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8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危皇堑绞焙颍窝烤湍衙庖移迫送觯蘩胱由⒘耍 
  “不要说了!”
  宋敏求激动之下,不停咳嗽,险些把吃进去的面条吐出来,好半晌,他总算恢复过来,连着喝了两口水,壮起了胆子!
  “王爷,我敢说,你敢听吗?”
  王宁安懒得回答。
  宋敏求只好继续道:“那老夫就说了,王爷,你可知道,这一次修两条铁路,动了谁的利益?”
  王宁安眉头微蹙,淡淡一笑,“不会是漕运的那帮人吧?”
  “王爷英明,一语中的。”
  宋敏求道:“不妨明说了,柴家被重新加封为郑国公,不过几十年的光景,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势力!说穿了,也不复杂,柴家的人善于经营,他们和漕运的人勾在了一起,运河,长江,都是他们的人,沿线几百万口子,指着运河发财的人,不知凡几。王爷要修铁路,自然要动了这帮人的饭碗子,他们能不拼命吗?”
  宋敏求声音越来越高:“王爷,恕老朽直言,无论是陷害晏几道,还是朝中吏部的动向,都是小事情。运河上的这帮人,是惹不起的,别的不说,两京多少张嘴?每年近千万石的漕粮,都要通过运河输送,假如有朝一日,这帮人突然切断漕粮,朝廷上下,都要挨饿啊!王爷,你本事再大,还能变出上千万石的粮食吗?请恕老朽斗胆直言,王爷,你还是和那些人讲和吧,万一真的斗到了刀刀见骨,你未必能讨得便宜,而且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饿死呢!老夫已经是罪孽深重,真是不想看到天塌地陷,苍生涂炭的那一刻啊!”
  ……
  “师父,这个宋敏求所说基本属实,我们的确遇上了强劲的对手!”就连一贯胆大包天的章惇都这么说了。
  他们这些日子没有闲着,从土地入手,追踪到了柴家,接着又根据一些金流,生意往来,查到了运河的漕帮,又查到了长江的航运船东,航运背后牵连的就是商品生产,还有金融,东南士绅,甚至包括灵隐寺的和尚,以及东林书院……整个一大片,呼之欲出!
  在主张修铁路的时候,王宁安就想过,会触怒一些人的利益。他当时和手下的谋士推演过,最好的结果就是他迅速修好了,而其他的势力没有反应过来,等铁路运行起来,他们再反对,什么都晚了。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可问题是为了能通过铁路的建设,报纸开足马力,宣传铁路的好处,那些耳聪目明的人,不能视而不见。
  想一想,仅仅是晏几道的案子,京城还有麻烦,王宁安干嘛大老远跑过来,放着一大堆学生不庇护,他脑子有病啊?
  显然,王宁安没有糊涂,有人设计晏几道,就表示被铁路触动的那帮人开始反扑了,没有王宁安坐镇,光靠着几个学生,未必斗得过人家!
  算起来京城都是小战场,这才是要命的地方呢!
  章惇又道:“师父,如果我猜的没错,他们早就想发难了,原来他们估计,师父不会离京,就用吏部考察,把师父拴在京城,没法脱身……然后好从容不迫,对我们下手!用心何其毒也!”
  王宁安也感叹点头,“这么多年,我早就想对东南下手,结果都因为事情绊住了手脚,而且当初所托非人,错用了韩绛……如今东南的这伙人,已经长成了气候,手上的力量可不弱啊!”
  章惇一拍胸膛,大笑道:“那又能如何!他们还敢翻了天不成!师父,莫非是你老人家上了年纪,心慈面软,下不去手了?”
  “放屁!”
  王宁安豁然站起,“别看你驴高马大的,就你这样的,我能打十个!”
  还真不是王宁安吹牛,这些年他虽然不用冲阵杀敌,但是功夫一点没有落下……倒是章惇,有点被掏空的意思了。
  “师父,你斗志昂扬,弟子就放心了,师父说吧,咱们从谁下手?”
  “当然是柴家了。”王宁安轻笑道:“他给了宋敏求30万贯,好大的一笔贿赂,本王当然要查柴家的账目了!”
  章惇有点迟疑,“师父要不要这么猛啊!柴家那可是有丹书铁券,除非谋反,没法治罪的,贿赂官员,貌似不是什么罪名,可拿不下他们啊!”
  “丹书铁券?”
  王宁安冷笑道:“你是不是戏曲看多了,那玩意不是保命的,而是催命的,想杀你,两个丹书铁券都保不住脑袋!”


第918章 文明执法
  “东南的世家根深蒂固,非同小可。”
  陈顺之向王宁安介绍着情况,作为重要的谋士,如此大战岂能缺席!
  “大宋立国之初,虽然扫平了东南,结束了诸国林立的局面,可因为不抑制兼并,没有推行均田之策,原来的世家都苟延残喘下来,这帮人非但没有感激大宋的饶命之恩,相反,还存有二心,故此太祖皇帝才立下了规矩,南人不得为相!”
  王宁安颔首,“的确,从立国之初,就留下了一些祸根儿,如今已经是根深蒂固,十分棘手,可又不能不解决!”
  陈顺之忙道:“王爷,这几年我在江南走了几圈,所见所闻,都是贫者愈贫,富者田连阡陌,桑田遍地,苏杭二州,丝绸精美无比,可是这些丝绸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只能指着外销,可赚到的金银根本没有多少能进入朝廷,大户和官绅勾结,隐瞒税收,肆意走私,每年多达千万贯……而他们把赚来的钱,又都拿来享受,不是买房子置地,就是捐给庙里,动辄几十万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王宁安心里也有数,这就是财富严重不均的后果,不要以为钱就是资本,只有用在生产上的钱,那才是资本,用在奢侈享受上,根本是浪费!
  他和陈顺之聊了许久,越发坚定了下手改革的决心,东南作为最坚固的堡垒,一定要敲开!
  改革东南,就要从世家下手,解决世家,就要从柴家下手!
  所以,对不起了,柴家的好日子到头了!
  王宁安先是派人去调郑国公柴宗蕃过来接受调查,谁知道人家根本没把王宁安放在眼里,只是推说身体不好,居然不来!
  这下子可把王宁安惹恼了,好大的谱儿!
  “去,调500精兵,到柴家抓人!”
  按理说,这么多的人马派出去,柴家该老实了吧!
  不!
  柴家居然集结了许多码头的工人,还有家中的打手,足有好几千人,把府邸保护起来,阻挡士兵前进。
  同时柴家也派出人员,告诉这些士兵,说柴家有丹书铁券,除非圣旨降下来,不然他们才不会听从一个王爷的调令!
  ……
  “这柴家是没看得起我这个王爷啊!”
  王宁安自嘲一笑,“好些年不出手了,人家都以为我不成了,看起来也该把招牌上的灰擦一擦了!”
  王宁安断然道:“准备三千人马,我亲自去柴家!”
  “别啊!”
  章惇立刻道:“有事弟子服其劳,怎么能让师父受累呢!”
  王宁安笑道:“子厚,柴家顶着丹书铁券,你敢抓人吗?”
  “哈哈哈,师父,你不都教导弟子了吗,那玩意就是催命符,放心吧,弟子一定把郑国公给您请来!”
  “好,速去速回!”
  章惇领了命令,立刻点齐人马,直奔宿州而去,柴家最初是被安排在房州,后来逐渐迁居,到了宿州。
  宿州这里的位置可非同小可,漕运大动脉汴河流经宿州,光是在码头上做工的人,就有五六万之多,而这些工人,又有九成以上,听柴家的命令。
  所以说,抓捕柴宗蕃,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章惇的队伍当中,还有个很特别的人,他就是晏几道。
  随着宋敏求招供,晏几道的罪责算是洗刷了,但是他无德无能,失察误国,后来把百姓当做豪强,迁居海外,晏几道也是知道的。
  就凭着这一点,他的官职被彻底罢免,连进士资格都给剥夺了,还要继续等待彻查,才能恢复自由身。
  从人生的巅峰,一下子落到了谷底,尤其是被圈禁的日子,晏几道简直生不如死。再看看大堂上,各种甩锅翻脸,互相乱咬,简直就跟村妇没什么区别!
  如此官场,还有什么留恋的,倒不如回到家里,安安稳稳过日子好!
  偏偏章惇不是个好东西,他找到了晏几道,陪着他喝酒。
  “小山兄,你真当自己可以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干什么啊?就你这个德行,一点本事没有,怎么在人世上立足?你会填词,可填词又有什么用?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卖字赚钱,那也要本事!堂堂男子汉,一生几十年,前半辈子靠父亲的照顾,后半辈子还靠着父亲的朋友照顾,小山兄,你也就是晏相公的儿子,不然啊,你连街上要饭的都不如!”
  这一顿臭骂,把晏几道说的简直无地自容,偏偏又反驳不得。
  “是我无能,不配和章大人一起喝酒,再见!”他起身要走,章惇却伸手拦住了他,笑呵呵道:“小山兄,当年你也是有机会留在六艺读书,和大家一样,考进士做大事……可是你当年怕吃苦啊,清高啊,自己跑了……到了现在,你后悔不后悔?”
  晏几道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那还用说吗!
  “小山兄,我想你或许也清楚了,人啊,就必须吃苦,年轻时候不吃苦,到了以后,总是要还债的……你现在回家,就能得到安稳吗?我看未必,你要是想堂堂正正做个男子汉,倒不如现在从头学起,好在你也年纪不大,何必白白浪费了光阴!”
  章惇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仔细琢磨,还真有几分道理,就这样,晏几道决定跟着章惇,看着他办事,用心学习涨本事!
  章惇多坏啊,当年如果晏几道早点入学,赶上第一批生员,那就是章惇的师兄,现在呢,只能给章惇当徒弟。
  当初让你爱理不理,今天让你高攀不起!
  就是让你知道,逃不出六艺的掌心!
  章惇充满了得意,他趾高气扬,“小山兄,你说要怎么抓人?”
  晏几道闷声道:“你不是带着这么多人马,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