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字生命-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吕振羽问道。在场的都是《崛起》项目从头到尾一路跟下来的元老了,除了借调到《自由宣言》项目组去美国调试的那几个,今天都在这里了,从技术到策划,程序,美工等等部门的代表都在这里。假如这个失落感的问题严重到影响到了整个团队的士气,那就很成问题了。

“毕竟以前大家都是从专业游戏公司出来的。那里只有以游戏,开发部除了老板,谁都可以不买帐。而现在,好像我们楼上楼下的部门都比我们重要。”一个美工这么说。

“这个……我也没有办法啊。毕竟我们不是个专门的游戏公司,也不可能做一个单独的游戏公司。不过,我们不是作出了最好的网络游戏作品吗?”吕振羽鼓励道。

“好像,好像,现在说最好,是不是早了一点?”另一个美工稍稍优点惴惴不安地说,这个一直以来工作都非常细致认真,为人谦让的美工人缘很好。

“怕什么?我们就要敢说这个话,将近2000万平方公里的地图被我们按照比例缩小后作出来了。数十万个npc,光是历史名人和历史名人边上跑腿的就不下一个师。要说美术风格,第一套效果的引擎也就算了,能进行类风格渲染的第二套引擎也快要完工了吧,有谁能比得上?说到配乐,到现在为止,哪个游戏像我们这样,专业的交响乐团全程制作?我们投资在配乐上的钱就足够一些小公司开发个游戏连上后期的宣传推广了。要说动画,我们的动画全部达到胶片级的精度,和好莱坞的一些电影里的效果也有得比。要说策划,除了我们自己的作品《神圣纪事》和《自由宣言》在各方面还不错,其他的作品现在有什么能被你们看的上?里面的那么多历史事件里面,要说npc的对话,差不多赶上经典的电视剧,电影的剧本里的水平了吧?连接上语言平台在那里看,都可以当作电影来对待。以你们这些从头做到尾,对游戏那么熟悉的人,现在自己在游戏环境里看着历史,看着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还是要流泪,你们还怀疑这个游戏的感染力?”吕振羽不断地反问,在他看来,以现在的这个《崛起》的完整版来说,要是他们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

“可是,要是这个游戏卖不好怎么办?”坐在吕振羽身边的一个策划推了推眼镜,说。他是崛起的核心策划团队的一员,负责的是游戏的技能系统和职业系统。

“卖不好?那又怕什么?在《崛起》发布之后,不管玩家反应如何,在业界,有多少人再敢说他们的制作实力强?有多少人再敢说他们的美术风格,他们的画面好?有多少人再敢说他们的世界观设定详细?重要的是,在业界之外,在大家的心里,有多少人敢说网络游戏是玩物丧志的东西?又有多少人敢说网络游戏是没有文化的东西?”

吕振羽一串串的反问句让大家很是思考了一阵。在网络游戏组里泡久了,他们很久没有进行这种比较宏观的思考了。

“不挣钱又怎么样?”吕振羽继续说,“现在,公司不用靠网络游戏挣钱,我们有的是挣钱的项目。退一万步来说,我们就算把《崛起》当作公司对社会的福利捐赠又怎么样?能让那些玩家警醒一下,能让一些有脑子的人开始想些什么,能让一些麻木的人有所警醒,这种精神层面的福利又有谁能做到?……我们不需要挣钱,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游戏。若干年后,大家或许会发现,《崛起》亏大了,但他们必须承认,《崛起》绝对是一个好游戏。”

吕振羽并不担心《崛起》卖不好,从玩家对《崛起》的追捧度来说,已经在国内造成了一种奇特的风潮。而且,《崛起》开发出来的那部分玩家,更是传统的网络游戏的用户群不能比的。和传统的网络游戏相比,《崛起》的玩家队伍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高级白领,大学的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这样的人。这个趋势随着封闭测试的一次次开放而愈加明显,崛起的玩家群,已经是另一个层面的了,传统的用于分析网络游戏的市场容量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崛起》了。

而吕振羽用一连串的反问,用退一步来说的方法,则更能让这些这个接近完美的游戏的缔造者们警醒。

10月1日,在公测开始前2个小时的时候,《崛起》的注册用户已经有60多万,其中中国大陆地区44万,其他的都是中国以外的玩家。《崛起》本来就是个多重阵营选择的开放的架构,也不作出地域的限制,让那些外国人自己来扮演最开始的帝国主义阵营,或者扮演和中国比较亲密的合法商人和传教士有什么不好?那样可以大大丰富游戏的文化环境。

随着公测时间的到来,一瞬间,在各自的电脑前久等了的个路玩家们瞬间充塞了所有的服务器。所幸,用蜂巢体系构建的服务器机群能力强劲。

和几乎所有网络游戏一样,数字图腾同样在第一次运行游戏的时候强制性地播放一次片头动画。今天放出地版本,是一段专为公测首日而制作地2分钟左右的片断。

整个游戏中,制作最为精良的20多段关键场景动画中的经典镜头被剪辑在了一起,一幕一幕飞快地闪过。那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的苍凉的眼神一次次在屏幕中闪动,画面中的新生与死亡,更是将玩家们的神经挑动。而这一段动画最为奇特的是,投入巨资制作配乐的数字图腾在这一段极为关键的开场动画里没有使用哪怕一个音符的配乐,所有剪辑而来的镜头全都去掉了音轨,保持这一种可怕的静默。

唯一的声音,却是一段诗朗诵: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沉郁气氛,将感染着那些玩家,让他们略带一点严肃和沉重,进入到《崛起》,进入到鸦片战争年代。

这个朗诵的声音,来自曾出演了《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的著名演员李墨染。当初,在制作一系列宣传片的时候,一个策划带着这段动画的无声部分找到了这个德艺双馨的著名演员。正是这段什么声音都没有的动画,展现了惊人的视觉效果,打动了李墨染,同意为这段动画配音,而且分文未取,说是要为这么个好作品尽一份力。

虽然同时制作的片断还有很多其他的,但作为宣传片,预告片,大部分都陆陆续续用掉了,只有这一段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的动画,被一直珍藏至今,直到吕振羽最后拍板,选择这么一段动画作为游戏世界开始的声音。

“我爱这土地”,这恰是大家想要达到的宣传效果。

87.蝴蝶效应

《崛起》引起的热潮甚至远超过数字图腾的网络游戏部自己的预期。

数字图腾的宣传很到位固然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则是整个玩家阶层的努力。几次的封闭测试培养出了《崛起》最为铁杆的一批玩家,而且这批玩家有几万人之多,如果是一般的游戏,这些数字分散在全国各地各个服务器里,一个服务器上百人到几百人,或许真的一点都不显眼,而在《崛起》当这些人经过了几次测试,互相认识又重新回到游戏世界中,他们就发挥了巨大的能量。

他们深知,在《崛起》的世界里,个人的力量实在是相当渺小。对于一般游戏来说,可能上百人的会战就算是大战了,几百人参与的战争,足够服务器里的玩家们津津乐道好几个月。而在《崛起》的世界里,他们中间有不少人参与过好几次上万人的会战。从前线作战的将士,到部队之间传递军令的通信兵,到突前侦察的斥候,到负责部队的作战物资转运的辎重部队,要能够切实打赢一次战争,需要的是无数玩家的努力。而真是因为这种复杂性,让最终结果到来的时候,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努力过的大家心里的感觉都特别浓烈。

在封闭测试中,曾经有过一万多比较资深的玩家在线下商量好了进入同一个场景——甲午海战。他们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进行分工合作,将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了起来。线上的合作加上线下的互通有无让他们终于在战斗终于来临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全部实力,从而击溃了日本舰队——这也是所有测试中唯一一次玩家们突破历史壁垒积分,改变了历史。

那一次前前后后的经过的视频都被玩家们收集了起来,最后还剪辑出了一部长达一个小时四十四分钟的电影。电影在网罗上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崛起》的名字传播到网络上的方方面面的过程。

玩家们这种自发的宣传,带动了更多人投入到了《崛起》的世界中。

从《崛起》开始进入公测开始,服务器里就从来没有低于过20万人同时在线。

而《崛起》也成为一个老玩家最热心于帮助新玩家,带动新玩家入门的游戏。在游戏外,几个专业游戏网站上,很多老玩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公布了出来,更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历史相关资料,作为进行游戏的依据,那些专业游戏网站的相关子站,乍看上去和历史研究网站都没什么区别了。

游戏内,带新玩家熟悉环境,练级,更是比比皆是。因为《崛起》里对死亡的惩罚并不算太严重,而练级却是很有技巧的事情。有的人可能很快入门,而有的人说不定就一直徘徊在很底的级别。可是,无论级别高低,都会有发挥作用的地方。老玩家带新玩家的行为,多数也是为了将来发生大战的时候,自己身边的战友能可靠一点。毕竟一个级别高,经验丰富的战友是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救自己的命的。

而游戏里的语言环境,也远比其他游戏要好。看人不顺眼就破口大骂的行为基本被杜绝,因为,数字图腾掌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