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网争锋-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做出改变了,肖元帅不敢保证,供销联社在自己的手上还能存活多久。眼下供销联社全凭销售生产资料,才能苟延残喘,如果参与到大市场项目中来,不啻于打开一条全新的发财之路。

东方怡点点头:“很好,肖经理,希望供销联社在邓华同志的帮助下,尽快形成系统化的工作程序,最大限度帮助乡镇企业,最大限度帮助大市场组织货源。邓华同志,你还有什么要求?一并提出来,今天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保证货源的充裕和质量,保证大市场以最丰富的货品,供应采购商!”

在座的每一位都清楚,东方县长想要以货源供应为突破口,搞活乡镇经济,让大市场真正成为古城县的摇钱树。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影响的不只是大市场和供销联社,会带动整个古城县的经济走上腾飞之路。

很多事都是这样,没有人点拨的时候,仿佛走进了死胡同。当有人灵光一闪,大家才会发现,此前的碰壁,不是因为有墙堵在你面前你,而是自己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也许,这个方向就在你右手边!

每一个人都听明白小邓主任的想法,他的好点子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在此之前,民俗大市场并没有发挥主导县里经济大势的龙头作用,这显然不符合大市场项目的最初定位。

如果说大市场项目最初,赵建军以及他的班子根本没有认识到项目的重要xing,那么随着王尚的到来,让大市场项目运转起来,更是卖出一个天价,眼下每一个古城县干部,都认识到市场的重要xing。

认识不等于能够让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如今的民俗大市场就像一条年产十万台汽车的生产线,只是原材料的供应极度不足,导致整条生产线处于半开工状态,每年只能生产五万台乃至三万台!

邓华的策略,就是要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要用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最大限度发挥生产线的作用。东方怡也好,何文惠也罢,包括吴莎莎都明白,这是民俗大市场必须的配套工程,是保证大市场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

只要供应链条建起来,对古城县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问题是让一个初中生主导这个项目,吴莎莎皱皱眉:“县长,事关今年县zhengfu经济工作重点,是不是组建一个更有力的班子?”

“呃,我觉得,邓主任来供销联社帮忙,已经很感激!最重要邓副主任刚刚的解说,让供销联社的班子真正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xing!”

肖经理眼神闪烁,他可不想有人摊薄自己的政绩,更不想自己来一个太上皇。小邓主任以往的事迹证明,小诸葛从来不屑于和帮扶的项目负责人争权夺利,他真的只是辅助。

这样的好人哪里去找?肖元帅几乎是拍着胸脯打包票:“请县长和吴主任放心,供销联社的领导班子,一定会全力配合邓主任,保证完成县委县zhengfu交给的任务!”

吴莎莎脸一黑,姓肖的太不识抬举,自己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他居然一口拒绝,让吴主任的面子往哪里搁!何文惠看明白,吴主任很不满意,只是凭一年多的经验来看,小邓主任所做的一切,一向很成功。

反而是那些有外人掺合的,常常会搞到一塌糊涂,东方怡眉头轻皱,看向何文惠,后者微不可查摇摇头。东方县长明白,这件事还是按照自己最初的打算来,不能让吴莎莎横生枝节!

眼下古城县,能够让东方县长信任的,只有邓华和何文惠,后者更贴心,更值得信赖。至于说同样是空降的吴莎莎,东方怡没有反感,却也没有太多的感觉。女人是感xing动物,东方怡是县长不假,同样也是女人。

也许是同xing相斥,对吴莎莎的感觉,甚至还不如小邓主任:“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供销联社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理顺供、销关系,同时要对企业改制进行筹备。这一点,供销联社要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做好协调沟通,长河副县长那边,由何副主任沟通联络,有问题吗?”

肖元帅和邓华异口同声回答:“没问题!”

“供销联社?”王尚对东方怡的切入点很欣赏,“这么短时间,找到工作突破口,东方县长能力很强!”

乔斌没想到王书记会有这一点想法,在他看来,东方县长借助大市场项目而不是另起炉灶,未免有取巧弄权之嫌。通常来说,新班子新气象,很少会走前任的老路,东方县长显然不这么想,似乎根本不在意在前任的基础上,让政治利益最大化!

乔副县长稍一迟疑,眼神闪烁轻声说道:“东方县长认为,大市场项目上年度没有完全发挥效用,在那种情况下卖出产权,似乎……”

“卖贱了?”王尚冷哼一声,“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哼,过一段时间,哼哼!”

第401章 坑爹的窟窿

乔县长的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古城县的情况,不是单纯从资料上就可以了解的。别看东方怡看了一个月的资料,恐怕对县里面的财政状况还是拎不清。也难怪,毕竟是来自燕京城,没有经历过苦ri子,哪里会清楚古城县的艰难!

不说别的,眼下青黄不接时节,贫困乡村急需的粮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王尚上年度临危受命,躲过最艰难的那段时光,却不等于他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古城县地少人多,每家耕地出产的那点粮食,根本不足以提供全年的口粮。至于说买,对于那些买火柴都要用鸡蛋去换的家庭来说,买米买面买油,太过奢侈!

正像王书记所想的那样,此刻东方怡正在为下面反馈上来的资料头疼,zhengfu工作扩大会议已经开了一上午,没有人可以为她解决问题。乔斌副县长仿佛一尊坐佛,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全然没有在意县里面面临的窘境。

民政局邰智海一脸晦气,作为贫困县的民政局长最窝心,一年365天,倒有364天伸手要钱。问题是古城县就像是填不满的无底洞,从上面要来再多的钱,也不够填补这个黑窟窿的。

最揪心的就是夏两季的救济粮油发放,每年节过后,上面就已经把救济粮油运送到古城县。今年却是一袋米一斤油也没见到,一切源自上年度漂亮的gdp数据!

只是那数据不能当饭吃,邰局长心急如焚:“老百姓家里存粮已经没有了,据下面民政助理汇报,有些老百姓已经开始进山挖野菜度ri。如果不能及时发放救济款或者救济粮油,将会出现乞讨现象。”

几位副县长再也没有了滔滔不绝的口才,任谁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都要头疼不已。那可是几十万人的救济粮油,需要的钱款对于古城人来说,堪称天文数字!

不要说几个副县长,就是清远市的领导,面对青黄不接的古城县,也要头疼不已。几个大老爷们儿没有办法可想,一个个倒是成了污染源,像是一个个大烟囱,不断释放烟雾。

东方怡一脑门子黑线:“请吸烟的同志到外面去!让别人享用二手烟,是不道德的!”

会议室里面几位领导表情一僵,出去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忍着。何文惠走过去,打开会议室的窗户和门,让空气流动更快一点。

吴莎莎终于长出一口气,吴主任忍受很久了,只是这里当家作主的不是她,这里也只有东方县长才有资格这么说。初来乍到的吴莎莎,看向财政局长:“县里资金够不够用?”

“不够!”财政局局长仲恒苦着脸,“每年上面都会调拨扶贫款,上年度县财政收入超标,一跃步入淮阳省财税收入大县行列,上缴财政有点有点过高。年前的扶贫款已经是最后一次调拨,眼下,已经没有扶贫款可以救急,县财政负担不起如此巨额的开销!”

东方怡咬着牙,没想到古城县是这样的烂摊子,那些资料做的花团锦簇,中看不中用。最要命的,是上年度上缴比例超高,的确为王尚换来眩目政绩,最终倒霉的却是她!

作为继任者,东方怡似乎只有咽下这枚苦果,乔副县长隐晦的看一眼东方县长,不禁为女人面临的局面暗自庆幸。幸好不是自己需要面对,任谁都会被如此巨大的窟窿陷进去。

乔斌始终不发一言,作为古城县老人,很清楚现在说什么都是没用的,任何华丽的词藻,都不如钞票来得实惠。尽管东方县长一再瞩目他这个zhengfu班子副手,老乔依旧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东方怡有点气闷:“你们先回去,救济粮款事关老百姓生死,要上常委会认真讨论,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一定要让老百姓度过眼下的难关,绝对不能让任何人饿着!”

只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金问题拿到常委会上,似乎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常委会气氛很压抑,王尚有点尴尬,超比例上缴是他在任上做出的决定,没想到给县里面留下这么大的漏洞。

古城县毕竟不是印钞票的,好容易邓公子折腾出来的大市场项目,卖给了洪氏集团。如果没有这笔买卖,尽管古城县会过上几年苦ri子,但是几年后就会迎来灿烂的时光。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买卖促成了,那笔钱还作为炫耀的政绩,上缴市财政,倒是让王尚的班子大出风头。眼下留下一个大窟窿,老王想要片叶不沾身,似乎很难!

王书记不愧是久经锻炼的老干部,在上面夸夸其谈:“……全县各单位开源节流,紧缩开支,要充分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为老百姓筹措每一分钱。另外,向上级申请动用国储粮,及时为老百姓解决燃眉之急。”

老王足足演讲十几分钟,只有最后这一句才有点实际意义,其他的全部是套话废话空话!东方怡有点气闷,难道说刚上任没多久,向上级递交的第一份答卷,就是乞讨吗!

东方县长万分不甘心,可是她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问题。别看财政一支笔是在王尚的手里攥着,一旦出现救济粮油发放不及时,导致村民跑出去乞讨,相关的政治责任,八成要算在zhengfu班子头上。

可不想刚一上任就挨板子,尤其是这个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