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阊实哪切┳遥彼撬礟CR的设计非常巧妙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说,我怎么没想到!”
  凯蒂一愣,哈的笑了起来,并且将这句话写在了本子上。尽管有录音机,她还是要将之标注出来。
  杨锐微微的笑着,说:“PCR的原理并不难,但要将它做出来,是需要一点‘顿悟’的。”
  凯蒂很快就理解了顿悟的概念,好莱坞明星信佛的不少,记者做不到博学,少说也是多闻的。
  杨锐由此讲起了故事,道:
  “最早有PCR的点子,应该是83年,那个时候,我正在给捷利康做辅酶Q10的设计,也因此得到了一间小小的实验室。实验室在我的学校里,叫做西堡镇中学。西堡镇属于河东省,周围有很多的大山,我的学校也不例外,它坐落在半山腰,每次去学校,都要爬一个大坡,爬的累死。”
  “不过,爬上了坡,风景也非常好。我的家乡有很多的梯田,还有很多弯弯曲曲的路,路很窄,但很长,弯度很大,就像是DNA一样。”
  “当时,正是我对基因最感兴趣的时期,有关于DNA的各种信息,就在我的脑海中跳动。我就想,DNA就和这些弯弯曲曲的山路一样,而山路,一座座山的山路,其实自有相似的地方。”
  杨锐稍微停顿了一下,让女记者消化片刻,继续道:“每座山的山路,都有它的特色,但是,每座山的山路,其实都有一些地方,是相同的,比如一个拐弯,一段直路,基本相似,如果一座山的山路上半截,与另一座的山路上半截,在这段相同的地方互换,你并不会觉得突兀。”
  女记者这下子听懂了,惊喜的道:“就和PCR的原理相似。”
  “没错,PCR是用内切酶,取下一段DNA,然后借引物来复制,就像是弯弯曲曲的山路一样。”杨锐很满意自己的故事效果。
  做科学家也是不容易的,越牛的科学家,越需要大众式的故事来理解,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
  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牛顿,瞬间会与苹果联系在一起,但除了大学高数课讲牛顿…莱布尼茨方程,有几个人会记起莱布尼茨?
  爱因斯坦有一头乱蓬蓬的毛发,几乎成为疯狂科学家的代名词。“疯狂科学家”并不是坏事,在投资人眼里,疯狂科学家也许就是成功的代名词。
  中国建国初期最著名的科学家当属“三钱”,分别是导弹之父钱学森,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力学之父钱伟长。而在三钱中,钱学森的名气最大,要说导弹比原子弹重要,或者比力学重要,肯定是不对的,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学森顶五个师”的故事更有用。相比之下,钱三强和钱伟长的名字,远远够不上令人耳熟能详的水平。而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周总理叫出了“三钱”这个名号,像是力学之父钱伟长,估计要更加的默默无闻了,在大多数人的文化程度低于高小的年代,有几个人知道力学是什么意思。
  科学家们的故事,有的来源于自身,有的来源于媒体加工。
  杨锐不在乎名气,但他现在确实需要大众媒体来佐证自己的成果。
  83年想到PCR的成果,对杨锐是很有利的,虽然这不能算是证据,但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若是如前世那样,不幸打起了官司,杨锐希望陪审团的成员听过自己的故事。
  凯蒂比杨锐更喜欢故事,立即按照杨锐的思路,追问道:“也就是说,你在高中时,就有了PCR的念头?”
  “对的。”
  “你当时就开始做实验了吗?”凯蒂并没有对杨锐的说法表示怀疑,因为杨锐提早做了铺垫,他与捷利康的合作,最重要的是,他从捷利康手里赚到的钱,很好的说明了自己的价值。
  既然在高中时期,杨锐就能从跨国公司手里赚到钱,那没有理由他不能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
  杨锐依靠着充足的准备,让采访按照自己的方向进行,且道:“说起这个念头,是很有趣,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想法的价值。”
  “哦?为什么?”
  杨锐摇头,笑道:“我当时想,一定有人想到了类似的点子,说不定比我的点子还好,然后肯定做出了成果,我只是没查到而已。你知道,那时候我在中学,没有太多的条件去检索资料,另外,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辅酶Q10等方面,高考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听起来很忙碌。”
  “的确如此。我是进入大学以后,才重新拾起了做PCR的想法,当然,那个时候,我的思路就比较完善了,尤其是在做了钾离子通道的研究以后,我对PCR的认识更深刻,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这才加紧做了起来,算一下时间,PCR的主题部分,也就做了两个月的时间,其中有一半时间是在熟悉实验流程先。”
  杨锐是怎么梦幻怎么说,美国梦么,就是要让普通人都做得起,如果告诉美国大众说,做PCR需要最起码三五年的系统训练,需要多名助手的帮忙,需要价值上百万美元的资金储备,美国人根本不听下面的,这个故事也就算是完蛋了。
  世界霸主家的人民,总是有点矫情的。
  凯蒂一边听着杨锐的话,一边就在脑海中理顺故事:来自中国偏远乡镇的少年杨锐,在高中时就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来自于他每天上学路上的见闻……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的重要,直到进入大学,杨锐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设想,并在美国的“国际遗传学大会”上一鸣惊人,首日销售额突破30万美元。
  凯蒂的故事的最终版里会有PCR的字样,但她在计划故事脉络的时候,却是完全没有去想PCR是什么。
  完全符合美国人思路的故事,听的凯蒂幸福的打抖。
  然而,杨锐的准备又何至于此。
  他笑了笑,继续道:“事实上,直到今天我都在表示怀疑,为什么没有人做这个研究,就像我说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研究,或许可能是太简单了,以至于大家要么以为有人做过了,要么以为不可能做出来。我想,如果我不做,也许有人会在几年后将它做出来,但这只是也许,说不定,会晚十年后才有人发现这个秘密。怎么说呢,我是个幸运的男人。”
  “非常幸运。”凯蒂的睫毛都开始发颤了,笑道:“美国的生物学专家,一定很后悔自己爬山太少了。”
  “也许。”杨锐心想:如果PCR真的拿到诺贝尔奖,那何止是后悔,当年多少人都嫉妒疯了。
  采访结束。凯蒂留下了杨锐的联系方式,主动送他出门。
  到了杨锐快上车的时候,凯蒂才突然想起一个消息,忙道:“杨锐,你的技术卖给了加尼卡公司,是这样吗?”
  “什么时候?”杨锐关上了车门,示意出租车司机可以离开了。
  凯蒂连忙翻开自己的笔记本,道:“你不知道这件事吗?加尼卡公司要在明天早晨10点半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中国政府达成意向性合约……”
  她念了一遍,看向杨锐。
  “只是意向性合约,你确定吗?”
  “确定。”
  杨锐松了一口气,笑道:“意向性合约而已,PCR技术不会直接出售的。”
  “你确定中国政府也不会出售?”
  “PCR技术并不属于中国政府。”杨锐笑了起来,庆幸自己之前分割的清楚,道:“PCR技术属于香港华锐公司,加尼卡公司如果要购买这项技术,必须联络香港华锐公司才行。”
  凯蒂眼神再亮,问:“我可以在文章中引用您的话吗?”
  “当然可以,我会通知香港华锐公司,让他们的律师发文件给你。恩……再发律师函给加尼卡公司。”杨锐的表情轻松,并没有将这当做正经事来看。
  如果一份意向性合约就能卖掉香港公司的东西,那国内也不用挖空了心思赚外汇了,直接批发意向性合约算了。
  加尼卡公司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意向性合约,和杨锐接受专访的性质差不多,都是以舆论争取主动权,只不过,加尼卡公司这次找错了对象。
  杨锐重新叫了一辆出租车离开,到了酒店,再打电话给李章镇,继而让自己公司的律师联络美国的律师,一纸传真,就将律师函丢给了加尼卡公司。
  至于加尼卡公司哪个办事员会倒霉,杨锐根本不关心。


第617章 老白男们
  加尼卡没指望用一纸意向性合同,就确定PCR技术的归属,不过,张洪军盖上去的公章,还是有些用处的,他拿着这份合同,再找中方联络,大使馆等部门都积极了一些,至少在表面上,这是得到了他们同僚背书的合同。
  而在这份合同的消息传出以后,加尼卡公司的竞争对手也变的消沉了,在这个生物技术爆炸的年月里,好的技术仿佛遍地都是,很难说一份技术的真正价值,大多数公司都会避免陷入恶性竞争。
  当然,这也是生物技术方面的投资公司较少的缘故,再等上两三年,看到了盈利前景的华尔街一旦介入,厮杀就会变的激烈起来。
  加尼卡因此而显的信心十足。55万美元不是个小数目,用于并购公司是拿不出手的,但单独购买一项技术,还是很不少的。
  现在并不是泡沫的2000年,有无数的人挥舞着支票,给任何带有网络字样的公司十倍百倍的溢价。
  现在是1984年,生物公司也就是刚刚兴起,里根政府的政策,才刚刚将一群生物学家从高校里解放出来,在此之前,全世界都没有多少私人生物技术公司。
  加尼卡拿出来的55万,来自控股加尼卡公司的风险投资公司,他的竞争对手差不多也是一样,总体而言,这仍然是一个资金匮乏的市场。
  想要做大的生物技术公司,那些有野心的教授们之所以离开舒适温暖的名校,并不是为了并购别人的公司,购买别人的技术,他们是想要自己的实验,更自由的科研环境,顺便将自己卖一个好价钱。
  在这个生物技术公司平均生存时间不足36个月的年代里,没有哪家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