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球路-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关的服务设施,这样一下子就花去了他十五万大元,把个张晓军心疼的龇牙咧嘴的,张晓军又跑到市体育馆和市内的一些健身房,收购了许多旧的训练器材,忙活了俩月,总算是大体上各项都有了着落,训练场馆初具规模。刷上了他从朋友那里蒙回来的廉价油漆,从外观上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训练场地距离深圳市有五十来公里,在山的背面就坐落着大亚湾核电站,沿着海岸线大多是供人们游览休闲的海边度假区,其他的工业企业不多,原属居民也少,这里的人大多都很朴实,要是算计也就是广东常见的什么都要钱,有钱什么都好办。

训练场周围环境很好,依山傍海的风景很优美,从驻地向海边跑,围着这个港湾转一圈正好是三千米,正好是每天晨跑需要的距离。驻地每个宿舍都装有热水淋浴和制冷空调,房子很大,四个小伙子一间宿舍,正好可以在一起打“拖拉机”。附近的小镇子上有个小型超市,供应各种新鲜蔬菜和海鲜等,品种繁多价格便宜。张晓军特地找了一个在部队空勤灶上退伍下来的炊事兵给大伙做饭,还请了一个懂点跌打损伤的武警退伍兵,一方面担任训练场的保卫,一方面可以给那些在训练或者比赛时候受伤的队员做做推拿。为了解决这里的交通问题,张晓军还花了不到三万块买了一台二手的中型面包车,打比赛总是要出去的吗请不起司机,好在现在会开车的人多,平时是炊事员开着出去买菜买给养,有事就自己开出去。

到了年底的时候,这些仪仗兵都按期退伍了,张晓军去北京接他们,先给了这些小伙子半个月的探亲假期,假期结束以后这些小伙子都按期来到了这个简陋的训练基地。

在这个期间,张晓军应王斌的邀请到北京去看了几个二米左右的专业队员,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那些名教练给淘汰的人,说老实话,这些人除了个子大以外,其他条件都不是很好,力量、反应、速度、弹跳都不行,有些根本就是很“木呐”的那种,几乎没有什么培养的前途,看了这些人以后张晓军直摇头,他灰心的从那些人的驻地走了出来。这个时候,有一个身高在一米九五左右的年轻人找上门来了,他是听说张晓军是来招人的就主动的上来搭讪,小伙子叫戴俊,今年才16岁,本来还在大连读高中,被部队球队从小就给选拔上来了,在少年队青年队里都混了不少时间了,可是球技老是长进不大,小伙子很机灵,就是身子单薄了一点,在球队里老是打不上主力,成为二线球队里的一个“鸡肋”,教练没有时间去专门调教他,他自己也感觉在这个专业队里没有什么前途,因此就想到业余球队里去发展,但是他本人又不是球队正式淘汰的,人事关系还在部队上。戴俊的父亲是王斌打球时候的老大哥,凭这点关系找到了王斌,王斌先征求了戴俊和张晓军的意见以后,就到部队球队的教练那里去做工作了,当时那教练正在为戴俊的去留犹豫不定,在这个教练看来,戴俊是有前途的,但是要出成绩也不是短期就可以实现的,而现在的球队是要出成绩才行,否则,他自己的饭碗都不保。正好这个时候王斌来找他,帮助他下决心放弃了戴俊,就这样,戴俊也很顺利的办好了退伍的手续。这些“特种”兵来的时候容易,走的时候也容易,根本不用考虑什么招兵的时间问题,当戴俊到达的时候,其他小伙子早就练开了。

春节放了几天假,初五球队就开始了正规的训练,有一个小伙子因为回家的时候遇到车祸,一条腿残疾了,张晓军只好安排他管理球队的杂务,这样加上戴俊正好是20个队员,张晓军把他们分成两个队,根据两个队比赛的成绩决定谁来负责当日的场地内务,首先就在内部实行了竞争机制。球队里除了戴俊是1。96米以外其他队员的身高都在1。88-1。92米之间,最高的戴俊反而是年纪最小的队员,大伙都把他当成小弟弟看待。部队的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延续,每天早上要按照部队的作息规则,吹号起床,晨跑3000米。然后是上午的训练课,中午午休2小时,下午又是训练,晚上打一场练习比赛后才能休息。为了摸清队员们的各自特点,在头两个月的训练中,张晓军没有弄什么新花样,每个礼拜还带着这只球队去市里找一些业余球队打两场友谊赛,成绩在业余球队里已经是很厉害的了。一时间球队的名声大噪。

五一全国又要放大假了,张晓军已经基本上把队员们的各自特点摸清楚了,他要准备向起跑线冲击了。他把全体人员召集到球场上开会,宣布了自己的训练计划和方案,他说,

“小伙子们,来了三个月了,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到自己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吗?我想你们没有,这些常规的训练模式对于你们的技术战术水平提高帮助并不大,不过是在耐力上给了你们一点基础。今年夏季暑假期间,深圳市将举办全市的篮球联赛,我已经报名参加了,那么以我们现在的这个水平是取得不了好的成绩的,因此,我们加强针对性训练,我要给你们一点你们从来没有听说或者见过的训练方法。到时候你们不要叫苦,不要叫累。

我们这只由退伍军人组成的球队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我想了很久很久,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闪闪的红星》,那种信念到今天仍然鼓舞我,我们都是来自部队这个大熔炉就连小不点戴俊也是在部队的教育下长大的,因此我觉得我们还是叫红星队比较响亮,今年,我们就要叫这颗红星在篮球场上闪亮,你们有信心没有?”

“有!”队员们都是当兵的出身,只要上级问“有没有信心?”甭管说的什么,都会使足力气大喊“有!”,只有戴俊不知道这个规矩,有气无力的跟着喊“有……”一个长音让大家都回过头来看他,张晓军忍俊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那些队员看到教练笑了也都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经过简单的动员,球队五一没有放假,开始了新的强化训练,从那一天起,张晓军就不叫队员摸球了,全部是身体素质训练,他给每一个队员发了一个20公斤的铁砂背心,两个5公斤的绑腿沙袋,让这些年轻人从起床的时候就开始穿戴上,跑步、压杠铃、抓铅球、原地跳跃、打沙袋甚至连吃饭都不许除下,只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能脱下来,三天下来,小伙子们就一个个累的站不起来了,就连吃饭都抓不住筷子,走起路来直打晃,那些在仪仗队经过刻苦训练的退伍兵好歹还能挺的住,可是戴俊根本就没有吃过这样的苦,这样残酷的训练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每天早上他赖死赖活的不想起来,但是张晓军还是很严格的要他们继续训练,对于戴俊,张晓军甚至是用竹板把他从床上打起来,这个时候的张晓军冷酷的像魔鬼。

张晓军的训练怪异的不叫队员们摸球,一些小伙子们想在训练完了后去过过球瘾都不行,因为教练把所有的训练比赛用球都叫管理员胡斌给锁了起来,他们能够玩的只能是12镑的铅球,为了锻炼队员们的反应能力,张晓军叫队员们先抽签,两人一组,相互打手背,就是一个队员把双手手心朝上平举在腰的高度,另一个队员把手心朝下的压在对方朝上的手掌上,对方要翻过手掌来打手心朝下的队员的手背,只要打的队员手掌一动,压手心的人就可以躲,两个手背任何一个被打,那么打的队员就可以继续打下去,如果没有打着,那么攻防双方就要互换角色,往往反应慢的会被反应快的打的手背肿的像馒头,每天输的和输的再抽签,赢的和赢的再抽签,直到这些队员都相互打不到了,都打的手背不会再红肿了,这个训练游戏才不作为必修训练给取消了。经过这样的训练,队员们几乎各个都是手疾眼快的高手了,带着砂背心沙袋训练了一个月以后,小伙子们大多已经对这些沙袋没有多少感觉了,这时,张晓军才叫他们脱了砂背心开始摸球训练,但是腿上的沙袋还是不叫除去。就是摸球也不许他们运球或者投篮,而是先叫他们在训练课上每人拿一个球在自己的身上绕来绕去,在两腿中串花,相互用手去捅对方的球,要保护自己的球,后来一个球上升到两个球,三个球,总之就是叫队员们熟悉球性。往下就是拍球训练,运球要从离地2公分开始,双手运球,双手跨下运球,双手单手发力传球等基本训练,由于前一段的体能训练,这一关大多队员都是很轻松的完成了。这个时候队员们才开始练习投篮。为了提高队员跳投的稳定性,张晓军是叫队员们下身不动,完全是靠手腕的力量把球拨出去,也就是不能借助腰腹力量要能把球投出去,开始大多数队员都做不到,那么就从离篮球框最近的地方练起,一点点的向后移动,一直要练到可以轻松的在三分线外面2米的地方投篮为止,这个时间大家练了很长时间,即枯燥又疲乏,张晓军发话了,谁练不到标准,谁就会被自然淘汰,解除合约后自谋生路。

球队的训练是艰苦的,也是封闭的,张晓军规定每天晚上10点必须息灯睡觉,不许看电视,因为训练场只有教练自己的房间里有一台电视,那是为了看比赛录像用的,平时张晓军自己都不看各种电视节目,早上6点必须起来晨跑,晨跑的时候现在是要背40公斤的砂背心跑3000米,经过这样的训练,球队竟然没有一个被淘汰的,这些兵的确不是“盖”的,真的是能吃苦耐劳,小戴俊经过这样的训练后身板明显的强壮起来了,以前风一吹也许就会倒,现在,等闲之人推他不动,体重也增加了10公斤。

为了红星队的生存,张晓军基本上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里,公司的事情只能在晚上电话里指示公司的职员们去怎么做,这球队一个月下来,就是再怎么节省也要用掉5万多元,公司每月的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