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9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了杨锐一眼,见杨锐神色不变,暗暗点头。
  杨锐刚听到的时候,心跳是加快了一点,不过,他是见过世面的,猜想朱院士如果是拒绝,也不会搞的如此大张旗鼓,还让所有人都坐下来听他讲话。
  杨锐将目光投注在朱院士脸上,一副任你决定的模样。
  朱院士轻轻的咳嗽一声,道:“虽然说,我能负责现在的项目,手下也有一个研究院,但是,这位吕寿区长,并不在我的研究院里,我也没资格命令吕区长做什么事……充其量,我就是能将这件事情报告上去,不过,报告给谁,找谁合适,我也说不清楚了。”
  有坐在长桌旁的学者,已经是将眉头皱了起来,这一推二五六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说普通的院士,或许真的是无能为力——全中国有近千名院士,如果一名院士就能影响到一名副厅级官员的仕途,而且是有背景的副厅级官员,那中国官场也就算是乱套了。
  不过,朱院士却不是普通的院士,他可是真正的国家智囊,放在古代,就是内阁大臣的幕僚,要说完全没办法,总不至于。
  朱院士被众人看的有些脸红,摆摆手,道:“咱们先不谈杨锐的事,杨锐,你先坐一会。恩,咱们先说一下之前的提案。”
  “哪个提案?”老曹皱皱眉,他有些不习惯朱院士的冷漠,在他的印象里,朱院士仍然是那个会在物资紧张时期,用自己的津贴买副食品给学生的教授。
  不过,老曹还是秉承着一贯的工作态度,打开了笔记本。
  其他学者也是一样,意兴索然的拿出钢笔,坐直了身体。
  朱院士点点头,向两边看看,道:“过两天,我要去向乔公做个汇报,时间比较简短,我计划带一名助手,帮忙讲解生物学方面的问题。机会难得,估计大家都想去,咱们现在就表决一下,推荐一个人选……小曹,就从你开始吧。”
  老曹愣了一会神,转瞬明白过来,连忙道:“我推荐杨锐跟您去。杨锐的专业能力就不用说了,在座的大家都了解,至少,我觉得我是比不上的。另外,杨锐比较年轻,长相上也比较有优势,不像是我,领导看见就不喜欢。”
  “唔。杨锐一票。李教授?”朱院士隔空点名,叫到的正好是北大的学者。
  “我也赞成杨锐去。虽然说机会难得,不过,我们都是见过乔公的,以后也有机会见乔公。杨锐的话,应该多练习一下。”李教授没有多想,就将杨锐也推荐了出去。
  杨锐此时亦是反应过来,感谢的向李教授点点头。两人在学校的时候其实没什么交集,后者属于长期泡实验室和跑政府的那种教授,不是杨锐喜欢的类型,不过,后者却是毫不迟疑的支持了他,要说起来,这大概就是属于北大的光环了。
  “米教授?”朱院士继续点名。
  米教授来自武大,年纪和朱院士差不多,此时笑呵呵的摆摆手,道:“我就不去了,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杨锐年轻,年轻人多跑跑,有好处。”
  米教授的年纪的确大了,但要说跑不动就不至于了。尤其是现在,老年学者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事实上,如今做事的都是老年学者,三四十岁的中年学者,少之又少,能有做出成绩的更是绝无仅有。
  经过了十年的混乱之后,中年学者想要做点什么,也基本是有心无力,目前的状态是老年学者和青年学者并存,比杨锐年龄稍大一些的前几届毕业生,以及60年代以前毕业的大学生,基本就是中国学者的全部了。
  坐在米教授右手边的赵壮生同样是老年学者,不等朱院士询问,就道:“老米都不去了,我也用不着去了。”
  “我也推荐杨锐。”
  “可以,杨锐去吧。”
  “杨锐年轻,思维敏捷,水平也好,让杨锐去合适。”
  沿着桌子,大家一个个的发言,将机会让给杨锐。
  一个接一个。
  一个接一个。
  到后来,杨锐不得不多次欠身,以至于略有不安。
  朱院士露出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笑容,等所有人都发言结束,才起身道:“那就这么决定了,经过会议表决,杨锐跟我去向乔公做汇报,到时候早点来。”
  说完,朱院士浑不在意的又用手指点点桌子,道:“咱们继续下一项啊……”
  一场会议,开的快,结束的也快。
  不到十分钟的样子,杨锐就从椅子上解脱了出来,再次向众人道谢。
  工作继续进行。
  直到下班的时候,朱院士才叫住杨锐,道:“晚上没事的话,留在我们院里吧,给家里打个电话,就在研究院加班好了。”
  见杨锐不甚明白,朱院士轻声道:“我们研究院的密级比较高,有专门的保卫人员,你留在研究院里,安全一点。”
  杨锐一下子醒悟过来,却是眼皮子直跳的问:“您是觉得,会有安全问题?”
  朱院士沉吟片刻,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不对?”
  杨锐缓缓点头,道:“我打个电话。”
  想想吕寿的背景,杨锐还真不敢说没有安全问题。
  毕竟,他过两天,可是要去扣动扳机就能干掉野猪的地方。如果野猪消息灵通一点的话,还真说不准他会有什么反应。
  杨锐有些放心不下的是景语兰,打通了电话,特意叮嘱她回景家居住,并略作说明,才稍稍安心一些。
  景语兰的老爹也是高级干部,虽然奈何不了野猪,想必不会让野兽冲进自己家的栅栏里。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杨锐干脆和老曹他们一起上班,一起做制度研究,并做见乔公前的准备。
  和他比起来,老曹等人都是妥妥的资深的学术管理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最高端的一批,互相交流,令杨锐眼界大开。
  同样的,老曹等人也喜欢和杨锐做“头脑风暴”。杨锐的点子更多,总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虽然逊于细节,不过,他的年轻和0经验,也很容易令人理解。
  两天的时间,一闪而过,杨锐也在朱院士的研究院里,足足呆了两天。
  到了出发日,杨锐已是蓄势待发,如同一柄打开了保险的猎枪。


第1047章 别抢啊
  天蒙蒙亮,杨锐就被喊了起来。
  洗漱完毕再出门坐上朱教授的车,杨锐看看表,时针才刚刚从最下方划过。
  朱院士将大衣裹紧一些,笑道:“咱们被安排到8点半做汇报,要早点过去。”
  杨锐笑着点点头。
  朱院士问:“紧张吗?”
  “有点。”杨锐不是为即将到来的汇报而紧张,他是为端着猎枪而紧张。
  他的猎枪只有一颗子弹,最多两颗,如果打中了野猪,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打不中的话,野猪恐怕是要疯狂的。
  朱院士其实也有类似的担心,否则也不会让杨锐接连两日,都住在研究院里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间,朱院士只是宽慰道:“乔公你是见过的,他对你的印象也很好,进去以后,先谈正事,言简意赅即可。”
  见杨锐点头表示明白,朱院士又道:“不管是说什么事,乔公都不喜欢绕弯子,用尽量简单的话,将事情说清楚,就可以了,最后,乔公不管如何决定,都不要争辩。”
  “好的。”
  “不用紧张,乔公喜欢年轻人。”朱院士笑着,又道:“再说了,就是说错话能怎么样呢,乔公总不会把你的实验室给关了吧。”
  这句话把杨锐说的给笑了起来。
  要说学者的优势在于什么,大部分来说,或许就是安全感吧。
  大部分学者都是没什么势力的,不管是兢兢业业的教书一辈子,还是在实验室里做出了一流的成果,最终,都不太可能转化为权势。或许有的人认为,某某教授桃李满天下,想必有偌大的影响力……其实,扪心自问,有几个人会向自己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或者大学老师献出忠诚的膝盖呢?
  普通人不会在离开学校以后回报老师,当官了赚钱了的成功人士,同样不会有所不同,至多,也就是对某一个老师有所表示罢了。
  不过,学者通常也不是特别担心失势,实验室被关闭,大约就是最痛苦的情况了,再深入下去,就只能是人身伤害了。
  而实验室关闭,虽然不免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归根结底,也就是一间实验室而已。
  不管是杨锐也好,其他学者也好,只要找到资金,基本都能重起炉灶。
  因为实验室里最重要的,永远都是研究员本身。
  这在80年代的中国还不明显,到了90年代,尤其是00年代以后,就非常显著了。去看各个科研单位或者上级部门的发言稿,所谓有硬件没软件之类的语言不胜枚举。
  归根结底,越是资源充沛的时期,研究员的价值就越是显著。
  到二三十年后,一名院士级的研究员,只要做的不是非常靡费的项目,每年几千万基本都是够用的,而几千万元,对于二本以上的学校,根本就不算是钱。若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的话,差不多的学校,都能拿出几亿元的经费来。
  但是,有几个学校能找得到十名院士来做实验室?
  如果能找到10名院士,配齐辅助研究人员的话,再烂的学校,都能两年扩招,三年扩建,五年211,七年985,十年就能冲上世界高校排行榜。
  轰轰烈烈的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归根结底都是国内的高水平科研人员不够用,再从国外引进。如施一公这样的普林斯顿终身教授,拿到的条件足以重建一所二本大学绰绰有余。
  即使在80年代,资源紧缺,经费紧缺,可相对应的,高水平的研究员其实更紧缺。
  像是杨锐这样的学者,就是被关掉一个实验室,终究也能找地方再搞一个实验室的,京城不行就到外省,外省不行就到国外。
  大家支持杨锐去射“野猪”,更多的还是一种群体意识,就像是工人罢工一样,是为了更广泛的权利。
  朱院士也同样不满野猪的横冲直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