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爱记-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地擦净武器,轻松地离开。这条街很长很长,每隔百米,就有拐弯的小路,慢慢地走下去,或许她也会进入某种危险,或许不会,她可以安全地逃离。

大路两旁有粉白色的路灯把光洒开,走在下面,便可以小心地把安全拉成漫长,等待撕破黑暗冲出来的一辆辆车。

男人一直侧着脸,沉默地等待前方的光线。他一定非常焦急。四月想,他的后背被紧紧跟随的目光灼伤,动作被陌生的目光所约束,丧失了自由的感觉。

她突然觉得害怕,而且好笑,两种矛盾的感觉毫无矛盾地存在于她此刻的心里。两个陌生人,在陌生的地方相遇,外面一片黑暗,内心一片黑暗,彼此没有安全感,对对方充满恐惧。只能在心里勾画出种种可怕的可能性,用最坏的想象来恐吓自己,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心底不断地较量、厮杀,表面却平静如湖水。

这仿佛是一种本能,恐吓自己,保证自己的安全。

她调过脸去,朝车将来的方向看,不再注视这个陌生人的后背………空荡荡的非警戒区域。

末班车将会在阴霭下来临,车厢里寥寥数人,每个人都笼罩在阴影之中,黑暗吐出一张张诡异的脸。

到站,铁皮箱里吐出几个人,再吞掉几个人,然后继续前行。吐出的人沉默着消失在黑暗的街道上。吞掉的人在黑暗的车厢里沉默。

里里外外,一张张因为黑暗中潜伏的危险而变得诡异的脸,压着紧张不安的种种心理活动,如波澜般躁动卷荡,表面却沉默平静。

两道昏黄的光线悄悄地铺在了地下,车子安静地滑到了面前。男人如同逃亡般立刻跳了上去,她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两枚硬币,硬币敲击投币箱的声音仿佛在骂她无来由的种种恐怖设想………〃笨、笨〃。她走上车,站到蓝色制服的司机身旁,灯光陡然暗了,她看着车缓缓地又没入前方的黑暗,将前面的道路一片片铺出短暂的光线,把黑暗留在身后。

车厢里只有四个人。司机,她,还有两个坐在前排的男人。她抓住扶手在晦暗的车厢里不安定地行走,一直走到车尾。她轻松地吐了口气。又处在安全的位置了。身在最后,仿佛意味着最为安全。所有的人都在她面前暴露无余,将自己完全袒露,置于无人防守的危险,就像刚才那个男人等车时的状态。

车子在不停地摇摆中再次到站,坐在车门边的那个男人站起来,下了车。没有人上车。车厢里只剩下了她和那个和她一起等车的男人。保持静默。

她将一直坐到终点站,还有五站路。静默将会漫长。

这种静默似乎显得有些暧昧。四月想,同时盯着司机的背影。那个男人也没有回头,他仿佛入睡般歪着脑袋,头顶有节奏地敲打着窗户玻璃。车身在摇摆,人也在摇摆,

某日深夜。末班车。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相遇。完全没有沟通,无论是目光,还是言语。心底却各自计量对方带给自己的威胁。四月想,两种性别天生是有抗拒性的,彼此在强烈的抵抗中到达对方。如若是两个男人,或是两个女人,可能就不会有警觉和压抑在彼此抵挡。性别的对立,在陌生与熟悉的环境一样造就心灵的对立。

末班车。意味着相遇就是一种终结。正是因为只有两人,两个性别的人,抵抗的目标性便更加明确,和白天在街上的漠视与忽略截然不同。两个人,所有的注意力集中,警戒愈发强烈,只在对方身上消化。只有这一班车的缘分,只有这一班车的战斗。偶然相遇,抵抗,道别,各自安全。

四月的手轻轻地抓住前面光亮的银色扶手,似乎百无聊赖,心底却无比清醒地警惕思考。搭坐一班车的缘分,小时候,她从一本书上读到,〃同舟共渡,且要修得三生缘〃,可是,这种福分来之不易,珍惜却更加不易………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单位,同一条路,某次机缘凑成的相遇,都如此短暂。警惕地提起注意,将防卫与攻击在心底消化完结或尚未完结就各奔前程了。

这些有机缘的人跟陌生人惟一的区别就是面孔的熟稔,其实因警戒的不足而实际上最具伤害性。反而是全然的陌生人因为他们的陌生而具备了古怪的身份,制造伤害的人和假想中的敌人,因而丧失了大半的伤害性。这两种矛盾的角色在陌生人的身上混合,自然得看不出矛盾和破绽来。

其实,进了城被文明驯化得不知人是什么东西的人们都是淡漠的,因此,所有的交往都容易相忘,相忘于江湖。内心的挣扎不为人知,可以忽略不计,留下的都是看得见的结果………摧毁与建设有时是并立不可分的。像这样在街上或车上偶遇的男人,无论是修了几生的缘,结果都差不多少。对她来说,他不过是不会制造伤害的人和假想中的敌人,最终的结果,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根本没有结果。因此,没有痕迹,就像没有什么曾经发生过………所有她多余的思虑都理所当然地被忽略不计了。

车子拐了个弯,走进了一条被树的黑影覆盖的小街。小街上全是低矮的平房,一间间有如货架上排列的饼干盒,错乱地露出门口的水池,堆放的自行车等杂物,有几扇玻璃窗上刷着〃烟酒食品〃〃酸菜鱼〃的字样。有一间屋的灯尚且亮着,低迷的灯光下,坐着在缝纫机前忙碌的妇人,四月只能看见她乌黑的头发披散在额前,手安静而平缓地在布料上移动,动作熟练。

若下车看,这儿的窗户上方不过齐眉,想必这房子是沿着下坡的路造的,所以从车上看下来,正好是个居高临下地俯视姿态,高傲而且疏远。这种不合情理的姿态,仿佛是对默默营生的小人物的鄙视。她不喜欢这种感觉。想到这里,突然有风吹进来,打了个寒颤,将衣服裹紧,抬眼看青色的房顶上停着几只鸟,正巧拍拍翅膀起飞,〃哗〃〃哗〃地钻进了随风跌荡的枝叶间,与黑暗汇合。

那个淡蓝色T恤的男子站起身来,走到车门边,看着四月,无声地笑了。车灯亮起,四月看见他白皙的脸和牙齿,然后,他仿佛释然地长吐一口气,眼里的神气仿佛刚从一场有惊无险的事件中解脱。他没有等四月回报的笑容,随着车门无声滑开,下车了。

他终于从蠢蠢欲动的抵抗中解放了,他的模样很轻松,很高兴。四月回过头,看着那个男人消失在街口的一条小巷中,也释然地长吐了一口气。

他安全了。她也安全了。

她抬起眼睛看司机冷静的背影。车子开上了一条上坡的路,开始颠簸,随着车子的晃动,她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十四眼里的疙瘩

午休时间。

办公室的同事们都躲进了小会议室抽烟、打牌,四月一人坐在外面上网。

她常常在网上看小说,有许多书库,可以查找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四月开始很喜欢她的小说,觉得她总是将故事情节安排得出其不意,但看多了,也觉得有些索然,觉得那些聪明的侦探们将自己发现真相的过程说得极为牵强。其实这不过是个文字游戏罢了,通过文字将读者的思维阻隔在安排好的真相之外,到结局再来让读者们大吃一惊。但是,无论如何,打发时间,她还是倾向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

有人拍她的桌子,小姐,小姑娘,在忙什么?

她抬起眼睛,原来是隔壁办公室的一个同事,他是常常过来找疙瘩汇报工作的,所以跟她也混得有几分熟悉。此时似乎也无事可做,便趴在她的桌子上看她的计算机。看小说?

嗯。她不知道是该放下鼠标,还是继续转过脸去阅读。对和同事交流,她总是没有太大的兴趣。她不喜欢任何讲客套话的场合,这种技巧和反应能力,远远低于她的智商水平。不过,即使是中午时间看小说,被人传来传去,也难保不传出个上班时间干私事的闲言来,一时间,她有些犹豫不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听说疙瘩要出差?那人似乎没有在意她的不安,一脸无聊地问,有意无意地看看她,又看看计算机的屏幕。或者不是无聊,是有意。反正,她总是对时事新闻缺乏敏锐的触觉。她猜测他这句话里隐藏的真正含义。但,这事,似乎不应该是机密。她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嗯,是啊。简单地回答,看了那男人焦黄的脸一眼,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但这个男人显然并不介意她的意思,是吗?和谁?

不知道。她老实地回答,有几分不耐烦。

不知道?男人不相信地看看她,淡淡笑了,有意无意地说,这样?哦,其实,疙瘩对你不错,你要是不知道,就没人知道了。

怎么?她扬起眉毛,眼睛盯着计算机,不去看他。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她对他的话全然没有兴趣,但是,似乎她不得不应付。

是啊,他对你是不错,都能看得出来嘛。男人微微一笑,你没见过阿娜芭吧。她是个聪明人,跟老外嘛,用得上就用,用不上就离远点。她和疙瘩的关系不太好,他那么火爆的一个人,哪儿能容得下她。你就不一样了,能看得出来,你比她实在,好处些。

是吗。她用陈述概括了这个疑问句。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的鼠标放下,看看他,我觉得他和阿娜芭处得不错呢,他常常提起她。他的话引起了她本能的好奇,但是,她不想表现得迫切但似乎有所不妥。如果他想说,一定就会说,拦也拦不住。

呵。他短促地笑,没有回答她,或许是她太过幼稚,也或许是这个男人已经成熟到了不接受巧妙而含蓄的暗示,以后你就知道了。不过,有时,我觉得她也对,就像最近出的事儿吧,就让人觉得跟老外动感情不值得。

最近?她扬扬眉毛,凝神看他。暗自猜测最近出了什么事,跟老外动感情这种话,肯定又是个闲言故事。不听也罢。她完全没有兴趣。虽然他看来是想套出点她跟老外的感情的话来。

你听说了吗?机房有三个老外,闲着没事,觉得中国连越野的地方都没有,马路不够他们折腾的,就跑到乡下开着辆吉普车去越野,在小路上横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