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北大的食堂?”刘院长像是被发动起来的拖拉机似的,浑身都在颤动,国内出版一本书不容易,但国内学者在国外出版一本书就更难了,实际上,是难上加难。
  许正平说“是”,又道:“约的中午一点。”
  “还有一个小时,我去看看吧。”刘院长立即起身,毛遂自荐。
  “同去吧。”蔡教授看一屋子人蠢蠢欲动,干脆宣布散会。


第753章 提前
  “十二点了,要去就快点去吧。”刘院长一马当先,给众人打了个招呼,就立即出门了,那个架势,就是所谓的不管你们去不去,我反正要去的架势。
  其他人陆续出门,有的动作麻利,有的磨磨蹭蹭,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是刘院长那样,如此的关心杨锐的事。
  一群人陆陆续续的赶到食堂,正是饭点,蔡教授干脆招呼着大家一同进食,食堂的饭菜,也就是吃饱的水平了。
  一会儿,有美国人走进了食堂,懵懵懂懂的像只傻鹿似的,在学生们的注视下,坐到了空闲的桌子上,他的翻译去买了几瓶北冰洋的汽水放在桌子上,静静地等待。
  “这个美国人就是诺顿出版社的?”蔡教授三两口吃完了饭,放下筷子,盯着金发碧眼的男人看。
  “要不然,我去问问看?”卢月萍教授也是个急性子。
  刘院长迟疑着道:“不好吧,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人家万一不喜欢被打扰怎么办,这外国出版社的人是啥脾气,咱还没摸准呢。”
  著作在外国出版这种事,对中国学者来说,不敢说是开天辟地第一遭,但绝对是比开天辟地还重要的事。其他的且不说,它首先是承认了该作者的原创性。
  比如同样是基因学或者遗传学的著作,有些作者在国内都著作等身了,但你要让他在国外出版一本小册子,都难的不行,原因很简单,他在国内写的《基因学》或者《遗传学》,引用的国外资料太多太繁,以至于标注都标注不过来,或者干脆就不想标注,等同于抄着人家国外学者的内容,合著了一本似的。
  国内可以用“编著”来标注这样的著作,国外可没有相关的体制。
  归根结底,能够原创几页论文的中国学者已经比较多了,但要说原创一本书的话,中国学者就会遇到种种问题。
  但越难的事情,越说明本事。
  尤其是在学校和科研院所,到了教授或者研究员的层次,写一本书在国内发表的难度并不太高,这就让写书像是那些不值钱的证书一样,开始变的无聊起来,一方面,大家都需要一本书来证明自己,就像是一本证书来证明自己似的,另一方面,不值钱的证书又缺乏炫耀的力量。
  在国外出版专著,对中国学者来说,却有去腐存清的神奇效力,它就好像是司法考试或者会计师证书一样,人人都知道难考,人人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考出证以后,却很方便就能炫耀。
  越容易做到的事越被轻视,越难做到的事越被重视,学术界的价值观,大抵如此,至于值钱不值钱,有什么价值,反而被放在了后面。
  刘院长很在意杨锐有国外出版的机会这件事,更是焦急的看表,喃喃自语道:“杨锐怎么还没过来,都要到时间了。”
  许正平看表道:“约的是一点钟,还有半个小时。”
  “对了,老许你去招待一下吧,你是不是见过他了?就剩下半个小时了,杨锐还不过来。”刘院长生怕怠慢了诺顿出版社的家伙。
  许正平没动,有些怀疑的道:“我昨天见过诺顿出版社的代表,好像不是这位。”
  “诺顿出版社的代表不是美国人?”旁边一人望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很是奇怪,就好像美国只有一个人似的。
  许正平咳嗽两声,道:“昨天来的好像是个绿眼珠的,今天的是蓝眼珠的,个子也没有这么高,稍微矮一点,胖一点。”
  “不是啊。”刘院长颇有些遗憾,想想道:“我去打个招呼吧,看看是做什么的。”
  他还有些担心这个老外影响到诺顿出版社的人,虽然都是很重要的外宾,但重要性还是不同的。
  蔡教授等人看着刘院长整理了一番衣服,昂首挺胸的去与外国人聊天。
  作为一名中老年干部,刘院长的面部表情是很生动的,只见他先是微笑,再是惊诧,又是疑惑,继而是狂喜与忧虑,干脆坐下来和对方热络的聊了起来。
  “咱们刘院长挺适合演话剧的。”有喜欢艺术的教授,很是艺术性的评价刘院长。
  蔡院士微笑着端起了面前的茶杯,下意识的再看手表。
  12点40分,杨锐仍然没来。
  其他人也在注意时间。
  “要不要去喊一下杨锐。”王永教授也稍微有些焦急了,像是长辈埋怨晚辈似的,道:“杨锐也是,这么重要的事,也不知道早一点过来的。”
  “也没有提前通知院系,要不然,我们帮忙招待也行。”办公室的秦主任迅速的撇清责任。
  “没关系,老刘不是在谈了。”蔡教授一句话就解决了议论。
  几分钟后,刘院长健步如飞的返回了人群。
  “你们肯定想不到,肯定想不到!”刘院长说话都比平时快了三分。
  “诺顿出版社来了两个人?”王永教授第一时间想到这个答案。
  刘院长一愣:“你怎么想到这个了?”
  王永教授以为自己说对了,于是道:“老许见过诺顿的另一个人,刘院长还这么高兴,说明诺顿来了两个人,对杨锐很重视吧?”
  “有点像,但不对。”刘院长失笑,又稍稍压低一点声音,道:“这位确实是出版社的,但不是诺顿出版社的。”
  “咦,那不是来找杨锐的?”
  “还就是来找杨锐的。”刘院长得意的笑了起来,说:“你们记得利奥教授吗?芝加哥大学的利奥教授。”
  “当然。”在场的都是生物学教授,脑袋稍微一转,就将芝加哥大学的利奥教授和他的生平联系了起来。生物学的顶层圈子就那么大,尤其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往往只有一两个人,你看的著作和论文上面全是人家的名字,就是不用心记,也总能记起来的。
  “和利奥教授有什么关系?他发表了什么评论?”蔡教授反而有些担心,他和利奥教授见过面,因此影响更为深刻。
  一切以技术主导的行业,都容易诞生奇葩,因为要求越是精深的行业,对所谓的“懂事”的要求就越低,科研领域更是技术指标最高的行业,经过本科硕士和博士的筛选以后,懂事会混早就不是基础指标了,利奥教授更是奇葩中的奇葩,蔡教授至今还记得他在会议现场对一名学者的当面批评,“shit”一次用的熟练之极,组成的句子也具有相当的冲击性。
  刘院长笑笑:“这次是好事。杨锐的出版商,就是诺顿出版社将杨锐的稿件拿给利奥教授看了,后者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而且发表在了专门的期刊上,这位塞西尔先生就是看了利奥教授的文章以后,找上门来的,另外……他想让我们给他拿一份原稿看一下。”
  “他还没看过杨锐的原稿,就从美国跑到了中国来?”在场的教授们都懵了。
  “塞西尔的解释,大概就是兵贵神速了,总之,他是纽约大学出版社的人,现在想帮杨锐出版这本《基因组学》。用他的话说,利奥教授推荐的书,不用看就可以出版了。”刘院长的表情很微妙。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的生存状况并不好,但在中国人看来,纽约大学出版社的名头,显然比诺顿出版社什么的要响亮的多。
  而这样的竞争,更是让人升起难以明喻的感慨。
  “又有老外来了。”王永教授轻呼了一声。
  许正平看过去,道:“这位是诺顿的人,叫林登。”
  “诺顿也是愿意出杨锐的书的,对吧?”
  “肯定啊,从美国飞一趟国内可不容易,不会跟你闹着玩的。”
  “还有10分钟一点钟。”刘院长看看表,又是高兴又是抱怨的道:“杨锐这家伙,这时候了,还要卡着点来。”


第754章 美国友人们
  塞西尔和林登面对面的碰上了。
  两名美国人,在异国他乡的食堂中碰面,还恰巧是一个行业的竞争者,这样的几率有多大。
  不用明言,双方都知道了对方的目的。
  塞西尔就隔着一个桌子,看着林登坐了下来,笑了笑,挑衅的说:“诺顿来的有点慢呀。”
  “我到中国几天时间了,而且,我记得不错的话,似乎是我约的杨锐在这里见面。”林登坐下来,没什么笑容的问:“纽约大学出版社收到了杨锐的投稿吗?我记得,杨锐好像是投稿给我们了吧。”
  塞尔西耸耸肩,似乎根本不屑于回答的样子,道:“纽约大学出版社,更适合杨锐这样的作者。”
  “因为纽约大学出版社的书价更高吗?”林登不屑的笑了起来。
  塞尔西不懂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只能直接回答攻击,说:“纽约大学出版社的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最重要的是,我们有纽约大学的支持,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将旗下的书籍推广出去。”
  “诺顿的全国网络更好。”林登撇撇嘴。
  “诺顿出版社比纽约大学出版社的渠道好,也许,但是比多大学出版社的联合渠道呢?”塞尔西的表情自信而自傲。
  林登眼皮跳了跳,道:“定价上百美元的书,多大学出版社联合,也没有意义。”
  在美国,教材出版的定价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简单来说,这可以看做是资本主义的恶根性,由于教育出版产业的极度商业化,使得美国的教育出版行业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并使得高价书横行。
  这种高价书,并不是中国式的五十元或者一百元人民币的高价书,而是动辄一百两百美元,甚至胆敢标价1000乃至两千美元的高价书。
  美国人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本教科书售价一千美元的话,能买得起的学生着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