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锐打交道,对杨锐有一定的认知度。
  除此以外,杨家亦是西堡镇和溪县的地头蛇,捷利康、国医外贸、西堡肉联厂以及杨锐的组合,原本是牢不可破的,但如果杨锐能说服国医外贸,西堡肉联厂是很好争取的……那捷利康对西捷工厂的控制将趋紧于无。
  就像是内地大搞开发区的时代,县级政府坑杀外商港商一样,杨家在溪县范围内坑一家企业实在是太简单,就是河东省政府下来,也不一定能搅开这一团乱麻。
  如果是高中时期的杨锐,他是没能力说服国医外贸的,但到了现在,杨锐却通过景存诚认识了许多的有力人士,他手里有钱,身边有关系,说动国医外贸很有机会。
  当然,国医外贸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出售辅酶Q10是不容易的,但杨锐相信,只要出厂价够低,利润够高,一定会有不要脸不要命的医药掮客承揽此等生意,阿富汗的海洛因,非洲的血钻都能卖得掉,国际市场上的医药掮客们的节操不会比毒品贩子良善多少。
  不过,这是杀伤力很大的招数,一旦施行,再和解是需要花费不小的成本的,可以说,只要杨锐用这招,首先就会产生损失。
  “我得先想办法确定捷利康的情况。”杨锐喃喃自语。
  “要怎么确认?”景语兰继续帮他延展思路。
  杨锐边想边道:“打电话肯定不行,最好是面对面的交流,找弗兰奇。”
  “弗兰奇,那个胖胖的英国人?”景语兰对此颇有印象,84年的中国,难得遇到挤满一个座位的胖子。
  杨锐点头:“弗兰奇……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好人,不过,我要是打电话给他的话恐怕不行,总不能去一趟英国……”
  “弗兰奇如果在英国的话,也许可以请大使馆的人帮忙吧。”景语兰帮忙想主意道:“郭威郭叔叔在外交部工作,他肯定认识大使馆的人,即使不认识,找一名在英国的留学生也可以吧。”
  郭威是景存诚当年在德林农场的同室舍友,杨锐当年给的外汇券,他们都有分享,因此,也是与杨锐关系颇为密切的德令派人士,早前就帮了杨锐几次。
  而这一次,请郭威帮忙,显然是再正确不过了。
  想到此处,杨锐已是兴奋起来,忍不住抱起景语兰转了一圈,笑道:“好主意。”
  景语兰羞涩万分,好在杨锐只抱了一圈就放下了她,却是让人恼怒不得。
  “不许再这个样子了。”景语兰低声警告,只是音调轻微,听不清楚。
  杨锐用初中生水平的接话头本事问:“不许哪个样子?”
  景语兰果然大羞,转头不理杨锐了。
  杨锐叹口气,装模作样的道:“不理我,我就先出去找郭叔了,还不知道人家中午留不留饭给我。”
  景语兰想起他刚才郁闷的样子,心下一软,道:“我今天没课,中午做饭,你要是愿意吃的话就回来吧。”
  “我要吃萝卜牛腩,清火。”杨锐立即得寸进尺的要求。
  景语兰脸一黑:“水煮萝卜才清火。”
  “牛肉不上火,萝卜清火,两斤配三斤,至少也清火一斤。”杨锐一边穿鞋一边胡搅蛮缠。
  景语兰忍俊不禁:“我一会去市场看,如果没有牛肉,我也没办法了。”
  “茶几下面第一个抽屉里有张卡片,上面写着牛肉佬,后面有地址和电话,电话是他铺子跟前小卖铺的,你就留言说要两斤牛腩,说我的名字,他就知道了,菜市场收摊前,他都会给你留两斤牛腩的。”杨锐说起这个话题来,与说起捷利康的问题一样严肃。
  景语兰听傻了:“你和卖牛肉的关系都这么好了?”
  “现在牛肉多难买啊,赶上周末和节假日,你凌晨五点去排队,牛羊肉铺子前面至少有十个人躺着。”杨锐摇摇头,道:“我送了一条烟,人家才答应给我偷偷留肉的。”
  景语兰不能置信的道:“你送给牛肉铺子的店员一条烟?”
  这可是84年,一根烟就是礼尚往来了,一盒烟就能办事了——就在一天前,王永就用一盒烟,帮杨锐买回来三幅民国大使吴昌硕的画作,等于是买回了三件特供商品。
  至于一条烟,能办的事儿就太多了,若是在农村的话,都够招工的时候加塞了。
  杨锐却是很得意:“抽雪茄的还要一个雪茄小弟在旁边伺候,我送人家一条烟,人家不光留牛肉给我,还留最好的部位,得了,我先回去了,你记得打电话啊。”
  大门“砰”的一声关上了,留下景语兰在房间里凌乱:在过去的27年里,她还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杨锐出了门,没再叫车,骑上自行车就是一路狂踩,出了一身大汗,才平复了心情,去外交部找到郭威。
  在英国找到弗兰奇并询问他一个问题,这样的工作,差不多的留学生都能胜任,不过,郭威还是通过属下,找了一名相对年长的留学生代表,在电话里叮嘱了他两句,然后对杨锐道:“最迟后天就有回音。”
  “尽可能保密,有消息的话,叫我过来说。”杨锐天生谨慎,捷利康的态度关系他的红利,而红利的多少,决定了他接下来的行止。
  杨锐对此是再重视不过了。
  任何一名实验室负责人,对于资金管道的重视,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接下来两天,杨锐就在忧虑、牛腩、牛里脊、牛腱子、牛尾、牛肚间度过了。
  第三天,郭威打电话给杨锐,说:“有消息了。”
  杨锐正在做实验,二话不说,将手里的活计转交给苏先凯,转身就走。
  如果是其他问题,他是会优先完成实验的,但对现在的实验室来说,资金问题比实验本身更重要。如果资金管道被截断,连实验耗材都买不起,又何谈实验。
  郭威在办公室里安静的批改文件,见杨锐进来,立刻放下手里的笔,关上门,道:“已经证实了。”
  杨锐心里一怔,默然道:“没想到还是收到坏消息了。”
  “你的这位朋友弗兰奇还让人带话,说,幕后主使并不是捷利康。”郭威大约的知道一些情况,语带沉重。
  杨锐失笑:“还幕后主使……”
  郭威没笑。
  “很严重?”杨锐一愣:“好吧,幕后主使也算贴切,具体是谁?”
  “杜邦公司,你知道吗?”郭威停顿了一下,道:“据弗兰奇的说法,杜邦公司要求捷利康暂停给付你红利,以期在接下来的诉讼中获得优势。恩,据弗兰奇的说法,杜邦公司很快会在美国起诉你。”
  “杜邦,当然知道……”杨锐脸色极差,心想:终于还是来了。
  杜邦公司给人的印象,大多是一家化学制品集团,它的确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制品集团,但除此以外,作为一家规模硕大的财团,杜邦同时是体外诊断剂市场上排名前六的巨头,这个市场的规模有12亿美元之多,PCR最可能影响到的传染病的体外诊断规模有1亿美元。
  1亿美元,足够一家财团发起不要脸攻势了。
  历史上,西斯特公司在推出PCR仪半年左右,就受到了杜邦的骚扰,再半年以后,诉讼骤起。这是因为PCR技术首先在病毒测试领域发挥了作用。
  就像杨锐做演讲时,选择了艾滋病作为突破口一样,声称PCR能够复制目前尚不能复制的艾滋病病毒,PCR的特性,让研究者们首先将之聚焦于病毒测试中。
  在PCR技术以前,直接测试病毒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要测试一个人是否被病毒传染——要么测试感染者的抗体,要么测试培养样本。
  假设怀疑某人被流感或禽流感传染,或者怀疑某只猪被猪瘟感染,要验证就要在两个办法中选择其一。如果选择测试感染者的抗体,某人可能要被感染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若是禽流感或者猪瘟的话,显然会产生很大的成本。
  那么采用第二种方法,测试培养样本,很不幸,培养样本也需要好几天——如果能够进行。
  PCR却不同,PCR不需要培养,因为它能够直接不断将病毒倍增。培养样本的目的,原本就是希望病毒自己增生,然后对大量的病毒进行测试,PCR直接倍增病毒的DNA或者RNA,简单易行,节省时间,有了PCR仪以后,整个过程还是自动化的,节省了研究员大量的时间,在疫情爆发阶段,这一点有多重要,毋庸置疑。
  杜邦首先看到了PCR技术的前景,或者说,杜邦首先感受到了PCR的革命力量,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毫不犹豫的拿起了法律的武器——武器本身是没有情感的。
  杨锐甚至可以从脑海中的文献里,找到杜邦对西斯特公司发起的诉讼,因为这是一场经典案例,是小公司保护自身利益,击败大公司的范例。
  这里所说的小公司,是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市值过亿美元的西斯特公司。比起巨无霸的杜邦公司,它当然是一家小公司。
  即使如此,西斯特公司在诉讼中也没少花钱。
  杜邦起诉的理由,是他们认为PCR技术的原始发明人,应当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诺贝尔奖得主霍拉纳。早在1971年,他就发表了有关PCR技术原理的论文。杜邦因此提供了此君的两篇论文和一份诺贝尔奖得主七十年代的证词。
  作为对抗,西斯特公司提供了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证词,在历史上,这同样是经典案例的一部分,双方都以学术权威作为武器,以证明自己的论点,毕竟,律师和法官都不懂学术,只能参考学术权威的观点。
  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出场费,是很贵的。
  辩护律师的唇枪舌战也很贵。
  如果杨锐拿到了捷利康的分红,他出得起出场费,也请得起律师。
  然而,杜邦公司显然想更省事一点。
  一时间,杨锐竟有山穷水尽的感觉。
  “问题很严重吗?有什么能帮忙的?”郭威郑重的问。
  “很严重。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杨锐颇有些茫然。
  “说来听听。”郭威拉着杨锐坐在沙发上,又给他泡上热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