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仙武世界-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姬昌有所顾虑,一旁的姬考连忙劝说:“父亲,西方教的教义孩儿已经仔仔细细的研读过了,具是那舍生饲虎,割肉喂鹰的救世真言,还望父亲允之。”

    姬昌一听,暗道这些教义都是符合他治理百姓的,连忙哈哈大笑,说:“哈哈哈哈~~~~诸位误会拉,本侯什么时候说不允许的,本侯刚才是在想,在西岐城中的哪里为诸位西方教的大贤修建一座宫殿,用来传播教义。”

    药师佛:“阿弥陀佛,我西方教弟子俱是一心普度众生为己念,有没有宫殿寺庙没有关系,只需侯爷允许,一钵一杖行走世间即可。”

    “诸位真乃大贤也!”姬昌连忙称赞。

    就这样,西方教众弟子在药师佛的带领下,名正言顺的西岐地界传播西方教的教义,他们这一行动,立马就被三清和其它大能察觉了。

    老子眉头一皱,差点就想出手将西方教弟子尽数赶出东土地面,可他突然转念一想谢道友以前说要将西方教拉入封神大劫中,现在西方教主动到了西岐地面,这岂不是正中下怀。于是收敛心神,继续炼起了他的丹药来。

    元始天尊见西方教弟子入东土传教,第一个念头也和老子一样,差点忍不住就要出手,但是其一想,自己已经和通天教主对上了,而通天教主的诛仙剑阵非四圣不能破,万一他要是用上了,自己就不好办了。所以眼下有求与西方二圣,万万不能得罪他俩,还是暂时忍一忍吧,等封神杀劫过了再说。

    通天教主率性耿直的性情众所周知,他见西方教弟子来东方世界传道抢地盘,当即就要出去撵人。只是通天教主还没出发,面前的空间就是一阵扭曲,谢大神出现在了其面前,找他论道来了。

    谢大神直言对通天教主说:“道友莫慌,你头上有老子和元始天尊,他们都不急你急什么!”

    通天教主闻言,若有所思。突然他想明白了些什么,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通天教主:“道友所言甚善,此事还是放一放再说。”

    谢大神:“如此甚好,来来来,我们来讨论下你后院的灵果几时成熟。”

    通天……

    西方灵山。

    接引和准提也在讨论着传道事宜。原本他们以为自己派子弟出去帮助伯邑考平定叛乱,尔后去西岐地面传播西方教的教义,多多少少会遭到三清和谢天虎等人的阻拦。接引、准提甚至已经做好了随时接应的准备,若事有不继,立马命令弟子们全部撤出中土,回西方灵山来躲避。可不想对面一众东方大能连屁都没放一个,就好像是无视了眼前的一切似的。

    准提对接引说:“师兄,看来吾所料不错,三清矛盾已经很深,他们都不愿意在大劫之时另竖新敌,故而只能放任不管,等将来再作打算。只可惜等他们缓过神来的时候,咱们早就站稳脚跟了,”

    接引:“师弟之言也有些道理,不过此番三清不作为倒还说得通,但谢道友向来与我西方教不和,他为何不出面阻止呐?这不免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准提:“姓谢那厮势单力薄,他只有一个人,咱们师兄弟却是两个人,那厮如何敢来第一敌二。再说了,三清都没动,他又何必急着跳出来当这急先锋,我估计谢天虎还在观望中。”

    接引……

    别说,西方教弟子来中土传教,那艰苦奋斗的精神还是颇值得人敬佩的,一个个光头一手托着钵盂,一手拿着根禅杖,行走四方,传播西方教教义,这让西岐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刮不相看。

    手握财政大权的申公豹全力支持西方教弟子传教,他还建议主公姬昌拨下些钱粮供西方教弟子使用,后者点头同意。经此一番,西方教的光头们对申公豹都报有好感,觉得这厮是个可造之才,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要拉他入西方教。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人高兴就有人不高兴。

    眼见大哥姬考的势力日渐丰满,身为老二的姬发不干了,因为原本支持他的许多王公大臣都转向站到了姬考那边去,长此以往如何了得。

    姬发心里琢磨,姬考无非是得了西方教的全力支持才有了现在这般景象,连财政大臣申公豹都投入了他们的阵营,看来自己也必须去找个靠山才行。

    正在姬发冥思苦想找哪个当靠山之时,“靠山”自个来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阐教。

    手机用户请浏览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第一百零二章 姬考与姬发的争斗

   

    话说大商治下原本有八百诸侯,以东伯侯、南伯侯、西伯侯、北伯侯各自统帅两百诸侯,为大商守护四边。大商朝廷则占据了中原最为富庶的朝歌作为都城,其周围几千里是其直封地。

    以前来说,是大商朝廷最为富有,其次是东伯侯姜桓楚,再次是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并列,最后才是穷得快当内裤的南伯侯鄂崇禹。

    现在东伯侯姜桓楚反了,其封地大半被商军占领了,且不多说。南伯侯鄂崇禹还在一心挖运河,穷上加穷,估计没几天也快揭不开锅了。四大诸侯里说得过去的就只剩下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侯虎。

    本来嘛,北伯侯崇侯虎和西伯侯姬昌是对难兄难弟,因为纣王时常压榨他俩,有事就叫他们出钱出力,没事一句话就打发回去,简直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若说这难兄难弟对纣王没怨气,那绝对是假的,那为何他俩不学学东伯侯的样子,直接扯出义旗造反呐?

    西伯侯姬昌不反的理由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姬昌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你若是不把他逼上绝路,他是万万不会反的。原著中纣王杀了姬考,将他的肉做成肉丸子送给姬昌吃,就这样,姬昌生前都没有反纣王,最后还是他的儿子姬发扛起了义旗反商。现在姬考好端端的活着,姬昌就更没有理由反商了。

    北伯侯崇侯虎不反的理由说来有点实在,那就是崇侯虎不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他只是想维持住现在的美好生活而已。但重点就在这里了,崇侯虎想维持现在的美好生活可不是一般的生活,说白点就是,这厮就是个翻版的纣王,他把原著中纣王干的那些事都干了,修建酒池肉林、陷害忠良、荼毒百姓、朋比为奸、肆行不道、钳制谏官。

    眼见西岐越来越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北伯侯属地上至大夫,下至平头百姓,全都尽相投之,他们恨透了崇侯虎的残暴不仁。

    姬昌和姜子牙早就商量好了,对于逃难的西岐的人口一律收之,好从根本上壮大西岐的实力,实际上姜子牙还编了很多顺口溜,在西岐以外的地方到处传播,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众人来投。

    北伯侯崇侯虎属地的逃难潮那叫一发不可收拾啊!刚开始是个体行为,再后来是三五成群的跑,拦都拦不住啊,使得崇侯虎实力大减。

    崇侯虎这厮不去反省一下自己的政务是否有误,才使得治下百姓争相逃离。他反而颁下严令,一人逃走杀其全家,一家逃走杀村长,一村逃走杀所属的大夫。

    结果可好,这禁令不颁布还好,一经颁布就是整村整村的逃往西岐,其属地的大夫也举家逃离。为何如此,因为一人逃走,其家人就要被株连,故而也只能跟随逃跑了。他们这一跑村长就要背锅了,村长若是不想死那就也得跑。村长一跑,同村的其他人哪里还有活路,也只能跟随跑。到了这里,其属地的大夫只要不是智障,马上卷家当跑路。

    治民就好比大禹治水一般,堵不如疏。若是一味的去围追堵截,效果只会越来越糟糕,有时候以退为进,方显上策。

    有人高兴就有人不高兴。

    西伯侯姬昌和姜子牙、申公豹等人那叫欢喜连天啊!他们万万没想到北伯侯崇侯虎来了这样一个神助攻,西岐这边想要人口,他那边立马就送来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北伯侯崇侯虎这厮又干出了一件更离谱的事,他写信给西伯侯姬考,让其速速把逃得西岐的北伯侯子民尽数遣返回来,否则后果自负。

    为何是写给西伯侯姬考而不是真正的西伯侯姬昌呐?在崇侯虎看来姬昌早早的就被纣王免去了西伯侯一职,所以其现在在官职上面与自己不对称。再者说,姬考这小子和自己一起去讨伐了叛逆姜桓楚,属于同一个战壕里吃过饭的战友,有了这层关系,自己再以长辈的身份去命令他,不怕姬考不交出逃民。

    西伯侯姬昌将一众大臣和几个儿子召集起来商讨对策。

    姜子牙率先说道:“启禀主公,既然北伯侯写信给公子姬考,何不让公子回书一封给北伯侯,劝其不要在荼毒百姓,多做些于天下黎民有益的事。”

    姬昌对长子姬考问曰:“你意下如何?”

    姬考:“谨遵父命,孩儿这就回书一封给北伯侯,劝他弃恶从善。”

    姬昌点了点头,刚想再说点什么,却不料被一旁坐着的二儿子姬发插话了。

    姬发对着姬考说道:“兄长,其实你也不需要给崇侯虎那厮写什么劝说信,只需要将你平日里研读的西方教教义抄写一遍给他,我看就已经足够了嘛。”

    姬考哪能不知二弟姬发又对自己发难了,自从姬考领军回来以后,姬发就没给他好脸色看。刚开始姬考还以为是自己哪里疏漏了,故而造成了二弟的误会,后来经过财政大臣申公豹的指点,姬考才明白了,非是姬发对自己有意见,而是他后面所代表的权贵们对自己有意见,这已经不是家事了,而是政权之争。胜利者坐上王座,失败者坠入地狱,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姬考虽然有些迂腐,但也不是愚钝之人,稍加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缘由。他感慨道:“无情最是帝王家。”现在的姬考已经拜入了西方教,就算他愿意让出侯位给二弟,西方教的一众大能也是不允许的,因为这里面已经牵扯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