的,已然开始影响到生产了。
  “再做一组,坚持一下。”杨锐说着亲自上阵,帮着填充物料,记录参数。
  贺海川什么话都没说,就回去安排去了。
  好在西捷工厂的人数不多,总共也就是十几名工人,大家虽然又累又饿,在一对一的安抚下,也能坚持下来。
  不多久,当食物送进来的时候,新的一盘辅酶Q10生产了出来,依旧是米粒大小,光泽度偏下的结果,但数量少了四分之一。
  这是参数严重偏离设计指标的前兆。
  杨锐叹口气,道:“结束测试,你们按照规程调整设备吧。”
  他脑海中虽然有的是信息,毕竟不是什么都知道,主流的一些技术,杨锐在读书的时候即使没接触过,也是要了解的,但稍微偏门一些的,就不一定懂了。
  辅酶Q10的特殊之处在于始终没有研究出化学合成法,这就使得辅酶Q10的研究者不停的在植物提取法和微生物法中间打转,期间,注册和使用的专利技术不知道多少。
  连续数次,杨锐边研究边找资料,总算搜到几篇有点相像的论文都是90年代写的论文,讨论的是物料的温度和浓度的关系,但也是纯粹的经验式总结了,知道结果逆推原理,多少能编造些东西出来,但要说有什么高深的科学道理,却不尽然。
  不过,科学性弱一些,却让它的经济性凸显了出来。
  物料的温度、浓度压力等关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整体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用古典一点的话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温度变化了,浓度和压力也要设定一个较为特殊的数值……而具体如何设置,又有一串串的或准确或不准确的公式。
  很少有论文会将这种涉及专利的公式写出来,就像是杨锐发表论文,也会藏起核心的几个点,以保证自己的技术领先。
  不过,后世的技术核心毕竟不同,杨锐一边比较着,一边自己写写画画。
  “设备调整完了。”不多久,贺海川前来报告。
  “再生产一组产品。”
  “明白。”
  这一次,新生产出来的辅酶Q10,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晶体变的更小了,最大的只有半颗米粒的大小,最重要的是,晶体中能看到明显的杂志。
  “这是五等品了。”贺海川摸着脑袋想不明白,自己按照规程调整的仪器设备,怎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这才是正常的产品,田世昌,从现在开始,你们每生产一组,都要把各个参数记录下来,生产十组以后就停产吧,等洁净厂房重新做好。”杨锐说完,在车间里绕了一圈,和大家打了招呼,就往外去了。
  门口,拉德尔和郑建明已是等的望眼欲穿。
  ……


第404章 再谈谈
  “可以进去了。”田世昌脱掉口罩,在厂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在生物工厂里工作,工资高,环境好,连厕所都比外面的干净,就是严格佩戴口罩,让人不免觉得憋屈。以前上两个小时的班,田世昌等人就可以出来透口气,休息一下,这次一天一夜的上班,确实把人给憋坏了。
  也就是杨锐的要求,由他亲自组建亲自培训的西捷工厂的工人们,才会没日没夜的干活。
  郑建明这样的领导,表面上是西堡肉联厂派来的,但在西捷工厂里的威信却不怎么样。如果不是很多工人仍然保持着西堡肉联厂的编制,郑建明根本就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郑建明此时要的不是西捷工厂的存在感,他需要的是西堡肉联厂内的职位。
  看着西捷工厂的厂门洞开,郑建明立刻客客气气的道:“拉德尔先生,默克先生,咱们进去吧,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是我掌舵的时候,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郑建明不懂英语,就拜托翻译给几个英国人说,他之前递了几包烟,算是结好了翻译,后者也就没怎么打折的把他的话重说了一遍。
  专程过来的英国人都是做技术的,不怎么适应郑建明的殷勤,也就是打头的拉德尔笑笑,道:“先看看工厂再说。”
  一群英国人在前,郑建明在后,像是逛游乐园似的,在管线密布的厂子里转悠了起来。
  英国人看设备参数,郑建明就看人,设备参数都是重新修正过的了,看也看不出花来,在场的工人都是按部就班做活得,也弄不清楚情况。
  看了一会,英国人开始用英语争辩了起来。
  郑建明小声问翻译:“这都说什么呢?”
  “技术问题,什么温度应该怎么样,浓度应该怎么样的。”翻译也听的费事,大致的给了一句答案。
  郑建明关心的不是这些,他想了想,道:“你问问看,他们是怎么说杨锐的。杨锐关着门不让他们进来,一等就等一天,英国人都没脾气的?”
  翻译苦笑两声,道:“郑总,我是做翻译的,怎么好问这些。”
  郑建明乘人不备,偷偷塞了一个红包给翻译,道:“那就我说,你来翻译。”
  翻译捏了捏红包的厚度,心里一下子舒服了。
  郑建明的心里滴血,他给出去的是一个月的工资了,但不这样给也是不行的。他一边在心里骂着二鬼子,一边开口道:“你就说,我认为杨锐的做法很不妥,再介绍一下我个人,务必将西堡肉联厂和西捷工厂分开来说明。”
  翻译照做了。
  郑建明看着他叽里呱啦的说了一串,英国人只回了几句,不由的心凉,问:“他们又怎么说的?”
  “拉德尔他们当然不高兴,但他们不管这些事的。”翻译收了红包,用心的道:“他们是技术人员,就和咱们国内的工程师一个性质,只管技术,不管其他的。”
  “工程师也有话语权啊,工程师就没脾气了?”
  “有脾气也是闲的,老外这种分得很清楚的。”
  郑建明无奈的多问了两句:“那弗兰奇呢?弗兰奇跑哪里去了?”
  “弗兰奇先生刚才好像去了办公室。”
  “咱们去办公室。”
  “我是给拉德尔做翻译的,不能跟你过去。”
  “这……”郑建明想说把钱还给我,好悬忍住了。
  翻译大约也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道:“您先等会儿,弗兰奇下来的时候,我帮你做翻译。”
  “只能这样了。我再和这几位聊会。”郑建明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再探探口风。
  可惜,拉德尔等人关心设备多过郑建明,他就是想要挑拨离间,人家也没空搭理。
  “这些人可真是的,被人堵在门口一天一夜,还这么有耐心,你们都是好好先生不成。”郑建明一阵子郁闷,只好给翻译抱怨。
  翻译收了钱,只好听他的抱怨。
  过了会儿,听说开门了的人多起来了,厂长等人都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郑建明又给其他人抱怨,人前人后,说的都是杨锐与捷利康不合。
  他说的也算是有根有据,虽然没有见到不和的证据,还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而郑建明不用说出来的推论,也立刻被人想到了。
  杨锐得罪了捷利康,段华的位置可要不稳了。
  不其然间,几位领导看向段华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样的反应,才是郑建明认为的正常反应。
  他总算心情顺畅了一些,远远的看着拉德尔等人,心想:还是我们中国人明白事理,这些外国人干脆就是傻的,被人都欺负到了脸上了,还笑嘻嘻的看设备,看个屁的设备啊,面子都没有了,看了设备能补回来吗?
  转念一想,郑建明又暗道:搞技术的都是傻子,杨锐也是个傻瓜,什么技术能有现成的工厂有用,竟然为了一堆不知道有什么用得参数和外国人闹翻,眼窝子浅的要命。
  再往深处想:我怎么就被这种人给赶了下来呢。
  郑建明满脑子的胡思乱想,过了阵子才道:“咱们往前走走看,弗兰奇先生好像是去了办公区,咱们好歹请人家迟顿饭什么的吧,这么多人等了这么一天,杨锐就把人家谅在外面,他年轻不懂事,咱们做长辈的不能这样子。”
  这里有资格给杨锐做长辈的就是段华了,不过,其他人的年纪却是够大,被郑建明一怂恿,一个个都往办公区去,有点看好戏的意思。
  西捷工厂是个小工厂,占地面积不大,办公区更小,除了仓库占一些面积以外,专门用来办公的就是一个活动室,一个换衣间,一间小小的休息室,以及一间经理室。
  整个西捷工厂里面,完全的脱产管理者就一个来自香港的经理管慎,除此以外,十几名工人除了穿得整齐一点,规章制度多一点,更像是一间小作坊里的学徒工。
  这样的厂子,几分钟就能溜一个来回,偏偏英国人是看了又看,看个没完。
  郑建明对这些技术员失去了兴趣,一马当先的推开经理室,没看到人,又是一把推开活动室。
  房间里是猛然一静,杨锐和弗兰奇同时扭头看向郑建明,紧接着,在郑建明开口说明自己的意图以前,杨锐和弗兰奇的声音又大了起来。
  杨锐在说话的同时,弗兰奇也在说话。
  两人各说各的,同时又在回答对方的问题,看起来像是吵架,实际上也确实吵的不可开交。
  郑建明嘴角留笑,向随同而来的西堡肉联厂的领导干部们眨眨眼,再问门边,弗兰奇自带的翻译,道:“他们在说什么?”
  翻译叹口气,道:“弗兰奇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