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别说蒋德了,丁亚琴的脸都变了。
  再来两次,天都黑了,还能不能愉快的做采访了?
  杨锐猜得到他们的心情,咳嗽一声道:“咱们一起来吧,两个人互相提醒着,不容易出错。”
  蒋德闷闷的点头说好。
  于是杨锐飞快上阵,站在蒋德对面,开始操作各种器具。不说他读研期间的训练,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做的实验也比蒋德多多了,何况独立做过数次相同的提取辅酶的实验。
  论速度,杨锐比蒋德快了一倍都不止,所谓的互相提醒,迅速变成了蒋德的死命追赶。
  他现在也不好意思说杨锐为难自己了,虽然杨锐的确在为难他。
  杨锐神情不变,心里早笑开了。
  他所知的实验室欺负新人的法子太多了,最简单的一种,你催他啊。
  催的越多错的越多,错的越多返工越多,返工越多速度越慢,速度越慢越有理由催促。
  实验属于少数勤能补拙的学术工作。通常来说,聪明人才适合研究纯理论,只动自己的脑筋,别管其他的。数学和理论物理到了21世纪,都有超脱的玄学之感了。到了中学的时候,学生如果还没找到鹤立鸡群的无上牛掰之感,差不多就应该明白自己不是学数学和理论物理的料。实验物理的难度就低许多了,稍微有点创意性,基础又打的不错,就可以尝试。
  当然,如果实验物理都搞不定,还想做学术,那就学生物好了,在这个行当混的久了,总能发挥点作用。
  国内的研究生读到研二,差不多都有一年左右的实验室经验,做的好的能有两年,这时候对新人,无论是速度还是其他,都是纯纯的完爆,在实验台上,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
  要说哪个本科生刚进实验室就能逆袭的,这种情况实在是少之又少。越好的实验室,越是如此,对本科生来说,仪器都认不全,又有什么资格去逆袭。
  国内的实验室竞争虽然激烈,终究不算残酷,放在日本韩国的实验室,被欺凌的受不了的小新人跳楼的都有,和中学小学不同,他们遇到的,多数都不是暴力攻击。
  做实验没有别人的快,得数据没别人的准确,实验设计没别人的创意好,返工次数多,浪费的材料多,经费超支,进度落后,论文不能通过,拿不到毕业证,没朋友长的丑不受导师待见……越是自信和自卑的,信念被摧毁的就越快。
  短短十几分钟,杨锐就将流程走了一遍,然后开口道:“萃取液用蒸馏水洗涤萃取液到中性,按比例增加无水硫酸钠,这里有个公式要算一下了,你一会到了我们再讨论……”
  蒋德满头大汗,哪里顾得上再看杨锐是怎么弄的。
  他的脑袋都恨不得藏在实验桌下面去。
  堂堂河东大学重点专业毕业生,做实验竟然做不过一名高中生,无论有多少客观理由,骄傲的蒋德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丁亚琴等人也看的瞠目结舌。
  前面,杨锐自己做实验的时候,虽然流畅,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以为正常的实验就该如此。
  等到蒋德上阵,有了对比以后,几个人才发现了杨锐的快速准确。
  丁亚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眼下诡异的气氛,但要说西堡中学的“通讯”造假,似乎是不太正确了。
  就在其他人纠结的时候,杨锐迅速完成了最重要的皂化步骤,然后趴在桌面上开始绘制辅酶Q10的得率曲线。
  到了这部分,没有杨锐的讲解,已是极偏专业的内容了。
  蒋德好容易玩清楚了圆底烧瓶,杨锐的得率曲线都算完了。
  他偷眼看了两下,没好意思去问杨锐怎么算的。他已经觉得够丢人了。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蒋科长检查一下。”杨锐没说让蒋德继续做实验的话,后者估计也不想做了。
  另一方面,杨锐这次尽量挑选了生僻复杂的公式来计算辅酶Q10的产量,更是把蒋德看的难受无比。
  他是学化学的,头三年时间,也就是无机化学比较沾生物的边,看简明易懂的公式也还行,看杨锐故意搞复杂的公式就抓瞎了。
  其实,他要是把实验步骤全重复一边,倒也能摩挲出一点东西来,偏偏杨锐不给他机会。
  蒋科长拧着头发,将杨锐的答案看了一遍,还是没什么心得。
  杨锐又叫人进来,开始清洗,过了一会,才道:“蒋科长要是有兴趣的话,要不测一下辅酶Q10的实际产量,和悬浊液的含量比较一下,也能直观的看出产率提高了没有。”
  “对,没错。”蒋德又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含量,倒是熟练的很。
  熟悉的石油醚的煤油味在空中飘起,丁亚琴无奈的扣上笔记本。
  “600毫升悬浊液,提取到了82克的辅酶Q10晶体,差不多是13。67%……”蒋德算出了数字,习惯的喊了一句,他已经有点被杨锐的实验室纪律给同化了。
  在狭小而紧张的环境里,这是最常见的。
  “Thirteenpoint……”有点河东味的英文发音,重复了蒋德的数字。
  包括杨锐在内,所有人一律扭头,看向门口。
  只见一名圆圆的白人胖子,正伸着脖子往实验台看,另一名矮矮的中国翻译,正在努力向前挤。
  “两位是?”蒋德抖了抖外套,拿出了干部的威严。
  “这位是英国捷利康公司的弗兰奇先生,正在河东省考察。鄙人是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的陆成才,目前担任弗兰奇先生的翻译和联络人,这是我的工作证。”矮矮的翻译熟练的拿出了一只红皮本子。
  蒋德装模作样的检查了一下。
  丁亚琴的眼神却如狐狸般亮起,轻声问:“英国捷利康公司的弗兰奇先生吗?你们到西堡中学的目的是什么?”
  陆成才叽里咕噜的给翻译了。
  弗兰奇又叽里咕噜的说回来,再听翻译道:“弗兰奇先生在考察医药合作的事项,在通讯录上,有一篇论文的联络地址就是此处,杨锐先生,是贵单位的吗?”
  “杨锐?”
  “杨锐!”
  “这外国人是来找杨锐的!”
  好几个人,都忍不住把名字给读了出来。
  虽然有人猜到了原因,但实验室里的大部分中国的表情,依然生动而离奇,像是一尊尊细心雕琢的蜡像似的。
  ……


第92章 能不能卖
  80年代初的老外,在中国就是属大熊猫的,痴痴憨憨的像是天上掉下来的摇钱树,几乎没有不喜欢他们的人,以至于它们的牙尖嘴利和杂食特性也轻易的被人给忽略了。
  在对外经贸活动比较多的南方城市,老外至少会被分个三六九等以区别对待。可在河东省,只要有本事能过来的,多多少少是有点背景的。
  此刻站在实验室里的省市县三级教育局干部,都不清楚英国捷利康公司是个什么公司,可他们知道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啊。
  其实,不知道国药外贸也没关系,80年代的地方小官你见到国企前面挂着“中国”两个字,笑就行了,人家起码是正部级的有钱单位。
  能和它合作的外国企业,怎么也得通过大使馆吧。
  所谓外交无小事,这些累了一天的干部,很自觉的昂首挺胸,力争留给老外最好的中国人印象。
  弗兰奇却看都不看他们,指了指桌面上画着辅酶Q10得率曲线的草稿,问翻译:“能给我看那个吗?”
  陆成才点点头,环视一周,向蒋德提出了要求,顺便要回了自己的工作证。
  蒋德心虚的点头就去拿。他刚从工作证上看到了,人家年纪轻轻就已是副处级了,还会英语,怎么都不像是普通人物。
  杨锐的耳朵竖着呢,听到弗兰奇的要求,再看蒋德动作,先一步将草稿收了起来,露出不明白的表情,问:“这是要干什么?”
  “这位同学,弗兰奇先生想看一下你拿的纸。”陆成才没当回事,微笑示意。
  杨锐摇头:“这是草稿,不是纸张。”
  陆成才给弗兰奇小声解释了一句,再转过头来说:“弗兰奇先生对你的草稿很好奇……”
  “他要找的杨锐,是西堡中学的杨锐吗?”杨锐拦头问了一句,继续收好自己的草稿。这东西拿给老外看了,他们也做不出什么,但毕竟是一些有效数据,能不露白还是不露白了。
  翻译陆成才顿了一下,点头道:“是的,你认识吗?”
  “如果是西堡中学的杨锐,应该就是我了。”杨锐轻笑。
  陆成才不由的看向蒋德。在场诸人里,他的身份似乎最高。
  蒋德无奈的点了点头,道:“这位就是杨锐同学了。”
  丁亚琴更是拉了一把摄像师,满眼的兴奋。这可比单纯的转载通讯有意思多了。
  陆成才连忙将杨锐介绍给圆圆的白人胖子弗兰奇。
  杨锐听着他河东味的英语,有点好笑,却没有表露出来。他的英语口语也不见得能有多好,将就着听吧。
  短暂的几秒,弗兰奇开始了自我介绍,然后是陆成才的翻译介绍。
  杨锐摆摆手,大咧咧的道:“您就直接说要做什么吧,捷利康公司什么的,我没兴趣。”
  他自然是知道捷利康公司的,这家跨界的英国企业,在80年代已是大型药企之一,之后在90年代末的公司兼并浪潮中,与瑞典的阿斯特拉公司合并,变成了全新的阿斯利康,或者叫做阿斯特拉捷利康,算是比较成功的合并之一。
  它们都是触角广泛,业务宽广的全球性制药公司,属于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最喜欢的类型。
  杨锐听到名字,就有了兴趣,现在只是小小的拿捏一下。
  这圆胖子至少是从平江赶过来的,走了一天的破路,总不至于一句话甩手就走。
  其他人用“果然是学生”的表情看杨锐。
  陆成才显然也没见过这么“放松”的家伙,先用中文道:“捷利康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制药企业,弗兰奇先生是考察团队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非常重视与捷利康公司的合作。所以,请杨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