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哲学-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水、火、风四类极微有着各自的性质:地有色、味、香、触;水有色、味、触、液、润;火有色、触;风有触。

    胜论认为,极微是运动的,它们彼此结合,构成世上的物体。关于极微的结合方式,各种胜论资料的记述不一,据一种说法,极微是以成双成对的方式结合的。

    在分析极微运动的原因时,胜论提出了一种“不可见力”

    (adrsta,亦译法与非法)的概念,认为极微最初的运动

…… 79

    27印度哲学

    是由它引起的。不可见力在《胜论经》中解释得不十分明确,有时把它解释为是自然界的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有时解释为是由人的善恶行为产生的力量。不可见力在后期胜论中被说成是神的作用。

    胜论反对数论的因中有果论,主张因中无果论。它主张这种因果理论是与其哲学体系直接相关的。胜论认为具体现象(结果)是各种要素(原因)结合形成的,而不是由某种原因派生或演化出来的。原因和结果有着根本的差别,在原因未产生之前,结果不存在于原因中。结果不能没有原因而存在,原因却可以没有结果而存在。

    胜论认为有两种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量)

    ,一为现量,二为比量。

    现量的产生有三种情况:(1)四和合生,指我、根、意、境四个要素结合在一起产生知觉;(2)三和合生,指我、根、意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产生知觉;(3)二和合生,指我、意两要素结合在一起产生知觉①。

    比量可分为五种②:(1)从结果推知原因;(2)从原因推知结果;(3)从有结合关系的事物中根据已知的一个推知另一个;(4)从有矛盾关系的事物中根据已知的一个推知另一个;(5)

    从有和合关系的事物中根据已知的一个推知另一个。

    胜论体系中虽也有关于要遵守婆罗门教所规定的社会秩序,承认轮回与解脱理论的内容,但此类成分相对其它正统哲学流派明显要少。

    ①参见《胜宗十句义论》中有关现量的论述。

    ②此为《胜论经》中的观点。胜论派的其它典籍还有不同的划分。

…… 80

    印度哲学37

    胜论派对印度近现代思想界影响不大,只有很少一些人论及了它的某些学说①。

    第四节 正 理 派

    正理派(Nyāya)在六派哲学中与胜论派关系极为紧密。

    两派有许多共同之处,常常被人们合称为正理——胜论派。

    但二者在理论上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胜论派重点对世界万物进行分析,用“句义”来区分一切现象,而正理派研究的主要方面则是辩论方式和逻辑推理。

    正理派的形成与印度古代围绕早期婆罗门教祭祀规定的辩论与推理有密切关系。

    印度古代的许多文献(弥曼差派、佛教、耆那教的一些文献及史诗《摩诃婆罗多》等)中都曾提及与此派学说有关联的辩论、推理方法及规则方面的问题。

    正理派的创始人相传是乔答摩(Gautama或Gotama,约1世纪)。此派最早的根本经典是乔答摩所作的《正理经》(Nyāya-sūtra)。

    现存《正理经》由于其中包含着后人追加的成分,定型时间约在3至4世纪。

    《正理经》之后,正理派的主要典籍是对《正理经》的注与复注等。

    其中较重要的有:筏差衍那(Vātsyāyana,约4至5世纪)的《正理经疏》(Nyāya-sūtra-bhāsya)

    、乌地耶得迦罗(Udyotakara,6世纪)的《正理经评释》(Nyāya-vārthika)

    、婆察斯巴蒂。弥尸罗(Vācaspatimis′ra,9世纪)的《正理评释真义疏》(N。

    V。

    ①罗易(R。

    M。

    Roy)曾论及胜论派所传播的“极微”说。

…… 81

    47印度哲学

    tātparya-tīkā)

    、乌德衍那(Udayana,10世纪)的《正理评释真义详解》(N。

    V。

    tātparya-paris′udhi)和《正理花束》(N。

    -kusumān~jali)等。

    12世纪左右,新正理派形成(此前正理派已开始与胜论派相混合)。新正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克伽自在(Gānges′a,12世纪)。他著有《谛如意珠》(Tatvacintāmani)。正理派与胜论派混合后出现的较重要著作有:筏罗达拉贾(Varadarāja,12世纪)的《思择之守》(Tārkikaraksā)

    、凯沙筏。弥尸罗(Kes′avamis′ra,13世纪)

    的《思择叙述》(Tarkabhāsā)

    和阿难跋陀(AnamBhatAta,16世纪)的《思择纲要》(Tarkasamgraha)等。

    根据《正理经》及其注与复注,正理派的基本体系是所谓“十六谛”

    (Sodas′a-tatva)

    ,即:量(pramāna)

    ,指获得正确认识的方式或来源;所量(prameya)

    ,指认识对象;疑(sasm。m′aya)

    ,是一种关于事物的精确特性的相冲突的判断,即一种疑惑的心理状态;动机(prayo-jana)

    ,指人开始行动的目的;实例(drstānta)

    ,是一般人和权威者具有相同认识的事例,即人人都承认的事实或真理;宗义(sidhānata)

    ,指根据某一学派的权威、假设等确立的主张,即立论者方面的观点;论式(avayava)

    ,指“五支作法”的推论式(后详)

    ;思择(tarka)

    ,指当不知事物的真实特性时,通过假设来认识真理的思虑;决了(nirnaya)

    ,指通过考虑双方的观点对问题作出决断;论议(vāda)

    ,指在辩论时借助正确的认识方法和采用“五支作法”的推论式,并与宗义不矛盾;论诤(jalpa)

    ,指在辩论时虽立上述论式,但又采用诡辩等不正当的手段来取胜;论诘(vitandā)

    ,指仅破坏对方议论,自己不立论;似

…… 82

    印度哲学57

    因(hetvābhāsa)

    ,指似是而非的根据或理由;曲解(chala)

    ,指在对方所说的言语中选择非对方所指的含义;倒难(jāti)

    ,指仅根据事物的同与异来向对方提出反对意见,即错误的非难;堕负(nigrahasthāna)

    ,指在辩论中误解或不理解一类辩论失败的相状。

    正理派在“十六谛”的体系中表述了许多理论,其中主要的有:“量”的分类、五支作法的推论式、推理与辩论失败的原因、认识对象的分类及宗教伦理思想等等。

    正理派认为有四种量:一为现量,二为比量,三为譬喻量,四为声量。

    现量即感官与对象接触后所产生的感觉。

    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接触对象时多少掺杂一些概念、观念的感觉(有分别现量)

    ;另一种是在接触对象时仅产生单纯的感觉或领悟(无分别现量)。

    比量即推理,它分为三种;“有前比量”

    (从原因推知结果)

    、“有余比量”

    (从结果推知原因)

    、“平等比量”

    (同类推理)。

    譬喻量指根据未知物与已知物的相似来认识未知物。

    声量亦称圣教量,指可信赖之人的言教,有关于可见物(指世间一般可感的事物)

    之声量和关于不可见物(指作祭祀升天堂等事物)之声量两种。

    正理派在逻辑学方面的重要建树是确立了“五支作法”

    的推论式,认为推论的形式由宗(命题)

    、因(理由)

    、喻(实例或例证,分同、异两种)

    、合(应用)

    、结(结论)五部分组成。具体用例为:

…… 83

    67印度哲学

    宗:声是非常住的;因:因为是被造出来的;同喻:凡是被造出来的都是非常住的,如盘、碟等;合:声是这样,是被造出来的;异喻:凡不是被造出来的都是常住的,如阿特曼等;合:声不是这样,不属于不是被造出来的;结:所以声是非常住的①。

    正理派对推理与辩论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极为细致,提出了五种似因、三种曲解、二十四种倒难和二十二种堕负的理论。具体内容如下②:五种似因是:不定因(savyabhicārah)

    ,指提出的理由可以导致一个以上的结论;矛盾因(virudhah)

    ,指与命题相矛盾的理由;问题相似因(prakransamah)

    ,指提出的理由与命题相似(同义反复)

    ,并没有增加新的内容来具体证明命题;未证明因(sādhyasamah)

    ,指提出的理由本身也像命题一样需要证明;过时因(kālātitah)

    ,指提出的理由在时间上不适用,不能证明命题。

    三种曲解是:言辞的曲解(vākchala)

    ,指把对方所使用的具有两种以上含义的词作不同于对方所取含义的解释;类的曲解(sāmānyachala)

    ,指把某事物的特定含义扩展为该事物的类的含义,并借此把可能的事情说成不可能;譬喻的曲解(upacārachala)

    ,指当对方用一词作譬喻时,曲解者故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