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心情很不稳定,我能感受到!”梅辛站起来做出认真的神色看着谢洛夫,疑问道,“你的精神状态非常不稳定,如果不是身体非常健康!长期的焦虑早就会影响到你!”
  “你能感觉到我的想法?”谢洛夫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语气反问道。
  “不能!刚进来的时候不能,但你现在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就能感觉到你的心情长期处在焦虑状态!你害怕的应该不是我才对,我们才是第一次见面!”梅辛再一次发出疑问,是对着谢洛夫同样是对着自己道,“我看见你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梅辛一直在谢洛夫的办公室呆了一天,直到晚上才离开了军事管理总局,谢洛夫亲自把梅辛送出门,然后命令人把梅辛送回家。今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不能说学到,只是听到了一方面的见解,梅辛和他是一种人,属于感知力特别的人,一般人根本无法在他面前隐瞒自己的想法,不过让谢洛夫庆幸的是,这个老头明显感觉不到自己的想法,但他的感知力比自己要敏锐是真的。
  双方的接触,梅辛明显是更加高兴的一方,老头子和谢洛夫的防备不同,就像是头一次见到同类一样,梅辛涛涛不绝的把自己的所有经历都说出来。
  “应该只能算个比较感官敏锐的正常人吧?”谢洛夫最后不确定的下了结论,人体的秘密基本上和宇宙的秘密一样,都属于人类未知的领域。梅辛走之前最后说的一句话让谢洛夫考虑了很久,“有些人在危险到来之前会出现本能反应躲避过危险,只不过我的本能更加敏锐一点,但我没有传言中这么神奇,控制上千人的本事我肯定没有……”
  看来人体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了,这方面的资源应该倾斜一下。还是先等等,资金问题可是一个大问题。年前谢洛夫在参观列宁格勒的第三十五晶体管研究所,检查科研单位涉及的安全问题,同时见到了苏联晶体管的发明者克拉斯洛夫和苏珊娜。
  “目前我们研究所处在非常不好的状态中,后备电子管工厂无法达到半导体晶体管的生产环境!”苏珊娜今年三十五岁是格鲁吉亚人,就是眼前比谢洛夫大不了几岁的漂亮女人,发明了苏联第一种晶体管,有时候见到这种真正的学霸,谢洛夫还真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在苏珊娜开口说话的时候,谢洛夫一直保持着当听众的状态。
  以他的半桶水逼格,在这种专家的面前只能老老实实做好一件事,闭嘴!同时想办法保障专家们需要的一切基础设施,话说回来,苏联的电子管改进和晶体管的研究一直都在同步进行,因为现在的晶体管明显还处在不可靠的状态。而且几年前电子管的改进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连带着晶体管的需求不算太迫切。但谢洛夫印象中晶体管最终搁浅好像和沙皇核弹的爆炸成功有着不小的关系。
  “晶体管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晶体管一定比电子管更加的先进!”长了半天嘴,谢洛夫最终还是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他倒是真想直接拍胸脯说资金和工厂都没问题,关键是没钱,这不是他一个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其实钱也不难解决,关键是谢洛夫可没法阻止沙皇核弹的爆炸,一旦苏联发现晶体管在那次爆炸中受损,而电子管更加适应核战争,晶体管的研究仍然会遭到冷遇。
  “伯格院士也和副主席同志说的一样,只要我们的研究不停止,晶体管一定会有全面代替电子管的一天!”克拉斯洛夫是苏珊娜的导师,但这个老头子明显不善言辞,和谢洛夫对话的工作都是苏珊娜·玛多延在做“不过约飞院士则持反对意见,认为我们的工作不会取得成功!”
  伯格院士和约飞院士都是苏联半导体领域的权威,但在苏珊娜·玛多延的口中,两人对晶体管和电子管的分歧非常大,一个支持一个反对!谢洛夫一听这个场景脸色都僵硬了不少,满满的李森科和苏卡切夫的即视感,怎么科学界也都是这种事情?这和他当年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把科学家形容高尚、伟大、正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的这些词一点都不一样。
  “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研究都是正确的,有些研究确实不会有太大的结果,但我们科学的态度是搞清楚所有的未知!克拉斯洛夫同志、苏珊娜同志!不要被具体的争论所困扰,把心思放在研究上吧,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去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找我就行了!”谢洛夫现在是在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有办公室的,只不过他不经常去。
  闲聊了半天,谢洛夫终于想起了一个问题道,“锗元素好像远远没有硅分布的广泛吧?”
  后世遍地的半导体元件好像和锗元素没什么关系,都是硅元素制造出来的。这点稍微关心一下这方面的人都知道。
  “可是硅元素的提纯非常困难,所以硅元素虽然分布很广,但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提纯实验,所以产量和锗元素差不多!”听了苏珊娜的话,谢洛夫都大喊氯化物但还是憋住了,他知道氯化物是提纯硅元素的东西,但是却不知道氯化物是怎么实验出来的,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现在苏联还是没有!憋得相当难受的谢洛夫很多话都说不出来,最后低声道,“你们就大胆的进行研究,我们克格勃支持你们的研究!”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啊,知道氯化物这个名字有什么用,谁知道氯化物是怎么合成的?
  “局长,莫斯科电报!谢列平主席说,印尼内务部代表团将会在三天后来到莫斯科,如果你没有太忙的事情,最后回莫斯科准备一下!”卢卡妮从外面走进拿着电报念道。
  “我一点都不忙!”此时深感自己是个废物的谢洛夫,只想赶快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比起和这些苏联的专家在一起,他更愿意和东南亚的土着谈谈人生。人家说的话,他百分之九十都不懂,唯一知道的硅元素还知道的半吊子,被瞬间打脸,这种经历太痛苦了,还是东南亚土着比较友好。


第132章 印尼内务部
  走之前谢洛夫还是代表克格勃,对第三十五研究所的晶体管研究进行了支持。类似的表态刚刚他已经说过了,这次再说是加重一下口气。谢洛夫本身监管三个总局的工作,真的害怕自己一忙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如果缺乏人手和资金,直接来技术管理总局找我们帮忙!我们的工作就是给人民创造安全的环境,研究我们不能代替你们,但需要什么帮助,尽可能的开口!”
  苏珊娜眼睛一亮,这算是一个实权部门表态对他们的研究进行支持。克格勃的名声虽说有些让人不寒而栗,但寻求到的支持对他们研究所的好处,完全可以抵消克格勃的负面影响。
  “我说他是从垃圾堆里面捡的也有人相信吧?”把手中丑到爆的晶体管放下,谢洛夫微微欠身离开了这座充满废弃工厂气息的研究所,也许后世中国那种不论多么先进的科技设施,从表面看起来都非常土的习惯,也是从苏联学习的,有机会他一定要去其他东欧国家看看,这种独特的追求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通病?
  “从第一总局东南亚司找两个懂印尼语的待命,先对印尼做一点功课!和第二总局沟通一下,拿出一份迎接印尼人的行程,主要安排集中在国家重工业和治安方面的考察,让内务部派出两名代表专门做介绍,暂时就是这样!”刚刚坐上车的谢洛夫马上命令道,其实他想说印尼同志的,但考虑到来的人当中可能有人不是共产党,临到嘴边和同志收了回去,补充道,“卢卡妮,印尼的有信仰者站大多数,你是车臣人,跟我一起去……”
  “明白!”卢卡妮一个立正,把手上的记录本合上准备下去给各大总局发电。
  其实接待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个部门,这种接待的场面有些小题大做了,更何况印尼虽然共产党实力很强,但毕竟是一个中立国家,说不定有人可能还不理解谢洛夫的命令。但没有关系,他现在的角色就是在做国际主义战士,这点法国人可以作证。
  十二月二十七日的波兰华沙报纸,算是给东欧关注阿尔及利亚局势的舆论又加上了一把火,其中说道,“在现代社会某些国家还在试图维持殖民地,妄图逆历史的潮流而动!他们还以为是两百年前的帝国主义时代么?更加让人寒心的是,我们的政府以及我们盟国的政府在件事情没有表态,对阿尔及利亚血腥屠杀当地民众的暴行视而不见!是否因为那个国家是欧洲强国,就让我们政府的良知陷入沉寂了呢?”
  “事情至少还要发酵一个月!到时候可以组织军事顾问团了……”抓紧时间接待印尼代表团的谢洛夫也看到了这份报纸,看一眼就放下了,以现在他的工作来讲,明年的工作也是可以遇见的,仍然是忙的跟狗一样。
  当然首先的一点是,让瓦莉娅缓解疲劳,“下一次回来可能我们的家就要搬到别墅区去了!”不轻不重的按着女人的香肩,时不时的听着娇呼声,这生活也是很棒的。
  “累死了,到了年底才有了一点休息的时间!”工作后盘着头的瓦莉娅有一种冷艳感,不过谢洛夫本人不太喜欢这种装束,原因很简单,福尔彩娃经常就是这么一种打扮。
  听到女人的抱怨,谢洛夫哭笑不得地说道,“那你怪谁啊?孕妇产假是一年,各单位都执行这种条令照顾妇女!明明是你自己只修了四个月的产假就回去上班了?不然是不是可以在家休息一下?”
  苏联保障妇女权益保障法,其中规定孕妇产假是一年整,产假期间工厂必须全薪付给休产假女人酬劳,而且就谢洛夫得到的消息,目前正在着手讨论是不是应该把产假再延长一年,但还没有讨论完毕。
  以谢洛夫的了解,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发展巅峰的八十年代,苏联所有国有企业推行的产假标准是三年,第一年是全薪产假,第二年和第三年是半薪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