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勃列日涅夫,会做出什么决策,还都不好说。
  关于赫鲁晓夫的退休待遇问题,是由勃列日涅夫本人制定的,对于苏联共产党来说,处理前最高领导人的退休事宜是件非常新奇的事。事实上,在整个苏联目前的历史当中,只有赫鲁晓夫一个人有过退休的经历,无论是在他之前的列宁和斯大林,还苏共历任领导人都履行了与岗位共存亡的伟大职业情操。那如何制定赫鲁晓夫的退休待遇,就成了一件完全的新鲜事,在这之前谁都没有经验。
  对于勃列日涅夫也是如此,因为这个时空赫鲁晓夫不是被政变下台,而是多执政了四年后自己退休,那这件事就更加的复杂,历史上勃列日涅夫亲自为前任落实了待遇标准:有一辆轿车,一套郊外小别墅,还有一笔不错的特殊养老金。但那是建立在赫鲁晓夫被政变的前提下,而赫鲁晓夫完成了交班,那这个物质标准看起来没有问题,那其他标准呢,比如政治标准呢。
  这就是谢洛夫第一次参加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的时候,留下的第一个印象,物质上的退休待遇好说,那政治上的呢?赫鲁晓夫随时能回到克里姆林宫?对着现任的苏联领导人提出建议?那肯定是不行的,勃列日涅夫脾气在好,也不会容忍这件事的发生。更何况比他脾气硬的人比比皆是。
  在赫鲁晓夫退休之后的第一件事,新的中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仍然在讨论这个前任领导人,此时距离赫鲁晓夫召开的大会过了三天的时间。确切的说,其实昨天大会才刚刚闭幕。
  现在整个世界中对赫鲁晓夫退休的举动都是盛赞,尤其是法国,要知道法国的抗议风波才刚刚过去不到三个月,苏联国内当然也是如此,但对于在座的人来说,这肯定是要过去的,从本质上来说,除了赫鲁晓夫自己,包括谢洛夫在内,还都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斯大林份子。虽然克格勃在前几年一直都在抓捕斯大林份子,但这和他们同样是斯大林份子不耽误。
  “我们还是要让赫鲁晓夫同志忙起来,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谢洛夫终于还是在自己第一次参加的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开口了,“在以前赫鲁晓夫同志看到的东西都是宏观的,以他的职务也看不到具体的细微生活,而退休之后他可以看到人们生活当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很多,一个人在生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而这些事情赫鲁晓夫同志以前都没有遇到过。”
  毕竟赫鲁晓夫已经不是第一书记了,如果谢洛夫还把赫鲁晓夫称为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心中就算不说,肯定也会不高兴的。所以谢洛夫称赫鲁晓夫为同志,就像讨论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
  “谢洛夫同志,其实可以更加具体一点。”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很感兴趣的问道,“用生活的琐事冲淡赫鲁晓夫同志生活的平静?”
  “不,我认为可以照顾一下赫鲁晓夫同志的政治情绪,比如一些遗留下来的毛病。”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其实这不难事实,赫鲁晓夫在退休之前是第一书记,一下子成为一个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肯定会不适应的。相信赫鲁晓夫指导工作的想法还存在。”
  按照历史记载,赫鲁晓夫退休之后会下意识的抓住一切机会重温他的领袖生涯。他经常走到附近农场的地里,对农民们可怜的收成表示出一个领导人式的忧心忡忡,渴望提出他高瞻远瞩的农业建议。他甚至用望远镜监视地里干活的农民,每当有负责人出现时,他就急忙赶过去提出他的意见。但赫鲁晓夫很快发现,这些小领导们完全不把前最高领导人的指示当一回事,这让他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这件事不难解决,赫鲁晓夫退休之后肯定不会经常接触到更高级别的干部,但基层干部肯定会接触到,谢洛夫的意思是让基层干部对这位前任领导人给予尊重。有些工作的事情可以听从一下赫鲁晓夫的建议,毕竟赫鲁晓夫的建议根本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都点点头,这种建议是可以被接受的,同时每年的胜利日阅兵、五一游行和十月革命阅兵式,也可以把赫鲁晓夫请回来站在红场上,表示这是对前任领导人的尊重,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也可以去看望赫鲁晓夫,聊聊天。
  “但这一切必须在克格勃的监控之下,我们都一直在执行他的政策,但实际上我们从中明白,有很多政策是缺乏考虑的,一些问题必须得到修正!”勃列日涅夫先是听取了柯西金和谢列平的意见,然后拿出了意见,算是把赫鲁晓夫的退休生活规划完毕。
  “尤拉,不谈谈这方面的意见么?”勃列日涅夫似乎颇为大度的问了谢洛夫有什么意见,要知道谢洛夫从来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且进入中央主席团才七十二小时,这个时间还要算上从提名开始到现在。
  “我只是一个安全干部,说实话进入中央主席团根本不知道做什么,中央决议我会听从,只需要做出决定之后让我执行就行了,一些超出了安全范畴的问题,我不能表态。”谢洛夫十分谦虚的面对这个第聂伯罗黑帮的老大,难道我还不知道这幅谦虚样子是暂时的么?
  “毕竟我们还是要贯彻党内民主,哪怕就是安全干部,也可以对别的领域提出建议,我们考虑考虑之后,可以研究后在做决定嘛。”勃列日涅夫温和的说了一句,然后开始征求别人的意见,苏斯洛夫、柯西金、谢列平、安德罗波夫这些人。每个人的意见勃列日涅夫都在征求,在刚刚成为第一书记的时候,他显示了温和的态度。
  其实赫鲁晓夫的问题仍然存在,只不过印度和苏丹的成功变色,冲淡了苏联国内因为赫鲁晓夫的剧烈变动而带来的问题,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谢列平其实都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但因为外部环境解决了一部分的压力,才当做没有看到。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首要实行的政策就是,在不使苏联社会发生大的波动、人心稳定的前提下,尽快地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具体政策进行调整和纠偏。
  现在赫鲁晓夫已经退休,那么这些新任的领导层,首先要把赫鲁晓夫的改革纠正一部分。首先,重新恢复按地区生产特征建立统一的党组织与领导机关,取消赫鲁晓夫时期以生产原则为基础分别成立的工业党组织与农业党组织。
  把一个州分成了两个党中央组织,这样在进行各管一摊的同时,也出现了争权夺利的情况,勃列日涅夫在征求了其他人同意之后,定下了改革的办法,把两个党组织合并。在中央主席团获得了通过。
  其次,在加强企业经营独立性与经济刺激方面实行改革,改革计划体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靠下达大量指令性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丧失了独立性。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利润基本上全部上缴,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靠国家财政的无偿拨款。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经济改革时,强调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与企业经营活动结果之间要挂钩,相当一部分利润应留给企业。这样,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外,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长期贷款。
  在赫鲁晓夫之后,新的领导层首先开始对这几年出现的问题开始调整。早在他们没有到达现在的位置上时候,就已经开始讨论过这些问题。所以在交流之后都很快的通过了决议。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的舆论阵地上的事情。”最终一直没有说话的苏斯洛夫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开口了,很严肃地说道,“这几年来,国内的舆论和文化环境,出现了非常令人不满的地方,我可以接受一定的调整,但显然不是现在这样,这种明里暗里一直对国家和中央冷嘲热讽甚至污蔑的情况,必须要得到纠正。”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索尔仁尼琴的事情我会亲自去做,至于其他方面,随后我会递交报告给书记处,以及苏斯洛夫同志。”谢洛夫面色严肃的保证道,这个态度很让苏斯洛夫认可。


第611章 进攻和缓和
  苏联的知识分子阶层,在赫鲁晓夫放松文化管制之后,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变化。显然这种程度的反弹,已经让苏联的思想领域权威苏斯洛夫不满了很长时间。平心而论,这种变化不是赫鲁晓夫想要的。他缓和了文化钳制的,思想文化、艺术科技迅速复苏,但赫鲁晓夫在执政后期又强调文学和艺术的党性,严厉批评给现实抹黑的作品,强化了书报检查制度。他主张与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但仍坚持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要让谢洛夫来看,那显然是希望改正斯大林时期那种太严格的社会环境。但随后发生那种不愉快的变化,赫鲁晓夫也一样看到了。于是就出现了解冻文化界,同时不断给予文化界那些所谓文化人不断警告。在缓和的同时,仍然和美国在各种领域上较量。
  好歹赫鲁晓夫还知道自己有些地方过火了,至于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从来就没觉得自己的改革危险,最后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被打出GG,还一副懵比的样子。
  对于此时的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来讲,那就是把效果还不错的改革继续深入下去,把效果不怎么样的改革马上停止,对苏联的国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国内的政治结构上,合并被分开的两个党组织,经济方面则是柯西金继续深化改革,发挥苏联的内部潜力。苏斯洛夫希望文化界停止对国家明里暗里的嘲讽,谢列平则希望建立起来公平的法治环境,还有正常运转的监督体系。
  在赫鲁晓夫刚下台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面,整个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苏联的新任领导层就是这么度过的。真理报不断发文,刊登新任领导层的举措,同时目前还在一直宣传赫鲁晓夫退休的意义,以及他对新任领导层的期望。
  此时的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处在最少的时代,除了勃列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