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9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的是命令的语气。
  杨锐看着密密麻麻的蚂蚁感慨万千,自己做蚂蚁就有些畏惧了,忙道:“我不是得指挥吗?”
  “指挥有我和你爷爷就行了。”杨峰同志很赞成的道:“你下去干活,能激起士气,也能现场体会咱们西寨子乡人的干劲,这样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杨锐苦着脸道:“我转头回去还要做实验呢。”
  “实验明天再做,今天就干活了!”杨峰同志说的斩钉截铁。
  杨锐没办法,只好将外套脱下来,找人换上工装。
  杨峰同志露出欣慰与……舒爽的笑。
  “小峰。”杨山的手背着,轻轻的走到了杨峰身边。
  “爸。”
  “你也下去。”
  “啊?”
  “身先士卒,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杨山缓缓的道。
  “不是,我都五十多岁了,再说了,我还得指挥不是?”
  “修山路要什么指挥,我一个人够了。”杨山摆摆手,道:“你下去干活,能激励士气,也能多多体验一下咱们西寨子乡人的干劲,不能到了西乡开发区,就忘了根本!”
  “是。”杨峰摸摸额头,乖乖的换工装去了。
  ……


第1138章 永不停息
  杨锐的参与,果然引来了一阵热烈的欢迎。
  在南湖市,杨锐还是有一些名气的,光说他高考状元的身份,在这个年代就能吸引到许多人的关注。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有许多省市都会宣传状元县、状元乡的概念,最早的高考职业学校可不是衡水中学类的假军校,就是一些高考成绩奇好的县中,吸引到了来自其他县市的学生。
  而对西寨子乡及附近的村民来说,来自杨家的杨锐的身份,又多了一重光环。
  乡党委书记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位置,杨山和杨峰两代人的工作,早为当地人所熟知,杨锐的一举一动,在这个缺少休闲娱乐活动的年代里,始终都是不错的谈资。
  再者,大学生本身,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像是“女大学生”一词,差不多已经进化成了都市奇谈,以至于有人辛苦攒钱大半年,就为了玩一遭女大学生,若是北大女学生的话,更是贵的攒一两年的钱都不一定够。且不说最后玩的是女大学生,还是北大青鸟类的职业女大学生,至少说明,女大学生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是一根敏感的神经,敏感到价值数个月的辛苦工作。
  男大学生的光环就没有那么耀眼了。
  杨锐穿上工装,推起独轮车,也不过是被身边人调笑两句,大多数的注意力,很快还是转到了宣传队、收音机和聊天上去了。
  杨锐有样学样,也很快被宣传队的歌舞秀给吸引了。
  他一向是不喜欢收音机的,习惯了后世的多媒体,现在重回收音机时代,而且是尖着嗓子的主持人的收音机时代,杨锐很不适应。
  聊天不适合现在,他要是开启聊天模式,要么就是被周围人问出内裤颜色,要么就变成了无意义科普了。而且,前者的可能性是有百分之九十。
  宣传队的表演却是令杨锐耳目一新。
  后世政府喜欢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实在是太普遍了,什么敲大鼓,耍红旗,跳秧歌的,随便哪个生产队都能找出几个来。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宣传队表演,就杨锐看来,表演似乎是一种奖励手段似的。
  但不管宣传员是怎么选出来的,对杨锐来说,他就像是一边干活,一边欣赏民族表演似的。
  比坐在大剧院里是累一点,但是,考虑到健身的同时欣赏歌舞剧,这个逼格似乎也是不低。
  杨锐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推着手推车乱跑。
  不管是石头还是沙土,树枝还是树干,反正有人喊,他推过去,再拉回来卸在堆场就行了。
  锣鼓喧天。
  旌旗飘扬。
  从天亮开始干活,到了日头升起的时间,几百米长的山路,竟然隐现雏形。
  “休息半小时!”山坳里的临时指挥部,杨山同志拿起了大喇叭,站在一块大青石上,中气十足的吼了一声。
  几名生产队长立即拿起自己的大喇叭,同声喊道:“休息半小时!”
  杨锐“咚”的一下,就将手推车给顿在了地上。
  他的工作简单,就是在已经修好的土路上,来来往往的推着车子穿梭,要说属于相对轻松的工作,尽管如此,杨锐还是热出了满身汗,比卧推100个还累的感觉。
  其他村民亦是三三两两的丢下了工具,有的人就地坐了下来,有的人勾肩搭背的继续适才的荤段子,还有的人并不停手,依旧埋头苦干。
  “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再干十分钟!”一声狂吼,在半山腰炸响。
  杨锐下意识的看过去,就见山路最前方,约莫二三十只“蚂蚁”,齐齐直着身子,举起工具和黄漆红底的旗帜,拼命的挥舞。
  同时,更整齐的吼声传了下来:“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再干十分钟!”
  “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再干十分钟!”
  “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再干十分钟!”
  高声呼喊之后,一群人就再次埋头苦干起来,一边干,一边唱歌: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
  抬头望着土路最前端的身影,杨锐疲惫的身体,竟也感觉到又生出许多力气。
  “黄家集先锋队,再干一刻钟!”
  山坳的另一边,更大的吼声传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转了过去,就见十几人的队伍聚集到了一起,共同摇晃着一杆红旗,似乎在与对面打擂台似的。
  宣传队的几个人顿时被激了起来,互相商量两句,就敲锣打鼓的又热闹了起来。
  “南湖供电局基干民兵队,加油!”
  耳边一声响,震的杨锐耳朵嗡嗡的。
  却是一队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年轻人,一边喊一边呼啦啦的从他身边冲过。
  杨锐整个人顿时斯巴达了。
  李家村和黄家集的村民勇不可当还能理解,人家是着急给自己通电,你们南湖供电局的着急什么?还是基干民兵队……
  南湖供电局基干民兵队的年轻人们冲上了半山腰,其实也有点懵。
  大家其实都很累了好不好。
  休息三十分钟不耽搁什么事啊。
  哎呀,我们为什么要跑上来啊,爬山就很累了,跑上半山腰简直是反人类啊!
  “自力更生!”
  “团结协作!”
  “艰苦奋斗!”
  “不怕困难!”
  “无私奉献!”
  清越的童声,混合着一些不怎么和谐的公鸭嗓子,在山脚下喊起了口号。
  杨锐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少先队”的学生们亢奋了,正在变声期的音调,配合有点中二的口号,竟然一点都不中二了。
  “年轻人就是容易冲动啊。”杨锐感叹了一句,却也是弯腰抬起了手推车,不急不缓的向前推去。
  虽然他身家丰厚,虽然他能买得起大量的工程器械,虽然他能开发多种崭新的技术,但在崇山峻岭中搞基建,最需要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一滴一滴的汗水。
  从南湖市到西乡开发区的输电线,一路都是起起伏伏的山岭,不管是运来的电线杆和水泥,还是就地刨出来的深坑,都只能是使用人力。
  后世常见的挖掘机和吊车,在这样的环境下,连进场都做不到,也不可能为了他们修筑一条道路,有这份功夫,输电线都已经安装完毕了。
  架设输电线比修路容易,并不意味着工作本身是容易的。
  只要想想将两米高的电线杆运进山,搬上几十米上百米高的山梁,就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为了上山而修筑的临时道路,更是分外的危险。
  然而,中国的基建,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攒出来的。
  欧美国家到了八十年代,大规模基建已经基本完成了,后代享受着前人的成果,自然能够坐在办公室里,谈论人生价值、劳工命运、自然保护,浑然忘记了华人劳工在太平洋铁路两边的累累尸骨,以及消失的美洲野牛种群。
  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却远远没有矫情的资格。
  事实上,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能不矫情的奋斗,已经是祖辈用命换回来的了。
  同样的发展中国家,如肯尼亚之流的国家,倒是想做一些大规模的基建,喂饱国内的国民,教育自己的子孙,偶尔享受一下现代社会的福利,再吃一点美式的牛排,弄一点法式的红酒,捞两网大鱼生吃……
  但它们并不能。
  为了不影响到各种已经建成的各种自然保护区,肯尼亚做任何形式的基建都非常的费力,用事倍功半来形容简直属于夸奖。
  不管是铁路还是输电线,在肯尼亚做建设,首先就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环评工程,而且是欧洲或者美国制定的高标准的环评工程。
  这些环评工程,不可避免的迫使各种工程建设绕路,增加成本不说,还会无限的提高工程难度和时间。平路不让走,隧道不许打,架桥不沾水都是轻的,建设期间的运输和后勤更是堪称灾难。
  即使如此,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依旧会处处受阻,来自欧美或者非洲本地的环境保护组织,依旧可以不顾合法的环评是怎么说的,他们只关心狐狸妈妈能不能喂饱自己的三只小狐狸。
  至于内罗毕市区的人类妈妈是否能够喂饱自己的三个孩子,那是人类保护组织的事,专人专责,各管一摊,堪称伟大的系统。
  就是因为这样伟大的系统,自1902年以后,肯尼亚就再也没有修建过铁路了,期间倒是有当地政治家想要推进此事,终究为了世界人民的权益,为了世界人民的自然保护区而放弃了。
  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流的血,付出的努力不足。
  中国人不用穿越时空,只要阅读自己的历史,就能看到肯尼亚人的窘境。
  环境自然是需要保护的,但是,牺牲哪些人来保护它们,是需要流血、奋斗和牺牲的。
  当中国人付出了自己的流血、奋斗和牺牲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