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7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实际上只有小年轻才买钢笔,年纪大一点的干部,总有点门路。
  李文强和许正平揣着钢笔,心情大好的进了门。
  差不多时间,也有一老一少并排行走,只听年少的低声问:“老师,她说签字环节用这支笔,签字完了,是不是要还回去?”
  李文强险些笑出来。
  旁边明显是大学老师的这位,也是颇为无奈,偏偏周围人来人往,并不好解释,唯有含糊的道:“等签完字就知道了。”
  “哦。签字的时候再给墨水吗?就签一下字,用新钢笔是不是太浪费了。”
  “怕浪费就用你自己的钢笔。”
  “那他们不就知道我带钢笔了?”
  许正平听到此处,不由失笑,小声对李文强道:“不怕丢人,我以前也年轻过。”
  “您是说傻过吧。”李文强在实验室里工作了大半年,与许正平亦是熟的不行了,调侃起来一点磕绊都没有。
  许正平翻翻眼皮,道:“我看你现在就挺傻的,有你这么和副主任说话的吗?”
  “得,副主任,我错了。”李文强拜首。
  “还叫副主任?你是傻透了吧。”许正平随口就把李文强调戏的欲仙欲死。
  李文强再拜首:“许主任,我服了。”
  许正平手背在后面,一副领导的派头。
  李文强很配合的在旁伺候着,像是秘书似的。
  可惜周围人太多,许正平没好意思装太久,有些遗憾的放下了手。虽然是开玩笑,但做领导的感觉还是很舒服的。
  正前方,蒋同化一直在盯着看,瞅到了李许二人,立即挪移了过来。
  随着他行动的还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学究,后者率先向许正平打了个招呼,站在那里,聊骚起来。
  李文强觉得无聊,就继续向前走,一边找自己的位置,一边从会议室一侧的桌子上,取用些酸奶、饼干之类的东西。
  国医外贸是主营对外贸易的医疗公司,自然是见识过老外的冷餐会的。事实上,北京城的部委,土鳖的没几个,早些年,即使与西方的关系恶劣,起码也有苏联老大哥的伏特加和鱼子酱,苏联大使馆进不去的,老莫总是随便走的。
  不过,真的要学西方或者苏联生活方式,还是得要国医外贸这样的豪级单位,才能做得到。
  李文强浅尝辄止,吃了些夹着奶油的饼干,又喝了一杯饮料,等他拿到酸奶想回头再拿一份饼干的时候,后者已经被汹涌的人流给扫空了。
  李文强有些遗憾的耸耸肩,就此准备离开,不过,大多数人似乎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逗留在有奶油饼干和火腿肠的盘子前面,并用手小心的护着口袋,期望着能多装一些。
  李文强甚至能够看到他们饥饿的眼神。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在没有进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前,李文强最深刻的记忆,不是实验成功的喜悦,而是女儿第一次吃到大鸡腿时的快乐。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那都是极难得的快乐。研究所购买的实验动物越来越少,能够分给大家的更少,为了结婚,李文强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其数额是李文强省下自己的口粮,也无法在短期内还清的。
  那个时候,李文强就像是面前的这些研究员一样,想尽办法的在外面多吃一点,好回家少吃一点。
  可惜,研究员实在是太少这样的机会了。
  李文强攥着酸奶的玻璃瓶,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如果不是这些记忆是如此深刻,李文强也不会被杨锐最终用钱砸晕,以至于放弃了编制,做了一名尚未毕业的大学生的下属,还是一名临时工。
  “李研究员想事呢。”蒋同化早就过来了,观察了一会,才到了李文强面前。
  李文强堆起笑容,转身过来,看到是蒋同化,不由的收起笑容。
  “看来李研究员认识我。”蒋同化呵呵的一笑,道:“这样也好,免得咱们要介绍试探的。”
  “不算认识,不过,知道咱们没什么话聊就够是了。”李文强的态度再冷淡不过。
  “不会,怎么会没话可聊,您写的那本书,我看过三遍,不说倒背如流吧,起码是记忆深刻。”蒋同化说着背诵道:“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大多是含有二硫键或糖基化位点的蛋白质,具有多个结构域,新生肽链转位至内质网后信号肽被切除……”
  蒋同化背的抑扬顿挫,眼睛直直的看着自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背情诗呢。
  李文强有些尴尬,但表情还是松动了许多。
  蒋同化露出微笑,道:“李研究员,你留在离子通道实验室,屈才了。”
  李文强撇撇嘴。
  “我听说,您还没从北大拿到编制?”蒋同化像是说秘密似的,靠近了李文强。
  李文强沉默不语。对于80年代人来说,编制问题的确是个严重的问题,干部编制,事业编制和工人编制,就是三个等级,落在人们头上。
  在后世,各种编制问题都已经淡化了,可还是有无数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面冲。
  在80年代,问题就更敏感了,编制不止是身份问题,还代表着待遇和发展问题。简而言之,干部、事业和工人三种编制,在同一个单位里,是绝对同工不同酬的,不仅不同酬,升迁和奖励的时候,亦是截然不同。就是得病了,干部、事业和工人的报销都不一样,退休更不用说了,哪怕是三十年后,干部的退休工资也有同级工人的好几倍。
  而在工人以外,其实还有一种不存在的编制,既是所谓的临时工。临时工等同于民工、农民工或者一切没有丝毫保障的打工人群。
  从理论上来说,李文强就属于临时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北大的编制有限,能给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更有限。
  李文强的学历普通,履历普通,如果不是杨锐“慧眼识珠”的话,他是进不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
  然而,就算是他能进离子通道实验室,可北大的编制办,却是不会给李文强开后门的。
  也是因为这样,杨锐才给李文强开出了两万元的安家费,并且给他配上了一辆价值五六十万元的公爵王。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代表的就是李文强的待遇。
  李文强这位未来的三国院士,最终会选择到离子通道实验室来,也是杨锐的投入实在令人头晕。
  但是,编制始终是横在李文强心里的一根刺。
  即使是蒋同化提出来的,李文强亦是无力反驳。
  蒋同化注意着李文强的神色,语气低沉的道:“别的不说,就凭您写的这本书,难道还不值一个编制?”
  李文强嘴角抽抽一下,道:“书是杨锐帮我出的。”
  “书是您写的,又不是杨锐写的。要说这个,您帮杨锐写的文章可是不少啊,我看到的都有三四篇了。还都是杨锐第一作者的,他这么搞,实验室里还不天怒人怨。”蒋同化啧啧有声,道:“我就是压学生,都不会压这么狠,文章让人家写,自己留个通讯作者不就够了,起码分一个并列第一作者出来吧,我可是看您都有好几次第二作者了。”
  李文强第一作者的论文其实也不少,不过,无论杨锐是否参与了意见,杨锐做第二作者的时候是很少,他如果参与的比较深入了,那起码是要有第一作者的,如果参与的比较浅,杨锐多数是会放弃署名的,这也是实验室老板最常采用的方式。毕竟,对他们来说,第二作者的头衔价值有限,反而因为介入的程度不够深,容易出现纰漏,不如不去署名。
  但这种实验室内部的分配模式,解释起来是很费工夫的,李文强不想对蒋同化说,于是还是以沉默对待。
  蒋同化像是受到了鼓励似的,脑袋昂了起来,道:“如果我是你,我受不了这个。反正都是没编制,干嘛要抱着离子通道实验室这么一颗歪脖子书,你说是吧?”


第895章 条件优厚
  李文强看着蒋同化,眼睛像是个栗子似的。
  蒋同化觉得自己说动了李文强,信心起来了,说辞也越发流畅了:“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条件的确是挺好的,但咱们私下里说,这实验室的条件越好,没编制的人就越吃亏。你看,现在你是给杨锐写文章,等他的实验室规模起来了,他要是把你一脚蹬开了,你怎么办?还不是要到其他的实验室里,重头来过?”
  李文强道:“我们实验室里,不看编制。”
  “这个我信。”蒋同化翘起大拇指道:“你们总共不到十个人的规模,坐满了就是一间办公室,谁本事大,谁是混的,大家心里都和明镜似的,平时也没法看编制。不过呀,工作是部分彼此的,好处呢?”
  话说到这里,李文强已经摸清了蒋同化的套路,不想再谈下去了,遂道:“蒋所长,交浅言深了。”
  “我是为你不甘心。”蒋同化不在乎李文强的拒绝,又道:“以你的本事,李研究员,我也算是做老了研究的人了,就我眼光说,以你的本事,你就是自己主持一个实验室,都够格了,何必给杨锐干活?别的不说,凭什么苏先凯有编制,你没有编制?”
  李文强知道为什么,因为他自己在编制和高额的安家费之间,选择了安家费。
  85年的数万元安家费,近千元的工资奖金,还有一辆汽车的使用权,比后世的几百万都有用,那些放弃了公职下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赚到这么多钱?
  苏先凯是坚持要拿编制的人,所以杨锐给他弄到了编制。
  不过,离子通道实验室和国内其他单位不一样,简单的说,就是没编制的人的薪水比有编制的人多。
  就这一点来看,离子通道实验室还是有很多外企风的。
  对此,苏先凯等人也没有意见,或者说,有意见也只能藏在心里。
  因为有编制的人的薪水是北大给发的,根据每个人的工龄学历和级别的不同,薪水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都在一百多元浮动,这还是去年末才涨上来的工资。
  同在实验室的奖金虽然有,但北大对奖金的发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