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斯摩棱斯基中校会错意了,谢洛夫不是要把棚顶加固而是恰恰相反,希望这些大楼的棚顶可以一旦出现危机就很快打开,从这点上来说这些大楼的目的仅仅是伪装。因为一部分改造的大楼,里面会安放苏联的核导弹,到时候把顶棚打开直接就可以对美国进行威胁,当然这种伪装工作现在还为时过早,等到他回国之后还会派来一些伪装专家来指导工作。
  不知道国内监狱中的一些律贼,知道自己即将和核导弹做邻居是什么感觉,反正谢洛夫是没什么感觉,万一没玩好让核导弹汽化了这些人渣说不定更好。
  “不用,等到快封顶的时候给国内发电报,我会派人来告诉你怎么做!”谢洛夫看了一会就离开了这里,在随后的几天时间他亲自到了很多工地去观看,可能就算是现在施工队的古巴工人也很奇怪,不知道这些建筑到底用来做什么。因为这些大楼都远离市区,目前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作用。
  但是换一个拿着古巴地图的苏联参谋就能看出来,这些建筑的地点都是易守难攻而且不方便侦查的地点,属于军事上的重要位置。最后一天谢洛夫来到了古巴的东南部城市关塔那摩,就在这座美国海外监狱的旁边不远处,同样一个施工队正在紧张的施工,虽然仅仅处在挖地基的阶段,距离完工还差得远。
  工地距离关塔那摩监狱并不远,距离可以很直观的说明,如果核弹在工地爆炸,爆炸半径足够覆盖关塔那摩监狱,让这座美国最大的海外监狱消失。
  “还不错,这些人质的质量还可以!”谢洛夫搂着伊塞莫特妮站在一处高地上,俯视着整个关塔那摩监狱,甚至连里面的美国国旗都显而易见。随后两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里,就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谢洛夫准备回到哈瓦那,和古巴工业部部长切格瓦拉谈一谈。即便是一些对格瓦拉的共产主义理想嗤之以鼻的人也对其自我牺牲精神表达了由衷的钦佩。他之所以被广大西方年轻人崇敬,原因就在于他为了全世界的革名事业而毅然放弃舒适的家境;当他在古巴大权在握时,他又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高官厚禄,重返革名战场,并战斗直至牺牲。特别是在六十年代晚期,在中东和西方的年轻人中,他成为一个公众偶想化的革名的象征和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词。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没准切格瓦拉死了更好,至少可以用他的死为目前的社会主义运动塑造出来一个良好的形象,见到这位革命者之后,谢洛夫不得不承认切格瓦拉真的很有气质,这种气质很容易赢得一些民众的好感。
  两个人的手重重握在了一起,谢洛夫带着尊敬的口气说道,“对于切格瓦拉同志事迹我曾经听说过,只是上次你来到莫斯科的时候,我有事不在,没有见到你一面真是十分遗憾。”
  “没想到苏联大使馆同志说的是真话,谢洛夫将军真的隐秘来到了古巴。”切格瓦拉脸上充满了讶异,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不通过正式的渠道来哈瓦那呢?”


第285章 价值
  “作为一个情报人员,适当的隐藏身份是必要的!”谢洛夫还不是怕被中情局盯上嘛。通常情况下面对一群卢瑟,他自然喜欢和通常的苏联人一样玩碾压。但中情局不是一般的对手,把自己的对手当成是傻逼最终自己就会变成傻逼。
  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看着这位国际革命的名人,谢洛夫是不是考虑一下先要个签名,毕竟这位哥们的性格虽然有问题,但在死了之后却成了一种叛逆精神的符号。事实证明这位先生死了比活着更加有用,虽说切格瓦拉活着的时候搞砸了很多事情,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原本历史上的切格瓦拉命运对苏联是有利的,当然指的是长远影响。
  至于这位仁兄搞砸了几个国家的游击队,在谢洛夫看来这完全可以补救。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搞砸几个游击队这种小事无伤大雅,反正死的又不是苏联人。相反切格瓦拉死了对苏联却有巨大的作用,这种反叛符号一般的人物,用好了可以打开对苏联最为重要的西欧知识分子阶层,至于其他的一些次要地区不重要,反正在南美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那些游击队员死了就死了。
  现在苏联因为没有出现过重兵收拾匈牙利的事情,民主这块招牌虽说没有闪闪发光,但还不至于让美国人抢走,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让欧洲共产党势力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换句话说目前欧洲的苏联带路党还相当猖獗,理论上还保存着把欧洲染红的希望。所以对于苏联的战略来讲,任何时候都是欧洲优先。
  谢洛夫不懂西班牙语,但在翻译的帮助之下仍然可以算是谈笑风生,至于双方是不是真的领会对方的意思,这些小节没有人关心。从切格瓦拉口中,谢洛夫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拉美民间的反美势力不能说弱小,甚至从声势来看还比较强大。这也符合他一直的判断和常识,像是大国的存在天然上就有一种对小国的压迫感。很容易就成为被民间攻击的靶子,这些小国的政府也乐见这种事情的发生,这样就能把自己的无能掩盖住,表明我们发展的不好都是美国压迫的原因。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就比如日本旁边的韩国、苏联旁边的波兰等等。只不过和欧亚大陆强国林立的情况不同,整个美洲除了人口稀少的加拿大之外,就没有出现一个有强国潜质的国家,所以这些不满也只能成为不满,毫无实现的可能。
  想到这谢洛夫心中也很不满,为什么苏联旁边是一水的帝国主义国家加上潜力无法估计的中国,美国旁边却是一水的烂泥,让苏联想扶持一个国家给美国添堵都做不到。扶持南美游击队的计划克格勃一直都很感兴趣,但从来没指望真的用游击队建立起来一个盟国,这边距离苏联本土太远,只能等待知识分子阶层出现左翼活动家了。
  古巴的出现其实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相信因为古巴的事情出现,美国人也会吸取教训,以后拉美在出现亲苏的政府,美国人肯定会先观望一下。能用钱摆平的事情绝对不会再用武力去解决。正是因为古巴的出现可遇不可求,苏联才应该珍视和古巴的友谊。
  所以说一旦赫鲁晓夫起了要在古巴冒险的念头,谁都无法劝说阻止苏联将付之于行动,甚至在中央主席团根本不会出现反对意见,没准那些头头们会大力支持赫鲁晓夫和美国人拼了,反正决策权在赫鲁晓夫手里。
  这是一个死结,古巴导弹危机是必然会发生的,只是发生的时间或早或晚,谢洛夫所能做到的准备也仅仅是尽力而为,毕竟实力差距大的过分。当然现在也不是不能进行微调,比如把导弹发射井先做好,等到赫鲁晓夫准备冒险的时候,一定会很惊喜的发现已经有人把这件事情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
  “对于古巴同志承受美帝国主义的无端敌视,苏联党和国家的所有领导和人民都非常理解,从古巴革命到现在的所有事情,都表明了美帝国主义的穷凶极恶,苏联会和勤劳的古巴人民站在一起!”在这个时候谢洛夫并不介意说些冠冕文章,给切格瓦拉灌点心灵鸡汤,反正只是动动嘴,又不要钱。
  “感谢苏联同志的帮助,你们的帮助对于新生的古巴真是太重要了!”切格瓦拉握着谢洛夫的手使劲摇晃,真不知道他知道谢洛夫想要让他早点出国阵亡会怎么想。
  “无产阶级不分祖国嘛,大家都是同志!”这套说辞已经立国四十多年的苏联根本没几个人相信,但是在立国两年的古巴就相当有号召力了。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碰到苏联这种大头的家伙,对于普通的古巴民众来讲,他们什么时候见过美国人派专家指导工作,只看到美国大兵在古巴街头横冲直撞,把女孩的肚子搞大。
  哈瓦那的阳光明媚,这种天气自然让谢洛夫皮箱中的军大衣没有服役的机会,甚至连苏联的夏季着装在这里也有些水土不服,至少这里一点都没有华约国家严肃之色,街头上的古铜色肌肤的古巴女人,一点都不介意展现自己美好的身材,这应该是天气的原因,嗯,绝对是……
  “这是一个休假的好地方,可能我们以后除了印尼之外,还会多一个休假的圣地!”谢洛夫搂着伊塞莫特妮的小蛮腰漫步在古巴街头,眼睛没有闲着还在观察古巴青年女子的身材,“比基尼在这里应该生意不错,但估计一般的古巴人没有钱买……”
  “将军,你的眼睛不要盯着女孩的屁股,我们是苏联人!”伊塞莫特妮不轻不重的提醒道,戴着墨镜穿着花衬衣的谢洛夫真是奇怪了,明明他已经戴上了墨镜,伊塞莫特妮怎么知道自己墨镜背后的目光是在盯着女孩的屁股?
  “我在想古巴对我们苏联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旅游只是一个方面!”带着草帽的谢洛夫有些热了,决定找一个小店坐一会,古巴的国有化运动刚刚开始,哈瓦那的街头私人的小店并不难找,等在过几年就不一定有这种好运了。
  考虑到古巴的地理位置,军事意义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但除了军事意义谢洛夫想从别的方面入手一下,有一点东西谢洛夫也不得不承认,那就是苏联的对手美国人,确实在赚钱上的水准远远超过苏联,很多美国能够赚钱的东西,苏联根本就不存在。
  “古巴的价值到底在什么方面呢?”嚼着热带水果的谢洛夫边吃边想到,“医疗体系?旅游目的地?就没有点别的什么东西么?”
  克格勃在古巴的活动时间不长,涉及自然资源的调查还没有准确的结果,目前只知道古巴的铜矿非常丰富,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差不多,从资源上面来讲这些国家都不弱。但强国不是依靠的铜矿、银矿这些东西,而是依靠最基本的铁矿、煤炭和石油。再者这些国家都比较懒惰,不和古巴一样来一场革命根本不会有大改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