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7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杨锐四目相对,景语兰莫名的感觉到心情极好,问道:“起来了。”
  “嗯,睡饱了。”杨锐轻轻回答,又道:“我闻到香味,就把砂锅关小火了,应该差不多好了。”
  “我都忘记了。”景语兰吐吐舌头,小跑进厨房,发现一切正常,才轻轻松了口气,笑道:“看书看的迷糊了。”
  “这个不叫迷糊,是看书看进去了。”杨锐回忆适才的阳台美景,拽了一句文:“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景语兰听的眼前一亮,将剩下的一句诗念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喜欢陶渊明啊。”
  骨子里,景语兰还是有一点文艺情怀的。
  当然,现在人都有。
  这种时候,杨锐自然要配合的,不能说“我就记得这句诗”,想了想,杨锐换了个角度,说实话道:“我刚才看你在阳台读书,第一感觉就是这个。”
  景语兰脸红了一下,道:“看阳台,怎么会看到南山。”
  “是看到你,就想要学陶渊明归隐了。”杨锐顺利的将赞美词说了出来。
  作为喜欢文艺的女生,这句话的杀伤力十足,景语兰更是满脸红霞。
  “我去看看火。”景语兰慌张的钻进了厨房里。
  杨锐知道她脸皮薄,也没有追进去,将电视打开,放到中央台,正好看新闻。
  一会儿,菜就上了桌子。
  景语兰再出来的时候,已是镇定自若,美目瞥了杨锐一眼,道:“来吃饭吧,昨天看你胃口不好,今天特意烧的汤。如果学陶渊明隐居了,想吃排骨都不知道去哪里买。”
  “古代大户人家都是自己养猪吧。”杨锐做了个动作,笑道:“到时候,咱们想吃排骨了就杀一头猪,想吃肘子了再杀一头猪,想吃红烧肉了还杀一头猪。”
  “杀一头猪都吃不完了。”
  “家里孩子多。”杨锐看着景语兰嘿嘿的笑。
  景语兰完全无法招架,目瞪口呆的看着杨锐调戏自己。
  “来,喝点汤。胃口不好吗?”杨锐笑眯眯的给景语兰舀汤。
  景语兰垂下头,喝了半碗汤,突然想起进门时在意的事,问道:“最近发生什么事了吗?看你在家里睡了两天了。”
  “哦,我想写本药品生产方面的专著,有点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杨锐一边吃菜,一边若无其事的回答。
  景语兰讶然:“你又要写书?”
  “嗯,我在GMP委员会里面,年龄最小,又是学生,还是补选进入,如果要想发挥一点作用的话,写一本书比较有说服力。”杨锐直说自己的想法,并不觉得有什么必要隐瞒。
  景语兰也是在大学里工作,知道写一本专著得多难,不禁摇头:“就算你能写得出来,也远水不解近渴吧。”
  “不会,如果写的简单一点,我觉得几周时间就够了,写的难一点,应该也不超过两个月。”杨锐估算了一个宽裕的时间。
  景语兰诧异的道:“两个月写一本书?”
  “我上本书也没写多长时间。”
  景语兰这才意识到,杨锐已经是写过一本书的人了。
  她深深的看了杨锐一眼,表情特别。
  杨锐问:“怎么了?觉得我说大话了?”
  “没有,就是没想到,当初还要我补习英语的学生,一下子就成长的这么厉害了。”景语兰颇为感慨,不管是在北大还是她所在的北师大,学者们为了完成一篇专著,往往耗费以十年计的时间,所谓著书立说,是极为难得的事,许多人更是当做终身目标来奋斗。
  就是景语兰自己,也只是有过想写专著的念头,却从未付诸于实践。
  杨锐嘿嘿的笑两声,不接这个话。
  须臾,景语兰问:“你说的简单一点,和难一点有什么区别?如果是两个月的时间的话,似乎写的好一点比较重要吧。”
  “简单并不一定就不重要。”杨锐耸耸肩,道:“如果写简单一点的话,就可以写的循序渐进一些,还可以这个月写一本,下个月写一本这样子,应用的面也广一点。”
  景语兰听的直翻白眼,却是令人意外的有点萌。
  杨锐脑海中莫名的升起“清纯の教师萌写真。zip”的念头。
  “如果不是你说,我一定会当对方吹牛。”景语兰摇摇头,道:“听你说的挺好的,那就写简单些啊。”
  “从短期目标来说,写简单些当然好。但你知道的,越是应用化的东西,长期价值就可能越低,说实在点,就是格调不够。”杨锐摊手,道:“这是我第二本书,要是一下子做的特别应用化,或者太简单,反而不利于在委员会这种圈子里生存。”
  “好复杂。”景语兰用的是鼓励的语气。
  “是呀,凡事难以两全其美。”杨锐叹口气。
  景语兰心下一动,笑道:“那就用两个月零几个星期,写两本书出来好了。”
  杨锐眉目一动,仔细思量起来。
  景语兰看他想的认真,不由慌乱了:“我是随便说的……”
  “我觉得挺好的,用一本书的边角料写另一本书就行了,还不一定多费多少时间。”杨锐越琢磨越觉得不错,对他来说,与其选择困难症,还真不如多弄一两本书出来。


第892章 理论应用
  写一本理论类的专著,再用其边角料做一篇应用类的专著,对杨锐来说是不难的。
  理论文章通常都会领先时代数十年以上,比如五十年代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理论界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事,但基因什么时候真正的产生了应用价值?起码是八九十年代,才有一些指导意义,比如用于解释遗传疾病等等,但这其实仍然是浅理论形式的,要说应用,起码要到动物胚胎学有了一定的发展,转基因作物出产,这都到了2000年以后了。
  产业界和社会民众,自然是不在乎理论的。
  深理论五十年以上的孕育期,浅理论二十年的培育期,意味着理论对当代人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对当代人的儿子所能产生的影响都很有限。
  简单的说,理论研究就是当代人对后代的投资,以人的自私的本性来说,反对是不可避免的。若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获得回报的概率就更低了。
  像是为了发现引力波而做的几十亿美元投入,00后以前的人大概是见不到回报了,15后多半都见不到回报。
  不过,科研界的观念与社会观念向来不同。尤其是对科研前沿的学者来说,高精尖的理论才是他们奋斗的动力,纯粹的应用类研究,在高端学者看来,只是拾人牙慧的有钱苦力罢了。
  就像是那些在私营部门里工作的科学家,虽然年薪能够拿到几十万上百万,但在学界的鄙视链里,他们也就比心理学家好一点。
  杨锐要在GMP委员会里拿得起,说得上话,自然得往理论专著上靠。
  但另一方面,GMP代表的药品生产管理规定,是再接地气不过的应用了,这都不光是应用了,直接探头探到产业界的最下层了,已经涉及到工厂里,车间里怎么生产药物了,超牛的理论专著,杨锐就是弄出来,也不能代表自己在药品生产管理方面的权威呀。
  “想做点学阀之类的事,还真不容易呀。”杨锐坐在家里的写字台前,眉头紧锁。
  今天是周末,景语兰也放假过来了,看着杨锐好笑道:“都说不要写两本书了,你先写一本好了。”
  “就是第一本的大纲有点难决定。”杨锐说完大气的道:“对我来说,写一本和写两本,真没有什么区别。”
  景语兰听着就笑,虽然知道杨锐的学术能力强的不行,但她还是想不明白两本书怎么写。
  露出轻松笑容的景语兰,明艳而甜美,令人看之忘忧。
  杨锐将景语兰拉到写字台前,道:“别不信,你看我这边列的大纲。”
  景语兰不看,道:“光有大纲有什么用呀。”
  杨锐无语:“列好了大纲,填上内容就有了呀。”
  景语兰道:“那你填上内容啊。”
  杨锐舔舔嘴唇,道:“快了……”
  “快了?”
  “马上就写,就快了。”杨锐再次陷入深深的思考。
  其实,要照抄一本书,是最简单的,但杨锐也有担忧,写一本书是很费时间的,这个不像是论文,可能几年以前,甚至十几年以前,就有初稿了,若是照抄的话,万一有了雷同就麻烦了。
  除此以外,杨锐也不愿意和人家撞书,这比撞衫造成的损失大多了。
  他更愿意选一本目前无雏形的书出来,这样,一方面减少撞书的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变相促进国内的技术革新。
  毕竟,他本人是不可能无限制出书的,还是要尽可能的抓住每一次的机会的。
  景语兰的话也给杨锐提了一个醒,光写大纲看大纲也不行,还是得往里填。
  如果担心照抄有麻烦的话,那就自己重新撰写一遍——杨锐想出来的主意把自己都给吓了一跳。
  不过,转念一想,杨锐又觉得切实可行。
  就当锻炼自己好了。
  比起论文,专著所需要的承前启后,连续逻辑,最是锻炼研究者。许多学者都是写书写到一半狂奔实验室,因为发现了新的规律或者成果什么的。
  杨锐倒不指望学术上的发现,但还是比较希望有个人实力上的突破。
  想到此处,杨锐终于结束了长时间的思考,从自己罗列的几个题目中选出一个,毅然的写下了标题——
  《实验药理方法学》!
  在学术界,“方法学”三个字是不敢随便用的,不是一方学阀,都是背不起的。
  杨锐却是不怕,因为《实验药理方法学》的核心,是新药的药效学,而就目前的国内,谈新药的药效学,杨锐不敢说是第一人,但也绝对不会有人敢说他不行。
  一款能卖出上千万美元的新药,代表的是大量的知识积累乃至知识秘籍,杨锐做出了能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的新药,这就等于达到了新药药效学的最高标准了。
  至于临床试验能不能通过之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