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遇到一个学术水平和实验熟悉程度全面都比自己高的实验指导,除了乖乖听命,又能怎么样?
  杨锐动作缓慢而标准,差不多用了半个小时,他才操作完成了一半的步骤。
  这时候,众人的新鲜感早就过去了,眼看着杨锐摇瓶子,只觉得烦闷非常。
  一名干部不由地问道:“杨同学,还要多长时间?”
  “总得好几个小时吧。”杨锐穿着白大褂,头也不回的道。
  干部踟躇着,道:“要不然,咱们先去参观学校的其他设施,回来再看结果?杨同学,3个小时能做完吗?”
  “最少要6个小时。”杨锐巴不得他们等不住快走呢。6个小时以后,这些吃了晚饭喝饱了酒的干部,能睁开眼睛看人就不错了,还看什么实验。
  不等其他人表态,丁亚琴弯着眉眼笑道:“六个小时也没关系,给我一杯茶就行了,你们先去参观吧。”
  巴掌大的学校,哪里能参观六个小时。
  看丁亚琴要留下来,蒋德突然动力十足,似乎觉得自己和北京来的美女之间的联系都变的紧密了。
  杨锐却是暗自皱眉。凡是做生物专业的,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放火防毒防记者。
  因为生物专业实在是太特殊了。搞物理的做原子弹,联络外星人,还做更恐怖的粒子加速器,一副我不怕地球毁灭的架势,媒体偶尔调侃两句,普通人其实根本不关心,最多也就是反对一下家门前的核电厂。
  做生物的就不一样了,克隆是多伟大的成就,结果天天被人口诛笔伐,一些高中生物都考不到50分的阿豆也可以大谈人体胚胎和细胞核……要是没有媒体的推波助澜,哪里有这些破事。
  78年开始的人体试管婴儿也饱受争议,无数人挥起伦理道德的标杆,在媒体的配合下肆意攻击,研究者直到2010年方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在此之前,全球已有500万对夫妇得到了圆满家庭。
  杨锐很怀疑丁亚琴有粉转黑的趋势。
  转载一篇《河东教育报》的通讯,用得着盯着自己做6个小时的实验吗?现在已经做了3个小时,加起来就是9个小时,在狭小难通风的普通实验室里,这可绝对不舒服,而且没有必要。
  该拍的照片都拍了,几百字的转载通讯,也不需要修改什么。
  莫非是长途而来,心有不甘?
  写一篇黑文,肯定是比写红文,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轰动了。
  要是换一个四五十岁的稳重记者,杨锐大约会往好处想,可看看丁亚琴20出头,一副优越感十足的模样,她还真不敢肯定。
  或许,全国性的大报不会轻易刊登黑文,可这种事儿谁说的清楚。
  什么“论文造假”,“枪手写论文”之类的报导,说不定就能毁掉自己的高考资格——中国记者断章取义之实力,实在不容小觑。日后再想洗脱污名,难度更大。
  “蒋科长,麻烦测一下中间体的Q10含量,还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杨锐吩咐了一声,继续自己的工作,像是真的把蒋德当实验助手用了。
  不管丁亚琴怎么想的,先用石油醚熏吧。
  煤油熏肉,感觉上还是很符合中国人的食谱的。
  丁亚琴用手捂着鼻子,却是没有退出的意思。
  不断的提取测试,提取测试,终于到了真正的中期步骤。
  杨锐考虑了一番,说了句稍等,走出实验室,先找到何成和曹宝明,又找到刘珊,然后各自吩咐了一番,才不太放心的回来。
  曹宝明身材高大,适合做挡视线的工作,何成熟悉实验,知道哪些步骤是较为关键的,刘珊作为女生,和丁亚琴说话,想来不是特别困难。
  其实,最好的选择是让蒋德和丁亚琴聊天。奈何风气使然,蒋德的色胆颇有不足。
  在整个实验室只有自己清楚关键点的情况下,杨锐偷偷的将实验步骤拆开。
  配比乙烷、甲基异丁酮、丁醇、醋酸乙脂等化合物溶剂的时候,杨锐就先配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然后再在仪器,手和同学的遮挡下,完成最后的调配。
  杨锐的皂化法提取辅酶Q10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因为水中的辅酶Q是耐碱的,同时,含有辅酶Q的不能皂化的磷脂,可以用溶剂萃取而高产量的获得。
  因此,问题的关键,其实就是找出不溶于水的适合溶剂。
  这是简单又繁琐的实验。
  若是不知道答案的话,差不多就只能用试错法了。也就是一个个的试验。50%的氢氧化钠如何?50%的氢氧化钠加热到100度好呢,还是加热到80度好呢?水浴3个小时好呢?还是30分钟好呢?
  当参数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试错法绝对是要学生老命的东西,做几百上千次实验的都有——负责项目的导师才不会干这种活计,所以只会交给学生。老实说,国内的研究成果,很多都来自于月薪800元的研究生和月薪1200元的博士生。廉价的科技劳动力,也是许多国际科研机构转移的充足理由,一如当年的制造业转移一样。
  杨锐的优势是有成型的论文,所以,他用不着廉价的实验助手,直接用人家试出来的答案就行了,比如48%的氢氧化钠,PH12的碱处理,分阶段的PH2和PH1的酸处理等等……
  这次的重复实验也用不着特意做错的实验,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而且,最终的答案应当与他发表的论文结果相差不多才行。蒋德既然会测辅酶Q10的含量,结果就无法编造了。
  杨锐希望尽快完成溶液配比,避过了两项之后,蒋德和丁亚琴也都发现了其中奥妙。
  蒋德不动声色,却是笑着挤了过来,道:“杨同学,配溶剂的工作,还是交给实验助手来完成吧,其他几位同学也不要帮忙了,实验室小,太乱。”
  他怎么说也是省教育局来的领导,虽然只毕业了两年,还是连哄带推的把人给送了出去。
  这时候,倒是有几名逛的无聊的干部回来了,重新塞满了实验室。
  杨锐瞄了瞄蒋德和丁亚琴,抿了抿嘴,心想:你这么搞,就不能怪我不给你面子了。
  “好吧,正好这个配起来麻烦,就交给蒋科长吧。”杨锐主动让出了位置,心里却是狠狠的跨出了一大步。
  ……


第91章 英国公司代表
  “我们现在是做重现性实验,所以速度会快一点,蒋科长要是觉得不习惯,可以提出来。”杨锐的姿态放的挺低,背后藏着的却是满满的恶意。
  蒋德这种刚从象牙塔毕业的学生,哪里知道杨锐会有阴招,还意气风发的站在主位上,说:“你来指挥我来做,没问题的。我以前也经常做实验,还算熟练。”
  “想着也是,河东大学的化学系似乎是特别好的,蒋科长常做练习?”
  “还算不错,有几位教授讲的课非常不错,每次都有人站着听。你今年也要高考了吧,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尝试一下。河东大学的氛围和其他学校截然不同。”蒋德说起这种人生得意事,嘴角都忍不住的笑。
  在河东省,他的学历算是顶尖了,否则也不会轻松进入省教育局,又承担重任。
  “要是能破重点线,肯定要考虑的。”杨锐微笑,心里却想:就80年代的教学条件,你说会做实验我相信,你说熟练,可别小看研究室的黑暗训练啊。
  闲话两句,杨锐递了一个圆底烧瓶给蒋德,道:“现在先行移液150毫升的悬浊物,再加入0。76克的焦性没食子酸,然后是氢氧化钾2。58克,在旁边已经配好了……完成了吗?”
  “快了。”别看杨锐只说了几句话,蒋德照样忙的手忙脚乱。这些实验都是紧缺到毫升毫克的精确实验,因为最后的提取物重量也只有几克重,要是大大咧咧的撒出去一些,这实验也就不用做了。
  而且,没人帮手的情况下,一会用移液管,一会用机械分析天平,对于不做实验两三年的蒋德来说,还真是一个大考验。
  他刚开始实验的时候不参与,现在又参与,也是觉得自己回忆了起来。
  可现实是,生手无论如何都是拼不过熟手的。
  足足用了十几分钟,蒋德才完成了这部分工作。
  还没等来一个表扬,杨锐即道:“咱们继续,现在要加入甲醇7毫升,配55毫升的蒸馏水摇匀,90度水浴锅回流30分钟,先打开水浴锅吧,另外记得准备自来水,水浴结束就要快速冷却,倒入分液漏斗。能记住吗?”
  蒋德不笨,勉强点头,说:“记住了。”
  杨锐都不带停顿的,续道:“我接下来说,到了这一步,还要用石油醚,40毫升,剧烈震荡5分钟。咱们没有相应的仪器,就用手来震荡吧,做完这一步,就可以连续萃取,合并萃取液了。”
  得到了萃取液以后再怎么处理,杨锐没说,因为蒋德已经开始晕了,配蒸馏水的时候,不小心就多了一滴。
  杨锐立刻大喊:“多了。”
  蒋科长一个激灵,不由重复了一遍:“多了!”
  凡是有滴管的实验里,加溶液加多都是最讨厌的事了。加少了你再加就行了,加多了怎么办?如果是两种物质的混合液,或许还可以用偷懒的法子,加另一种物质,可大部分实验,就像他们现在做的,里面加的何止是两种物质,还有化合反应呢。
  杨锐瞅了一眼罐子,摇摇头,就抢过圆底烧瓶,一股脑倒了个干净,道:“再来吧。”
  “这……好吧。”蒋德没办法,只得听杨锐的。这种事儿就这么一个答案,甭管他是科长还是院长,也不能让多出来的一滴水完完整整的跑出来,水滴又不听他的。
  为了不给最后的答案背黑锅,蒋德唯有顺从的再做一次。
  这一遍,他的速度有所加快,说明基础确实很好,手感也有点回来了。
  杨锐却不会让他轻松的做下去,一个劲的催促,并不停的调整水浴锅的温度。
  到了蒋德去用水浴锅的时候,温度一个设定错误,又得重来。
  如此一来,别说蒋德了,丁亚琴的脸都变了。
  再来两次,天都黑了,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