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阳公主-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阳公主在她的房子里绝望地喊叫着。

她从清晨一直喊到了黄昏。

她喊着。喊得精疲力竭。喊出了血和泪。她拍击着木门。她抠着那窗棂。她撕扯着自己凌乱的头发……

直到沉沉的寒夜降临。

她不再有气力。她瘫倒在冰凉的石板地上。那刺骨的冷侵袭着。

这时候高阳平静下来。整整一天了,她径自歇斯底里地喊叫着。无论她怎样地疯狂怎样地绝望,都没有人理睬她。

高阳觉得她确实已对死无所畏惧。这是她和房遗直之间持续了十几年的恩怨争斗。她是不在乎最终死在她的对手房遗直手里的。他们是生死冤家。但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她与房遗直之间的恩怨竟会殃及吴王;而让她更加不能忍受的是,那个贪生怕死奴颜婢膝失魂落魄的房遗爱竟会告发远在千里之外对所谓谋反毫无牵涉的吴王。

她不知究竟是谁把吴王李恪送上了这长安的刑台,就像是她几年前不知道是谁把辩机送上刑台一样。是她吗?是她亲手杀了她最爱的这两个男人吗?不,不是她。但那玉枕明明是她送给辩机的,而吴王的连坐也是因为和她高阳过从甚密。难道同他们彼此相爱她就是杀害他们的凶手吗?难道她深爱着他们就一定会把他们送上绝路吗?不!她不是凶手。她手上并没有沾着她亲人们的血。杀辩机的是父亲,而杀吴王的是房遗爱。

对,就是那个房遗爱。

直到此刻她才真正地意识到,她此生最应该憎恨的那个男人应该是房遗爱。不是父亲李世民,也不是什么房遗直。自从嫁给了房遗爱就命中注定了她此生难逃的劫难。

那仅仅的最后的血肉最后的感情竟也要被那房遗爱无耻地剥夺。他为什么连她的三哥也要夺走?他为什么连吴王也不放过?

直到此刻,高阳才开始真正地恨着房遗爱。很深很深的仇恨,还有蔑视。

他也算个男人吗?

高阳公主看不起这类小人这类奴才这类贪生怕死的草包。她恨不能朝廷判他五马分尸。她恨不能阉割了他,撕碎了他。

她躺在那僵硬的石板地上,觉出了正有夜晚的寒霜冻上来,冻上来把她与那僵硬的石板地凝结在一起。

她知道无论怎样地奋争,如今他们已经回天无力。她感觉到了这一次长孙的反击是怎样地来势凶猛,咄咄逼人。已经不再是什么宫廷的游戏,也不再是她和房遗直之间私人的恩怨。一切都和生命相连,甚至将相连着无数条生命。

高阳公主 第三卷 第五章(2)

直到此刻,高阳才开始真正地也是第一次感到有些后悔。

她想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可能是因为她的任性,因为对房遗直莫名其妙的仇恨。她非要把这个一向对她忍让的男人逼到死角。她至今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同房遗直进行这种生死之拼。她恨他,但恨的成分又很复杂。她不希望他只是远远地躲在一边观望着她,不希望多少年来他对她不理不睬。她要他站起来反抗。她甚至希望他能像困兽一般反扑过来压在她的身上把她撕成碎片。她想她会在被撕烂中感受到那绝望中的辉煌。她渴望着被虐待被蹂躏。她的生命中总有种异常强烈的欲望。她要将那欲望释放。她要同那奋起反抗的房遗直同归于尽。

她把这纯属私人的搏斗引到了朝廷之中。

她引火烧身。

不仅烧了她自己,并且殃及他人。

她最终牵连了那么多无辜,确乎是她始料不及的。而在那皇室的众多的无辜中,竟还有她最亲爱的三哥李恪。

世界永远不属于无辜者。高阳太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但是连无辜的恪也将被连坐诛杀,那事情就全然不同了,高阳的罪孽也就格外地深重了。

她竟不可以代恪去死。

她只有一条命。她只能死她自己的那条命。

她所铸成的是大错,是千古之恨,是万古奇冤。

她原以为还有高宗李治。她原以为李治脆弱的血管里也同她同吴王李恪一样,流着父皇的共同的血。但高宗不念及手足之亲。

为了高宗不念及手足之亲,从那个清晨开始,高阳公主便开始在她被监禁的房子里绝食。

她想不到她对自身的这种惩罚竟惊动了长孙。

长孙立刻派人来探视,并决定答应她的一份请求。

长孙还是错估了高阳公主。他原以为这个绝望的女人是想再同她两个儿子见上一面。但长孙想不到的是,这女人死前想要见到的竟不是她的儿子。她说得斩钉截铁,她说她只想见吴王。

只想见吴王?

长孙疑惑了,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高阳公主一个许诺。

老臣长孙无忌终于为宗室叛乱的事件单独求见高宗李治。

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前前后后都想得万无一失之后,才决定在最后的判决前与李治摊牌的。

他太了解他的这个外甥了。为此他提前就命人按照他的意思起草了判决书。他想他对皇室的清肃是绝对正确绝对及时的。他想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证明,他的这步棋是怎样的雄才大略。而事实确实证明,高宗至死能安稳地坐在皇位上,的确是同长孙舅父发动的这场血淋淋的清肃分不开的。

长孙无忌一走到高宗李治的面前就首先摆出了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

他直奔主题,历数此次谋反事件的来龙去脉及皇室成员在其中扮演的各类角色。长孙的描述使坐在皇帝宝座上的那个懦弱不堪的年轻人脸色苍白,目瞪口呆。

那些他一向善待的兄弟姊妹们。为了良心的平和,他甚至委以他们高官。他唯愿他们能够锦衣美食,唯愿他们能够有权有势,也唯愿他们不要彼此杀戮。

然而,他们怎么会?他们怎么会向他开刀呢?

他很绝望,也很惊恐。他睁大无助的眼睛看着他的舅父。那是他唯一的支撑唯一的救命稻草了。他仿佛就要为那天塌地陷的灾难晕过去了。

舅父,李治低声呼唤着。他那低声的呼唤都带上了哭腔。舅父,舅父我该怎么办?

皇上,臣早已将所有的罪犯捉拿归案。臣并且早已拟定了惩处这一谋反事件的诏书文本,只等皇上钦定。

长孙无忌费力地跪在高宗的脚下。他把那份诏书高高地举过头顶,举到高宗李治的眼皮下。

高宗退着。他不敢接也不敢看,他已经闻到了那诏书文本里的血腥。他因为被惊吓而周身哆嗦着。不,他说不,他说舅父平身,他说不,不要这样对待我。

长孙无忌费力地站了起来。

他缓缓地打开那诏书,紧接着他便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声音宣读起来。

那诏书的基本意思是,凡参与此次未遂谋反之人,无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朝廷命官,均以死刑处之。薛万彻、柴令武,以及那个挣扎了半天也徒劳无用的房遗爱三位驸马都尉押解西市刑场公开斩首;吴王李恪、荆王元景以及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丹阳公主等皇室成员分别在自宅赐死;他们的子孙后代均流放岭南瘴湿之地;凡与此事有牵连的其他党徒也将分别被赐死、流放、发配。

长孙读罢便将那诏书再度送到皇帝眼前,只等傀儡般的李治签字钤印。

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恐惧。

高阳公主 第三卷 第五章(3)

李治突然觉得他的皇位把他悬在了那寒冷的太极大殿的半空中。他觉得他在那半空中孤零零的。他很怕。他觉得他手里提着的不是一支笔而是一把带血的尖刀。

他依然惊恐但那惊恐决不是怕有人来篡夺了他的王位。他本来就不愿坐在太极殿内这把冰凉而冷酷的椅子上。他宁愿将皇位拱手相送。送给三哥李恪或是送给叔父元景。他觉得他被逼迫着。他的心正在破碎,正流着血一块一块地坠落下来。他想到他的同为长孙皇后所生的两位兄长承乾和李泰早在他继位之前就因相互伤残而双双殒命。而如今,又有恪,有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这些他的兄弟姐妹们将要死去。他不想再让他们死了。他们李家的人已经死得不少了,这太极殿的皇椅下堆积的尸骨也已经够多了。他不能去签署那死亡的诏书。他下不了手。

高宗李治的脸由青转白。

长孙仿佛看出了高宗的胆怯。他近前一步,朗声请求,为了大唐社稷,还请皇上三思!

长孙话音未落,太极殿的大门骤然被打开。朝廷的文武百官如潮水般拥进了太极殿。他们浩浩荡荡地站在长孙的身后。没有人指挥,他们便如合唱般齐诵着:

为了大唐社稷,恳请圣上三思!

那声音绕梁三日。三日不去。

然后,长孙突然间跪在了高宗李治的脚下,他的头伏在地上。

紧接着他身后的那文武百官也如排山倒海般跪在了李治的面前。

面对着这一切,李治突然高声痛哭了起来。他知道他已被逼到死角。他已经没有退路。不会再有人来救助他和他的兄弟姊妹们了。

高宗大声地哭喊着,父皇,父皇你在哪里?父皇让你那在天之灵帮助我,不要让我去杀你的儿女,不要让我的双手沾满亲人的血!

高宗李治独自徒然地哭喊着。

长孙一言不发。他沉默着。他只是跪着。带领文武百官很有气势地跪着。

高宗终于看出了这气势磅礴的逼迫。

他知道他被挟持了。他已经放弃了他自己丢失了他自己。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场面,他终于拿起了那支笔。

然而,在他就要下笔的时刻,他又扔笔再度哭了起来。哭得很委屈,就像个孩子。这一次他不顾一切地问着长孙无忌。他说舅父你是看着我长大的。你向父皇荐我为太子,你说就是因为我天性善良。你口口声声要我做个正直的人,而如今为什么要怂恿我去杀人呢?他们是我的亲人。一定要让他们死吗?我不要他们死。我不能。他们也是我父亲的骨肉。我杀了他们对不起父亲的在天之灵。

长孙无忌沉默着。斩钉截铁的沉默。那沉默有如一座高山,沉重地压在高宗李治充满了苦痛和绝望的心里。

后来高宗李治终于懂了,沉默就是长孙的意见,也是他铁一样的不可更改的意志。

李治张大泪眼看着坚如磐石的长孙无忌。他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