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没想到杨晓丽会给他这个承诺,看着她好一会说不出话来,最后,连声责怪自己,说:“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我怎么就忘了争取杨市长的支持呢?我这镇委书记当得太欠火候了,真要好好向杨市长检讨。”

他说,这可是让我最伤脑筋的事,竟让你杨市长一句话给解决了。

他说,我马上就让人去安排这事。

杨晓丽说:“你先别把底亮给他,这种时候,他什么条件都敢提,如果,提出上市县最好的高中,孩子的水平又跟不上,反而会害了孩子。”

汪说:“是的,是的。这事还是我亲自处理吧!”

杨晓丽就看看在坐的其他人,问,你们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其他人都摇头说,没有了。想他们要了解的都是比较专业的问题,比如消毒用什么药啦,观察病人每隔多少时间测量一次体温啦,这些问题汪也许答不上来,就想到了卫生院再提问了。

听完汇报,杨晓丽便提出去看看现场。她关心的是镇委镇政府是如何进行家庭式观察的。而卫生局的人对专业性的东西更感兴趣,于是他们便兵分两路,一路由汪陪着杨晓丽去看那两户非典嫌疑病人的监护情况,一路由分管卫生的副镇长带路,去卫生院了解有关技术层面的问题。

第六六四章特务行动

那两户人家都是圩镇居民,都住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圩镇。汪把杨晓丽带到一幢楼的天台上,就见那插了一把遮阳伞,两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坐在太阳伞下的阴影下聊天,然而,他们双眼却注视着不远处另一幢楼的某一个地方。

这是下午三点左右,太阳很强烈地烤晒着,那两人虽然坐在太阳伞下,但还是被一阵阵热气蒸得汗流浃背。有一人身上穿得还整齐,但上衣已经完全湿透了,另一人却衣冠不整,裤腿卷到大腿上,上身穿的背心早脱了搭在肩上,就一边不停地用那背心擦汗。

他们见有人上来了,竟是汪书记,忙站了起来。那个衣冠不整的人,见汪书记身边还跟着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脸就涨得通红,不好意思地“嘿嘿”干笑。

汪向他们介绍,这是杨市长。又指着穿戴整齐的人说,这是我们的镇干部。指着衣冠不整的人说,这是居委会的干部。杨晓丽便跟他们一一握手,说,你们辛苦了,你们辛苦了。嘴里这么说着,心里却有一股儿恶心,因为感觉到他们的手都是湿的,定是那汗了,也不知那汗是从哪抹的,于是那握过的手就很不自在地垂着。

太阳伞下还固定地安放着一个望远镜。汪对杨晓丽说,他们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这里观察对面楼的情况。他指着一个窗户给杨晓丽看,说那窗户是那幢楼五楼楼梯口的窗户,那窗户只要有人走动,在这边肉眼可以看到,再用望远镜观察,就能分清是不是管理员那户人家的人了。如果,是管理员家里的人出来,一人就往他家里打电话,一人就打电话通知楼下守护的人,把他们截住。

汪指着楼下不远处一个小摊档,说,那摊档是一位镇政府干部家属开的摊档。我们有两个人守在那里,接到这里的电话,就会出来阻止管理员家里的人出去。杨晓丽差点忍不住笑出来,想这几乎就是在干特务活动,在一些反间谍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里,经常能看到这种场景。只是在那些电影电视剧里,干这事的都不是共产党人。

杨晓丽问:“怎么搞得这么神秘?”

汪说:“这也是没有办法。人家不是说要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吗?所以,我们只能干这种偷偷摸摸的事。”

杨晓丽问:“他们不知道吗?”

汪说:“他们自己知道,只是不敢惊动了群众,要替他们保密。”

那镇干部说:“我们开始这么做的时候,他还有意见呢,说我们不相信他?这种时候,谁敢相信他?一个疏忽,随时会出大事。他又担心我们的行动会被群众知道。”

他说,有一次,他想出门,我们打电话过去,叫他别知来,他还骂我们,说我们是违法的,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

他说,我们没办法,只好吓唬他,说他再不听指挥,就把他接触过非典病人,发高烧的事说出去,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像躲瘟疫一样躲他们全家。这才把他吓住了,才稍为配合一点了。

他说,虽然,他不敢出门了,但心里不高兴的时候,就会打电话给我们,就会在电话里骂我们出气,多难听的话都骂了。

那居委会干部说:“对这种人,就不应该太人慈,早应该抓去隔离起来,把他一家都抓去隔离!”

他说,不来硬的,他反而以为我们怕他。再说了,来硬的也省事,我们不用没日没夜呆在这天台上受苦。你看看,我们每天就有二三十人围着他这一家人转。

杨晓丽笑了笑,说:“我们都希望用一种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件事,但是,我们又不能违法。在群众还不能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只有自己多吃点苦,多受点委屈了。”

这会儿,她一直站在太阳伞下,脸被蒸烤得喷红喷红,已经汗流浃背了,但她没敢抹脸上的汗,还想着她那手沾着他们的汗呢!

她对汪说:“这么毒的太阳,要注意我们的干部,不要中暑了。”

那居委会干部忙说:“不怕不怕。我以前当过农民,比这再毒的太阳也经受过。”

那镇干部说:“杨市长还是快点离开吧!有我们在这观察,保证不会出岔子。”

杨晓丽好意思离开吗?她说:“你们可以在这吃苦,我就不能多呆一会了?我还没那么娇气吧?”

那镇干部说:“没有,没有。”

那居委会干部说:“晒黑就不好看了。”

那镇干部就对居委会干部说:“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那居委会干部说:“我这也是关心杨市长。”

杨晓丽笑了笑,用左手撩了一下汗湿的刘海,问汪:“另一户人家的情况怎么样?也在天台设监视点吗?”

汪说:“比这里好一点。那一家住在三楼,我们在他对面楼选了一户人家进行监视,还好吧!不用日晒雨淋。”

正说着话,就刮来了一阵风,吹来了一片乌云,倾刻间,天就阴了下来。那两个干部看了看天,说,要下雨了。汪说,杨市长,我们回去吧!那两个干部也说,你们快点走吧,有我们在这守着就够了,你们不要也跟着我们日晒雨淋。

杨晓丽说:“你们既然能在这日晒雨淋,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不知道为什么,杨晓丽突然觉得自己不能离开这天台。她要像那两个干部一样,守在这里,要让他们知道,她一个市长也愿意像他们一样经受日晒雨淋。

雨开始点点滴滴洒下来。

那镇干部急了,说:“杨市长,你刚出了一身汗,又再淋水是很容易得病的。”

那居委会干部也急了,说:“你不要逼我好不好?我见你是女的才不敢动手动脚,如果,你再不走,我就不管你是男是女,就要动手把你拉进楼道里了。”

汪更急了,说:“杨市长,你要为大局着想,如果你到海边镇来,得了发烧感冒,这可是大事了,人家根本不管你是不是淋雨得的发烧感冒?人家会怀疑你在我这传染了非典。”

他这话起了作用,杨晓丽只得离开了。才离开不远,雨便“噼哩叭啦”下起来,想这会儿,那两个坚守在天台的干部又变成落汤鸡了。

杨晓丽不由感慨地说:“我们的干部为阻止这场非典付出太多了。(”

她说,许多事,由于群众不理解,我们不能完全按我们的作法去实施,往往就要用一种很笨拙的办法,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

汪点点头,心里也不禁一番感慨。他想到的更多,除了那些日晒雨淋的干部,还有那些彻夜未眠的干部。这段日子,他手下那一群群基层干部所付出的劳动有谁知道?老百姓知道吗?尤其是那些不理解他们工作的老百姓?

他们辛勤的付出都是为了谁?不都是在为那些不知道他们付出的人,不理解他们付出的人吗?

汪说:“有时候,我们为老百姓做了许多事,他们却不理解,是最郁闷的!”

杨晓丽笑了笑,说:“那你就好好向老百姓宣传宣传。”

汪说:“有一天,我不再干这个镇委书记的时候,有时间的时候,我一定要写一本书,专门就写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在非典期间都在干什么?都干了些什么?”

杨晓丽说:“会有这么一本书的,如果非典结束后,一定会有人写这么一本书。”

汪摇摇头说:“写的人不一定会写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在这场非典阻击战中,那些医务工作者才是主力军,所有的聚光点都会集中在他们身上。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些人的付出确实显得太平凡,但是,我认为,我们的阻击才是最有效的。”

杨晓丽笑着说:“你还是先向市委汇报吧,好好总结一下你这种最有效的经验,为市县阻击非典提供有益的参考。”

这时候,他们已经到了楼下,杨晓丽摊开双手接着雨水,让那雨手冲洗她的手,直到认为已经冲洗干净了,才接了一捧雨水,很清凉地洗了洗自己汗腻腻的脸。

第六六五章不妥协

下午下班前,杨晓丽、汪和卫生局那位副局长集中在李向东办公室,向李向东和钟市长汇报海边镇的情况。副局长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汇报,汪从组织保证的角度汇报,两人汇报完了,李向东就看着杨晓丽,等着她发言。杨晓丽却向是单独向钟市长汇报似的,看着钟市长说话。

她说,海边镇委镇政府处理这次事件,充分体现了“快、准、妥”三个字。快就是行动快,准就是找到了最主要的问题,妥就是能够妥善处理面临的各种难题。

她说,从处理这次事件中,也可以看到汪书记是一个有能力的领导干部,不愧曾经是市委书记的秘书。

她忙补充了一句,当然,主要是前市委书记的秘书。他在前书记那里领悟到许多领导艺术,化为己有的,运用到了自己的实践中。

李向东笑了笑,心里当然清楚杨晓丽为什么要强调前市委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