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7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们,请你们理解,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意大利人。冷战从里根上台之后,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在急剧下降,这个时候我们两党需要团结。”
  “贝林格总理,我个人同意你的看法。”天主教民主党领袖皮科利沉默片刻道,“从国际民主同盟成立到共产国际成立,美国和苏联互相的对抗正在快速升级。欧洲似乎因为美国和苏联的对抗加剧,又进入到了五十年代那种尴尬的状态。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之后二十年,我们有感受到了天空中的战争乌云。”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是苏联的实力和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苏联最弱的时候是战后十年,只是被中国战场的胜利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种衰弱。现在几十年过去,苏联勉强算是从几千万人口的死亡中挣扎出来,处在硬实力的最高峰。
  “所以保护住意大利,是我们意大利共产党和天主教民主党的共同责任。”贝林格在国会低语道,“我知道很多天主教民主党对共产党心中是有些疑虑的,现在我请求你们,看看现在这个世界,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对美国和苏联有明显的倾向性。实力对比已经改变了,我们看不出来谁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这就是我决定成为共产国际观察员的原因,我们不能孤立,同样也不能加入到任何一方,保护意大利自己的利益,是我们两党共同的目的,这当中我们不站在任何一边。”贝林格的话,过得了包括了皮科利在内的天主教民主党议员谅解。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法国,法国共产党和法国社会党的沟通,更加缺少剑拔弩张的气氛。
  “好大的声势!”法国总统密特朗听到法国共产党的代表叙说当时的情况后,也不得不赞叹,现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十年前、二十年前这么风起云涌。可苏联大旗一打起来,立刻就有一百多个党派拥护。至少从声势上,可比美国的国际民主同盟强太多了。
  苏联阵营是不缺人的,甚至现在苏联控制的很多国家,都是西欧移民的重要来源地。有人口有面积,和意大利人的看法一样,密特朗觉得短时期内苏联和美国无法决出胜负,可未来呢?到底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可真的不好说。
  任何一个国家都愿意和最终的胜利者站在一起,如果苏联现在各方面都超过美国一截,谁会和美国人做朋友,一个边远大洲的乡巴佬,怎么和控制欧亚大陆的苏联相提并论。
  可以说只要苏联和美国表现出来让人看见的差距,前往不要以为其他国家会抱着美国的大腿一起沉没,北约的叛徒触发条件只是高一点而已。并不代表那群老牌帝国主义有节操。
  “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怎么都一副社会党国际的口吻?真到了胜负已分的时候,我看我们应该考虑鉴定一下这两个党派的性质。”谢洛夫歪着头把报纸放在桌子上,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刚刚回国的时候,那真是风起云涌,各种指责接踵而至。
  简直就像是两个党派参加莫斯科大会,就等于叛国一样。连总政委都觉得,是不是一场针对西欧共产党的打击马上就要打来?不得不说,他当时想到了很多著名历史事件,比如国会纵火案。
  如果西欧真的出现了针对共产党的迫害浪潮,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可谢洛夫是乐见其成的,这两个党派都快和社会党差不多了。受到迫害还可以让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同情,甚至可以用来凝聚共产国际这边的人心,好事,绝对的好事。
  可惜西欧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事的,这里是美国和苏联争夺最激烈的地方,除了沿线的数百万大军,还包括了媒体、道德等等的比拼。如果西欧出现了这种让一般人都无法忍受的迫害运动,那敌人是最高兴的了。
  要是在南美、中东、非洲东南亚这种地方,苏联和美国、克格勃和中情局早就上阵大打出手了,抓住敌人的跟随者绝对往死里弄。可是西欧,两国就不得不装伪君子。
  总政委自怨自艾的时候,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乘坐飞机飞到了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南斯拉夫访问,作为苏联和南斯拉夫缓和的访问,葛罗米柯此行让苏联中央主席团很重视,南斯拉夫现在的局势比较微妙。
  铁托去世已经三年,他设计的这套共和国的运行模式目前还在起作用。谢洛夫是很了解的,要知道铁托去世之前的几个月两人还见过面,随后铁托进行了一系列的紧急调整,主要都是用来防备苏联的,可惜的是几个月时间他也调整不出来什么东西。
  苏联还是开始尝试,和这个一直不太听话的小兄弟沟通,这是最后一个不听话的小伙伴了,几年之内能把南斯拉夫问题解决的话,苏联就解决了阵营内部的所有问题。


第887章 南斯拉夫的变化
  葛罗米柯开始和南斯拉夫进行柔情攻势,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和克格勃主席谢洛夫两人,则前往了明斯克,听取华约作战联合会议的报告。从里根上台的第一时间开始,苏联和美国两国之间已经没有温情,所能做的就是看谁先死。
  “从今年开始的五个月以来,我们已经能明显看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敌视,可以说我们现在和北约处在准战争状态。战争正在一步一步走来。”以国家安全总政委的名义参加这次华约联合作战会议的谢洛夫,刚刚开始就位目前的美苏关系定下了性质。
  里根从刚刚上台开始就对苏联有明显的敌意,而且开始着手消除苏联的支持力量,只不过头一两年里根对美国国内的梳理还没有完成,步伐比较缓慢。但是从马岛战争之后,这个动作就明显加快了,国际民主同盟的成立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他方面的手段还有很多,涉及到了很多国家和产业领域。
  谢洛夫如果现在说里根是一个先天性的白痴,很多西欧媒体包括美国国内媒体都会非常赞成,因为正常来讲一个美国总统为什么要领导自己国家和苏联拼命呢?支持者固然很多,反对者同样巨大,社会分裂的程度一点都不比后世小。
  可他真的敢推行自己的反苏政策,而且正好赶上了苏联最高领导层排队去见马克思的时间,就现在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苏联就和没有总书记一样。人们从电视上看到最多的几个领导人,不是总书记和第二书记,而是外交部长、克格勃主席和国防部长。这种状态很不正常……
  “各国军事反间谍机关也都在,我就暂时说几个方面的工作,让同志们防备!”谢洛夫清了清嗓子道,“里根对苏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集中于国家安全委员会而不是国务院,制定对苏战略的核心人物是国防部长温伯格与中央情报局长凯西。就像是我和乌斯季诺夫同志的关系一样,大家可以反向去想。”
  参加会议的华约高级指挥官都点点头,这样说很容易令人理解。情报领域和军事领域,一直都是国家级对抗的主要战场,比起频繁程度,情报领域可能还更多一些。
  给反苏活动予以财政、情报和后勤方面的支持,以确保反对派在苏联心脏的生存;对各国反苏抵抗组织提供财政与军事支持,把战争引向苏联自身;通过与沙特阿拉伯合作压低国际石油价格,并且限制苏联向西方出口天然气,以减少苏联的硬通货收入。
  发动一场不择手段的神经战,在苏联领导层制造恐慌情绪;发动一场包括秘密外交在内的全球性战役,从而极大的减少苏联获得西方高技术可能性;广泛的散布假技术情报,企图瓦解苏联经济;开展一场具有进攻性的高技术国防建设,使苏联经济遭受沉重压力,并且加剧其资源危机。
  “从里根上台以来,美国飞机和军舰入侵苏联领空和领海的次数逐渐增多。随着国际民主同盟的成立,这一波的侵犯行为会越来越多。索性的是,我们比二十年前有了更多的选择,东南亚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我们的投资,在某些可能比较危险的国家当中,我已经准备好了应对美国的军事干涉,比如拉丁美洲。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问题,我们获取的外汇其实用处不大,支撑我们自己阵营的使用毫无问题。当然这个问题还是要解决。”谢洛夫清了清嗓子道,“沙特这个国家配合美国的行动,伤害的可不仅仅是苏联,要知道石油对伊拉克和伊朗,比苏联可是要重要得多。后面两个国家,从军事上可不是弱国。”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指挥伊拉克和伊朗的军队,在中东打击亲美国家,然后通过石油涨价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呢?”保加利亚人民军的一个将军考虑了片刻说道。
  “很新颖的思路,不过我认为还是要等待伊拉克和伊朗两国自己无法容忍,主动需求我们华约支持的时候,更加适合发动这场军事和经济并重的战役。”谢洛夫伸出一根手指道,“也不用直接进攻沙特,可以尝试在科威特这种国家做一点文章。”
  “类似于沙特那种国家,伊拉克和伊朗也不一定能吞下去,但如果以确保摧毁为目的,摧毁沙特的油井马上撤离,倒不是很难,两国的战斗力虽然不高,可也要分和谁相比?幸亏沙特的军力更弱小。通过多方面考虑发动快速战役是可行的!”谢洛夫和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两人交流了一下同时点头道。
  这个多方面的考虑,还有苏式武器和美式武器的国际军火份额的问题,武器这个东西吃不能吃喝不能喝,如果卖不出去肯定会对国家的财政造成压力。从越战之后的很长时间当中,容易大规模装备但是成本不高的苏式武器,给美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里根想要美军敢和苏军针锋相对,必然要挑选一个装备苏联武器的亲苏国家。甚至多花钱也要证明苏联武装起来的国家没这么可怕。美国选择的第一个国家是鼻屎大的格林纳达。为了树立起来强大的美利坚这种信念。
  美国开始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