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仙武世界-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可好,背了三十多年黑锅的“背锅侠”玄慈方丈,知晓慕容博非但没死,反而活得逍遥自在。玄慈哪里还能静心念佛诵经,马上派僧众下山广发英雄帖,准备当众揭露鲜卑氏的阴谋诡计。

    少林僧众本着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凡事有点名声的武林人士都接到了英雄帖,可偏偏对武林第一大帮“丐帮”视而不见,不禁令人遐想连篇。更有业内消息人士指出,现在少林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禁止在寺内谈及一切有关丐帮的事情。

    对此,谢帮主只能摇头笑笑,当中理由很简单。“武林第一大帮”这个称号,丐帮以前是“有其名,无其实”,所以当时的少林寺也乐得有人顶到最前面去为自己挡箭。而现在,丐帮是“有其名,有其实”,直接把少林寺甩了几条街,这让以前的“老大”如何咽得下这口气,所以就有了现在的一幕。

    谢帮主对着旁边的四位长老问道:“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生性火爆的吴长老率先愤愤而言:“少林寺这是怕我丐帮前去,抢了他们风头,依老夫看来,这个会咱们不去也罢。”

    宋长老也附和说:“现在丐帮事业蒸蒸日上,帮里弟子们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算他们主动请咱去,咱也没那闲功夫去,还是各过各的好,大伙说是不是!”

    传功长老吕章也是倾向于这种看法,他说:“宋长老所言即是,现在武林人士均以丐帮看齐,想入丐帮之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帮中事务忙都忙不过来,哪里心情去管这档子事。”

    谢帮主见奚长老默默不语,知他有不同意见,于是开口问曰:“奚长老,你有话尽管直说,大家都是在同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不必藏着掖着。”

    奚长老见谢帮主指名发问,当即回复道:“我就觉得吧,既然这么多武林人士都要去参加,丐帮不参与其中甚为不当……”

    谢帮主终于听到了一句自己想听的话,在当丐帮帮主的这段时间里,谢帮主也发现了丐帮最大的缺点是“没有远见,小农意识太强。”

    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大事者,都有他自己提出的政治纲领和主张,然后通过这些纲领、主张来凝聚人心,继而成就大业。而那些得过且过的人,多是以单纯的利益或是义气来拉拢人心,利尽则散,有讲义气的人,就有不讲义气的人,故此,这类人最终都免不了失败一途。

    丐帮现在虽富了起来,但是帮中精英仍是缺少政治远见,只想维持现在美好生活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但他们也不想想,丐帮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大帮”靠的是什么。

    谢帮主:“几位长老说得各有道理,但本座想问,丐帮能有今天,靠的是什么?”

    吴长老:“那还用说,当然是靠谢帮主的英明领导。”

    “正是”,“然也”,“此言不虚”。其他几位长老也纷纷附和。

    谢帮主:“这只是其一,就算没有本座,难保哪一天,丐帮同样会迎来一位英明的领导者,带领丐帮走向辉煌。以前的乔帮主不就是这样的吗!”

    吴长老略微一琢磨,好像也有道理,他说:“谢帮主所言不假,丐帮兴衰起起伏伏,有过辉煌,也有过没落,其中关键,还望帮主指点一二。”

    谢帮主:“本座以为,丐帮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大帮”,根子还是在本帮人多势众上面。凡事江湖上的风吹草动,本帮都第一时间知道;凡事武林中的大小事务,都有本帮的直接或间接参与。久而久之,江湖中人遇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丐帮。大之所以能称其大,在于它凡事参与其中也。”

    吴长老心悦诚服的说:“帮主英明,属下佩服万分,只是少林寺这次没给本帮送来英雄帖,我等以何名义前去参加呐?”

    谢帮主:“这还不简单,直接去拜山。把叶二娘也带上,算算时间,也是时候送她上路了。”

    丐帮几个高层最终商量决定,由宋长老、吕长老坐镇总舵。谢帮主带着两位夫人,领着吴长老、奚长老并三百丐帮精英前去少林是拜山。

    丐帮一路上敲锣打鼓,声势震天,生怕其他人不知道似的。果然,沿途不断有仰慕丐帮的武林人士加入其队伍当中,丐帮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待其到少室山下时,已经足足有一千余人。

    少林方丈玄慈很头痛,自从知道丐帮前来拜山的消息后,他就没睡过好觉,当真是“欲打豺狼,先来猛虎”。他和几位玄字辈高僧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拿出个应对丐帮的好方案,最后干脆提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烧脑决定…!

    慕容氏和丐帮问题还解决,别的问题又来了。五台山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带着几位高僧早丐帮一步前来拜山,少林众僧当即就愤怒了,难道少林寺是好欺负的吗?当真以为破鼓万人捶?你也不怕被鼓声给震死了!

    说起这神山上人,他和丐帮还有极深的渊源。神山上人的师兄,就是丐帮中被鱼刺噎死的徐长老,徐冲霄。

    神山上人十七岁时曾投意少林,当时,少林派掌门人灵门方丈与其交谈之后,觉神山锋芒太露且气量狭小,便婉言相拒。 神山一怒之下入五台山清凉寺,这厮倒也算得上天资聪明颖悟,他对武学的领悟程度为清凉寺第一,三十岁时便技盖全寺,后成为清凉寺最年轻的方丈,可惜清凉寺的武功秘籍水平太低,每当想起少林派的七十二项绝技,总不自禁又是艳羡,又是恼恨。神山上人此次来少林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冲着七十二绝技来的。

    玄慈压着内心的怒火,面色平静的为少林寺众僧介绍其神山一行人。“这位是开封府大相国寺观心大师”,“这位是江南普渡寺的道清大师”,“这位是庐山东林寺觉贤大师”,“这位是长安净影寺融智大师”,“这位是五台山清凉寺的神音大师,是神上山人的师弟”,“这一位大师来自我佛天竺上国,法名哲罗星。”

    众僧互相见礼问号,好一派融洽的气氛…!

    神山上人朗声说道:“听闻丐帮不请自来,欲在英雄大会上拜山少林寺,我等特意敢来,助少林寺一臂之力。”

    他这一说,顿时把少林众僧说得一愣,你自己不就是不请自来的拜山者之一吗!不过众僧转念又一想,若是真如神山上人这么所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大敌当前,多个帮手就多一份力量,何况还是一次多了七个帮手,看来天下佛门总归还是一家亲啊!

    玄慈不动声色的说:“七位大师都是佛门的有道大德,敝寺感激不尽,甚盼七位大师开坛说法,宏扬佛义,合寺众僧,同受教益。”

    几位高僧皆言:“不敢当。”

    神山上人:“丐帮中的“红尘三圣”实力非同小可,假如动起手来,不知贵寺准备如何应对?”

    这几句话说到了少林众僧的心坎里,“红尘三圣”实力高深莫测,江湖传言其三人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更能千里之外飞剑取人头等等…!虽说传言不可尽信,但其以一帮之力,打得西夏一个军司不敢还手却是有目共睹的。为此,少林众僧连续讨论了多日,也拿不出个应对方案来。此时听神山上人这么一说,好像他有什么好主意似的。

    于是乎…!少林众僧全都眼巴巴的望着神山上人,寄希望他能有什么好办法应对此事……


天龙八部 第二十六章     群英聚会少林寺

神山上人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说:“贫僧想来,那丐帮中拿得出手的就只有“红尘三圣”而已,其他人等,皆不足为虑。少林寺底蕴深厚,高手众多,若是打将起来,我等也不要顾及什么江湖规矩,只需一涌而上,料想他三人就算武功再高,也架不住我等围攻,诸位以为如何?”

    他一说完,场中一片沉寂。按理说,神山上人的办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既然单挑打不过对方,那就群殴嘛…!但少林寺却不能为之,理由也很简单,少林寺向来注重名誉,若是在英雄大会上群殴丐帮,先不说打不打得过,就从道义上来讲也行不通。这就好比三国时期,诸葛亮劝刘备在刘表刚病逝的时候,乘势取了荆州,结果刘备宁肯选择逃命,也不选择丢名声的作法是同一道理。

    神山上人对这般情景早就料到了,他知道少林寺宁愿封山,也不愿丢名声,于是又抛出了他的第二个步骤。

    神山上人:“我等群起对付“红尘三圣”并不是为了争所谓的“武林第一”,而是为了伸张武林正义,贫僧的师兄徐冲霄死得不明不白,丐帮一直给不出个准确的说法,为此,少林寺主持正义,又有何过,想来天下英雄事后也会认可。”

    不得不说,经他这么一说,少林众僧都心中大动,办法有了,大义也有了,可行性很高。

    玄慈诵了一声:“阿弥陀佛!感谢神山上人及诸位千里驰援少林寺,不知少林寺可以为诸位做点什么?”

    神山上人一脸慈悲,说:“普渡苍生,天下佛门是一家。此间事了,望得进藏经阁中一观,以了平生之愿。”

    此时,众僧都明白了,神山哪里是真心实意来帮少林寺的,这厮分明就是趁火打劫来了。其口气还不小,要进藏经阁一观,你这一观是多久?十天半月,还是一年半载?少林寺就算是封山了,也绝不容这等无耻之徒坐拥渔利。

    果然玄慈一脸正经的回答:“诸位好意敝寺心领了,敝寺与丐帮本就没有过节,哪里谈得上动刀动枪。丐帮之所以前来,正是为参加英雄大会这一盛举,也是敝寺此前疏漏,遗失了送往丐帮诸英雄的请柬,本人定当在谢帮主面前致歉。”

    玄慈说得有理有节,大不了就在众英雄前给丐帮戴顶高帽子,好让自己有个台阶下,这样想来,少林寺也损失不大。

    如此一来,神山上人就不干了,自己大老远跑来,总不能空手而回吧,当即就给旁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