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逵日记-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夜去了县衙,巴县令在后堂,躺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捧着本书,看的入迷。

看到我们去,这厮先是一哆嗦,接着一激灵,立马懂过味来,站起身,满脸堆笑,双手不停作揖,三位壮士深夜造访,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不知有何指教?

刘彦说,你这狗官平日里横行乡里,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今天特来取你狗命。

巴县令立马摆出一副哭丧脸,说好汉,你听我说,我也不容易啊,你说我贪赃枉法,其实我也不想贪,我当年也读过圣贤书,懂得礼义廉耻,可是自打入了官门,身不由己啊,州官府尹都在贪,我若不贪,他们心中不安呢。

就算他们能容我,可身边的衙役在贪,师爷在贪,账房也在贪……我若不贪,他们也容不下我啊,前任县官不就是因为这茬,被挤兑走的吗?

再说了,别的县官逢年过节就给州官送礼,我不送成吗?今天不送明天就寻个过失抄家问斩,升不升官倒无所谓,但我一家老少十几口的人命不是儿戏啊!我一月就那点俸禄,不贪哪有银子送啊?

你说我是一方父母官,作威作福,其实我比谁都难,天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地方出差错,脑袋就搬家。

前街的王麻子,他妈的一个破落户,就敢堵我门口骂,他是不咋地,可他爷爷可是当今皇上的老师,你说,我一个县官见了他都得下轿作揖,这厮还装大头蒜,拿脏手搂我肩膀,说什么这段时间表现不错,好好干之类的鸟话,他妈的你说我窝火不窝火……

我们衙门赵小二,就是个普通衙役,可审案时总跑我面前指手画脚,我忍气吞声,连个屁都不敢放,他可是京东路节度使他姑舅老爷的三外甥,我惹得起吗?

还有,后街的牛大眼,他是个无赖,除了在青楼里的姐姐,别没啥亲戚,可我也不敢办他,他姐姐跟当朝高太尉有一腿,我敢判他刑吗?我要判了他,估计他还没上刑场我就见了阎王……

你们说我容易吗?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容易,忒不容易了……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人人觉得日子难?

偌大朝廷莫非只有当今皇上过的快活?

当夜,做了个梦,梦到进了皇宫,皇上一身龙袍,坐龙椅上长吁短叹,说他也不容易,小时候,为了能登上皇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天天寝不安席,食不知味,生怕手下人造反,睡觉都睁着一只眼……

任命大臣也犯难,有本事的,不听使唤,时不时的跳出来骂你两句,忒不爽,没本事的,听话倒是听话,不过除了拍马屁全无用处……

坐在这看似至高无上的位子上,啥都不敢做,自己说句话,到了下面全走样,国库空虚了,不敢加租,你说多加一斤,到老百姓头上,就得是一石;黄河泛滥了,你也不敢治,你说征民夫千名,一日付酬二两,到了下面,民夫至少上万,而且全都白干;你思春了,想选个秀女,往往弄的老百姓妻离子散,一级级官吏扣留,送上来的不是歪瓜裂枣就是牛头马面……

哎!皇帝更难!!!

第十一章

【111。】

三人在城里逛了大半天,下午时又喝的酩酊大醉,回山时已是傍晚,路过小相国寺,香客稀少,执事僧正拿着笤帚扫落叶,时值深秋,万木金黄,凉风瑟瑟,风过处,树枝摇摇,落叶飘飘……

三人信步寺中,庙宇棱角飞檐,气度恢弘,大雄宝殿香烟缭绕。

智善长老正在讲佛法,善男信女端坐下面,一脸虔诚……

武松和刘彦盘膝坐下,我有些扛不住,大剌剌靠后面佛像上……

我对智真不以为然,不想听他叽歪,但看刘彦和武松听的出神,也耐着性子听。

这厮絮絮叨叨,说什么阳间作恶阴间会下油锅,我想,若果真如此,那我死后,得费阎王多少油……

这厮又宣扬因果报应,劝人一心行善。

我醉后总是很聪明,突然想到什么,站起来说,大师,你说今生受苦的人是因为前世作恶,罪有应得,但你又劝我们行善,去帮助他们,这岂不是违了佛祖惩罚他们的本意?

智真愣在那里,久久不发一言……

当和尚有这好处,问别人问题,答不上来,可以骂人迷恋红尘,肉眼凡胎参不透,若别人问他,知道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吹的天花乱坠,不知道的,就摆副高深莫测的鸟样,说什么天机不可泄露……

吴军师也爱玩这招,他问你回答不上来时,能骂你个狗血喷头,说你是大宋朝头号大笨蛋,若你反问他,他坐那里一言不发,拿把破蒲扇不停来回摇……

晚上,我一人蹲屋顶上,捧着坛女儿红,抱着根猪蹄,自酌自饮,心里很烦闷,有些事想不明白……

回来路上,碰一大群人,男男女女都有,穿着白衣服,簇拥着一顶轿子,又唱又跳,招摇过市……

刘彦说,那是白莲教,是邪教,专门散布歪理邪说蛊惑他人,弄的人妻离子散,这厮还掰着手指头挨个举例:寿张县,一人为了入教,把房子地契全卖了,弄的倾家荡产;清风县,一人入教后变得神神叨叨,因当不上长老上吊自杀;东明县,一人把叛教的儿子亲手杀了……

我纳了闷,既然是歪理邪说,为啥还有那么多人信?

刘彦说,歪理邪说能控制人的灵魂,让人深信不疑,一生都难得醒悟。

我心想,邪教真他妈的可怕。

转念一想,又有些糊涂?

“忠君报国”是不是歪理,不然为啥那么多人宁肯自杀都不投降?

“科举”是不是歪理,不然为啥那么多人为了能中举埋头苦读十余载?况且落榜后自杀的也不乏其人……

“替天行道”是不是也是歪理,不然为啥那么多人抛家弃子不远千里赶来加入?

如此说来,梁上也是邪教?朝廷也是邪教?

何为正?何为邪?

【112。】

翻来覆去,咋都弄不明白,我心里搁不住事,凡事总要弄个清楚,一骨碌爬起来,去找朱武。

这厮平日里书生打扮,长袍马褂,道貌岸然,自诩出淤泥而不染,是强盗窝里的一等一的好人。

兄弟们平常没事就赌赌博,逛逛翠红楼,悠然自得,他从不去,就是打翠红楼门前走,也总是昂头挺胸,目不斜视,姑娘们去招揽他,总板起脸来训人家不知羞耻。

兄弟们都很佩服他,说他是道德高尚的仁义君子,我搞不明白,为啥不找姑娘就算道德高尚?还搞不明白的是,看庙会有好多条路,干嘛他每次都绕个大弯从翠红楼前面走?

不过君子也不好当,这厮天天脸憋的发青,没事就拿着本春宫图解闷……

我觉得这厮过的太累,背个仁义君子的清名活活受罪,要是我,宁肯背个无耻的骂名天天在温柔乡里快活,人生苦短,浮名太虚,何不及时行乐?

这厮还没睡,躺床上看的津津有味,看到我去,忙掖被窝底下,说是什么《道德经》,我笑笑,装作不知道,问他傍晚的事。

这厮想了许久,说:人生下来,本是白纸一张,无所谓好,无所谓坏,无所谓正,无所谓邪,也无善恶之分,更无忠奸之别,随着年龄增长,父母言传身教,先生谆谆告诫,周围人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道德观念,进而用这种道德观念去评判自己和他人的一切行为……人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我突然感到一阵心惊,问道,若我们的父母,周围的人早就中了魔,而书本又都是精心筛选过的,那我们从一开始接受的不就是???

这厮点点头,进而说道,一切的道德仁义,皆是虚幻,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朝廷长治久安。寡妇再嫁,在我朝看来是大逆不道,为人所不齿,那是因为我朝人口众多,粮食难以为继,所以提倡寡妇守贞,来减少人口出生。春秋时越国,在与吴国争霸中,伤亡无数,偌大土地上白骨暴野,杳无人烟,那时以早婚多生为荣,以寡妇再嫁为德,再嫁时县官都要敲锣打鼓送金匾,鼓励她日日操劳夜夜不息……

我又问,那去翠红楼找姑娘,也就无所谓高尚龌龊,你为何不去?

朱武长叹一声说,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早就跟这种观念融为一体,它早已浸入我们的身体发肤,不可分离……况且,众人皆醉你独醒,是很痛苦的,也是很危险的……

我乍一想,有些糊涂,一转念,又有些明白,再一想,又有些迷惑,头疼欲裂,管它呢,稀里糊涂过也挺好!

【113。】

这两天没啥鸟事,天天开会扯淡,晁天王和宋大哥基本不参加,两人要去,保准把扯淡会开成骂娘会。

会议有时由吴军师主持,有时由公孙胜主持。吴军师主持时就大谈孔孟之道,宣扬仁义,说什么要心胸宽广,以德抱怨之类的鸟话。众兄弟照例齐声附和,盛赞他宅心仁厚,有孔子之风……

我心里暗骂,你他娘的表面人五人六,背后尽下黑手,上次攻打大名府时,就因为我逃跑时踩掉你一只鞋,你至于天天找我茬吗?变着法的折腾我,寒冬腊月,让我去给你娃折桃花,三伏热天,让我带你娃去看雪景,大中午头的,让我带他去数星星……你他妈当我是神仙呢,想开花就开花,想发芽就发芽?

公孙胜主持时,就吹嘘道法,推崇啥心静如水,出世无为,操,上次俸禄给你少错了二两银子,你丫鞋都没穿就跑蒋敬那里,把算盘账簿全砸了,还骂人狗娘养的,那时你倒不心静了……不过这话只能在心里说说,我跟众兄弟一起,由孔子信徒摇身一变,成了虔诚的道教子弟,称赞一清道长修行高深,人所不及……这厮捋着那两根胡须,笑的忒磕碜……

白天开会,晚上赌博。

赌有赌友,找帮称心的赌友忒不容易。

花荣不能找,这厮是我上级,典型的有人品没赌品,赢了,划拉银子比谁都快,输了,就沉着脸说没带钱,让人去他家拿,谁敢去啊,赌桌上可以不认识老爹,也可以不认识老娘,但万万不能不认识上级,不认识老爹老娘,没啥大事,反正已经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