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8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一辈子?”
  秦翰池迟疑了一下,点头道:“有病就要吃药,是得一直吃下去。”
  “那不等于没治好病吗?”吕哲不是很满意的样子。
  秦翰池笑笑,说:“有些病是现在的技术条件治不了的,能控制住就不错了,像是糖尿病,还得天天打针呢,要是停下来,没有几年就走不了路了。我们现在做的这个抗心律的药,也是一样,长期服用,就能控制住心律不齐和早搏,减少心脏病的影响,具体的作用比较复杂,美国人的研究还是挺厉害的。”
  吕哲听到“美国人”三个字,眉毛颤动了两下,道:“美国人的研究,应该是没问题的。”
  “就是说。”秦翰池笑了起来,能够得到副部长的秘书的赞同,他的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
  吕哲却没有要他舒心的意思,紧跟着又问了一句:“真的没问题?”
  秦翰池的心再次揪了起来:“您是说?”
  “听说杨锐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好多外国人都服他,像是英国的捷利康。”
  秦翰池摸不清这是吕哲想问的,还是陈部长想问的,小心翼翼的道:“三木公司搞的律博定,不是一个两个人研究出来的,是一群人做出来的成果。杨锐的水平再高,也不能比全美国的科学家的水平都高吧。再说,杨锐主要是生物学家,这个和搞医学的还是有区别吧。”
  “他不是做出一款药,叫去铁酮的吗?”
  秦翰池心里骂了两句,心道:去铁酮这么生僻的名字你都知道,你是早有准备啊。
  如此一来,秦翰池更不敢胡乱说话了,他想想道:“关于杨锐的反对,我们内部也是做了一定的研究的,还请教了一些学者,您看这样如何,我请制药所的蒋所长来给您说明一下?”
  “老蒋我认识。”吕哲摆摆手,却道:“叫来见个面好了。”
  不多久,蒋同化就出现在了吕哲面前。
  不像是面对秦翰池的居高临下,吕哲和蒋同化倒是言谈甚欢,果然是老早就认识的模样。
  秦翰池知道蒋同化和梁策的关系好,再看两人的模样,不由想到了梁部长和陈部长的关系,不由心下大定,有两名领导的支持,此事还不是板上钉钉。
  “等厂里的生产正常了,我们计划再购买几台药片冲压机,争取将月产量提高到600万片,800万片。”秦翰池在吃饭的时候,瞅准时机就向吕秘书表决心。
  吕秘书不置可否的道:“这是好事,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外汇,你们能赚来外汇,就是本事。能自力更生的赚来外汇,就更是本事了。”
  言下之意,部里是不会给他们外汇买药片冲压机了。
  秦翰池其实也不准备要部里给钱,他背后有三木公司的支持呢,此时底气十足地笑道:“我们京西制药总厂,一直都是立足于自力更生的,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们京西制药总厂一定会做出成绩来。”
  “说的好。”蒋同化举杯捧哏。
  吕秘书也和秦翰池碰了一下杯子,道:“自力更生,安全生产。安全第一。”
  这不是吕秘书今天第一次说安全了,秦翰池猜想,大概是陈部长还有些担心律博定的安全吧。
  对此,秦翰池在心底是嗤之以鼻:当官的真是针眼大的胆子,国外卖了两三年的律博定,如果不安全,能每年开几百万张的处方吗?三木公司能急着扩张吗?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想出这句话的人,也是够蠢的。
  秦翰池这么想着,再三向吕秘书做出保证。
  到酒席快要结束的时候,秦翰池道:“吕秘书,我们和三木公司签订的协议,是每个月供应400万片律博定给他们,产量再提高以后,估计每个月能多出两三百万片。”
  吕秘书“嗯”的一声。
  秦翰池心里念叨了一句“装腔作势”,脸上却对比自己小了两轮的吕秘书露出略有些谄媚的笑容,说道:“我们厂的生产标准很高,保证供给国内和国外的药片是一模一样的。”
  吕秘书呵呵一笑,道:“在国内销售的话,审批要麻烦些吧。”
  秦翰池腼腆的一笑,这个答案他已经很满意了。京西制药总厂已经无视了GMP委员会,不能把其他审批机构都给得罪了。不过,只要不是杨锐那种油盐不进的角色,他总有对付的办法,通过审批,向来都是药企的基本功。
  “吕秘书,再喝一杯。”秦翰池再起身敬酒一杯:“我代表全厂工人,感谢陈部长的支持,感谢吕秘书的支持。我们京西制药总厂,一定会加紧生产,尽快偿还机器款,为国家为部委多生产,多赚外汇……”


第939章 作死之路
  8月19日。
  杨锐照例来到GMP委员会的办公室,他现在每周过来一趟,大约半天的时间,处理在这里比较方便处理的事务。
  大部分委员都是采用此种模式,不像是杨锐,能够进入GMP委员会的委员,大多身兼数职,能在一个地方呆半天,已经算得上是重视了,像是委员中比较low的蒋同化,他的本职是制药所的所长,因此免不了要参加一些机构的会议,或者给一些企业提供咨询,自然而然的,蒋同化也在一些制药有关的协会里任职,此外,他还进入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管理型委员会,比如职称评定委员会,就有资格决定北京市许多事业单位的员工纠结一生的职称问题。
  不过,就蒋同化这一层级的学者来说,GMP委员会还是权力最大的,如职称评定委员会这样的,虽然它对普通人的生活的影响巨大,可普通人本身的影响力却是太小了。相比之下,药企能赚外汇,有成百上千名工人,影响一地的税收,能决定它们生死的GMP委员会的权力自然就重要起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杨锐进出GMP委员会的小楼的时候,都会感受到各种注视的目光,一些碰上的委员,还往往会向他表示支持。
  照杨锐想来,这或许就是因为他提高了GMP委员会的地位吧。
  小圈子里没秘密,京西制药总厂的每一次辗转挪移,都等于是在给GMP委员会做广告,到了现在,GMP委员会的小楼外,来做说客的厂商代表的级别,都提了一个层次。
  一些小药厂,甚至派出副总来公关。
  不过,今天的情形略微诡异了一些。
  杨锐从楼下开始,就得到了长时间的注目礼,长时间之长,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关注。
  进入楼里,遇到的委员会委员们的表情也总有些怪异。
  杨锐没有多想,他不愿意将有限的精力用在琢磨别人身上,尽管他现在的处境有些尴尬,但解决尴尬的办法,并不是聪明或者敏感的思维。
  有些时候,解决问题只能依靠坚持。
  杨锐坐进自己的办公室里,掏出钥匙,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匣,继而一篇篇审视交给自己的文件。
  “律博定”事件的一项副作用,是杨锐的工作量大大的减少了。
  许多厂商代表,拼了命的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申请文件交给杨锐,在这个GMP委员会办公的小院子里,杨委员和其他委员是两种不同的选择。
  戴志自自然是从善如流,他其实也怕杨锐再做出什么幺蛾子来。
  不过,完全不给杨锐工作,他又担心得罪杨锐,所以,现在送到杨锐这里来的工作,都是经过挑选的。
  虽然在这段日子里,杨锐极少再给出不予通过的评语了,可大家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杨锐给京西制药总厂一家的“不予通过”的评语,就比其他人给的总数还要多了。
  而今,交给杨锐审核的工作,大多数是事务性的。
  比如一个药厂的蒸馏水系统的改造审核,或者一种生产工艺的改变等等,比起新药入市这样的大问题,杨锐需要解决的都只是小问题。
  杨锐乐得如此。
  一个人是无法拯救世界的,做到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也许可以吧。比如爱因斯坦或者艾萨克大人,他们肯定是改变了世界的。
  但就现在的杨锐,他还没有这样的自信。
  他在GMP委员会里,唯一能够改变的,也许就是一些人的健康和生命——相对于世界来说,这点改变实在是不起眼,但对一些家庭来说,世界或许真的就改变了。
  不得不承认,杨锐是有些享受这个过程的。
  尽管压力巨大,尽管工作繁重,尽管精神疲惫,但是,改变了一些东西,保留了一些美好的感觉,还是非常美妙的。
  杨锐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艾萨克大人那样的人,科学世界是否还留有如此宽广的领域给科学家们,尚是未知的——当未知变成已知的时候,大约就是一位新的科学大人出现的时候吧,但就杨锐所知的未来,新的科学探险,远未成功。
  比较起来,还是成为奥本海默或者图灵那样的科学家更靠谱一些——或许成为爱迪生那样的科学家也不错,至少这个例子,个人幸福比较容易得到保障。
  杨锐快速的浏览了所有的文件,然后闭目沉思片刻,确定脑海中没有相似的记忆以后,再凭借自己的专业水平来做分析。
  大部分的文件,都被他丢到了左手边,那是些纯粹的技术问题,而且多是工业技术,杨锐更愿意将他们交给实验室里的研究员来做。
  委员是一个职位,但是,与后工业时代的政府提供的职位不同,学术机构的委员职位,多数还处在分封制的年代里,杨锐有他的实验室和研究员,就像是拥有自己领地和附庸的领主一样,他用不着所有的工作亲力亲为。
  因为文件少的原因,杨锐很快完成了阅读,做好归类以后,他就高高兴兴的出门锁门了。
  走廊里的厂商代表们没想到杨锐这么快的出来,一个个都忘过去。
  仍然是意义难明的注视。
  “小王,过来过来。”杨锐招招手,叫了一个年轻的厂商代表过来。
  其他人一看,顿时如鸟兽散。
  小王二十出头,和杨锐的年龄差不多,苦笑着走过来,道:“杨委员,您这是要在人民面前孤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