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教父-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高考改在六月,要求考生提前一小时到考场,进考场一律要检测体温,连来视察高考的教育部副部长也在额头上挨了一“红外测温枪”。发烧考生单设考场,还要医生证明发烧原因。警察还和居委会干部一起巡视考场周围居民区,凡有装修工程的一律停工。

检测部门也到考场周围测噪声分贝,确保考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住地附近有个高中是考场,一早起来,就来了两个警察坐在弄堂口,在路当中竖起一块牌子“高考考场,禁止鸣笛,机动车请绕行,摩托车请熄火推行”。

上海司机按喇叭成了习惯,没事就按两下吓唬行人,这次算撞在枪口上了,我就看见一个警察在给司机开罚单。陪考生来的家长不是很多,也就十几个站在铁门外往里张望。考场周围的饭店也做起了考生的生意,连吃带住,一天128元。如今,高考期间吃住在饭店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早已成为天方夜谭了。据报导,上海今年高校入学率将近80%,而受非典影响,大学毕业就业率只有70%,大学生已经风光不再。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

在防治非典中,医护人员知难而进,舍生忘死救治患者,成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不愧“白衣天使”的美称,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重。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却要面对死亡的战斗,上海防疫站所有业务骨干都集中起来,不能回家,一有疑似病例,立刻出发检测,检测完后,他们自己也随之被隔离,直到患者被排除非典可能性再重返工作岗位。

这些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也害怕死亡,珍惜自己的生命。可是,在在关键时刻,他们牢记医护人员的职责,没有临阵脱逃,有的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也许他们也曾收过红包,也许他们也曾对病人不耐烦。但在生死面前,他们经受住了考验,成为中国人民的楷模。电视上曾经报导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前的宣誓,那些本来稚气还未脱的护校女孩子,一个个神情庄重,显示出勇气和决心。非典灾难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给中国带来了希望。

军队医护人员人员进京支援小汤山非典医院前,上海长海医院医护人员争先报名,唯恐轮不到自己。在送别会上,战友慷慨举杯,互相激励。“六?一”儿童节,上海电视台专门采访了支援北京的医务人员,并通过电视让他们从隔离区和远在上海的孩子对话,场面感人,观者无不动容。由于措施得力,这批军队医务人员在小汤山非典医院工作一个月后无一人被感染。但他们还不能回家,要再隔离十四天,由第二批人员接替他们的工作。

歌颂白衣天使的歌曲和短片取代了不少电视广告节目。有一次在空调公共汽车上看了一个短片,印象很深。一个小女孩,一下学就在电话边等妈妈的电话,妈妈终于从隔离区来电话了,已经困了的孩子一下拿起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想说爸爸煮糊了饭,但终于没说。她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妈妈含着眼泪说,快了,快了。这时,别人正给她穿防护服,戴眼罩,她又要去工作了。电视上常看见很多外资企业向上海捐款捐物,可就没看见中国的明星大款在捐赠会上出来露脸的。

当然,灾难面前也有逃兵。非典肆虐北京时,医院的护工和清洁工都逃回了老家,原来三百多元一个月的护工,提到四千元都没人应聘。医护人员人员只好自己担当起清洁护理工作,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过度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很多护士就是这么被感染的。更有甚者,北京有人散布谣言,非典病人只要传染给别人自己就不会死,被隔离不能传染别人就死定了。所以有的人不肯住院,或从医院逃出去,故意近距离接触别人,以求自己活命,卑鄙无耻小人嘴脸暴露无遗。

这次非典的突然袭击,国家没有任何准备,一开始不以为然,然后惊慌失措,继而掩盖真相。但是,在认识到严重性后,很快镇定下来,先惩治责任者,稳定民心,然后制定对策,发动全民抗击非典,很快就控制了局势。打个比方,就像一支正在行进中的军队,突然受到伏击,虽然遭受了损伤,引起骚乱。但精兵强将不会因为遭袭而慌乱溃散,将领沉着指挥应战,很快就稳住阵脚,进行反击,消灭了偷袭者后又继续前进了。中国经历过多少严峻的考验都没混乱分裂,以为一场瘟疫就会使中国分裂的人,也太小看中国这几千年来发展的治国平天下理论了。

世界上有许多“中国通”,喜欢从一些现象预测中国未来,猜测幕后真相。

其实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不通”。上个世纪里,这些专家预测了多少事情都没有发生,发生的事情又都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明明自己猜错了,还抱怨说,这是因为中国制度不透明造成的。如果这些专家能学学《孙子兵法》,就明白中国的事是他们预测不了的。孙子说:“夫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古今中外,打仗、经商、外交,皆出此理。斗的就是一个“智”字。兵法的老祖宗在中国,俗话说,偷来的拳头打不倒对手,刚学点毛皮就来叫板,简直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还没过招,胜负就已经定了。

至于掩盖疫情,后来政府也承认不对,撤了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两个高官的职务,建立每天报告疫情的制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话说回来,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政府在涉及国家利益时候没有说过谎,没有掩盖过事实真相。别人做得,中国为什么就做不得。至少中国没有在灾难面前怨天尤人,没有推卸责任,没有对其他地区的疫情幸灾乐祸。可以说,在非典灾难面前,中国表现出了大国风范。不久前,北京人民提出建立抗非典胜利墙,响应十分热烈。由于防治非典尚未取得完全胜利,还没有最后定论。但在这件事情上,官民观点完全一致。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疫情严重时,全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限制或禁止中国人,甚至中国货入境,一些小国和地区平时不敢得罪中国,心里憋着气,这次简直就是借机报复。有些国家甚至不许中国航班的乘客走出飞机,强迫飞机掉头飞回中国。而美国没有对中国人采取任何限制,在旧金山入关时,持签证的人远比公民、居民人多,说明美国驻华领事馆照发签证。全美国除了旧金山机场在下飞机时候每人发一本防治SARS的小册子,其他国际机场没有增加任何检查措施,同样表现了大国风范。

非典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但是,中国自古就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辩证观点,好事坏事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只要条件成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次上海之行,收获很大。不少东西是在非典之外的。

第四卷 风云突变 第273章 一个都不能少

随着非典的日益猖獗,吴天放他们的大学生活也由原先的多彩变为单色的了。说单色不准确,应当是黑白照吧。同寝室的光头老三现在表现积极,成了学校的宣传干事。这一天,吴天放正在宿舍里看书,结巴嘴老四仍躺在床上睡大觉。这时,门外传来了光头老三洪亮的声音。

“那就这样吧,忙了一天辛苦大家了,好好休息!明天我们接着干!”老三的口罩吊在一只耳朵上,他走进寝室摘下口罩,把腋下夹着的一大叠资料往桌上一放,端起杯子就要喝水。

吴天放拍拍桌子说:“洗手!”

老三说:“哦,对!一抹,二搓,三冲,四擦。“他洗罢手,用纸巾把手擦干,扔纸巾时还特意在荣面前晃晃,再次端起杯子。

吴天放拿出一支体温计说:“老三啊,你整天在外面瞎跑,在咱们寝室,你的危险程度不亚于拉登。赶快量量体温!”

老三说:“拜托,我出去一天了,先让我喝口水喘口气嘛!我没有不良感觉,就是嗓子难受。”这家伙果然还咳嗽几声。

躺在床上的老四一听老三的话,呼的一声坐了起来说:“啊?嗓子难受?嗓子,嗓,嗓子就是气管,气管,气,气管就是呼吸道,呼吸道感染就是非,非,非典前兆,妈呀,快去校医院报到。”

老三拿起水杯猛灌了几口说:“说什么呢?我渴,真是!”

吴天放说:“你都出去一天了,难保……量,量……”吴天放起身,强行把体温计塞在光头老三的的腋下。

老三无奈地笑道:“你们啊……有病!”

老四没有听清,只听到了老三说“有病”,立即警觉起来问:“谁?什么,什么病?”

老三说:“恐非症呗!”

老四这才放心地又躺下来说:“去!”

老三问:“你俩就这么一天呆在寝室?都干什么了?”

吴天放说:“呆寝室怎么了?没听说吗?月色浓浓如酒,春风轻轻吹柳,病毒四处都有,切忌到处瞎走。”

老四说:“就是!呆寝室最,最,最安全!抗非典嘛,要保持良好,良好的心态,养好精神,保证睡,睡,睡眠。”

老三说:“得了吧,小心整天睡觉,免疫力下降,染上非……”

老四说:“我呸,呸,呸!闭,闭嘴吧,你!”

老三拿*温计,看了看,放在一边。他把手头的资料整理了一番,一本正经地说:“别闹了!我说啊,你们这都是消极抗非典,窝在寝室就算是躲进乌龟壳了?你们就安全了?也不想想现在战斗在抗非一线的白衣战士!”

吴天放说:“说谁呢?谁不想啊?玉兰花开了,叶欣走了,留下了丈夫和儿子,留下了一把把闪光的骨灰。”

老三说:“看来我的宣传效果不错啊,老五还知道叶欣啊。”

吴天放接着说:“玉兰花开了,叶欣走了,她用自己的生命和爱,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从叶欣身上,我们发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