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离子通道实验室,一年花百万美元招个剑桥教授等着拿奖,倒也勉强说得过去,华锐实验室却不是真正的非盈利实验室,葛瑞丝这种性格特殊的学者加盟,杨锐自觉镇压不住。
  葛瑞丝自然也是想过这样的问题的,道:“你们能承担的年薪是多少?我可以拿中国学者相同的薪水,陪你们做完去铁酮的项目,如何?”
  葛瑞丝此言一出,惊的杨锐的筷子都拿不稳了:“你不要研究经费?”
  “我只想帮你们快点做出去铁酮来,只要是在做去铁酮的项目期间,我可以使用去铁酮的研究经费,进行相关研究就可以了。”
  “中国目前的薪水很低的,一个月只有百多美元。”杨锐也不是吓唬葛瑞丝,黄茂等人目前拿着实验室最高的薪水,也就是千多元人民币而已,拿满加班费,也就是3000元人民币最多了,换算成美元,通常是低于500的,当然,官方牌价不止于此,但正常人是无法用官方牌价换美元的。
  葛瑞丝早想到这点,淡定的道:“我可以用存款生活。我的生活要求不高。”
  “我相信你,但是……”
  “薪水不是问题。”葛瑞丝道:“我只是希望去铁酮能够快点面世,我相信,以你的能力,是会做到这一点的。”
  葛瑞丝对杨锐的感觉好极了。
  她觉得,杨锐是自己遇到过的最纯粹的研究者。
  开发新药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更是从来都不便宜,平均1亿美元的全程开发成本,或者是1000万美元的半程开发成本,都超出了正常的慈善行为。
  葛瑞丝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个慈善家,或者慈善组织,会为了一种不赚钱的疾病而耗费全部身家来开发药品的。
  所有药品开发项目,都是医药公司以利润主导的,即使是为了某种疾病而成立的慈善组织,他们所能做的,也是敦促和谈判,并无力主导药物开发。
  杨锐身为华锐公司的重要一员,亲自执行这项工作,既可以理解为他的技术水平出色,也可以理解为他是此项目的全权负责人。
  葛瑞丝不敢想象,需要多少争吵和议论,需要多么强大的说服能力,杨锐才能让华锐公司毅然投入到去铁酮的研究中去。
  无论是哪一点,都让葛瑞丝佩服之至。
  杨锐不知道葛瑞丝的想法,想了想,道:“我无法保证什么……”
  “不需要你的保证……”
  “我不能保证去铁酮上市,也不能保证去铁酮能够做到哪一步,我同样不能保证去铁酮上市以后的价格,甚至不能保证去铁酮是否能持续的在我们手里完成,你明白吗?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项目,最终还是要归属于资本的。”杨锐说的很细致也很实在。他有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临床前的研究,这大概占新药研究的三分之一强,但对资本来说,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不提阻挡了90%药品上市的临床一期和临床二期,仅仅是耗费极高的临床三期的成本,就能够阻断任何小型制药公司的野望。每次少则两三百,多则一千人临床三期实验,做八次九次以后,成本动辄颇亿美元,就是这样,FDA也不一定能通过审核。
  而在美国以外,临床试验的成本同样不会低,公关成本说不定更高……
  新药开发就是一个无底洞,杨锐现在参与其中,已经称得上是野心勃勃了,全程开发这种事,根本是力有不逮。
  去铁酮的未来,只可能是在得到了较好数据以后,出售给大型制药公司,就像是一切小型制药公司的科研流程那样。
  这就是制药体系的运行规则,小型的生物技术公司针对一两个靶点进行研究,做临床前的研究,大型的生物技术公司针对多个靶点进行研究,依然做临床前的研究,小型制药公司在做生物靶点的研究的同时,收购生物技术公司的靶点研究,并进行初步的化合物合成以至于临床研究,但最终,想要上市销售的药品,几乎都要通过大型制药公司的手。
  在欧美国家,这样的体系牢不可破,只有超卓的资本才能改变运营姿态,除此以外,再强的学者也只能像是好莱坞体系中的知名导演一样,参与影片,而无法主导影片,再强的生物技术公司也只能像是制片公司一样,制作影片,而无法发行影片,拥有全程运作能力,全方位盈利的,只有大型制药公司,就像是好莱坞的大型发行公司一样。
  葛瑞丝微微沉吟了几秒钟,再次道:“我相信你。”
  杨锐讶然,忍不住问:“你为什么相信我?”
  “以你的能力,如果是为了赚钱,你可以选择其他的药物,但你选择了去铁酮。”葛瑞丝微微一笑,道:“就像我说的,你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但你首先是一名斗士……”
  “斗士,实在是谈不上。”
  “或许你不知道,但是,你确实在向这个腐朽的医疗制度发起冲锋,你也许会失败,多数会失败吧,以你的聪明,你大概也有预料,但是,你仍然站了出来,跑了起来,像是唐吉可德似的。”葛瑞丝音量不高,只有同桌人勉强能听得见。
  杨锐抬起头来,突然之间,有点摸不准自己的想法了,或许,自己潜意识里,真的有某种元素,是焦躁和不安的。
  但是,几秒钟后,杨锐就放下了这个想法,道:“我们的目标只是做出去铁酮,尽可能的充分的完成相关研究,仅此而已。”
  “我明白,所以,我加入了吗?”葛瑞丝一脸的我相信你的表情,眼神更是直勾勾的盯着杨锐。
  杨锐迟疑片刻,道:“你除了薪水,拿不到任何收益。”
  “我愿意。”
  “好吧,我们也应该要进入到动物实验阶段了,你愿意做吗?”
  “动物实验?这个我最擅长了。”葛瑞丝注意到杨锐的表情,笑了,说:“放心吧,我可不是虚伪的环保主义者。”


第782章 白鼠
  范伦丁看着一车车的大鼠运进华锐实验室,脸上阴晴不定。
  动物实验,对于一种新药开发来说,称得上是极大的进步了。
  绝大多数的新药,通过靶点筛选以后,在合成阶段就要失败了,比如辅酶Q10这样的产品,如果不是从动物组织中直接提取得到了,又是以保健品的高价进入市场,根本没有商业化的可能。
  这也是辅酶Q10的功效不够显著,如果真能治疗心脏疾病,而非小小的辅助作用,各国的制药公司早就拿出以亿计的美元,去尝试合成它了。
  有机分子的合成虽难,但也不过就是一道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罢了。
  当然,有些博士无论如何都完不成毕业论文,以至于五年六年都不能毕业的,也是有的。
  不管怎么说,进入动物实验,就意味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已被合成出来,若是现在出售的话,已经能够获得不菲的收益了。
  范伦丁想到杨锐可能获得的奖金,或者是杨锐丧失的奖金,又是一阵精神恍惚。
  “这个中国人,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范伦丁心想,如果自己有能力一年合成30多种化合物,早就年薪百万了吧,怎么想也不愿意窝在一所第三世界的大学里。
  杨锐根本是用两个月都不到的时间,就合成了这么多的化合物,哪怕有理论研究——这是更让范伦丁牙酸的地方,杨锐是什么时候做的理论研究呢?范伦丁现在已经知道,杨锐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陆续完成了辅酶Q10的半合成,钾离子通道的研究和PCR的发明,接着还写了一本基因组学的书……
  范伦丁完全想不到,杨锐做理论研究的时间是从哪里来的。
  虽然有很多学者都有著名的高产期,比如著名的奇迹年,这个拉丁单词用来称呼牛顿的1666年,当年的牛顿为了躲避瘟疫离开了剑桥回到故乡,而在这一年中,准确的说,是从1665年到1667年中,牛顿构建了微积分,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可见光分解成单色光的实验,等于重塑了数学、力学和光学三个领域。
  英语的奇迹年属于爱因斯坦的1905,这一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连续发表两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和《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质量有关吗》,同年,另外三篇重量级论文又将布朗运动和量子论带入新的境界,其中任何一项,都是诺贝尔奖级的。
  与牛顿的奇迹年,以及爱因斯坦的奇迹年相比,杨锐的1983年,或者1983年到1984年无足称道,PCR虽强,毕竟强不到微积分或者量子论的水平,万有引力和狭义相对论更是不朽著作,越过PCR不止一个数量级。
  然而,这些东西对范伦丁来说,也都超越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与范伦丁站在一起,看着运老鼠的汽车进进出出的还有弗兰奇和阿诺德。
  两人听到范伦丁的话,是对视一笑,心想,杨锐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弗兰奇的屁股早就歪了,懒得多说,阿诺德觉得范伦丁还有利用价值,安慰道:“不管杨锐怎么想的,我们达到了目的就行。”
  范伦丁苦笑:“我以为做20种活性物质,就能拖垮华锐实验了……”
  一家小型生物公司,若是三年能做出20种后备的靶向活性物质,那都是运气好了。
  而时间,对一家生物公司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成本,其中还隐含着成功率的问题,简单的说,3年做出来的成果,其成本基本肯定是一年做出来的成果的三倍以上。
  如果杨锐用三年时间做20种活性物质出来,期间消耗的材料和人力,自然是每天做实验做三年所需要的。
  但是,他现在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20种活性物质,满打满算,也花不了多少材料,又怎么算得上达成目标。
  阿诺德原本更希望杨锐因为不断提高的科研预算,而将辅酶Q10的催化剂配方卖出来,结果正好相反,杨锐完全可以调低科研预算,让他的计划近乎破产。
  阿诺德抹了一把脸,道:“他们现在要同时对30多种化合物做动物实验,也会将即时成本提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