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陌路商途-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的消息传了过来。

“胶钢要求减少合同数额?”

在香江的办公室;李海丰看着坐在他面前的林森;还有一张刚刚收到的商业传真;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是的;按照之前的协议我们向胶钢订购了一万吨螺纹钢和二万吨标准钢锭;可是现在对方说无法供应这么多货物;要求减少合同数额。”林森神色凝重地回答道;这次操作为了保密和安全;李海丰把具体事务交给了林森来处理;一方面林森是他的助理;第二也是考虑到他是自己人的身份;他负责这个事远比别人出面能让李海丰更加放心。

“你确认过了?”

林森点点头:“我已经直接打电话和对方确认过了;对方现在提出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直接修改合同数额;以分批交货方式来完成合作。第二个方案是……。”

“是什么?”李海丰问道。

“每吨加10美元以履行合同。”林森如此回答道。

李海丰脸色一下子就难看起来;这丫的不是趁火打劫么?要知道他们当初联系胶钢的时候;对方得知他们要采购这批钢材简直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殷勤得不得了。签合同的时候还追问李海丰这边能不能多要点货;如果能一口气把他们剩余的库存全买下来的话;他们还能承担部分运输费用什么的。可这才过去了多久;对方居然就变了卦;非但要修改合同减少供应量;而且还提出了涨价的要求;这不存心耍人嘛。

可生气归生气;但要让李海丰直接去找胶钢方面讨个公道那想都别想;胶钢可不是民企;那是地地道道的国企;按照行政级别还是副部级的企业。像这种企业你和他耍无赖他和你说规矩;你和他说规矩他就和你耍无赖;怎么整都是他们有理;真要闹到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要是修改合同的话是怎么个改法?他们有方案没有?”李海丰忍着心里的怒火问林森;林森连忙转达了对方的条件;等听完后;李海丰气得差一点儿把杯子都摔了。

按照合同一共三万吨钢材;如以对方修改后的方案来进行;那么等于头一批正常交货的钢材最多也就66吨;至于剩余的260吨钢材会在今后一年时间内分五批交货;而且在合同上会写明到时候的价格按照双方的协议另谈;另外胶钢还要求在最后加上一句最终解释权属于胶钢;如政策原因发生无法履行合同的话;胶钢不负任何责任。

这简直就是霸王条款;做生意哪里有这么做法的?假如可能的话;李海丰甚至想把胶钢的领导拖过来暴打一顿;好好教教他们怎么做买卖。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按捺着心里的怒火;李海丰让自己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他仔细琢磨起这件事的奇怪变化;难道上面对于宏观调控的政策会提前撤消不成?可他并没听到风声啊而且这也仅仅只是胶钢一家公司的变化;至于其它几家钢厂和钢铁公司并没有这样要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

一时间;李海丰也琢磨不出胶钢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但他对于这种修改合同的方式是绝对不会轻易接受的。为此;他决定先拖一拖再说;让林森马上通过各渠道去了解下情况;搞明白里面的究竟。

涨价10美元一吨;虽然这幅度不大;以二万吨来计算也就是2万美元。以目前李海丰掌握的资金来说;这些钱还是出得起的;可不管怎么样;生意就是生意;他就算最终还是出了这笔钱也必须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林森不愧是李海丰的得力助手;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搞清楚了情况;当他拿着打听得来的消息赶到李海丰这里汇报;李海丰听后顿时觉得事情有些棘手了。

“这消息不会有错?”李海丰再三确认道。

“绝对不会有错;这是胶钢国际贸易部一个主管那边打听得来的;为从他嘴里掏出话来;我特意花了三万元。另外;我通过当地政府的朋友也侧面了解了一下;同样证实了这个情况。”林森如是说道;很是确信地告诉李海丰他的消息真实性。

“怪不得怪不得。”李海丰喃喃自语道;他皱眉想了想连忙吩咐林森:“这样;你立即联系胶钢;就说我们同意涨价10美元以履行合同;同时我给你溢价2美元的授权;除胶钢外其余钢厂和钢铁公司如果有类似问题你就不用汇报了;直接按照这个程序来办。关键只有一点;必须尽快完成这些合同;让他们以最短时间交货。”

“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去”林森听后丝毫不拖泥带水;点点头急急就去安排了。

等林森走后;李海丰猛抽了口烟;把烟头在烟缸里掐灭;随后就拿起电话打给了周利文。

“阿文;是我”

“姨夫啊;找我有事?”周利文在电话那头的声音响起。

“收货出现了点变化;现在有人插手进来了。”李海丰苦笑着说道。

周利文一愣;连忙问:“是有关部门警觉了?还是……?”

“不是这个情况;是有人和我们采取了一样的行动。”

“谁?哪家公司?”

“国外的;印度阿三”李海丰苦笑道:“我千防万防没想到改死的阿三鼻子这么灵;居然这时候冒了出来;现在对方已经在和胶钢谈判了;企图用比我们原来签约的价格更高的价拿下产品。”

周利文同样感到意外;他愣了愣就问:“那现在是什么情况?”

李海丰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周利文;周利文听后并没反对;表示同意他的决策;不过还是不放心询问了句对于第二次收货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进展;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会不会引发政策的改变。毕竟;之前是他们一家吃独食;现在是两家甚至可能发生三家和更多的争夺;这样一来市场价格就会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变数;一旦引起连锁反应;那么必然会引起上面的重视;或许提前结束宏观调控;甚至有关部门发生追查也不一定。

李海丰告诉他;现在第二批的…亿美元才用掉了l亿;如果手上的合同全部履行;那么还会剩下来大约86万美元的余额。周利文听后;想了想就果断让李海丰在履行完目前合同后就停手;反正他们目前收货也收得差不多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提前收手好一些。

(求票!求推荐!求支持!)

第三百七十六章 斗地主

当一般听到亿万富翁这四个字的时候;往往第一个反应是曾经的富比尔盖茨;要是说还有谁;那么许多人可能还会回答比如摩根、洛克菲勒甚至虚无缥缈的罗斯柴尔德等等;如果再知道些的;那么英国女王也可以算得上。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其中有着很大的误区;如摩根、洛克菲勒这些并不代表着某个人;而是一个财团;就如美国有名的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等等被列为十大财团。

另外;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也不都在美国或者欧洲;还有一些亿万富翁们很少为国内人所知;这其中当然包括了挖石油暴富的阿拉伯王族;假如有人仔细研究过全球富豪榜的话;更能惊奇的现;在国人眼里经常被称为笑话的印度;其亿万富翁人数丝毫不比其它国家和地区少;如果按个人财富计算;甚至还排在很前面。

就如印度富穆克什。安巴尼;这位在印度赫赫有名的大富豪其资产不比曾经的富比尔盖茨少;如果不是周利文的横空出现;他甚至会在2年后以62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过比尔盖茨;从而登上世界第一人的宝座。

除去穆克什。安巴尼外;还有一个人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掌握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钢铁公司的钢铁巨头拉克希米。米塔尔;其个人财富已过了3o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中稳稳进入了前十的行列。

另外;还有安尼尔。安巴尼、阿齐姆。普莱姆基、沙希。鲁雅和拉维。鲁雅兄弟、库萨。帕尔。辛格、萨维特里。金达莱等印度富豪们;他们的个人资产也都以百亿美元起计;用一句富可敌国丝毫不为过。

除去这些拥有庞大财富的亿万富豪们;印度和美国一样也有着不少家族式的财团;这些财团个人财富以单人计算或许不多;可以整个财团来看依旧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周利文以前曾经和印度那边有过业务来往;当然那是前世的时候了。虽然这些普通的三哥们做事喜欢拖拉、责任心不强;而且对价格斤斤计较;但印度的上层精英却截然不同;他们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在商界的判断力丝毫不亚于欧美那些同行;甚至在有些方面尤其果断;这也是他们能够成为巨富的原因之一。

当从李海丰处得知印度方面已经有人插手的时候;周利文立即就想到了在世界富豪榜占据重要地位的印度富豪们。印度和中国的国家关系虽然不怎么样;可作为基础比较落后的印度;在外贸领域这些年双方在民间商业中的展还是不错的。

何况;印度的铁矿石同样也是国内钢厂、钢铁公司的重要货源渠道;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印度的矿石供应还过了澳大利亚;成为原料来源占最大比重的渠道。双方在这种方面的合作更比澳大利亚的矿石采购来得早;如果仔细推算就能现;其实在八十年代末开始;中印两国就对矿石供应、采购展开了合作。

目前;国内由于钢铁价格飞涨强行推动了所谓的宏观调控;导致钢厂、钢铁公司取消计划外生产;这样一来就影响到了矿石进口的采购订单。作为供应矿石的印度一方;不可能看不到中国市场的这个变化;同样由于这事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三哥们不是傻瓜;精英终归是精英。在失去大量矿石采购订单的同时;他们很快就和周利文一样判断出中国这钢铁价格倒挂的宏观调控根本不可能持久;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疲软只是假象;以中国的展度来看;钢铁需求量是非常之大;等目前市场库存消耗到一定程度;政府的宏观调控就会崩溃;钢铁成品包括原料价格会比之前更进一步飞涨。

鉴于这个原因;三哥们和周利文同样在其中看到了商机;只不过由于他们习惯性的拖拉导致出手稍缓了一些;这才有李海丰在第二次收货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碰上了同样跑来中国大肆收购成品钢以囤积居奇的印度商人。

和悄悄进村打枪不要的李海丰相比;印度人就没丝毫这个顾虑了;财大气粗的他们肆无忌惮地在中国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