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哲学-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忆故,心与心所同所依根,所缘相似,行相各别,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等体有差别故,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自证分。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心分既同应皆证故,又自证分应无有果,诸能量者必有果故,不应见分是第三果,见分或时

…… 322

    印度哲学513

    非量摄故,由此见分不证第三,证自体者必现量故。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初唯所缘后三通二,谓第二分但缘第一,或量非量,或现或比,第三能缘第二,第四证自证分唯缘第三,非第二者以无用故,第三第四皆现量摄,故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过,非即非离,唯识理成。

    (《成唯识论》卷第二)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论曰:是诸识者,谓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前引教理已广破故,是故一切皆唯有识。(《成唯识论》卷第七)

    此三性中几假几实?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非实,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

    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

    (《成唯识论》卷第九)

    依此前所说三性,立彼后说三种无性,谓即相、生、胜义无性。……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谓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世全无;依后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

…… 323

    613印度哲学

    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如太虚空虽遍众色而是众色无性所显,虽依他起非胜义故,亦得说为胜义无性。(《成唯识论》卷第九)

…… 324

    印度哲学713

    六 数 论 派

    数论派虽然是印度较古老的哲学体系,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系统、完整的数论典籍的年代都不是很早。本节选译了古典数论中自在黑(I-s′varakrsna)的《数论颂》(Sāmkhy-′kārikā)和后期数论的代表性经典《数论经》(Sāmkhya-sūtra,作者不详)中的部分内容,以及这两部经典在印度古代的有关注释。以下译文中《数论颂》部分节译自H。

    D。

    沙尔马(Sharma)的《数论颂》(波那,1933年)一书中所载梵本,译文中方括号内部分为乔荼波陀(Gaudapāda)的部分注释(据H。

    D。

    沙尔马书中英译本节译)

    ;《数论经》部分节译自N。

    辛哈(Sinha)

    的《数论哲学》(Sām。

    khya

    Philosophy,新德里,1979年)一书中所载梵本,译文中方括号内部分为阿尼鲁达(Anirudha)和吠若耶比柯宿(Vijn~ānaBhiksu)的注释(据N。辛哈书中英译本节译)。

    (一) 数 论 颂

    1。

    由于为三苦所逼迫,因而想探寻灭此(三苦)

    之方法。

    如果(由于认为存在着一般)可见之(方法而认为)此(探寻)无用(那就)不(正确了)。因为(一般可见之方法)缺乏确定性和最终性。

    〔……三苦是:依内的、依外的和依天的。依内(苦)有两种:身体的和精神的。身体的苦(如)发烧、痢疾等,由风、热、痰的不调引起;精神的苦(由)与所喜分离及与所

…… 325

    813印度哲学

    憎结合等等(引起)。依外苦由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土生引起,即产生于人、兽、鹿、禽、蛇、小咬、蚊、虱、臭虫、鳄鱼、鲨鱼、不动之物体等。

    依天苦属于神或来自天,因此与冷、热、风暴、雨、雷电等相关而生。……为了消除两种依内苦,(一般可见的)依内(灭苦)方法是:依靠医学的治疗,与所爱结合,排除不喜欢的、辣的、苦的、涩的、煎的(东西)等……。

    (关于)依外苦,消除它的(一般)可见的方法是防卫等等。如果认为有了(一般)可见的方法,这(探寻)就无用了,(我们的回答是:)不。……因为(一般)

    可见之方法不能确定地和最终地灭除苦。

    〕2。

    天启的(方法与一般)可见之(方法)类似,因为它与不净、可灭性、不平相关联。与这(上述两种方法)不同的(方法)是较好的,因为(这产生于对)显、未显和知者的(正确)认识。

    〔(天启的方法)

    与不净相关联,因为(它)

    屠杀牲畜……;与可灭性相关联,因为因陀罗等是可灭的……;具有不平,因为看到了某人的优越,另一人就感到痛苦……。与天启的和一般可见之方法不同的方法是较好的,因为它摆脱了不净、可灭性和不平。……显是大等,即觉、我慢、五唯、十一根和五大。未显是本。知者是神我。因而,这二十五谛就称为显、未显和知者。

    〕3。

    自性不是变异;大等七(谛)既是本又是变异,十六(谛)仅是变异;神我既非本又非变异。

    〔自性是本,因为它是七种本与变异的根源;……因为它是根源,而非产物。自性非任何物之变异。因为它不为任何

…… 326

    印度哲学913

    物所产生。……觉从自性生,因而它是产物——变异。这同一(觉)生出我慢,因而(觉)是本;我慢同样由于从觉产生而是变异,由于这(我慢)

    ,因而(觉)是本;我慢同样由于从觉产生而是变异,由于这(我慢)生出五唯因而又是本。

    声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空而是本;同样,触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风而是本;香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地而是本;色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火而是本;味唯因为生于我慢而为变异,因为生水而为本。因此,大等七(谛)既是本又是变异。

    十六(谛)是变异。五知根、五作根、心根和五大,这十六(谛)仅是变异。……神我既非本又非变异。

    〕4。现量、比量、圣言量被认为是三种正确的认识方式(量)

    ,因为所有的量都被证明(包含在了这三种量之中)。确实,可被证明之物是通过量证明的。

    〔耳取声;皮取触;眼取色;舌取味;鼻取香。此种正确认识方式称为现量。

    不能由现量和比量领悟的对象由圣言量领悟。例如,因陀罗——众神之王、北俱卢(洲)

    、天女等,不能由现量或比量领悟,(可)由圣言量领悟。

    ……所有其它的量都包含在这三种(量)之中。阇弥尼(说)

    :有六种量。哪些量呢?义准(量)

    、随生(量)

    、无体(量)

    、想定(量)

    、传承(量)

    、比喻(量)……。

    〕5。

    现量是(根)取境;比量被认为(有)三种,它以相(即中词)和有相(即大词和小词)为先(基础)

    ;圣言量是可信赖之人(的言教)和(来自吠陀的)耳闻。

…… 327

    023印度哲学

    〔比量被认为有三种:有前、有余和平等。……只有前(因的推理)称为有前(比量)

    ,如见升起乌云,推论(会象以前看到的那样有)雨;有余(比量的)事例是:当看到海中的1巴拉水是咸的,推想其它的(水)亦是咸的①;平等比量的事例是:……看到(某处)杧果树开花,推论别处的杧果树(亦)开花……。

    〕8。

    这(自性)是非感知的,(这是)因为(它)细微,而不是因为(它)不存在。它根据果被认识。这些果是大等,(它们)与自性相似又不相似。

    〔从对果的观察中,因被推论出来。

    自性作为因确实存在,它的果是:觉、我慢、五唯、十一根和五大……。

    这些果与自性不相似,……在形式上又相似。

    〕9。果存在(于因中)。因为无不可被造作;因为(果需)选取质料(因)

    ;因为一切(物)产生于(任何物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因为能作(之因造作)所作(之物)

    ;因为(果有)因的特性。

    〔因为无不可被造作。……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见不到(本来)非存在之物的产生,正如油不能从(无油之)沙中产生一样。因此,既然只有存在物能被造作,那么“显”在它产生之前就存在于自性之中……;因为(果需)选取质料(因)

    ,……在这个世界上,人选取其所需之物的质料因。一个需要奶酪的人选取奶,而不选取水……;因为一切(物)

    产生于(任何物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如金不能产生于银、

    ①根据《金七十论》,有余比量指从果推因,如见江中充满浊水,推知江上源有雨。

…… 328

    印度哲学123

    草、尘、沙之中……;因为能作(之因造作)所作(之物)。

    此处,我们看到,只有能作(之因)

    ,如陶工或土、轮、布线、水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