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萧后-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自己什么都没有,何况导致故国灭亡的正是自己的夫家。此刻,她突然懂了隋帝的女儿、晋王的大姐、前朝的皇后、现在的公主——杨丽华,为什么父皇要她改嫁,她死都不肯。她那复杂的心情,大概只有此时的萧妃能体谅。

第二章 晋王王妃 第十节 皇上来访

正在这时,小太监慌忙进来报告:“隋帝和独孤皇后驾到。”晋王连忙出迎,心里还在忐忑:父皇母后突然来临为的是什么事?萧妃哪敢再做出一副苦相?立刻用手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就跟着晋王出去迎接。

晋王和萧妃还未走到门口,迎面已经进来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晋王、萧妃跪向尘埃,说:“儿臣拜见父皇母后,望父皇、母后恕儿臣接驾来迟之罪!”生性简朴的隋帝、独孤皇后看后面的仆从衣饰平常,又都是一脸的朴实十分高兴,连忙呼唤:“平身!”独孤皇后一边去扶萧妃起来,一边说:“也没什么,我和你们的父皇闲来无事,就想到你们这里来走走,看看你们小日子过的怎样。”晋王和萧妃及众仆从平身拥着隋帝、后向里走。所行之处,都是朴素自然的风格,帝后一边看一边点头。

到了内室,里面陈设都很简单,没有特别的装饰,更没有什么玩儿物,只在一个角落里有一把琴,上面的琴弦已断,似有灰尘,看样子是扔在那里很长时间了,都忘了擦拭。屋内最多的就是书,案几上还放了几卷书,摊开着,估计是主人正读着的。简儿献茶上来,萧妃亲自给隋帝、后奉上。隋帝喝了一口茶,又放下,萧妃忙接着。隋帝拿起案上放着的那本书,一看,是《孙子兵法》,笑着对晋王说:“我知道你七岁能诗,只道你重文轻武,怕你在武功上不下功夫,想不到你也喜欢研究兵法。”

晋王说:“父皇命儿臣在并州驻守,为的就是国家的安危,儿臣当然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况且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是每个男人都应该拥有的梦想,儿臣在文治武功双方面都不会放松。”

隋帝点点头说:“这是正理。不过研究兵书不可死搬硬套,要不就像纸上谈兵的赵括那样,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一到战场上就完了。”

晋王点头说:“父皇见教的是。”

独孤皇后对萧妃笑道:“晋王他忙着自己的功业,平时难免会冷落了你吧?”

晋王笑道:“母后有所不知,她也是喜欢这些的,有时还和儿臣一起讨论呢!”

“哦!”隋帝有些惊喜:“贤媳对兵法也有研究么?”

萧妃笑道:“也没什么,只是有时候偶尔有些小心得,难得晋王他又有耐性,就说给他听听。还是晋王心活、思路又开阔,他的见识让我增长不少。”

晋王笑道:“萧妃她自谦了,我觉得她的有些想法还是蛮独到的,一般人还跟不上呢!”隋帝、后二人见他们二人融洽,相视而笑。

有跟来的太监见天色已晚,请隋帝和独孤皇后回宫,帝后起身告辞,晋王和萧妃又带着众仆从跪送,待帝后上了御辇,远离了晋王府方才起身回屋。晋王搂着萧妃说:“我们今天没有什么地方让父皇母后不满意吧?”

萧妃想了想说:“应该没有。我看父皇母后一直都是挺高兴的。”

晋王点头说:“我看也是,尤其是母后一看到我们的帐幔都是旧的,我们又好长时间没玩儿那乐器呀什么的显得格外高兴。幸亏上回我要换帐幔你没让我换,你真是我的福星。”

萧妃说:“我总觉得那帐幔都是好好的,干嘛要换呢?”

晋王说:“好!好!你说的对,我以后都听你的。”萧妃一笑,转眼又想起故国已亡的事情,又恢复了忧郁,却不敢表露,只在心里轻轻的一声叹息。

第二章 晋王王妃 第十一节 高贵与低贱

冬日,萧妃去拜见已在大兴城居住的母亲、哥哥,晋王也一同前往。路上,雪积的很厚,只听到车轮压雪“喳喳喳”的声音。萧妃心里很沉重,虽然见亲人是自己一直盼望的事情,可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见了面该说些什么呢?萧妃在心里理了半天,也没理出一个头绪了,前面哥哥的新家已经到了。哎!不去想了,见了面再说吧!

见了母亲、哥哥嫂子,一顿寒暄过后竟冷了场,不是都没有话说,只是晋王在侧,众人心里都有顾忌。多么尴尬的身份,又是多么尴尬的场景。晋王平时本是善于处理事情的,但这时候不是他表现的时候。萧妃想笑一笑说点儿什么缓和一下气氛,可是还没笑出来,表情已经僵在脸上,话到嘴边,却噎在喉咙。还是嫂子笑开打了圆场:“哟!瞧我们都楞在这儿干什么?早听说妹妹嫁了一个好夫婿,今儿一看果然不错。既然到了这儿就和家里是一样的,今天我们一家团聚可要在一起好好亲热亲热。”一席话一说,登感融洽,晋王问哥哥萧琮在这里住的习惯不,萧琮说着又问晋王萧妃的情况。你一句,我一句,气氛热烈了起来。

萧妃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落泪了,扑进母亲怀里哭道:“母亲,孩儿没用,没能帮哥哥守住梁国。”

母亲抚mo着萧妃的头说:“孩子,你不要难过,这不是你的错。向来政治都是强硬的,需要的是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实施的勇气,不是靠一点儿女情就可以改变什么。你家翁现在的目标是要统一天下,怎么会为了你一个小女子的情面就放弃。如果他没有这点狠心,也坐不定现在的皇位。”

萧妃说:“母亲说的,孩儿心里都明白,可是孩儿心里还是难受啊!”

母亲说:“你要看开些,既然身处皇家,又在乱世,就得学会把兴衰荣辱看的淡些。身份的高贵和低贱是会改变的,内心的平淡和坦然才是一种不可改变的高贵。你看一看历史上的帝国都有开始、发展、衰落、灭亡的过程,没有哪一个皇权是永恒。你看那汉朝,传了那么多代,现在又如何,连后代在哪儿都不知道。因为汉代的灭亡,才有了三国,才有了魏、晋,才有了后来我们萧家的天下。现在隋帝要一统天下是志在必得,就是隋不灭我们,也难说没有其他的野心家来灭我们。再说了,我们梁国现在是没有实力,如果有实力,说不准我们也有这样的雄心。天下分裂久了迟早要总归一家,我们只不过是那么多失败者中间的一家,况且我们在失败者中间状况还算是最好的。既然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在的处境,还不如泰然处之,才能不至于一败涂地。你现在是晋王妃,就安于你王妃的身份,好好的辅助晋王才是正理,不必为以失去的、不能改变的过分伤感。”

萧妃听了,停止了哭泣,抬头望着母亲说:“听母亲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孩儿骤然清醒。我一定做好我分内的事,为我们萧家脸上增光。”母亲摸着她的头,慈爱的看着她,母亲把亲情看的比权势重。萧妃心里渐渐明朗,有政治头脑又有铁腕的女人比如武则天、吕后之类毕竟是少数,大多还是侧重于安定的生活,萧妃也属于这大多数。

第二章 晋王王妃 第十二节 备战南陈

萧妃渐渐心里平和了,这一变故成了过去式,她和晋王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温馨。开皇八年(588年)三月,杨坚很高调地宣布讨伐陈朝,发誓要统一天下。杨坚君臣给陈叔宝罗列了二十条大罪,写三十万份传单散发江南,下诏说:“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可出师授律,应机诛诊,在期一举,永清吴越。”陈帝看了必以为然,他认为南陈有长江天险,隋朝肯定攻不过来。把诏书扔在地上不做理会。

接着,隋朝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战前准备。贺若弼向杨坚献上了《取陈十策》。杨坚颇为赞赏,赐宝刀一口,让贺若弼放手去干。贺若弼的策略主要就是麻痹敌人。他在广陵驻扎的隋军反复调防,故意弄大动静引起陈军注意。开始的时候,江南岸的陈朝军队很紧张,做好战备;后来看到隋朝是例行的军队调动,也就不在意了。接着,贺若弼又常常带上大队人马,到长江边上打猎,给对岸的陈朝军队造成爱玩儿的假象。他还和陈朝人做生意。用老马和陈朝交换船只。陈朝人把最旧最破的船只换给他挺在江北的军营里。陈朝人以为自己得了大便宜。这些完毕后,贺若弼已经麻痹了陈朝军队的警惕性。暗地里,贺若弼在扬子津集结了大量的战船,在渡口堆积了大量的芦苇、枯荻把战舰遮蔽得好好的。为了更保险,隋军的所有战船都涂成和枯荻一样的黄色。同时,贺若弼常常派遣都督来护儿渡江侦察。来护儿是南方人,在长江两岸驾轻就熟,把敌人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大兴的重臣高颎,早在几年前就向杨坚建议,在经济上打击陈朝。江北气候寒冷,农作物成熟比南方要晚;江南土热,自然条件好,水田早熟。江南田地成熟,就要进入农忙收割季节的时候,隋朝突然扬言要发动大军进攻江南。陈朝赶紧调集军队防守,把农田暂时放在一边。等陈朝大军云集的时候,隋朝又偃旗息鼓,没有了动静。陈朝人刚要下功夫料理农田,隋朝大军又鼓声重振,陈军只好再次准备迎战。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农时荒废了,江南一季的收成就错过去了。同时,陈朝对隋朝所谓的大军讨伐的信息也不相信了,以为又是在逗自己玩。高颎还根据南方的物资储积不是像北方一样放在地窖里,而是放在竹片和茅草建造的房子里的情况,派出大量间谍纵火,烧毁陈朝的官府储备和军事物资。这样反复几年的骚扰,搞得陈朝不堪其扰,心力财力俱疲。现在,万事俱备,只等总攻命令下达了。

皇帝不能亲征,太子要留京师不予选出,晋王杨广作为隋帝一向器重的儿子成了统帅的人选。十月,杨坚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设置淮南行台省,任命次子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总管灭陈事宜。左仆射高颎、右仆射王韶(杨广的老师)分别担任晋王府元帅长史、司马,处理军务。当时杨广刚满二十岁,不熟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