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球生涯提前结束是很容易的,这次他的目标就是国际足联的裁判群体。如果谢洛夫得不到正面的答复,那就只能大材小用,利用克格勃对付一个民间组织了。希望国际足联不要到时候说谢洛夫欺负他们,实际上他并不愿意这么做。
  印度共产党大会定在十二月上旬举行,在此之前新德里首先迎来了苏联贸易代表团的来访,对粮食问题苏联非常重视,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亲自出马,表达了对印度农业合作的重视,苏联缺粮食缺的赫鲁晓夫随时都在想办法寻找到新的粮食来源地。
  “我们的第一书记最近可是很头疼,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派我过来的,尤里!你可是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啊!”安德烈·葛罗米柯看到来接机的谢洛夫一脸揶揄地说道。
  “难题?也不是很难吧,中印对抗总比中国没事找我们的毛病要好,把压力转移到印度这边,我们不就松了一口气么!”谢洛夫摇摇头打开车门,和葛罗米柯一起上车。
  “这也是目前中央主席团对你工作满意的理由,不错,总比找我们毛病要好!”葛罗米柯神色轻松地说道,“相信几年内中国都没空逼着我们和美国对抗了!”
  “对抗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找出一个地方,埋下陷阱让美国人跳,相信美国人一定会很愿意的。等到他们回过神来,说不定我们已经完成了需要的准备工作。”谢洛夫神色轻松花生米附体,一切尽在掌握中……
  谢洛夫给苏联很多干部的感觉,就是不论在任何时候都有那种我早就知道的感觉。总是以这种面孔出现的安全专家,已经让很多苏联干部习惯了谢洛夫这种姿态。只有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才看见这位苏联安全专家出现过小心谨慎的态度,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苏联跑到万里之外和美国对抗,最终还是因为红海军实力不够,无法取得更大的战果。
  “印度的农业很强么?我看过印度的粮食总产量,考虑到他们的人口,似乎还不如中国的粮食有富余,能解决我们粮食不足的问题?”到了下榻的宾馆,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有些好奇的问着谢洛夫,显然对印度的粮食问题很感兴趣。
  这就比较令人尴尬了,你让谢洛夫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直接回答低种姓不算人是不是有些直接?万一激发出来葛罗米柯的同情心怎么办?印度全年的粮食产量大概是九千万吨左右,苏联的粮食产量因为玉米运动一些不利的影响,去年是一点二亿吨,中国大概和苏联是持平的,当然两国的人口不一样。
  问题是印度的人口和不比中国少太多,粮食差了三千万吨,谢洛夫怎么解释印度还有粮食出口的问题?这是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索性情报机关主管不缺乏数据,未来必将是印度的,谢洛夫可以先描绘一下未来。
  “考虑到印度的耕地面积和气候条件,印度的潜力是非常大的,葛罗米柯同志!”谢洛夫还是一副自信的样子,既然未来必将是印度的,谢洛夫就将一会儿。
  从降水到气候,从耕地面积到技术推广以及绿色革命,谢洛夫代表印度人民在费劲的描绘未来,让苏联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志升起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作为苏维埃的眼睛,谢洛夫从来都是很自信,哪怕是在描绘未来。
  谢洛夫又没有欺骗葛罗米柯,反正印度可以把低种姓人口的粮食省出来出口。苏联只管进口印度粮食就好了,管那些粮食是怎么来的干什么?自己国家都快供应不上了,还有空去管印度人民的死活?
  “未来属于印度?那我们和印度的合作会不会让印度更加壮大最后不听话!”葛罗米柯想了一下问出这个问题。
  等他们能把种姓制度废除再说吧,目前看来没什么希望。这个国家啊,才是真正需要社会主义拯救的国家。好半天才让葛罗米柯相信印度粮食出口绝对没有问题,谢洛夫才离开了宾馆为会谈做准备。骗人真是太累了,尤其是把饥荒边缘的印度非要说成是未来农业强国,这需要不是一般厚的脸皮。谢洛夫可以说对得起苏联,这点他都做到了。
  第二天在印度总理府,苏联外交部长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展开会面,商量了关于印度的农业问题,表示苏联看中了印度在农业强国上面的潜力,愿意给予帮助把印度的绿色革命继续深入下去,经过谈判之后苏联愿意派出农业专家,以及提供农业机械上面的帮助,在农业领域上展开相互支持的合作,最后葛罗米柯把谢洛夫的话公开重复一遍,“未来必将属于印度……”
  和印度官员面露自豪神色的样子不同,谢洛夫出神的看着头顶的电风扇,全当没有听到,这句话跟他没关系,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第391章 统一战线
  这次印度共产党大会,并非只是南布迪里巴德那一只党派,而是全印度的共产党全部集合,南布迪里巴德总书记那个党派只是其中一个。以谢洛夫知道的情况,目前挂着共产党名字的印度全国性党派一共有七个。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事,似乎从社会主义者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有这个问题。可能因为谁都不知道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从社会主义者出现开始,一直就面临着不断分裂的毛病,如果没有这个毛病,有一段是时间根本不会出现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并存的情况。第二国际是现在的社会党国际,第三国际就是大名鼎鼎的共产国际。
  当所有革命者都认为自己才是最纯洁的革命者,这个麻烦就随之而来了,在第三国际暂时销声匿迹的时候,当今国际还有托洛茨基的第四国际存在,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声势还很大,如果没有记错,几年后的法国五月风暴就是这些第四国际的人搞出来的。暂时谢洛夫还没有把第五国际算在内。
  这种都认为自己最正确的想法,让各国的革命者越来越弱,因为他们在坚持自己理想的同时,首要的敌人就是和自己主张很像,但是手段完全不同的兄弟党派。
  简单的捋一下这种复杂的关系,社会党国际和苏联的东欧集团属于互相提防的姿态,因为社会党国际的很多党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发动战争。所以在第三国际的共产党眼中,社会党国际就是工人阶级的叛徒,帝国主义的帮凶。社会党国际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对苏联这边的共产党采取合作又对抗的态度。苏联这边也是如此,能用的时候就喊一下同志,不能用的时候再说。
  至于第三国际和第四国际,从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开始,就注定了两帮人是敌对关系。从斯大林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和托洛茨基的世界革命开始,两者就处在你死我活的态度。托洛茨基想要不输给斯大林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在苏联建国的时候在华沙战役中胜利,进而让德国变红,当托洛茨基支持的图哈切夫斯基在华沙兵败,让当时的政委斯大林做检讨的时候,就注定两者是敌人了。
  现在这种趋势仍然存在,谢洛夫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中苏关系紧张之后,很多国家的共产党都一分为二,要么拥护中国要么拥护苏联,当然拥护苏联是大多数。
  在印度共产党的问题上,谢洛夫不指望印度这种环境会出现革命,因为这太困难。但印度共产党也不能太弱了,这么弱小怎么成为苏联的助力?所以趁着这段时间印度刚刚失败,赶紧统一思想让印度共产党团结起来,哪怕是暂时的。
  为此他甚至让正在新德里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志出席,其实一般这个角色都是中央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的,但考虑到安德罗波夫刚刚回国,反正葛罗米柯和安德罗波夫干的事情都差不多,谢洛夫便请葛罗米柯和尼赫鲁一起出席。
  “印度共产党最近几十年来的目标都太过于混乱,一会学习我们的十月革命,一会学习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时不时还和国大党产生合作关系。葛罗米柯同志,我都不知道如何评价我们的印度同志们,不趁着这次印度战败进行整合,说不定过几年印度同志们又不知道采取什么主张了!”谢洛夫边说话品尝着红茶,不过不是中国产的,锡兰是茶叶大国,在印度搞到锡兰红茶比较容易。
  “好像是有这么一点!”葛罗米柯虽然外交部长,但社会主义之间沟通的事情都是安德罗波夫在搞,他毕竟不是很专业。葛罗米柯不想是安德罗波夫专门处理这种外交问题。
  “目前刚刚处在战败后,是最应该团结的时候,我就是害怕我们走了之后,印度共产党就分裂了,葛罗米柯同志,相信你也知道,在我们的历史上,分裂可不是个新鲜的词汇!”谢洛夫慢悠悠的把红茶喝完,继续说道,“印度短期内不具备爆发革命的条件,人民的不满需要激发一定的限度才行,所以让南布迪里巴德总书记和丹吉党主席沟通一下,促进团结最好,看看未来的变化吧……”
  在对于印度的长期规划中,谢洛夫希望印度共产党能够在几个邦首先取得突破。稳固住基本盘再作打算,这也是印度共产党在历史上做的,毕竟尼赫鲁还没有花生米这么无能,想要把印度变成民国那种环境,如果不是一群自私自利的白痴集体行动,那也是非常难的。
  印度虽然处在饥饿中,但好歹还可以活下去,尼赫鲁的政府中也不全是白痴,如果印度五亿人口也可以年年爆发大饥荒,那就不用谈了,赶紧支持印度革命。
  苏联最喜欢的就是花生米那样的领袖,比花生米水平在差一点就更好了。最好下面的军队比花生米的军队还要无能,可惜后一个条件很多国家能满足,但这么无能的执政党真的不好找。要不说苏联输出了这么长时间革命,最大的成果就是中国呢。比中国再差的环境苏联也找不到了。
  印度的矛盾远不到可以激发革命的地步,这也是谢洛夫一直想要印度吞并巴基斯坦的原因,没有矛盾可以制造矛盾,小矛盾可以激发成大矛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