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公务员-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派下来,刚刚调度配置完毕的东院儿各曹以前所未有的勤力投入了新的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磨合并适应了新的架构安排。
  吸吸溜溜喝水的声音少了,有事没事往茅房溜达溜达的人也少了,至于闲磨牙,天可怜见!现在手头上的事情都忙不完,谁还有心思说闲话?一天的忙碌下来,众吏员们看着手边做成的事情,前所未有的享受着工作带来的成就感的同时,猛然发现这东院虽然少了一半的刀笔,然而不仅没有出现预想中的耽搁公事,这分派下的公事反倒是越做越快了,现在再看县尊大人不增加一名吏员的决定,众刀笔们相视之间俱都无言。
  随后又一个消息流传了出来,据说唐县尊有意仿着钱三疤等十二公差的例也将刀笔们的月俸钱粮翻上一倍,这消息一出当真是群情振奋,如今这差事忙是忙点儿倒也过的充实,要是再真有两倍月俸下发,实实在在是有干头啊!
  一边热闹一边安静,这样的热闹与安静结合一处正好构成了龙门县衙的新风貌,此前几十年里都没出现过的新气象,虽然县尊大人上任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个一度只是个摆设的衙门终于真真正正的有了几分衙门该有的样子。
  扎扎实实熬了四天时间,钱三疤总算初步完成了公差招募的事情,捧着由专配差房的刑名刀笔拟好的文报,他仔仔细细的将之读了一遍,其间说不得有些不认识的字要仔细问清楚记牢了,唐县尊不比前面那些官儿们好混,最是个对公事认真的,憋着劲儿要干好总捕差事的钱三疤可不愿在这小事情上丢了脸面。
  磕磕巴巴的看完文报,钱三疤长吐出一口气,这份文报写得不错,是按着唐县尊在东院定下的规矩写成的,通篇没有一句老案牍们提笔就爱来的顺手官话,一字一句都合着“有事说事”的新规矩,等稍后呈报完县尊大人点头之后,招募工作可就算正式结束了,想想这几天过的日子,钱三疤还真是累惨了。
  舒心的吐完一口长气后,他没耽搁的拿着文报就向唐成设在公堂后的公事房走去。
  “三疤来了,坐!”,自打那天叫了三疤之后,唐成就惯用了这个称呼,钱三疤对此不仅不在意,心里反倒是热乎乎的,做公差的谁没个浑号,但就连老上司贾录事在内,除了他之外县尊大人可还这么叫过谁的诨号?
  上任以来素以沉稳冷峻示人的县令大人独对他如此和煦,钱三疤虽然只念过四年书,脑子里却也油然翻出那么句“士为知己者死”的老古话来。
  见礼毕,钱三疤将手中的文报呈于唐成面前后,拿捏着手上的动作提袍轻身的板着腰脊坐了下去,眼前的县尊大人虽依旧是一幅沉稳模样,但钱三疤还是明显感受到了他眉宇间隐隐蕴含的焦躁之意。
  “唐大人有什么烦心事?”,钱三疤心里寻思着,只不过县尊大人既然没说,他也不好多问。
  “公差招募的事情办完了?好!”,唐成翻开文报,扫了扫上面写着的拟招募人名单后就将之放到了一边儿,“这些都是你以后要用的人,合不合用由你说了算,本官只有一条,将来这些人中谁出了问题,你这一手将他们招募进来的人也跑不了责任”。
  县衙里一下子招进这么多人,这该是多大件事,没想到这样大的事情县尊居然委给了他全权,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让钱三疤一时之间说不出什么话来。
  直到唐成叫了他一声后,钱三疤才回过神儿来答应道:“属下的确还有另外一件事,听贾头儿说大人正要征集徭役给天成军修训练场地,属下因就想着能请大人出面跟江都尉说说,把衙里的这些公差也送去跟着训训,新招的和前面留下的老人手儿正好分做两拨替换着去,不管是拳脚和弓刀都好生练练,万一再有前几天的事情大人也用得上”。
  想想公差们当日射箭时惨不忍睹的表现,钱三疤这一提议实在是大有必要,唐成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后笑着道:“想的周全,本官稍后就给江都尉招呼,你尽管放心就是”。
  钱三疤咧着嘴笑了笑后站起身来,走的时候几度张口想问县尊大人有什么为难事,有没有能用到他的地方,最终因是想着贾旭“县尊大人面前不可多嘴”的嘱咐才勉强忍住没说。
  怀着心事从唐成公事房里走出来,低着头的钱三疤没防着让人给猛然撞上了,抬头一看却是他的手下,前两天被县尊派到下边去的李柱。
  “钱头儿,对不住了啊,兄弟急着要回复县尊大人”,气喘吁吁的李柱子说了一句后就忙着向唐成公事房走去,钱三疤见状停住了脚步。
  果不其然,没多一会儿他就听到公事房里传来唐成吩咐杂役去找他和贾旭的话音。
  没等出来的杂役多说,钱三疤摆摆手往东院儿指了指后重又回了唐成的公事房。
  虽然县尊大人的坐姿神态没什么变化,但他眉宇间的焦躁却已被欣喜所代替,此时的他正专心致志的看着一幅画卷一样的物事,但因是隔得有些远,钱三疤也看不清楚上面究竟画的是什么。
  什么画能让唐大人高兴成这样?
  可惜,直到贾旭应召而来,钱三疤的这个疑问依然没能得到解答。
  贾旭一到,唐成就开始雷厉风行的下起了谕令,东院儿即刻向本县辖区各里下发文告,着各里察举本里范围内最善种田的老农一至二人前往流官村议事,除此之外,凡地方有精擅木工者亦一并察举前往。而钱三疤领受的任务则是派人往各里送这些文告,并将各里察举出的农人及木匠护送到流官村。
  听到这样的谕令,钱三疤与贾旭两两对视之间莫名所以,召集老农及操贱业的木匠……议事?自打他们记事以来何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这些人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他们知道什么事儿,又能议什么事儿?更别说这道文告还是县尊大人以自己的名义“请”他们来的!
  邪性啊!自打唐大人上任以来劈里啪啦就是一通雷霆手段,一百多个奚蛮说杀就杀眉眼儿都不带眨巴一下的,他何曾对谁这么客气过?而第一次领受这等待遇的不是乡绅也不是富贾,居然是一群两腿抹泥的农人和走村串巷的木工!
  对于他们的疑惑唐成也没多解释,特特又嘱咐了钱三疤务必交代公差要对农人及木匠们客气有礼之后,挥手让他们即刻去办。
  钱三疤和贾旭虽然不明白唐成这道谕令的用意,但他们却熟悉唐成的行事风格,领命之后不敢有半点耽搁,仅仅三炷香功夫后,十二个公差就已策马出城而去,这其中有九人就此开始了他们的公差生涯。
  ……
  五十多岁的李农人如其名是个一辈子跟田地打交道的老庄户,他那沉默的性子和闻名方圆十余里的庄稼把式同样出名,许是父母起名起对了的缘故,自打第一次扛着沉重的犁铧跟老爹一起上坡开始,李农就对庄稼地里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历经几十年的积累,犁、耙、耱、耖、耧车等农具一到他手里就跟活了一样,不管是种粟、麦,还是黍、麻,同样地力的情况下他的收成总要比别人至少高上一成,此外至于畎亩、代田这样的田亩调配安排也是再合适没有的,久而久之,左近的庄户们每年就瞅着他了,他种什么大家就跟着种什么,他地里怎么安排大家就跟着怎么安排,一准儿错不了。而李农在务农庄稼上的名声也就这样传扬开了。
  这是个将近晌午的辰光,在地里忙活了一上午的李农觉得后背心起了一阵燥热,遂就收了手中的农具走到田边儿歇歇。
  说是歇,蹲在田边的李农手上也没歇着,田埂下身子附近稍微大些的土块儿都被他顺手给捏的粉碎重回了地里,浑不在意这样的天气里这些田土都冰成啥了。
  人勤地不懒,田地里的事情没个止境,想干的话永远都少不了有活儿,类似这样的习惯李农已经保持了几十年,想改都改不了了。
  以往的时候他就再有不顺气的事情只要一到田地里就好了,脚下踩着厚实的田土,看着一行行青青的小苗一天天长大,对于李农来说世上再没有比这更让他心安底气足的事情了,可是今天的他虽然就蹲在自己最喜欢的那块儿田土边儿上,心里还是不宁定。
  老天爷真是要大收人哪!这天儿都旱成啥了?抬头看看四周的田亩里许多冬麦都已经干死了,他这地里虽然强些,却也仅仅只是强些而已,看着那些麦苗无精打采的泛黄,李农心里除了担心焦躁还有刀割一样的难受。
  先耕,再耙、然后上耱,尽管李农倾尽所能的将每一种可以减少田土水分散发的手段都用上了,终究还是拼不过老天爷。
  由眼前的田土想到阎王爷要大收人,抬头看了看天色的李农低下头的时候忍不住长长叹息了一声,哎!不管是察风色还是观云气,老天爷都没个要下雨的意思啊。
  对于雨雪已经绝望的李农莫名的想到了张二狗说过的那番话,长着一身懒肉的张二狗是村子里最有名的一个二混子,也是个宁肯扔了脸面出去讨吃也不愿上坡种地的人,前五六年的时候这个混子不知怎么混过了锁阳关,靠着一路讨吃竟然往南跑出了妫州地界,听回村探亲的徐大先生说,那可是有五六百里远了。
  五六百里!乖乖呀,那可不是到了天边儿嘛!对于村里这些一辈子都没走出过百里地的农人们来说,这简直是个无法具体想象的概念,李二狗由此也一跃成为村里最见多识广的人。
  被当作流民从幽州遣回原籍的李二狗不等屁股上打板子的伤好利索,就开始迫不及待在村中那棵歪脖子老柳树下吹嘘起他这次长征途中的见闻来,顺带混些吃食填肚子。其间李农闲着没事也去听过一回。
  他对李二狗所说的关内城里大媳妇小娘子长的如何俊相,穿的能露出半个胸脯子的衣裳如何勾人没什么兴趣,唯一让他念念不忘的就是李二狗曾经提到的那一片好田地。
  按李二狗所说,他看到的那可是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