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事情果然像刘和想象的那样,过了没多长时间,就有朝廷的使者到来,册封刘和为蓟侯(县侯),并赏赐黄金万两,布帛十万匹,与此同时,曹操的使者还提出来与刘和结为同盟,并且向刘和保证,他知道曹操和袁绍是同盟关系,所以也不会让刘和为难,这一次只要刘和不出兵相助袁绍,就算是履行了同盟义务,一旦将来打败袁绍之后,将把冀州割让给刘和,自己只要青州便可。

    这一次曹操的手笔不可谓不大,册封的爵位和赐给刘和的那些财物就不用说了,反正是朝廷之物,慷他人之慨,甚至都许诺将来把冀州诸郡割给刘和,这一点不可谓没下狠心。

    当然,现在其实也只是一个空口许诺,然而曹操却知道对于刘和来说,这个许诺背后的意义,然而从这时候也容不得曹操不答应,因为如果刘和真的想让他灭亡,他就真的没有任何活路了。

    当然,曹操这个许诺其实也有猫腻的,因为此战之后,曹操完全也可以夺取冀州的一部分,然后把另外一部分割给刘和,因为他在许诺的时候只说把冀州诸郡割给刘和,却没有说把整个冀州都割给刘和,就算真的提出把整个冀州都割给刘和也不打紧,因为曹操控制着朝廷,他完全可以操控朝廷,将冀州的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到了那时,所谓的“冀州”估计只是有限的几个郡了。

    然则刘和可不管那些,他现在要的就是一个口实,只要曹操点了这个头,刘和就有办法将整个冀州控制在手中,而让曹操没有一丝一毫染指的机会。

    “传令下去,各路军马暂时按兵不动,继续操练兵马,准备粮秣,一旦命令传下去,立刻展开行动,丝毫不得延误,凡有怠慢者,一律军法处置!”

    “诺!”

    “另外,传令各地郡守,在当地大力寻访人才,把所有才德之人举荐到长安,如果所举荐的人才果然能用,吾一定不吝赏赐。”

    “诺!”

    一条条政令传达下去,现在的刘和就像是一只伺机而动的老虎,正在磨砺自己的爪牙,并且将自己的爪牙隐藏起来,一旦猎物出现,立刻就会毫不留情的予以扑杀。

第三百零七章 蒸蒸日上() 
所谓能收的拳头才能放,现在的刘和正如一只伺机而动的猛虎,正在养精蓄锐,等待曹操和袁绍的这一场大战,一旦这场大战结束,刘和就会相时而动,露出锋利的爪牙。

    现在的他在治内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包括发展内政、训练士卒、招揽人才、稳固外交各个方面。

    至于发展内政,一方面致力于农业发展,这是刘和崛起的根基,是他出兵打仗最深厚的渊源所在,因为出兵打仗,粮草是最重要的,经过近三年的发展,现在的关中地区已经重新成为千里沃野,因为刘和“研制”出了一些新式的农具,比如耕地的工具曲辕犁、提水灌溉的工具筒车、水车等物,使得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又提倡种植两熟作物,再加上他的五谷种子现在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使得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每到丰收时节,家家户户大囤满小囤流,粮食的价格降低到一种十分惊人的水平,一石米才只有十钱。

    当然,刘和并不会放任“谷贱伤农”的事情发生,专门发文规定米价不得少于一石米十钱的价格,并且提出来官府可以以这个价钱无条件收购。

    除了米之外,刘和还提倡百姓养猪,养鸡鸭等家畜,并且规定一个最低价,由官府出资收购成品,用来为军中将士提升体质,补充营养。

    至于官府哪里来的那么多钱,这自然是刘和在另一方面提倡发展商业的结果,为了能够更有效的管理商业,刘和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位,司市中郎将,在这个职位之下又分设各大城市的市令,市令的等级与县令(县长)等同,其中长安设置东市令和西市令,二人等级全都等同于县令,俸禄秩千石。

    由于资历和能力的关系,刘和决定让鲁肃出任第一任司市中郎将,而以甄宓的兄长甄豫为长安东市令,以钟繇之弟钟演为西市令。

    除此之外,因为长安的商业经历了半年多的发展,已经基本恢复昔日的繁荣,所以刘和决定,重启丝绸之路,为了让事情做得更成功一些,刘和甚至派遣鲁肃率领官商亲自前往西域展开贸易。

    数月之后,鲁肃成功返回,不仅带回来了大量的西域商货,还吸引了大量的西域驼队一道前来,从此之后,丝绸之路畅通,刘和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商业税收,这让府库中的钱堆得满满都是。

    然而刘和却并没有让这些钱继续堆着,有着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他深深地知道,只有把余钱进一步转化为资本,才是挣大钱的手段,如果只是把钱存放在仓库中,这格局可实在有些小。

    所以,刘和一方面鼓励私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倡官商的发展,专门招募人才作为官商,为人经营,然后从中抽取利润,这导致府库更加充盈,官府更加富裕。

    而刘和的治下,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的发展,都绝不仅仅局限于长安,就连幽州也都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当初刘和把公孙瓒搜刮来的粮食全部发给百姓,有些人很是不解,现在他们深深地为刘和的深谋远虑所折服,因为粮食的充盈,幽州的百姓们除了开荒种地之外,也都在经营工商业,他们用粮食、布帛等物与周边的游牧民族交换战马和牛羊,而战马再由官府以高价收购,这不仅让幽州的商业越来越繁盛,也让幽州的马匹越来越多,自然有利于军事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不过即便如此,刘和仍然顽固的执行着盐铁专卖的制度,尤其是铁器和铁器铸造技术,即便是得到允许的商人,也禁止他们把铁器出售给周边游牧民族,一旦被发现,将会立刻没收盐铁引(经营许可证),并且终身不再授予该商人及其近亲属专卖权。

    这不是刘和的思想不开放,而是对周边游牧民族实行技术封锁的一种必要手段,只要手中没有足够的铁器,他们就算是造反,也很容易对付。

    除了农工商之外,教育也是刘和非常重视的一方面,在刘和的大力提倡下,他的治下州县掀起了大规模的办学之风,对于一些出身比较贫寒的优秀子弟,甚至采取了免交束脩(学费),甚至管吃管住管生活补助等措施,这让他的治下所有州县都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除此之外,刘和又把管宁调到长安来,让他做自己大将军府的文学祭酒,专门掌管教化事宜,而管宁也对刘和的印刷术赞叹不已,夸赞刘和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善事。

    刘和的内政处理得好,军事方面自然也发展得很快,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刘和麾下的白毦军已经武装成了一支绝对的精锐,每位战士的标配就是一把连弩,一把陌刀,一把唐刀,一杆长矛,两匹战马,这两匹战马不是为了充作骑兵作战,虽然一般时候,这些将士只要骑上战马,就能媲美精锐的骑兵,可是战马的主要任务不过就是驮人驮武器,目的就是尽量保证战士不会疲累,这和一般的骑兵在平时尽量保证战马得到休息完全不一样,放眼天下之间,能够有如此待遇的步兵,恐怕也就只有刘和麾下这支白毦兵了。

    然而白毦军不仅装备好,士气更加旺盛,将士的战斗力也都绝对是无比的强大,刘和按照在后世训练军人的方式训练这些将士,他们的体能得到了充分锻炼,各种战阵也十分精通,每一个拿出去,都绝要强于寻常队伍中的百人将,现在的白毦兵虽然只有三万人,然而他们自信,就算是遇到十几万人,也都能够被他们轻易打败。

    “哈哈,现在看来,主公当初的决策是多么的正确,一旦曹操和袁绍的战事结束了,以这样的军队不要说趁火打劫,就算是明火执仗,天下英雄又有谁能够抵挡得了?我们只要扫平了河北,曹操又算得了什么?他那点力量哪里还具有什么威胁性?”

    一旁的邓芝看着刘和政治经济教育和军事的发展蒸蒸日上,乐得眉开眼笑,衷心的夸赞,同时也为自己当初的见识浅薄而感到羞愧。

第三百零八章 遍揽贤才() 
除了政治、经济、教育和军事的发展,刘和这里也招揽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实自从破了幽州来到长安之后,刘和就命令善于寻找人才的陈群四处寻访人才,只不过陈群的技能有一个弊端,只有当前的属性值符合要求,他的技能才能查探得到,那些将来符合要求,而现在暂时不符合要求的,却查探不出来,这才导致许多优秀的人才没有被挖掘出来。

    然而随着刘和的求贤令传达下去,各地的郡守们都向刘和推荐了不少优异的人才。刘和下令各地将那些人才护送到长安,然后一个个亲自考察。

    经过一番考察,刘和惊喜的发现,他麾下的确有许多优秀的人才,除了一些三流的武将、谋士和内政人才之外,他竟然还发现了几名二流人才。

    其中一名叫做张既,字德容,左冯翊高陵人,由于此人为人低调,之前一直不怎么显名,后来因为资历的原因,被左冯翊廖化任命为从事,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深得廖化的信赖,被呼之为“先生”。

    刘和一见此人,顿时感到动容,因为他知道这个人竟然就是曹魏的名臣,在治理凉州的时候,因为内抚百姓,外和羌人,致令府库充盈而被赞为良臣,在后来更是与贾诩、贾逵、程昱等七人被并称为“魏晋八君子”。

    刘和命系统扫描一下张既的属性,只见系统说道:“张既,内政型人才,武力35,智力72,内政78,魅力72,属性未到巅峰,巅峰属性为武力35,智力78,内政88,魅力81,可册封为地平星。”

    而除了张既之外,还有一个叫做杜畿,字伯侯,京兆尹杜陵人,这个杜畿其实是被陈群发现的,只不过当时因为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