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吴邵刚颇为吃惊的是,末哥的神情很是黯然,头发也白了很多,整个人看上去有了衰老的迹象,而且精神也不是很好。

    吴邵刚与末哥亲王的见面,仅仅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期间末哥说话都是客气的,对吴邵刚也表现出来了尊重,没有上次前来的那种志得意满的感觉了。

    阿可察留下来了,毕竟是不一般的关系。

    回到节度使衙门的时候,吴邵刚与李庭芝、郝经和张文谦等人再次进行了商议,吴邵刚认为,末哥亲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此番的谈判,对于大元朝廷来说,某种程度上面是耻辱,是忽必烈等人难以接受的,可是为了能够稳定中原的局势,忽必烈不得不派遣使者前来谈判,以求集中精力攻陷襄阳府城。

    吴邵刚还分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漠北的局势肯定不乐观,海都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中原得不到稳定,襄阳府城暂时不能够攻陷,漠北的乱局再次出现,若是这三面的压力同时袭来,就算是骁勇的忽必烈,也是难以应对的。

    也就是在这一次的商议中,吴邵刚果断的做出了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去,将诸多的情况告知海都,相信海都知晓了这些事情之后,一定会有所动作的,如此情况之下,就算是蒙军攻陷了襄阳府城,也要面临诸多的麻烦,也难以真正的安宁下来。

    张文谦则是建议,不要专门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只要派遣商贾前去做生意就可以了,漠北的蒙古部落,对于前去做生意的商贾是很欢迎的,他们曾经遭受到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封锁,经济方面很是困难,这个时候派遣商团前去交易,一定会收到空前的欢迎,而不用多说的是,海都等人,肯定会询问商贾中原以及大都的事宜,这个时候商贾说出来中原、南方以及大都的局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宜了。

    张文谦之所以提出来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海都等人,比忽必烈更加的仇视汉人,故而派遣使者,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吴邵刚采纳了张文谦的建议,让节度使衙门派遣的使者,混迹于商贾队伍之中,前往漠北草原去交易。

    因为占据了京兆府路等地,节度使衙门其实已经打通了前往漠北交易的路径,他们不需要绕道大都,完全可以从取道鄜延路,直接进入草原。

    至于说鄜延路,大元朝廷基本放弃了,河南路、庆原路以及京兆府路等地,悉数都被四川的宋军占领,鄜延路已经被完全和彻底的包围,没有谁会继续固守这里,特别是在河南路之战大败之后,驻守此地的不少新附军,都选择撤离到开封府去了。

    谈判很快开始,吴邵刚虽说没有直接出面参与谈判,却始终掌握谈判的进程。

    而京城和襄阳府城方面的情报,也成为了吴邵刚关注的重点。

    从襄阳府城方面来的情报看,固守襄阳府城的吕文焕,已经不可能坚持多长的时间,尽管说襄阳府城存有的粮食充足,可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按照粮食消耗的数量来计算,襄阳府城应该是进入到困难的时期,眼看着就难以支撑下去了,更加关键的是,朝廷派遣的多路援军,始终都没有能够攻破蒙古大军的包围圈,反而是损兵折将。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吴邵刚做出了判断,若是朝廷不改变策略,倾尽全力的驰援襄阳府城,不超过半年的时间,襄阳府城必定陷落,也就是说,年内襄阳府城就守不住了。

    这个分析,对于四川方面来说,至关重要。

    襄阳府城被攻陷的时间,也就是节度使衙门决定在中原再次展开进攻的时间,到时候吴邵刚会拿下开封府城,朝着南面的襄阳府城方向靠近,与进攻襄阳府城的蒙古大军展开决战,力求彻底打败攻打襄阳府城的蒙军。

    河南路之战,合州御前诸军、鼎坤军占据了陕州、嵩州、邓州、汝州以及河南府等地,但没有进攻唐州、蔡州、郑州和钧州等地。

    唐州和蔡州紧靠着襄阳府城,乃是大元朝廷攻打襄阳府城的后援基地,至于说郑州和钧州,则是紧靠着开封府城,若是拿下了这些州府,大元朝廷就不可能全力进攻襄阳府城了,也更是担心整个中原的安全,而末哥此番代表大元朝廷来谈判,重点也要说到这些事宜。

    忽必烈和大元朝廷之所以会派遣使者前来谈判,就是因为吴邵刚没有进攻和占领这些地方,其实在河南路之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宋军拿下这些地方不费吹灰之力。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并非是占领的地方越多越好,吴邵刚与其他人的理念不一样,所有占领的地方,都是需要稳定百姓的,至少不让老百姓冻饿致死,这就需要节度使衙门拿出来数量不菲的钱粮,维持被刚刚占领的地方的稳定。

    接受了吴邵刚理念的李庭芝、郝经和张文谦等人,也不赞同短时间之内占领大量的地方,他们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那就是暂时不占领这些地方,负担就是忽必烈和大元朝廷的,节度使他们就可以少了很多的开销。

    李庭芝结合吴邵刚分析到的诸多情况,耐心细致的与末哥开始了谈判。

    末哥提出来的条件,证实了吴邵刚的诸多判断,忽必烈与大元朝廷承认四川节度使衙门占领的诸多地方,不会派遣大军进攻这些地方,大元朝廷与四川节度使衙门稳定现状,双方互不干扰。

    李庭芝代表节度使衙门,提出了唯一的要求,那就是钱粮方面的补偿,其理由是河南路诸多的地方,遭遇到大元朝廷的盘剥,民不聊生,大元朝廷必须给以一定的赔偿。

    这个条件,末哥几乎没有思索就答应了,提出来赔偿十万两白银的数目。

    李庭芝这个时候变成了商贾,与末哥两人讨价还价,最终将赔偿的数目确定在十五万两白银,外加十万石粮食。

    李庭芝与末哥达成了谈判协议,此番的谈判,因为双方的意向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没有太多的争吵,作为蒙古亲王的末哥,在钱财方面没有太多的概念,不会与李庭芝在赔偿的钱财方面过多的讨价还价,不过末哥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十五万两白银,以及十万石粮食,并非是大元朝廷给四川方面的赔偿,而是给予的赏赐。

    李庭芝本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不过吴邵刚无所谓了,十五万两白银,加上十万石粮食,足够让河南府等地稳定下来,这就足够了。

    吴邵刚很清楚,这一份的谈判协议,不可能维持多长的时间,接下来的大战,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要展开,现如今还不如拿到钱粮,后面的事情再说。

    末哥暂时留在了成都府城,谈判的协议则是送到大都去了,等到大元朝廷赏赐的白银与粮食抵达成都府城,则末哥就可以回到大都去了。

    如何的对待末哥亲王,吴邵刚也有自身的看法,他与阿可察严肃的交谈过,决定将末哥亲王暂时留在成都府城,不要回到大都去,毕竟这一次谈判达成的协议,没有太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末哥亲王并未真正完成任务,若是再次回到大都,说不定遭遇忽必烈和大元王朝的惩戒,甚至是危及到生命。(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内部的稳定

    从四月份开始,四川和云南两地,进入了真正的稳定和富庶的状况,京兆府路等地,也在快速的进入稳定的时期,进入四川云南等地做生意的商贾,数量大增,四川与吐蕃方面的生意来往,也愈发的多起来,这让节度使衙门有了更多商贸赋税的收入。

    而真正的改变,则是不少有功名的读书人,纷纷进入到四川,到云川学府求学。

    人才的投靠,这是政权真正开始兴旺的标志。

    河南路之战的完胜,是四川局势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前驻扎四川的宋军,也多次打败蒙古鞑子,不过在众人看来,这不过是被动的应付,是按照朝廷的旨意行事,就算是占领了京兆府路等地,也不算是太大的胜利,可河南路之战的完胜,意义就不一样了,四川的大军占领了洛阳府城,直接威胁到了开封府城,而且打败了驰援的八万蒙古大军,剿灭了三万蒙古铁骑,这在众人看来,就是不一般的胜利了。

    四川云南等地,已经成为大宋的福地,尽管说地域方面,这里是偏远的,但是远比两淮等地稳定,所以到这里来做官做事情,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吴邵刚是云川节度使,直接掌控四川和云南等地的人财物大权,任命官吏不需要朝廷的准许,故而诸多经过了殿试的进士,都是选择前往四川成都,就连临安学府的不少学生,都做好了前往四川成都府城的准备。

    而京城四爷送来的情报更是显示,朝廷对四川方面,已经无法掌控,今后只能够采取笼络的方式,不会也无力干涉四川云南等地的官吏任免事宜了。

    如此情况之下,吴邵刚决定对四川、云南、河南路以及京兆府路等地的官吏,进行一次适度规模的调整,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争夺天下的征伐。

    吴邵刚与李庭芝等人商议之后,决定采纳张文谦和刘秉忠等人的建议,将四川和云南确定为行省,将京兆府路、庆原路、临洮路、凤翔路、鄜延路确定为陕西行省,将河南路暂时确定为河南行省,四个行省派遣制置使,统领行省的民生事宜。

    四川行省制置使由黄家明出任,云南行省制置使由曹文刚出任,陕西行省制置使由李思琪出任,河南行省制置使由吴绍武出任,李庭芝、郝经、刘秉忠和张文谦四人,出任节度副使,其中李庭芝全面负责节度使衙门的日常事宜,郝经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宜,刘秉忠负责民生方面的事宜,张文谦协助李庭芝,负责官吏任命以及调整方面的事宜。

    节度使衙门同时做出了决定,撤销路这一级的官府和官吏设置,行省下面设立府州县衙门,原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