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公务员-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话儿来。
  白天唐栓父子俩忙着迎接外客,或是到别人家做客吃酒,唐张氏就在家里招待上门的媒婆们,到晚上一家三口都闲下来后,照例就成了唐张氏最活跃的时候,她将白天听到的情况一一不厌其烦的复述出来,间或再加些自己的评论,并鼓动着唐栓也说上几句,所有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一个:让儿子尽快拿个主意。
  虽说这时的婚姻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自打当日水田事件之后,这个家里拿主意的人就自然过渡成了唐成,他要是不点头,唐张氏两口子就算再急也没办法。
  但让唐张氏着急上火的是往日孝顺的儿子在这件大事上却拗起筋来,不管是那家儿,不管对方长相如何,陪嫁多少,他就是一概不点头儿,直说自己还小,这事儿不急。
  都十八岁了,还小?村里跟他同年的小伙子们生下的孩子都能走能跑了,自己这个儿子怎么还跟没开窍儿一样。他就不想媳妇儿?
  无奈唐张氏两口子就算再急,唐成也只是眯眯笑的不吐口儿,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只能搁置下来,媒婆们没得到回信儿也就明白了唐家的意思。一时间方圆村子里在茶余饭后就又新多了一个话题,说的就是唐家小子心大,眼眶眶里容不下庄户女人了,一门心思想娶个城里粉不溜丢的官宦大小姐。
  早就眼红唐成际遇的人说起这话来自然没什么好听的,冷嘲热讽也在情理之中,唐成听到传言后也没辩驳,但只笑笑而已。身为一个穿越人,生活习惯什么的或许还好改,但大到人生观,世界观,小到婚姻家庭观要想随便就改了真不容易。虽然他在后世里的私生活也很放荡,但真正要说到娶媳妇儿,就算无法真正做到有共同语言,好歹也得是个能说上话儿的,而不是单纯能生孩子能干活儿的。娶老婆能传宗接代,但娶老婆绝不仅仅只是为了传宗接代。


第三十八章 手拉手
  搁下这两件事情后,唐家要说的就是唐成的学费钱了,这事唐成自己其实早有打算,但这些打算因为关涉到高李氏,所以就没办法跟唐张氏两人说,只把老两口给急的不轻,原本他们还打算着用媳妇带过来的嫁妆填补这个窟窿,现下既然儿子不愿意也就只能另想办法。但家里就这么个情况,他们除了发愁还能有什么办法?
  唐成眼见唐张氏两口子为这事着急上火也于心不忍,索性就跑到刘里正家请他帮了个忙,二人设局骗说这一应费用暂以唐成的名义从刘家借,异日再还。好歹解了老两口眼前的忧愁。
  就这样诸事掺杂,等唐成将家里一摊子事料理清楚之后已花去半个多月的时间,算算陪着张县令巡查的林学正也该回到县学了,他也就辞别了严老夫子等人后,动身上县城。
  这是唐成穿越一年多来第二次上郧溪县城,想想去年第一次上县城的狼狈,唐成忍不住放慢脚步,仔细再看看眼前有些熟悉的城门楼和城门楼下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正在他用目光浏览着苍黑沉笨的古城墙时,远远的就听到一声喊,依稀叫的是他的名字,唐成扭头看去时却因人流遮挡没看清楚,他还疑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就见前面人群分处,穿着一身嫩黄五折裙的兰草硬生生的挤了过来。
  因是人太挤的缘故,兰草额头都出了一层细汗,但她红扑扑的脸上却是笑格茵茵的透着掩不住的高兴气儿。
  可怜见的,这十多天她都盼成啥了,如今可总算把人等来了。
  兰姐儿先是贪婪的把唐成上下细细打量了一遍后,这才伸出手去接他手中的被褥,“还带这个干嘛,宅子里都给你准备好了”。
  “我倒是不想带,可我娘我不答应啊”,唐成没给兰草被褥,只把书箱递了过去,让一个漂漂亮亮的大姑娘挑个扁担算怎么回事!“人可真多”。
  “阴了大半个月,人都要发霉了,今天日头好又暖和,谁都想出来转转,这不就挤到一起了”,兰姐儿背着书箱紧靠在唐成身边往城里走,嘴里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我一大早就到城门口等着了,幸好我来的早,要不然想雇个驴车可难”。
  “辛苦了”,唐成答应了一句后却没听见兰姐儿说话,侧头看去时才见这丫头正望着旁边发呆,她眼神儿看着的两人明显是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因为人多怕挤着,小夫妻两人就在人群里手牵着手,眉眼间满是柔情蜜意,看来真是恩爱和睦得很。而兰姐儿看着他们的眼神里满是羡慕。
  见状,唐成摇头一笑间伸出手去握住了兰草的小手,也没说什么的继续向前走去。
  后世里别说人前手拉手,就是口啃口也算不了什么,但这可是唐朝,而且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唐成这种大方的举动让兰草儿的脸先是一红,随即脸上就笼上一层异样的明艳,嘴里顿时就没了话,跟个回娘家的小媳妇儿一样默默随着唐成往前走。
  直到上了在城门口右侧停着的驴车,兰草儿也没放开,就这样牵着唐成的手一路到了高李氏在县城置办的宅子。
  郧溪城背靠大尖山,前临双龙河,整个县城就建在山与河之间的盆地上,城内的建造格局典型的是在模仿长安帝都,整个县城被十字形道路整整齐齐分隔成四块儿,每一块正好就是一个坊区,而每一个坊区都是一个单独的生活空间。四坊之中临着城门的两坊中住的多是平民,至于那些有些权势财富的则是住在后两坊之中,这跟其它的城市没什么两样。
  高李氏的桐油铺子乃是本县最大的桐油商户,自然是设在后面的西坊,她在城里置办下的宅子也就在同一坊区,县学虽然不设在这一坊,但也就只隔着中间一条大街,这么个位置不远不近,正合唐成心意。
  这是一栋两进两厢的小院儿,面积不大但胜在雅静,因为最近新翻修了书房,小院儿里还隐隐飘荡着一股清漆的香味儿,虽然只是走马观花的转了一遍,但唐成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草草看完小院儿后,唐成到了西厢中坐下,依着高李氏老庄子的习惯,这就是给她预备下的住处。
  坐定之后,兰草去烧梳洗的热水,唐成则随手翻着身边案几上的一堆彩纸,这些彩纸有的剪好了,有的还没成型,显然都是兰草的杰作。
  兰草的剪纸只有七个式样,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人,不仅没有一个鸟雀,就连花样儿的也没有。唐成翻着剪纸时看到纸堆下面压着一本书,拿起看时是一本《月令占侯图》,翻开的这一页上正印着剪纸的式样,想必兰草学的就是书上的样子,图样旁边还写着一段小字:
  据晋人董勋《答问礼俗》载,“人日”为元日(正月初一)至八日,剪彩占禽兽,一日为鸡,天清气朗,人安国泰,四夷来朝。二日为狗,无风雨即大熟。三日为猪,天气晴朗,君安。四日为羊,气色和暖,无灾,臣顺君命。五日为马,如晴朗,天下丰熟。六日为牛,日月光晴,岁大熟。七日为人,如从旦至暮日色晴朗,夜见星辰,则民宁国安,君臣和会。八日为谷,如昼晴,夜见星辰,五谷丰登。
  看到这段文字后唐成却是懂了,看来这人日剪彩就跟春分望气一样,都是以春日占卜全年吉凶,正是实实在在的民俗。
  他这边正看的有趣,兰草已端着一只铜盆走了进来,唐成放下书本儿去梳洗,“兰姐儿,你还记得正月初七那天是什么天气?”。
  “正月初七?”,兰草熟练地帮唐成挽着衣袖,想了想后道:“要说今年正月里就初七算是有个好日头,不过晚上沉暗得很,别说星星,就连月亮都看不见”。
  若照《月令占侯图》中所说,正月初七是占人,日色清朗主民安国宁,夜见星辰则预示君臣和会。今年初七无星无月,那岂不是说君臣不和,朝中有生变之象?唐成虽不大信这个,但他刚刚踏入县学准备奋斗一下公务员就赶上这么个占卜结果,实在不是个好兆头。


第三十九章 学,学,什么都得学!
  兰草并不知道唐成心中所想,见他微微蹙眉,就顺口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唐成一笑,这也没啥好说的。依他如今的身份,就是朝中生变也关涉不到他,毕竟历史里直白的记载着近数十年来内唐朝国力逐步走强,国内民生稳定,“赶紧洗洗,洗完我要去趟城西天福寺。回来后还得好好准备准备课业,明天一早得去县学报到”。
  位于城门西坊的天福寺乃是本县第一佛家丛林,寺中住持澄宁长老是严老夫子多年好友,这次唐成走时严老夫子托他带一册手抄的《金刚经》送给老友。
  唐成到了天福寺,向山门处的知客说明缘由,那知客僧听说他是严老夫子的学生,也没再做询问,便直接命小沙弥带唐成往方丈寻去。
  澄宁居住的方丈在寺后一个僻静的小院子里,唐成跟着沙弥刚走到院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儿淡淡的琴音。
  小沙弥听到琴音后就住了脚步,唐成也就跟着停了脚步隔墙而听,他不懂琴也就听不出好坏,只是觉得内中传出的琴声既淡且清,跟后世里听惯的劲暴流行音乐截然相反,但正是这淡如泉水般的琴音却能使人心情宁定。
  小沙弥一直等到琴音袅袅而绝后才伸手推门而入,院子正中置有一张简陋的琴台,琴台后那个三缕白须的老僧就是澄宁。
  唐成见礼过后就将严老夫子手书的《金刚经》递了过去,随之带着的还有一封老夫子的手书。
  唐成原想着等澄静看完书信后就走,没想到老和尚接过书信看了一遍后,反倒是仔细打量起他来,他的眼神儿很仔细,让唐成感觉很别扭。
  这一看足有一盏茶的功夫,看完之后,老和尚就将严老夫子给他的书信递给了唐成,“你看看吧”。
  满心诧异的唐成接过书信,看过之后才明白老和尚古怪举动的由来,原来严老夫子在书信里是在替他拜师,想请老和尚教唐成琴技与画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