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臣明白了!”王拱辰诺诺答应,韩琦眼珠转了转,突然站出来,“启奏陛下,兵器铠甲质量差,种类繁多,规制不一,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臣斗胆建议,这一次就要彻底整饬,把所有军械作坊,都交给枢密院,成立军器监,统管一切军械事宜。诚如是,必定能使大宋刀剑锐利,铠甲坚固,所向无敌。”
  韩琦提出了建议,看似公允而得体,为了大宋着想,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目标是河北的兵工作坊。
  如今大宋最好的军械全都来自河北,沧州的军械作坊出了供应河北军团,还供应禁军,如果不是匠作监的这帮人阻拦,全天下都要换成河北产的军械了。
  而沧州和平县的军械作坊,都是王宁安一手创造,不少都是王家的产业,韩琦打蛇随棍上的本事,的确了得!
  谁知道赵祯丝毫没有察觉,反而点头,“的确应该统管军械事宜,王相公,你就要辛苦一些了。”
  “臣遵旨!”王拱辰的声音高了八度,几乎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
  就在他抬起头的时候,突然赵祯又补充了一句,“军械监万万不能重复匠作监的失误,朕绝非不信任王相公,只是下面办事的人难免阳奉阴违,中饱私囊。让潘肃同知军械监,负责验收武器质量,至于采购原料,全都交给皇家银行招标,你们只管生产就是!”
  王拱辰一口老血涌了上来,赶快闭嘴,不然都喷了出去!
  陛下,不带这么玩人的!
  潘家世袭将门,本就熟悉军械,再加上一个皇家银行,等于把枢密院架空了,什么油水都捞不到,还有半点趣味吗?
  王拱辰都郁闷地要死,刚刚他还感谢韩琦呢,可此时就剩下骂了,姓韩的,你这是挖坑让我跳啊!
  韩琦也闷哼了一声,他同样很受伤。
  只是更让他惊讶的是赵祯出事的果决狠辣,丝毫不留情面,都说姜桂之性,赵祯竟然也越老越辣了。
  “不管谁犯了错,朕都不会姑息,匠作监的奴婢朕处置了,还有一些人,朕也不能不罚!”赵祯对着一旁的苏桂,给了他个眼色。
  苏桂立刻扯着嗓子喊道:“宣王相公觐见!”
  不多一时,王宁安从外面匆匆赶来。
  “见过陛下。”
  “嗯,王卿,朕让你调查交子的事情,查得如何了?”
  “启奏陛下,臣已经查出了一些端倪,正要呈奏。”
  说着,王宁安拿出了厚厚的一摞东西,让小太监送给了赵祯。
  从天圣元年算起,每年益州交子务都会发行多则上百万贯,少则几十万贯的交子,不只是巴蜀,邻近的陕西,湖广等地,也都有少量交子流通。
  这些年来,交子的发行已经超过了两千万贯,而本金逐年增加,也不过才95万贯而已,还只是账面数字,准备金率不足百分之五。
  “陛下,臣还查出,有许多本该收回销毁的交子,还在流通,甚至交子务的人,勾结外人,私印交子,严重扰乱钱法!”
  王宁安和赵祯商量过交子的事情之后,他就下了功夫,派人去清查交子务的历年账目,还派人跑去益州,拿到了第一手资料。
  这帮掌握了印钱大权的家伙,丝毫没有顾忌,简直到了无所不为的地步,有他们在,交子没变成废纸,简直堪称奇迹!
  “蛀虫,害群之马!”赵祯怒斥道:“交子务的官吏,要严加查处,以后交子务就转给皇家银行,王卿负责纸币发行事宜。”
  赵祯威严扫过所有人,霸气道:“诸位相公,没有意见吧?”


第533章 你们做谁的官?
  听到赵祯的发问,诸位相公这才猛醒,敢情人家是早就不好了罗网,下了套子,等待他们往里面钻。
  先是严惩匠作监的宦官,又把军械监交给了枢密院,看似喂了文官们一颗大大的甜枣,实则却要对交子务下手,把纸币发行权给拿走。
  相比军械制造的一本万利,发行纸币,那是无本万利!
  在场的几位相公全都不愿意退让,可是谁也不敢直接跳出来,赵祯的态度让大家吃惊,而王宁安又虎视眈眈,他们吃了太多的苦头,再斗下去,胜算渺茫。
  但是不争又不成。
  别看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相公,但却不是文官集团的主宰,说的通俗点,他们就是高级打工者,要替文官集团争取利益,决不能背叛身背后的人,不然他们的下场会无比凄惨。这些人心里都有一本账。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
  谁也跑不了!
  在众多的人物当中,贾昌朝算是最不要脸了,他仔细盘算,赵祯先抛出匠作监的奴婢,是为了立威,同意设立军器监,是给甜枣吃,一软一硬,两条线画出来,摆明了是老实听话就有糖吃,不老实就要挨板子,甚至挨刀!
  这么多年过去,贾昌朝已经不那么笃定了,所谓不杀士大夫的祖制,并不可靠。
  当初欧阳修威胁,弄几十个人刺杀他,并非一句笑话而已……
  想到这里,贾昌朝把眼皮一垂,干脆装孙子了,他是不想再惹王宁安了,更何况他和欧阳修站在了一起,一起出版了那两本书,在士林当中,已经是名声扫地,就算再坏,又能如何!
  贾昌朝熄火了,文彦博眼珠乱转,如果赵祯态度暧昧不明,他还能争一争,可皇帝已经摆明了车马炮,文彦博也不想撞枪口。
  不过老家伙不改缺德的本性,他忙说道:“交子务本是三司负责,前不久包相公病休,三司是由韩相公支持的,不知道韩相公以为如何?”
  皮球踢给了韩琦,韩琦咬了咬牙!
  你们两个混蛋,不去和王宁安拼,推着老夫去送死,真是不当人子!
  韩琦多厉害了,他稍微转动一下心思,立刻道:“启奏陛下,刚刚成立军器监,要安排皇家银行负责采购招标,老臣认为非常合适,就应该互相监督吗!交子务以纸代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天大的漏洞,祸及苍生,威胁社稷安稳。老臣以为应当安排人员,也监督交子务的运作。”
  韩琦笑呵呵转向王宁安,“王相公,老夫可不是针对你,而是朝廷规矩,不可轻易放弃。”
  “韩相公说的是。”
  王宁安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以后发行纸币,应当由三司进行测算,将总数交给皇家银行,我们根据情况,分批发行。全程接受三司监督,韩相公,你以为如何?”
  “那样最好!”
  韩琦当然说不出什么,王宁安答应得很彻底。
  只是韩琦心里头清楚,他在三司做事,看起来合乎规矩,实则中饱私囊,损公肥私,这种事情他干得太多了。
  皇家银行的运作,外人岂能窥视明白,只要把交子务交给皇家银行,只怕又给了王宁安一只下蛋的金鸡母啊!
  屈指算来,这些年间,最初皇家银行只是替赵祯理财而已。
  结果被王宁安弄得越来越大,眼见得实际权力都凌驾三司了,再这么下去,政事堂也要被架空了。
  如果再不阻止,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韩琦想到这里,发难道:“王相公,你把交子务收归皇家银行,是要做什么?莫非是为了青苗钱贷款吗?”
  王宁安坦然一笑,“韩相公见识高明,西北百姓民生艰难,发行青苗法,是为了解民之苦,充实国用,御前会议早就通过了,又有什么不妥的?”
  韩琦笑道:“王相公所言甚是,只是青苗法已经推行了一些日子,出了不少差池,王相公,莫非不知道吗?”韩琦看了一眼王拱辰,笑道:“王枢相,听说你得到不少消息啊!”
  皮球踢给了王拱辰,他咳嗽了两声。
  说实话,王拱辰也不想当出头鸟,可问题是王家是个超大家族,人丁众多,田亩不计其数,每年靠着给农民放贷,捞取高额利息,赚得钵满盆满,现在皇家银行插手,等于是抢了他们家的饭碗,多少亲戚乡党都上门痛哭,王拱辰不能不出头。
  ……
  “启奏陛下,臣以为青苗法的初衷或许是好的,只是推行开来,已经弊病丛生,应当立刻停止。”
  赵祯没有太多的意外,事实上,他早就知道大臣们要集体发难,正因为如此,他才抢先出手,把匠作监和交子务的事情抛出来。
  君臣争斗,很像是摔跤比赛。
  客观来说,双方势均力敌,差不了多少,往往决胜就在一瞬间,真正要命的是情势。
  赵祯已经把握了大局,他索性让这帮人敞开了发言,好彻底贯彻青苗法。
  “王相公,你都说说,有什么弊端?”
  “是。”王拱辰稳了稳心神,道:“青苗法本是给贫户借贷,让他们渡过难关,可王相公在秦凤路的作为,严重扭曲了青苗法的本意……借贷修路,建水渠,市场……这些都是青苗法该做的事情吗?那又置地方衙门于何地?是不是要把衙门给废了,以后光是有一个皇家银行就够了?老臣以为,王相公的作为,是以商乱政,收买人心,用心歹毒,不可不查!”
  王拱辰一上来就开了大炮,王宁安出奇地平静。
  “王枢相,光是这些么?你对永兴军路,王学士的作法,就没有意见吗?”
  “有,更大哩!”
  说起来王宁安通过银行去推行青苗法,至少还是自愿的,可王安石呢,他依靠衙门强推,问题自然更多,甚至数不胜数!
  “启奏陛下,王安石推行青苗法,需要十人保一人,方可借贷,试问,上等户根本不需要借款,而下等户借了钱,又无力偿还。每逢催要,则是要落到作保的十人身上。如此下去,岂不是逼着上等户变成下等户吗?还有王安石规定半年利息二分,由于定得过低,民间一些游手好闲之人,不事生产,专心借钱度日,滋生游手好闲之徒,勤恳老实之人见了,也争相借贷,弄得民心浮动,地方不安……还有,地方官吏强行摊派,逼迫百姓借贷,种种作为,足以证明,青苗法是恶法,必须立刻废除,以免祸国殃民!”
  王拱辰说完,总算韩琦没有扯后腿,而是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