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苏联这种国家来讲,美国那种集合整个资本主义强国的外力固然强大,但只要自己不出内部问题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唯一小心的就是苏联国内出现惦记国家财产的家伙。如果谢洛夫没有记错的话,某一年的俄罗斯首富就是叶利钦那个契丹人的外孙子。
  至于叶利钦回忆录中写的被苏共官僚的豪宅震惊等等的话,简直让人恶心,和他相比勃列日涅夫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黑帮的官僚都可以算是共产主义者。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黑帮充其量只能算是官僚,再差也比叶利钦那帮寡头要强的多。
  就在成功的和苏丹签订协议同时,莫斯科的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大会闭幕了。各方经激烈交锋和妥协让步,与会各党代表团通过共同努力与协商,会议最后通过了这个声明。声明在肯定《莫斯科宣言》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威力和国际影响急剧增长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更加衰落与腐朽,资本主义总危机也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帝国主义的本性没有改变,美帝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敌人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为了制止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和战争威胁,需要建立最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
  莫斯科声明从情报领域的分析上来讲,谢洛夫可以肯定这些参加大会的党派中肯定有美国人扶持出来的党派,这些党派也会把大会的过程传达给美国,这个过程就是中国和苏联虽然在大会上激烈的争论,但最终还是绝对在面对美国的时候保持团结。
  苏联和苏丹签订友好合作条约的第二天,苏丹革命委员会的主席阿布德将军邀请苏联代表团在苏丹总理府做客,也是表达自己对于苏联的善意。事实已经很明显了,既然南苏丹是英美势力在支持,他们这些军政府的将军只能依靠苏联来对抗。
  “看来阿布德将军对我们苏联的观感还不错,如果他能维持住苏丹的局势稳定,不失为一个还算不错的选择。”病好了的瓦莉娅牵着自己丈夫的手,对着周围的将军点头示意,笑意盈盈地说道。
  “你啊,想的太简单了。到时候我在和你聊这个问题!”对于自己的女人,谢洛夫不太好说重话,如果换一个私下的场合他肯定会反驳妻子的观点。
  在谢洛夫看来要么就永远都不动手,对全世界的变化不闻不问,要么出手就一定要建立共产主义政权,绝对不能把希望放在和解上面,军阀、部族、宗教势力这些东西一定要被消灭,不能向自己妻子说的那样看起来还不错就不闻不问。苏联比美国强的地方就在于革命性,比资金比市场,苏联都处在弱势地位。同样一个军政府,如果美国发现推翻苏丹军政府不容易也采取收买合作的态度,苏联其实是竞争不过的。
  其实苏联和阿富汗的战争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苏联从开战开始就要以一种消灭封建主和部落势力的姿态进去,首先就要立刻宣布男女平等、土地改革、把富人打成阶级敌人开始清洗,配合着苏联红军的攻势,等到美国介入的时候想要找到支持的力量都不可能,因为这些敌对者都死了。而事实上苏联这些都没有做,反而是杀掉了一直把斯大林作为榜样的阿明。
  停止阿明进行的土地改革,同时对绿教采取忍让的态度,这种态度下苏联红军在能打也无济于事,政治上一个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连公有制都不敢在阿富汗实行,战争能赢才有鬼呢。七十年代之后苏联完全把自己怎么起家的过程给忘了。


第235章 目标众多
  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之所以呈现保守的态势,和不敢彻底把宗教势力打成敌对分子有直接的关系,到了阿富汗战争时期的苏联,早和当初发誓解放世界的国家没有关系了,所想的只不过是从阿富汗扶持起来一个亲苏的傀儡,至于是不是共产党都没事。目的是让阿富汗阻挡住革命之后的伊朗,可阿富汗宗教可比共产主义者的人数多多了。这么保守的介入阿富汗战争中,瞻前顾后只会把敌人越打越多。
  但就算是这样,苏联的阿富汗战争和美国的阿富汗战争相比,苏联也在所做的事情仍然比美国多,在进行战争的同时,苏联还在进行对阿富汗的建设。落在阿明那种斯大林份子手中的阿富汗,总比落在宗教份子手中强。
  苏丹的情况也是如此,这种能收买的军政府虽然可以亲苏联,但一样可以亲美国。如果有一天阿布德将军发现美国人能给的比苏联多的时候,掉转枪口清洗亲苏势力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在谢洛夫的眼中,苏丹这种远离苏联本土的国家,一旦美苏真正的争夺起来,苏联是非常吃亏的,必须让苏丹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南方黑人是基督教徒、北方的苏丹人虽然也比较黑,但却是阿拉伯人。这种宗教战争一旦打起来就会没完没了,别看苏联答应了苏丹的军事援助,但如果没有估计错,这场战争还有的打。
  在没有动手之前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没有找到能替代阿布德将军的人选之前,谢洛夫不会流露出任何一点不满,如果这位苏丹革命委员会主席喜欢听一些恭维话,他同样不介意在这些苏丹的将军面前为阿布德背书,说一些关于伟大光荣正确的话,就比如现在。
  苏联真正要命的地方不是计划经济、甚至不是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真正要命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控制的人口没有美国人多,世界很大,但环境不错人口素质同时挺好的地方却没有几个,欧洲方面这种情况最明显,除了苏联之外第二人口大国是波兰,波兰的人口只有法国人的一半,而法国人比联邦德国的人口还少,华约国家人口第三的罗马尼亚也只有不到两千万人。
  “希望我们两国的友谊就像我们之间的友谊一样牢固!”谢洛夫握住阿布德将军的手,给在座的苏丹将军做出一副姿态,意思就是这个人是我们苏联罩着的。实际上如果真的有人要反叛比阿布德将军更加亲苏的话,他也乐观其成。
  苏丹得到了的军事援助和一些工厂的建立计划,甚至谢洛夫还通知阿布德将军苏联从印度弄了一批耕牛,准备运到苏丹补充一下苏丹的农业人力不足的情况。其实苏丹也是有海岸线的,不过做港口有些差强人意。
  闲聊了一会谢洛夫便透漏了自己将要回国的意思,一方面他真的很忙,一方面也是让苏丹方面放下戒心,把福利发放完毕之后就离开更有国际主义精神。哪怕他迫切的希望苏丹变色,这个时候也必须装作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
  说走就走,临走之前谢洛夫表示机场的建设也应该提上计划了,作为一个非洲大国的首都,喀土穆需要一座机场连接全世界的首都,负起一个大国的责任云云。苏丹的机场仅仅能起飞军用飞机,必须说明是苏联的军用飞机,要是美国人那些比较难伺候的货,这里的条件可能支撑不起。
  这是其他人,谢洛夫领着包括自己妻子在内的和克格勃相关的特工顺着尼罗河而下,去了阿斯旺,提起阿斯旺人们总能想起举世闻名的阿斯旺大坝,而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坝此时才刚刚建设,远远没有后世的壮阔美景。列昂尼德的阿斯旺军事基地就在这里,列昂尼德是伊戈尔少将的副手,伊戈尔少将被谢洛夫召回国后,这座非常重要的军事基地就由他来指挥。
  在谢洛夫这片时空中,苏联在埃及的据点主要在两方面,一个是北方的亚历山大港、另外一个就是这座在建设中大坝旁边的阿斯旺军事基地。开罗的训练营地本身没有多少人。
  这座军事基地属于克格勃下属内务部队的编制,现在是内卫军。而不是苏联红军的军事基地,换句话说身为内卫军司令的谢洛夫,是基地司令列昂尼德少将的顶头上司。
  苏丹靠近埃及边界的地区就属于沙漠地区了,所以为了粮食的保存,阿布德将军才会选择靠近埃及的边界建设粮库,在这里建设粮库出于多方的考虑,一层考虑就是苏联在这边有一个军事基地,在阿布德将军看来埃及军方是不会在苏联人眼皮底下威胁苏丹粮库的。
  “尼罗河对于苏丹和埃及两国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运输动脉,一旦阿斯旺大坝建成除了能带来经济价值之外,还有带来的就是关于水资源的纷争。要知道埃及百分之九十七都是沙漠,可苏丹却不缺水。”谢洛夫好像看到了两个国家因为这件事情吵闹的未来,水资源也是一个巨大的武器,高原地区为什么对中国这么重要?那地方几乎没有人愿意从上面住,政府却拼了命的也要维护住,不就是因为那里是众多大河的源头么。
  控制了大河的上游,就相当于把下游国家掐住了脖子,后世印度和越南总是因为这个问题和中国争吵,但谁占据了谁说的算。水资源对于埃及可比印度和越南碰到的情况严重多了,毕竟在雨季那两个国家不缺水,埃及可是全国都是沙漠。
  “几十年后埃及一定会因为当初让苏丹独立后悔的,就算是嘴上不说心里也肯定这么想!”搂着妻子下船的谢洛夫哈哈大笑道,如果他是纳赛尔,宁可发动战争把苏丹人都杀了也不会让苏丹独立,看看两国的自然条件吧,埃及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苏丹要草原有草原、要森林有森林、什么都不缺。况且埃及的人口是苏丹的好几倍,如果苏丹不独立埃及甚至都有恢复阿拉伯帝国的希望,苏丹独立了,埃及就是个什么都不是的国家,如果埃及不老实,苏联完全可以支持苏丹在修建一座大坝,断了埃及的水。
  下船之后时间不长,军事基地就派人来接一行人,在这里的吉普车专门做了防沙处理。可以在这种干燥的沙地上行进,苏联在家用轿车上面比欧美差了不少,但不是在整个系列上都落后,在越野车和重型卡车这方面,苏联是世界领先的。
  列昂尼德少将比谢洛夫大三岁,可能是在埃及呆的时间比较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