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远远不是李先科可以相比的。
  “所以你想让我去苏丹,在苏丹扩大玉米产量,你害怕万一玉米战略失败了,苏联的粮食会出问题?”苏卡切夫院士几乎马上就明白了谢洛夫的想法,转而吼道,“还不如直接阻止玉米战略的实施,你这样是在平白浪费国家的精力!你已经想到了后果,为什么不发出自己的声音!”
  “苏卡切夫院士同志,我只是一个克格勃的第九副主席!”谢洛夫自嘲道,“我们克格勃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对于很多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但事情还没有开始,谁都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样,我的工作只能做到对最坏的可能性做出防御,而不是在刚开始的源头卡主。那超出了我的能力,也超出了克格勃的能力!不得不承认,在有些方面上,我们克格勃也不是无所不能!”
  克格勃有没有这方面的职责,有!情报工作包罗万象,自然也有每年对全球农业的分析,这也是谢洛夫能够把苏卡切夫院士这些人保护起来的重要原因,但也就是仅此而已了。指望克格勃有更大的作用,那就强人所难了。
  “如果苏卡切夫院士可以在苏丹做出成绩,完全可以在第一书记同志亲自关心的玉米战略上表现抢眼,更加容易改变你们这个学派不利的位置!”谢洛夫缓缓地说道,“苏丹是非洲自然条件最好的国家,气候也适合玉米的生长!所以我觉得,这次苏卡切夫院士你来讲,也是一次机会,如果可能的话,我真希望你能把整个苏丹都种上玉米!”
  至于苏丹会不会出现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这种小问题,不在谢洛夫的考虑范围之内,第一那里是苏丹,不是苏联!谢洛夫没空去关心,别说是这种小问题,就算是发生了人道主义灾难,他也不在乎,苏联粮食要真的出现了问题,谢洛夫肯定会想办法把苏丹的粮仓搬空。
  有句话谢洛夫其实很想说,但苏卡切夫院士只是一个科学家,对于科学家谢洛夫一直都抱着尊敬的态度对待。这主要是谢洛夫一直受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口号的影响,所以不管在任何时间,不管自己是多么得势的时刻,都不敢对科学家不敢有一点不尊重。不但是对待苏卡切夫院士是这样,就算是已经被证明是犯了错误的李森科,他一样不愿意这样。科学是一直发展的,谁知道李森科在过了几百年,说不定还会东山再起呢。
  所以对于苏卡切夫院士谢洛夫还是闭嘴,这种一直坚持真理的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不论是任何国家,人类的进步都需要这些科学家来推动。小小的不尊重,谢洛夫完全可以擦干净脸上的吐沫星子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你是想让我对祖国的农业问题视而不见,然后采取婉转的方式从苏丹推广玉米种植,从侧面解决国家可能失败的玉米战略?”苏卡切夫院士一脸的冷嘲,好像第一次认识谢洛夫一样,言语间对谢洛夫自保的方法给予彻底的鄙视。
  科学家就是容易太理想主义,谢洛夫根本不会把苏卡切夫院士的一厢情愿放在心上。中央主席团这么多人,中央委员这么多人,轮得到他一个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的家伙上去和第一书记对抗么?谁会记得他为了苏联粮食的牺牲?没有人,就算是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能有人想起谢洛夫的牺牲嘛?仍然没有人!既然没有人会记得谢洛夫,他为什么主动出去趟地雷?他又不是伊朗那些阿訇忽悠上前线趟地雷的圣战者。
  “苏卡切夫,你还是想想如何证明自己的学术成绩吧!”谢洛夫顾左右而言他道,“科学是不容被亵渎的,我希望你能够证明自己是站在真理一边的!”
  既然苏卡切夫院士想要骂就骂吧,反正这个老头子确实没有骂错。就像和法国人刚刚谈判的基本论点一样,归根究底是谁求谁的问题。毫无疑问,现在是谢洛夫求苏卡切夫。
  谢洛夫回到军事管理总局立刻就弄好了文件,和苏卡切夫院沟通之后,安排包括苏卡切夫院士在内的一百二十八名农业学家去苏丹,作为苏联对苏丹进行援助的一部分。在定下了这件事情的基调之后,谢洛夫设法联系了伊戈尔之后后继的阿斯旺军事基地的长官列昂尼德少将,和列昂尼德少将说明了事情的重要性,让他一定要确保苏卡切夫院士以及一批农学家的安全,对于这批科学家和学者的要求尽量满足,让谢洛夫对于把苏丹塑造成农业大国的计划得以顺利展开。
  很快伊戈尔安排的后继者就给谢洛夫满意的答复,电报中说道,“对于祖国攻略苏丹的计划,我以及整个阿斯旺基地的全体官兵都十分支持,确保十二万分的精力保证苏卡切夫院士和宝贵科学家的安全。”


第123章 苏丹攻略
  这对苏卡切夫院士一派也是有好处的,只要他们在苏丹推广玉米种植出了成绩。不但可以弥补西伯利亚的粮食缺口,还可以通过这件事情避免继续遭到李森科的打压。事情本来就不复杂,只是苏卡切夫院士那种属于科学家的顽固,才让谢洛夫多费了不少唇舌。
  还要给目前苏丹军政府的总司令阿布德将军写封信,虽然电报更加快捷一点,但写信显得更加庄重,而且一定要本着诚实的态度。让苏丹方面明白苏联需要什么,以及苏丹现在的援助计划有什么意义,这些话摆在明面上更加好一些。让对方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己方可以对对方的帮助,互惠互利比任何国际主义精神都能打动人,明面上的需求也容易让苏丹方面放下心中的戒心。
  阿布德将军敢于发起军事政变,干掉了亲英的政府。毫无疑问是谢洛夫当初代表苏联撑腰的结果,以对方的立场考虑,阿布德将军也很担心自己的部下会不会也有样学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他也干掉,这又不是不可能的。
  阿布德将军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其实他手下军队中的实权派将领,和克格勃的关系都不错,只不过谢洛夫都觉得不满意,他并不喜欢这些落后的军阀,如果出现一个受到共产主义影响的将军,没准他真的会考虑考虑把阿布德将军干掉。但现在不行,苏联的玉米种植正准备推广,这个时间必须保证苏丹的稳定。当年联合阿布德将军干掉亲英政府,不就是为了今天在做准备么。
  所以呢,让阿布德将军明白苏联现在需要苏丹做什么,还能让对方明白自己还有利用价值,才不会对谢洛夫在苏丹推广玉米的战略有戒心。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写手在两个字之间需要多长时间,写这种正式的信件他并不擅长,就像是不擅长写检讨一样。
  “阿布德将军,以现在苏丹的情况,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人口的识字率,部落之间的矛盾和政府的组织结构等等!但有一个点是最基础的也最容让人民感受的到,那就是苏丹的农业问题!经过去年的试点相信你也能感觉到,在我们农业专家的帮助下,一些试验点已经摆脱了刀耕火种的落后农业形势,以我们对苏丹在非洲的了解!苏丹面积非洲最大,水资源和土地都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强国基础!你绝对有时间看着你的国家发展起来。”
  “苏联在推广玉米种植,这次我们派出了苏卡切夫院士为首的生物学家进入苏丹,经过去年的试点今年已经到了大规模推广的时机,只要有苏丹军方的支持,我们可以联手在全世界面前交出一份漂亮的答案,证明独立之后的苏丹有了创造奇迹的能力!”
  “请将军也要体谅我的难处,我们希望把苏丹树立成在非洲的榜样国家,所以近两年苏丹一定要取得令人震撼的发展,让苏联可以对苏丹的成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谢洛夫把卢卡妮叫进来,把自己写的信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把俄文和阿拉伯文两份装在一个信笺中,让人把自己的信件送到苏丹去。
  这段时间都和苏卡切夫院士探讨去苏丹的细节,“我的一些朋友从中国回来,带来了不错的建议,在农业方面中国人有些非常独到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在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到的老农民之中,虽然有些经验并不适合我们苏联!但也可以作为另外一种思路给我们启发,我已经整理好资料,这次去苏丹着手进行推广!看看有没有效果!”苏卡切夫院士说道。
  这件事情谢洛夫知道,援助中国的科学家正在分批回国,现在已经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正在打点行装回国了。这是好事和坏事现在还不能判断,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别人的经验只是别人的,真正的吃透才是自己的。不能说苏联撤走专家没有一点好处,至少最为基础和广泛的东西都交给了中国,后世的中国之所以能做世界工厂,都是现在的基础在起作用。
  现在的基础打的牢固,加上自力更生的发展,才有了五十年后的世界工厂!苏联对印度援助不比中国小,印度就远远没有把苏联给的东西吃透的本事。
  就是现在,大批的苏联专家在从中国撤退的同时,转而就去了印度!对于苏联来讲,印度远远比中国要好对付的多,现在对印度的援助项目正在迅速增多。这些项目中谢洛夫还没有看见核设施的援助计划,印度在四年前年就建设了第一座核反应堆,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基于占领民用核市场,积极对外出口反应堆,印度从加拿大引进反应堆来提纯铀和钚,作为制造原子弹的材料,但核设施的基础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人帮助,就会从几年的发展周期延长到几十年。有些科学项目就是这样,往往最基础的东西非常难,一旦把基础的东西建立起来了,突破瓶颈速度就非常快。
  如果苏联又在关键时刻发作了国际主义精神那种病,谢洛夫也要把核设施的援助给拦下来,索性他现在还没有看到。
  谁看见美国帮助别的国家制造核武器了?美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远远比苏联要聪明。谈什么都行,但这个问题绝对不谈,哪怕是关系再好的盟友也不行。
  别的问题还远,近在眼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