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陌路商途-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压力所作出的无奈之举。

“地方债?”布朗一愣;紧接着就点点头:“这个名字非常贴切;我不得不说中国人的词语组合比英文更加灵活;简单的三个字就非常形容出这种债券的性质。”

“这些关于哲学和语言学的问题我觉得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布朗先生;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已经和地方政府着手一起发行地方债了?”

“正在筹备之中;不过地方政府的问题已经不大了;现在重要的只是把产品推向市场和发售。”布朗稍稍迟疑;最终还是实话实说;毕竟他要和周利文合作有些话必须说清楚;周利文不是傻瓜;他是背后有富国系和自己拥有三家银行的富豪;有些事骗他是骗不了的;与其以后被周利文查出来双方闹翻脸;还不如现在就把话说清楚。

周利文微微点头;看来自己的猜测没错;地方债早就国家批准之前地方政府就开始私下搞了;也许这个东西背后还有高盛的推手;如果高盛不是教唆者也至少是一个地方债的催化剂;要不然高盛方面怎么会这么重视这个项目?

周利文对华尔街还是有些了解的;华尔街的金融人士们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一帮家伙;或许说他们是一帮有着犯罪天赋的;穿着西装文质彬彬的骗子兼强盗;用能骗死人的各种花招在全世界掠取财富。而地方债的发现;就是他们在中国找到的一个机会;利用地方政府缺乏资金的心态;再加上各种巧妙的资本运作;从而获得财富。

后世;地方债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一个难题;根据214年b月份左右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地方债高达2l万亿人民币;按照当时的美元汇率计算;足足有b4万亿美元;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

要知道;213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才仅仅13万亿不到点;可地方债的数额已经超过了财政收入的6。而且根据一些消息显示;这些统计数据还不包括各地区隐瞒隐报的部分;如果再加上这部分的数字;其金额简直吓死人。

这么的数额的地方债;高盛在其中如果只赚取几个百分点的利益也是非常可观的了;正是因为这样;高盛才会把地方债作为重要资本运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周利文听到地方债这三字;第一反应是不想碰这东西;这玩意说白了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的;仅仅靠资本运作来完成;最终就如同崩盘的股票一样崩溃。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周利文已经猜出了布朗为什么和他提地方债的目的;和高盛方面要如何同自己合作的想法。

“从金融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好项目。”周利文不否认高盛的策划和布局高明;可同时又故意疑惑道:“不过我很奇怪;以高盛的实力完全能够独自运作;为什么还要找我呢?”

“呵呵……。”布朗很是轻松地笑了笑;摆出一副很诚恳的样子:“你说的没错;以高盛实力完全可以独自运作;但是你也知道;越是大的金融项目按照华尔街的惯例是很少由一家公司独自进行的;必要的风险风担是高盛一直以来所遵守的准则。而且以你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的优势;作为合作方的一员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我有些受宠若惊啊。”周利文笑着摇摇头:“可是你也知道;我的主业并不在这方面。所以我想高盛的这次运作我就不参加了;另外我建议你们可以和中国的几大国家银行进行合作;他们在中国国内的债券发放有着很大优势。当然;如果你能把这些债券推销到国际上那么更好了;至于富国那边我可以想办法替你们牵线搭桥;你看怎么样?”

布朗一愣;他没想到周利文会出口拒绝;脸上的笑容顿时显得尴尬起来。

周利文仿佛根本就没瞧见他神情的变化一般;依旧和刚才一样笑眯眯地看着他。

“这个混蛋他是故意的”见到周利文这样的表情;布郎心里暗骂道;同时又奇怪周利文究竟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底牌的?难道他在和自己见面前已经搞清楚了高盛的全部计划?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啊如果他不清楚高盛的计划和地方债的运行模式;又怎么会拒绝自己呢?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牵涉到数以亿计的财富;周利文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把摆在自己面前唾手可得财富轻易让出去吧?

谈话陷入了僵局;布朗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这个问题了。因为周利文说的也有道理;既然馅饼如此好吃;高盛方面为什么不自己吃呢?偏偏要拉上周利文一起搞?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的话;周利文是绝对不会松口的。

迟疑了半天;布朗终于下了决心;他开口道:“这个……bavc;其实……我和你直说吧;这种债券并没得到中国最高政府方面的批准;只是地方政府为筹集资金所推出的。所以正常的发售模式不适合它的运行;我们考虑到这方面;打算……。”

“等等”周利文顿时就打断了他的话;很是严肃问道:“布朗先生;你的意义是说这种地方债是没过经过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批准?”

“……是的。”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认为;这种债券是没有背书的?”周利文又问。

布朗苦笑着想了想点头:“你也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它虽然没有国家的背书;但在地方政府是合法的……。”

“合法?呵呵;布郎先生;你以为我是三岁的孩子?别忘记我可是华裔;在这片土地生活的时间比你长得多得多;中国是什么样的我比你更清楚。连国家的背书都没有你还和我谈什么合法?另外;我的部分产业都在中国;和你们高盛不同;在这地方我有自己的工厂;有自己的实验室;还有我的亲人和朋友。一旦出了事;你们高盛马上可以走了;那么我呢?我怎么办?难道让我替你们承担所有的风险是责任?布朗先生;你的算盘打的还真是好啊”

周利文很不客气的斥问道;布朗的老脸顿时青一阵红一阵;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周利文并没说错;一旦出问题他们高盛随时随地都可以撤退;而受损失的是周利文。在这种情况下;周利文不发火才怪;如果换成他布朗被人如此戏弄;也许已经把杯子里的咖啡直接泼过去了。

(求推荐票!月票!金键盘票!求支持!)

第四百一十三章 诱惑力

“bavc;请听我解释”

“解释?”周利文气极反笑道:“这有什么好解释的?无非就是你们把华尔街的那套搬到中国来。如果是别人就算了;但你可是高盛亚太投资部的总裁;你不会不清楚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吧?没有国家的背书;就在中国搞这一套;你不怕我可担心到时候闹出事来;引起什么;你们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倒霉的可是我”

“情况没你想象的这么严重;其实这个项目从实际风险不大。当然;我不否认在两国之间的国情不同;而且这种债券在没中央政府的许可;也就是没有国家背书的情况下存在的风险是有的;可你别忘记中国是一个面积不亚于美国的大国;而且从人口数量来说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现在又在高速发展中;资本有这很大的时常;从这些方面来看;实际的风险并不大……。”有些心急的布朗连忙解释;同时盯着周利文的神色看;直到周利文脸上的怒火稍稍平息下来后;他心中才微松了口气。

为了这个项目;高盛投入了极大人力和物力;甚至不惜布局几年才着手准备的。归根结底;高盛是为了获取利益;中国如此大的市场;而且在金融体系的极度不规范;再加上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利益冲突;他们非常清楚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

诚然;其中在经济利益之外也包括着政治利益;中国这十数年的崛起;西方国家都看在眼里;美国政府对于中国的态度是复杂和矛盾的;既需要中国的市场、人力、财力和政治影响为己所用;同时也防备中国对美国产生的可能威胁。从这点来看;高盛的计划已经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默许;其背后不仅有财团的影子;还有政府的目的。

布朗找到周利文谈合作可不是异想天开;那是因为觉得周利文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首先;周利文作为美国商人在商界有着巨大影响力;其次;周利文中手掌握着中国一家商业银行和一家刚兴起的网络银行控制权;尤其是后者;随着支付宝规模大扩大和其庞大的会员;这对于高盛的计划是一个异常完美的推广平台。另外;周利文并非在美国出生的华裔;而是从中国移民美国的公民;这一点又体现出周利文的身份之特殊。利用这个合作;同样看看周利文的个人态度;逼迫他在双方面选择站队;这也是一个原因。

布朗找周利文谈这事表面上是商业合作;实际上是不安好心;打着一箭双雕的主意。周利文自然也清楚布朗;包括高盛的目的所在;说句实话他并不想掺合这件事。地方债这个烂摊子如果沾上手;就如同手里拿了个定时炸弹;谁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炸。周利文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斥问的态度;就是想用这种借口推脱掉;但显然他这么做并没起到太多作用。

布朗大致讲了讲他们的计划和市场判断;给周利文描绘出一副巨大的蓝图;其实整个项目运行并不复杂;高盛将协助地方政府债券发放的项目;然后地方政府以一些基建项目作为质押;随后向几个银行推出金融产品进行认购。至于银行方面;由于这些债券并未有国家背书;国有的几大行暂时无法推行;只能先通过商业银行来操作。然后在商业银行和一些投资机构中进一步运作;把金融产品二次变更后的衍生产品再推向市场;拉拢一些所谓的投资、理财、保值收益等项目名目诱使普通人去购买。

根据整个框架的构成;每个环节将有…%至0左右的利润;而高盛在其中所占了两个主要环节;最基础利润可以达到0以上;如果周利文一起加入;依托他在商业银行和网络银行;也就是支付宝的优势;那么他的利润比大致在0左右。另外还将有2%左右的利润是给一些中小投行、机构包括各环节地方政府的费用。这么计算;不包括利息支出;全部程序的利润比例高达22如再加上所承诺的投资收益;那么理论上这些债券的收益率起码要在3%左右。

3上的收益;这是一个极高的比例。按照国际贸易流通环节平均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