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器奇闻趣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有29艘大型战舰下水,他每次都亲临现场。有次生病发烧,他也要人扶着他去参加。
彼得每当参加下水仪式时,也很有意思。他总不以皇帝身份参加,而是穿上造船工人服装去参加。对主持造船的高级长官,他表现格外尊重,总是毕恭毕敬先向长官敬礼祝贺。海军军官也总是庄严地回答:“彼得船长健康!”然后彼得请示:“海军总司令,船已准备好了,可以下水了。我们是否就把支撑船体的木桩打掉呢?”总司令回答:“可以下水了!”彼得对总司令鞠躬行礼,戴上帽子,然后下令造船工,一齐奔到高大的船身底下,拿起铁锤,七手八脚打掉撑住船身的支木,军舰便沿滑道进入水里。
彼得大帝的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快造舰,造好舰。在他的扶持下,俄国的海军越来越强大。
彼得不但酷爱造舰船,而且欢喜亲自带领舰船去作战。
1714年7月,俄国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率领舰队与瑞典一支分舰队,在波罗的海汉古特展开大海战。沙皇彼得一世以海军少将身份率先头部队出击。
这位年轻的将军,三年前海军就为他送来晋升中将的报告,可是他以沙皇的身份,没有批准晋升报告,他觉得晋升将军,按规定应有显著功绩,而自己没有什么显著功绩,怎么能批准晋升海军中将呢?自己不严格按制度办事,又怎么叫别人信服,因此他把自己晋升的报告扣压下来。
彼得一世,这次亲自参加海战了,他根据获得的情报,瑞典人有116门大炮,而彼得自己只有23门炮,不到瑞军的五分之一,显然去硬打死拼,失败是肯定的。彼得经过侦察,弄清了瑞典艾伦彻尔德的指挥兵船的特点。
战斗开始后,彼得指挥兵舰,集中所有炮火朝瑞典指挥船攻击,同时他下令,用接舷战术,硬是冲上艾伦彻尔德的指挥兵船,抛上铁索缠住敌舰,然后组织跳帮组冲上敌乓舰展开肉搏。
敌人所有炮火不敢朝自己指挥船上轰击,击彼得的炮火朝别的敌兵舰猛烈射击,战斗十分艰苦,彼得指挥水手们从甲板杀向指挥台,把瑞典舰队指
挥官艾伦彻尔德活洁的抓住了,要他下令瑞典舰队投降。
艾伦彻尔德当了俘虏,在刀枪威迫下他只好下令挂起投降的旗帜,瑞典舰队彻底的输了。俄国舰队获得大胜。同年9月9日彼得堡隆重欢迎俄国舰队凯旋。在祝捷的仪式上,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提名晋升彼得一世为海军中将,批准他每年签领军俸2240卢布,这一次彼得一世沙皇接受了,他笑着说;
“军官晋升应以战功为依据,不能无功受封,这次打败瑞典舰队有我一份功劳,晋升我海军中将是应该的”。
19 龟船
在朝鲜水军的历史上,有过奇特光彩的一页。他们的将领李舜臣在16世纪末创造了一种独特战舰,这就是电船。它多次重创日本海军,因而被称为朝鲜王辰卫国战争的“王牌”战舰。
故事发生在1592年,那时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由于这一年是壬辰年,朝鲜进行反侵略战争,因此称为壬辰卫国战争。日本军事力量很强,开始朝鲜接连失误,形势十分危急。但是李舜臣的水军,在多次海战中却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他的水军能战胜日本水军呢?关键就是李舜臣发明制造了一种龟船,创造了奇迹。
这种龟船为什么能发挥神奇作用呢?它的特点在哪里?为什么把它叫成龟船呢?原来这种船形似龟,能守能攻,人力强、装甲厚,它跟一般舰船不同。整个船除了瞭望孔、射击孔及两旁的桨孔外,基本上是封闭的,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将士,不易被敌人炮弹击中,又可以冲到敌船舷,进攻敌人。船的顶盖是弓形铁板,形如龟背,铁板上布满锋利的大钉子,像数十把锥刀,便于靠拢敌船,同敌人展开肉搏战。这种船头部留有铣穴,瞄准敌船后可以开炮,炮弹是铁沙和石灰,打到敌船上杀伤敌人,而且,杀伤面积大,能伤害敌人的眼睛,使对方睁不开眼,失去战斗力。这种船也可以喷火焰和烟雾;
船的两侧,有14个射击孔。根据战斗情况,可射箭,可发铳炮。船尾下面是舵,其上也是铳穴。总之,这种兵船360度都可以攻击,没有死角,而且重型武器和常规武器的配备齐全,相当厉害。
这种龟船一般长113尺,船首宽12尺,腰宽14尺5寸,尾部稍狭为10尺6寸。它非常灵巧,进退纵横,快速如飞,如一座海上活动堡垒。几次跟日本船队交锋,都使敌方毫无办法,显示出龟船的强大威力。
20 一幅油画与一艘战舰
故事发生在1770年,俄国舰队在一次海上激烈战斗中,击败了土耳其一支舰队。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她吩咐大臣们,要好好庆祝和纪念这次海战胜利。大臣们提了许多建议,有的说给指挥官晋升提级,给士兵们加薪;有的说建造纪念塔;也有的说给军舰命名。只有一个大臣提议,叫著名画家画下这次海战场面,然后挂在纪念馆里,这样千秋万代就可以传下去。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听很高兴,赞扬这是个好主意。她要大臣赶快吩咐画家去落实,而且她吩咐大臣,这幅画她要亲自审定。
一个星期后,大臣们向女皇报告,海战的油画已经画好了,请女皇前去观看。女皇走到那幅画的跟前,竖看横看,总觉得海战的气氛不浓,不够火药味。她间着身边大臣奥尔洛夫伯爵:“你满意吗?”大臣摇头说:“海战好像不够味,气氛不浓!”女皇对画家说,“你到海边去看看,再修改修改。”
他们一行人来到海边,油画家望着波涛大海,愁得拧紧眉头说:“我没有见过海战是个啥样,我想象不出来啊!”大臣一听,这怎么办呢?忽然这时海上出现一艘巡航战舰,他灵机一动,马上命令海岸炮台,集中所有火力,向这艘俄国自己的巡航战舰开炮。
猛烈炮击不到半小时,巡航战舰立即燃起浓烟烈火,接着弹药库爆炸,战舰粉身碎骨,很快沉下海去,数百名官兵葬身鱼腹。
大臣对身边油画家说,“你看清了吧,这就是海战的场面和气氛,你就按这个样子画吧!”
油画家一脸惊色,连连说:“好的!好的!我看清海战可怕的场面了。”
油画家回去之后,对作品进行多次修改,终于完成了这幅海战油画。大臣们又送给女皇看,女皇笑着说:“像!像海战样子!”这才通过了,把它送入宫中。
不过这幅油画的代价也太高了,白白毁掉一艘巡航战舰,还付出了数百名官兵的生命。
21 邓世昌与“致远”号
1894年7月,日舰“吉野”号等三艘兵舰,在朝鲜牙山口处的丰岛海域,突然对我北洋舰队两舰发动袭击,把我运兵船炸沉。这使北洋舰队广大官兵非常义愤,纷纷要求讨还血债。
8月1日中日宣战。9月17日,日本舰队挂着“中立”的美国旗帜,向北洋舰队悄悄扑来,又要重演丰岛的故技,企图趁我不备时进行突然袭击。
北洋舰队发现后,立即布阵迎战,邓世昌一马当先,他指挥“致远”号冲锋陷阵,用猛烈炮火轰击日舰,把日本“比睿”,“赤诚”两舰打得冒着浓烟烈火逃出战列。
战斗个把小时,日本联合舰队分成两个纵队,从左右两侧夹击我北洋舰队,形势变得严重。日舰“帝国精锐”号“吉野”号等四舰,团团围住丁汝昌的水师旗舰“定远”号,日舰集中炮火向“定远”轰击,“定远”被击中,舰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邓世昌见此情景,万分焦急,他当机立断,下令“致远”号开足马力,冲到“定远”号之前,奋勇地去跟日舰厮杀,以援救“定远”号旗舰。
日本“吉野”号航速很快,达23节,而“致远”号只有18节。“致远”号冲进敌舰包围圈后,吸引了敌舰的炮火,顿时受到猛烈炮火的袭击,连中数弹,“致远”号多处受伤,舰身开始倾斜,情况非常严重。邓世昌牙关一咬,把辫子往脖子上一绕,对大副陈金揆喊了一声:“冲过去把敌舰撞沉!”
日本“吉野”一看“致远”号带着浓烟烈火,向他冲来,吓得急转舵向外逃跑,同时发射数枚鱼雷。轰隆一声,“致远”号被鱼雷命中,锅炉爆炸,舰体破裂,“致远”号失去机动,歪歪扭扭向下沉没。
邓世昌被鱼雷爆炸的气浪,从驾驶台抛到海里。中国一艘鱼雷快艇冲过来援救落水人员,他们发现邓世昌之后,马上一边喊一边扔下救生圈。可是
邓世昌不愿活着,他推开救生圈,要与“致远”同命运。这时他喂养的小狗太阳犬,立即跳下海去,游到邓世昌跟前,衔住邓的臂膀,直往鱼雷艇上游。
邓世昌把太阳犬一把推开,一头往水下钻去。太阳犬叫了两声,又追上去一口衔住邓大人的长辫直往上拖。邓世昌誓与“致远”号共存亡,他把辫子咬在嘴里,一把抱住爱犬,一块淹没在波涛里。
邓世昌为国捐躯的那天,正好是农历8月18日,恰好是他45周岁生日。
邓世昌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北洋水师全体官兵,奋力拼杀,以四舰抵敌十舰,一直打到下午5时,日本联合舰队一看不能取胜,无力再战,只好在下午5时半向南奔逃,北洋舰队追击十多海里,才收兵回到旅顺口。
光绪皇帝对邓世昌的牺牲极为悲痛,为他写了挽文,特颁御制碑文,万世铭记。山东的父老乡亲们,也专门集资为他在成山角之巅建起一座邓公庙,并塑像祭奠。人们把这位民族英雄称为“壮节”公。
邓大人的伟奇故事留芳百世。“致远”号兵舰的名字,世世代代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22 “吉野”号最后的下场
中国人很讨厌“吉野”这个名字,因为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吉野”是日本联合舰队铁甲巡洋舰,是侵略中国、挑起丰岛海战的主力舰。
“吉野”在英国制造,排水量4160吨,航速22。5节,装有152毫米大炮4门,120毫米炮8门,47毫米炮24门,装甲厚达14毫米,甲板装甲厚45毫米,有400名官兵。
“吉野”号巡洋舰,在丰岛海战中,跟其它三艘兵舰偷袭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