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8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总书记,你指的优势,是不是你们苏联的无偿劳动力古拉格?”
  “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有些人是不可拯救的。这就是我最讨厌你们美国人的一点,明明国内的凶杀案这么高,为了军火利益却从来不对武器进行控制,还好意思说这是美国人的基本权利来保护自己,这都什么年代了?拿枪就能对砍由坦克、航空母舰组成的军队?真是笑话!国内这么一点利益都舍不得放下,你们国家是多么无耻?”谢洛夫没有隐瞒古拉格已经从苏联复活的事实,他认为这样很好,难道还要给犯罪分子修别墅当大爷一样的养起来么?
  “这就是你把苏联变成警察国家的原因?”里根同样回避了美国的枪支问题,还拿自己举例子道,“我本人就经过被刺杀,但是我知道杀人的不是武器而是人,控制武器不如瓦解掉人们心中的仇恨……”
  “那应该可以在共产主义社会达到,美国是绝对达不到了,美国是资本主义的最高级阶段,帝国主义国家。”谢洛夫直接抢白道,“美国的社会已经不可能更进一步,你不可能禁枪,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要找别的理由了……”
  “然而以强大的警察力量压制反抗,让社会平稳就是你的办法么?人民的心情得不到释放,到时候就会像是火山爆发一样,摧毁一切。”里根浅笑道,“你能维持多长时间的高压状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么?”
  “要说警察国家,应该是你们美利坚合众国。我很奇怪,一个可以随时击毙不听从指令民众的国家,是如何洗脱自己的问题,而指责另外一个国家是警察国家的呢?”谢洛夫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问道,“除了美国,还有另外一个国家是这样么?或者就像是美国资源自语的梦呓,美利坚是唯一的?别的国家没有这种权利,美国的警察就必须要有?”
  同时在两人身后的美国特勤人员和苏联安全人员,目视前方,美国的特勤们心中不断的思索,两个国家的领袖敌意这么明显?而且因为是用英语对话的原因,他们听得懂,有些问题上好像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也说的有点道理。
  至于苏联的安全人员,则是完全保持着雕塑的状态,首先他们听不懂在说什么,就算是个别人懂英语听得懂,也不会多嘴,他们的职责就是在这里站着,而不是做别的事情。
  可能是两个人早就对对方久仰大名的缘故,所以刚刚见面就非常相见恨晚,非常想要和一直以来给自己制造了不少麻烦的对手切磋一下,所以从第一句下马威开始,谢洛夫和里根之间的对话就源源不断,把互相指责对方和对方的国家、对方的思想、对方的制度、对方的一切当做正事,至于战略防御计划和中程导弹条约这种小事,暂时没有想起来……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以劳动本身创造的价值来衡量,而不是通过数学游戏制造出来的一些手段,制造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繁荣。”谢洛夫一点不客气的对里根说道。
  “市场经济规律是存在的,金融业的发展可以更好的调动自由经济体,苏联人那种生活在沉闷状态中的生活,本身就在瓦解创造力。”里根一点不在意的反驳道。
  “资本家在创造力方面,注重体现在创造了很多隐蔽剥削的手段。而社会主义的创造力,则是更加公平的面对社会,从受众人数上来考虑,就算是有一些缺点,也可以更加让更多的人发挥这种创造力。”谢洛夫继续阐述苏联的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整个社会分配是按劳分配为基本形式。
  “我们的国家很公平,就算是军备竞赛,苏联的压力也是平等的分配到每个人的身上。如果美国这么做了的话,估计最底层那批人马上就活得不像人了。”谢洛夫的见到里根还要反驳继续道,“当然了,以美国的自然条件,活得不像人也不一定会饿死,更何况你们国家有这么多的外来非法人口,可以让那批非法移民活得更加不像人……”
  咳咳!眼见着两人还要继续下去,里根带来的助手看不下去了,这种相见恨晚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看这股热乎劲,估计一整天时间两人也能继续聊下去。必须要提醒两个在谈正事的领导人,应该谈谈小事了,比如战略防御系统,和中程导弹条约什么的。
  “还有利比亚人质危机!”谢洛夫面带揶揄的从旁边提醒道,看着里根的臭脸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人质危机还没有过去呢!别以为完事了……
  这句话出口,里根明显严肃了不少,比起谢洛夫这个大特务头子在苏联国内的地位,现在还在被利比亚人质事件困扰的里根,明显要操心的多。他也希望尽早结束这件事,可是?
  这必须要看苏联人是怎么想的,毕竟其中一个重要的相关方,就是利比亚背后的苏联。
  想起了自己已经是美国总统,而不再是只顾着抢镜的演员,里根才不得不从这种相见恨晚的状态中抽身,看来想要从语言上压住谢洛夫一头,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用了一点时间回归真正的身份,里根变回了那个自信又幽默的美国总统,可在谢洛夫眼中,他还是那个演员。万分可惜的结束了这次友好和深入的交流,现在也不得不面对枯燥的正式谈判!
  美国和苏联各有各的利益,其中还交织着欧洲国家对两国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哪怕两人都不愿意,也必须要给其他国家一个交代。苏联在自己阵营中的政治挑战稍微小一些,可也不得不尊重这些国家的意见。至于美国阵营内部的一群老牌帝国主义,其实也很麻烦。
  “在利比亚的问题上,我的意思是,卡扎菲必须释放全部被绑架的美国人质,同时要对被杀害的美国人质负全责,并且给于补偿。”里根一点也不掩饰地说道,“不然教训会接连不断的到来,直到那条疯狗妥协为止。”
  “美国想要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我是一点都不会反对的,反正埃及、伊拉克和叙利亚都已经表达了支持利比亚的决心,我也认为美国现在还有跨洋作战的能力。既然如此的话,那还等什么呢?”谢洛夫神色轻松建议道,“我觉得二十万美军登陆就能解决问题,美国绝不会再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我建议里根总统现在可以试试。”
  “苏联似乎没有诚意!”里根眉头一皱看着谢洛夫道,“公然支持一个绑架人质的国家?”


第977章 心理交锋
  “谈判就是谈判,希望里根总统更有诚意一点。用武力逼迫对手就范,对付一般的国家还可以,对付苏联还差一点劲。”谢洛夫打着哈欠无所谓的道,“再说,又不是只有苏联。北非并不是苏联的利益地区,相信你们也明白。”
  另外一个玩家自然是法国,美国和苏联想要交锋本身就要全力对待,哪还有余力去收拾法国人?除非里根能用重大利益作为交换,可谢洛夫不怕,他同样抓住了法国的软肋,共产国际的正式成员,阿尔及利亚工人党。国家和国家的利益纠葛,并不是简单就能说清楚,怎么权衡和选择,法国人自己最有发言权。
  “可是我不得不怀疑苏联的立场,是真想你们说的那样,为了解救人质,还是在沉寂抹黑美国。”里根其实想问的是,是不是在抹黑他本人。
  “当然是为了救人!”主要是抹黑你本人,谢洛夫不以为意,现在这种情况谁难受谁知道。里根之所以没有卡特这么着急,主要还是里根已经连任成功了。可这不代表这批人质就不重要,里根想要安然的下台,不是被骂下台,就要妥善的处理人质危机。
  苏联并不在这件事上着急,着急是别的事情,不过要释放一定的烟雾弹来保证得到真正的利益。外交领域不是能解决所有事情,很多旷日持久的谈判,其实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一直无休无止的谈下去,其实是为了换取别的地方让步。或者是等待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下来打破僵局,和上班打卡没有区别。
  这个道理谢洛夫以前不懂,现在懂了,所以一般不把希望放在外交部上。而是靠克格勃解决问题,等真到了不可挽回的时候,在从外交部想办法。在他眼里外交部只是一个沟通渠道,只有真正到了危急时刻,用来和美国沟通的渠道。
  现在的两人,一个人是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另外一个是美国总统。不在是大特务和三流演员,像是刚才那种相见恨晚的情况也再不会出现了。现在开始的一点一滴的试探,伴随着对对方的迷惑,内里思考是不是有以小搏大的可能性。
  在利比亚人质问题上,是里根比较有着急。谢洛夫也在别的问题上心焦,一次性摆出这么多问题来谈,本身也是一种迷惑。来掩盖真正的目的。
  很快里根也冷静下来,开始从别的议题上开始对谢洛夫试探,他也不相信苏联就没有一点有求于美国的地方,一点都没有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没有有这次见面。
  道理太简单了,如果苏联没有求助美国的地方,全部领域都占据优势的话,怎么可能让总书记谢洛夫出来和他见面?肯定有一个议题是苏联非常关心的,问题是这个提议到底是哪一个?于是第二轮里根发起的试探开始了……
  关于战略导弹防御体系,也就是里根发起的星球大战计划,而苏联决定迎战的防御体系。里根首先很淡然的叙述了美国的立场,中程导弹条约决不能和星球大战计划捆绑。
  “妄图改变目前的现状非常危险,美国不一定能赢。”谢洛夫非常冷淡的回答道,“一旦美国输了,苏联的核优势就会变成绝对优势,真不知道美国人会不会为了选择你后悔。”
  “美国的科技力量怎么肯能会输呢?”里根对本国的技术非常自信,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