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苏联因为二战中受创极重,主要精力放在了恢复国内经济上面,对外政策趋向于保守收缩。赫鲁晓夫上台后,最初仍延续了比较保守的外交策略,由于批判斯大林导致的混乱,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一度还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赫鲁晓夫稳固了统治地位之后,一度与美国进行了比较激烈的争霸,但由于总体实力上的差距,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退让告终。在强硬扩张失败后,赫鲁晓夫的政策转为对内大力发展农业与轻工业,提升经济实力,对外与美国缓和和解,力图美苏共同瓜分世界霸权。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后期,美苏斗争趋向缓和,世界局势整体比较平静。
  这不代表赫鲁晓夫甘于自己的国家被美国压一头,只是实在是因为实力不济采取的缓和政策,现在一个机会摆在了苏联面前,赫鲁晓夫只想确认一点,美国是不是真的会正式参战。
  “如果我们等两天的话,会正式看到美国的一系列表现。可以断定,我以本人十年在克格勃的情报经验做担保。”谢洛夫用肯定的语气断然道,本来还想要拍胸脯加重自己的语气,但考虑到面前都是苏联的最高决策层,还是算了。
  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起意的惩戒行动,或者是擦枪走火引起的冲突。中国和苏联的边界冲突就属于这种,甚至朝鲜战争开始的阶段也属于前者,只是后来越来越无法收拾局面。但越南战争不是这种情况,越南战争和后世的海湾战争属于早有预谋的那种类型。为了欺骗萨达姆,美国刚开始对萨达姆还采取了欺骗战术。
  后面这种类型的战争不会因为谢洛夫在苏联做了几件事情就消失,因为客观上美国国内有这个需求存在,这个需求不是他一个苏联人可以解决的。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如果美国陷入泥潭之中,我们就可以转移美国人的注意力,同时利用好这段时间扩大我们的影响力。”中央书记波德戈尔内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从性格上来讲,波德戈尔内和原来的第二书记科兹洛夫很像,但他没有科兹洛夫和军工企业还有国防部关系良好的条件。这个条件在勃列日涅夫身上,不知道赫鲁晓夫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被科兹洛夫的影子所影响。
  “是一个好机会!”勃列日涅夫郑重的点点头,然后把目光放在赫鲁晓夫身上,希望赫鲁晓夫能够拿出来一个决定性的意见。
  “中央主席团的同志们,我们不能马上参与进去。”谢洛夫在赫鲁晓夫说话之前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句话让这些人大感惊讶,谢洛夫的行事风格对他们这些人来讲不是秘密,典型的冲动份子,这次怎么一下转性了?
  “尤拉,我本以为你会迫不及待的建议我们进行军事援助。”勃列日涅夫虽然惊讶,但还是保持着和善的态度,转过身看了身后的谢列平一眼玩笑道。
  “我有我的理由,首先就是如果我们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正式表态,很可能会让美国人变谨慎,控制战争的规模。”谢洛夫当然是没有能吓唬住美国的能力,可是苏联有。历史上美国当心大胆的一脚踩进泥潭,刚开始也和苏联对越南战争不闻不问有关系。
  冷战之所以是冷战,就是因为两个军事集团虽然互相对峙了几次,但都没有进行全面战争,谢洛夫也不会闲的蛋疼,想要把世界改造成辐射世界。
  “所以在第一年的时间中,其实我们应该装作一副很忙的样子,实在不行我们就散布一些苏联现在气候不好,或者那里出现了一些自然灾害的消息麻痹美国。让美国有一种苏联不会造成阻碍的感觉。”谢洛夫微微侧头看着苏斯洛夫道,“苏斯洛夫书记,你认为呢?”
  “宣传欺骗么?虽然只是一种小手段,但用一下看看效果也好。”苏斯洛夫面色不变的认可了谢洛夫的意见,对于他来讲,这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赫鲁晓夫也点点头,这也是他考虑的事情,再说自己的改革还没有完成。看看美国是不是全力投入战争也好,如果美国下了血本,苏联自然是卖肾援越。要是美国只是立足于防御,那苏联还是专心修炼内功比较好。
  越南战争不是美国说防御就防御的,这点谢洛夫十分明白,因为越南背后的支持力量不是苏联自己,还有一个中国。提到中国,谢洛夫不得不承认因为自己的因素,中国在这个历史中受到的孤立更大,原因就是这个历史时空中国把印度的东北部整个吞了。这种情况下要洗地,可比本来历史中更加困难。
  所以谢洛夫在刚才的话题有了结果之后,提出了第二个建议,“越南不能没有一点支持,如果没有一旦表示的话,越南人凭借自己是撑不住的。所以基于首先战胜美国的考量,我建议应该和中国同志缓和一下关系,在抵抗美国侵略的大局的前提下,恢复和中国的联系,让中国放手支援越南。”


第493章 越南战争
  “尤里这个建议很好,最大的敌人始终是美国,我们和中国只是吵吵嘴而已。”苏斯洛夫立刻表示了支持,在不少人的认识中,中国不过就是和南斯拉夫学习想要自立山头,脱离掌控其实可以容忍,但不要把手伸到苏联的势力中。
  苏联无法容忍的是,中国独立后还把手伸到东欧来,而东欧国家仗着中国的支持对苏联的控制不满,这个问题是没法谈的,苏联绝不会容忍。
  到了一九六四年,苏联已经稳定住了自己的基本盘,其实最激烈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谢洛夫提出在共同敌人的前提下,和中国缓和关系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建议。
  对于苏联来讲,大局就是美国,只要能收拾掉美国,别说和中国做朋友,就算是和联邦德国做朋友都没有关系。不就是阵亡了三千万人嘛,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论,但其实大多数的意见还是认可了这个提议,尤其是苏斯洛夫表达了强烈的支持,最后赫鲁晓夫还是听从大多数委员的意见,和中国改善关系,不过没有让外交部去做,这个任务落到了中央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的身上,和中印战争时期的访问一样,安德罗波夫需要在美国对北部湾事件表态后再去中国。
  谢洛夫之所以不想让苏联马上搀和进越南战争,除了让美国放心的踩进泥潭之外。主要还是不想再印尼大局已定的之前分散力量,按照历史时间,印尼的政变也迫在眉睫。这个时候分散克格勃在东南亚的力量加入到越南战争中去,风险大的不可想象。
  万一没看住印尼的动静,越南战争就是打赢了,最多也就是和历史上一样让美国肾虚一段时间,要想造成战略上的失败,还是要把印尼掌控在手中。除了西欧,有价值的地方就这么几块,中东、东南亚、非洲和南美、其中中东是苏联可以够得到的,东南亚苏联自己的势力虽然有些够不到,但可以借用中国的影响力,怎么说大家都姓共。至于非洲那群黑叔叔那就是尽人事听天命,能不能成谁都不知道,南美除了发展一下情报网络,短时间内除了等待机会就是等待机会。
  这一切的前提还是要美国正式参战,否则说什么都没用。今天谢洛夫在克里姆林宫呆的时间格外漫长,在晚上散会之后,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两人一起离开了克里姆林宫。
  白天的燥热已经散去,两人享受着莫斯科夏季旁晚独有的微风,从工作上来讲两人是非常有共同语言的,主管的事情有重合,只要说上两句就能找到共同语言。
  “谢洛夫主席,如果美国真的全面参战,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安德罗波夫一丝不苟的看着坐在旁边的克格勃主席,和他相比,谢洛夫的姿势就没这么严肃,就像是一个瘫痪的病人,或者说像是一摊烂泥。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的死期来了,我终于可以不用考虑美国的因素干扰自己的计划了!”谢洛夫瞬间从瘫痪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拉长声音意味深长的道,“美国人总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可以一个国家摆平所有的事情,认为朝鲜战争只是一个意外,如果抱着这种心理作战,那他们付出的代价不可想象,等着吧,克格勃的相关计划多到可以用卡车拉!”
  “哦?”安德罗波夫笑了一下,似乎对这个话题颇感兴趣问道,“那有没有中国相关的计划,你也知道,中国人其实是一个难对付的谈判对手。”说到这的时候安德罗波夫摇摇头,似乎对这种情况颇为无奈。
  这个年代的中国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不可接触,来硬的不行,来软的也不行。就算是苏联在面对中国的时候,也有一种无处下嘴的感觉。万一东南亚最后全部跟着中国走,拉起了一帮小伙伴的中国会不会和苏联唱对台戏?谢洛夫不担心,大国旁边的小国都会远交近攻,一旦中国和苏联吵起来,东欧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肯定支持苏联,东南亚的社会主义则肯定不会支持中国。
  不过嘛?这种无处下嘴是对于别人,谢洛夫不在这个行列中。面色不变的回答了安德罗波夫的问题,“到了中国之后,可以在一个适当的场合询问一下中国的原子弹进程,也不用威胁,直接告诉他们我们已经掌控了进度,三个月内应该就成功了。”
  中国的原子弹试爆时间和赫鲁晓夫下台的时间差不多,谢洛夫的记忆没错。现在苏联国内有他看着,只要有对赫鲁晓夫政变的苗头,他绝对会有所察觉,这个问题是不用担心的。
  “这是哪的消息,快成功了?”安德罗波夫十分惊讶的问道,“竟然这么快,我以为至少近几年是没有希望的,看来中国人也是拼命了。”
  那是保命的东西能不快么?谢洛夫耸耸肩道,“我这是按照最顺利的进展进行推测,可能不准,但你可以利用这个话题试探一下中国。这样对你的访问可以会有些效果,当然我们主要是谈合作的,这个问题不重要,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中国,我们知道这件事就行了。”
  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