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将星系统-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庖仓皇撬耐贫希恢勒媸登榭鋈绾危衷诼啦颊饷匆凰担土⒖炭隙ǎ苑剿季莸木褪悄且蛔Φ骸

    夷洲当然没有八百里秦川大,可是也的确算得上是一块比较大的岛屿了,刘和早就眼馋这一块宝地了,只不过鉴于各种因素,还没有开展航海计划,现在吕布要将这里献给他,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你莫非是要将夷洲献给我?”刘和尽量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对着吕布说道。

    只见吕布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当年我在海上飘荡了好几个月,终于找到了这一片岛屿,在这里生活了十年,终于令这里获得了初步的开发,并且驯养了一支五万人的大军,当然,之前我一意孤行,攻打倭国,结果被司马懿打败,损失了一万多人,现在还有三万七八千的样子,岛上还有居民数千落,大概有二十万人左右,我对他们进行管理,教给他们种田,现在那里的绝大多数百姓都在我的管理之下,我这一趟来,就是要把这三万多将士和二十万人口交给大王,为你登基为天子作贺。”

    “你,你是说,完全把夷洲的军队和户口交给我?”刘和听了之后也变得激动起来,因为在他看来,以吕布的性格,能够在形式上归顺大汉就已经算不错了,自己想要让他完全归顺,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一点点的拉拢,提升他的忠诚度,一直等他的忠诚度到达200,才有可能完全归顺,可是却没想到对方竟然现在就直接宣布完全归顺,这可是在有些出乎意料,同时又令人喜出望外。

第六百六十六章 登基为帝() 
“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呵呵,如今你即将登基为帝,我这个做岳父的,怎能不给你送一些礼物呢?你对我这份礼物还算满意吧?”

    吕布笑吟吟的望着刘和,略带几分自得的说道。

    对此刘和自然点头,并且表示自己非常满意,而且一定会给对方相应的报酬,除此之外,刘和还留吕布住在王府,与妻女团聚。

    转眼之间,就到了七月初六,这一天正是刘和登基的日子。

    在这一天一大早,刘和命人捧着玉玺和传位的遗诏,祭拜天地,念着由建安七子之首王粲亲自撰写的祭文,昭告天地祖宗,登基为帝。

    一时之间天地之间祥云霭蔼,瑞气莹莹,天地之间一片祥和,周围观礼的文武官员、各地士绅名流、百姓代表,还有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还有西域各国、安息帝国、大秦(罗马)帝国派来的代表齐齐欢呼庆贺。

    随后刘和下达了继位以来的第一封诏书,下诏改元为开元,以明年为开元元年,今年仍旧沿用建安十七年的年号,大赦天下,除了犯有欺君、谋反等大罪的,其余人犯一律减免刑罚,又宣布减免赋税和关市之征,对于来大汉经商的异域商人减免三成的税收,并且宣布在从长安到西域各国的沿途之中设置驿站,对于来往的客商低价提供食品和水源。

    刘和的诏令一宣布,立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周边的胡商代表尽皆欢欣鼓舞,跪谢大汉天子的恩典。

    除此之外,刘和还宣布在与异族的边境地区设置互市,允许大汉与异族公开自由交易,大汉可提供丝绸、茶叶、珠宝、美酒等高档奢侈品,换取异族的牛羊、骏马,用以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

    这个消息也令异族人激动不已,对他们来说,牛羊骏马都是没有成本的生意,反正他们也是以放牧为生,能够用这些没有成本的牛羊换取大汉的物资,对他们来说实在值得期待,只不过大汉天子并没有把可交易的物资里加上粮食和铁器等物,这让他们心中略微有些失落。

    随后刘和下诏,追谥故去的天子刘协为孝献皇帝,又以刘和的父亲刘虞为燕太王,母亲王氏为皇太妃,除此之外又将上四代的男性祖先追封为王,女性祖先追封为王妃。

    这也是传统和惯例,明目为追封五庙,其实本来作为天子能够追封七庙,可毕竟刘和是继承了汉献帝的皇位,要祭祀也要祭祀汉献帝的先人,所以采取了诸侯的制度,对先人追封五庙。

    所谓五庙指的是父、祖、曾祖、高祖和始祖,而对于刘和来说,只要追封四代就可以了,因为他的始祖就是汉光武帝和高祖,二人本来就是皇帝,根本没有必要再追封。

    之后又册立原秦王妃黄氏为皇后,黄氏的母亲蔡氏追封为荆国夫人,父亲黄承彦封为襄阳侯(县侯),册立原秦王府世子刘裕为皇太子。

    其实对于册封刘裕为皇太子之事,刘和的心中还是充满了歉意的,他所歉疚的对象当然不是刘裕,而是刘禅,此人原本是自己的长子,可是偏偏见不得光,对此,知悉内情的黄月英也是心中歉然,曾一再要求让刘和认下刘禅,并且改立刘禅为太子,对此刘和坚决反对,因为他知道一旦这样做,绝对会引发一场大乱。

    而刘禅对此则没有什么不平之色,他的出身和命运就已经决定,自己绝不可能做大汉的天子,心里想得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烦恼了。

    之后刘和又宣布,对国家的官爵进行改革,无论是官制还是爵位都分为九个品级,而每个品级又分为正和从两级,相当于正和副,从正四品往下,每一品级又分为上下两等,其俸禄从万石到三百石不等。

    除此之外,刘和还宣布改革中央官制,设立三省六部,三省为尚书令、中书、门下掌管分别为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分掌政令的执行、草拟颁发和封驳之权,其中尚书令的品级为正二品,下设左右仆射,各为正三品,中书令和侍中为从二品,下设中书侍郎、黄门侍郎,职正三品,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为尚书,职正三品,又单独设立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职从二品,下设御史中丞,职正三品,之后又有九寺,职务类似九卿,长官的官职为正四品上。。。。。。

    此后刘和下诏,拜荀彧为尚书令,陈群为尚书左仆射,贾诩为为尚书右仆射,荀攸为中书令,郭嘉为侍中,诸葛亮为中书侍郎,庞统为黄门侍郎,审配为吏部尚书,马钧为工部尚书,裴潜为兵部尚书,王粲为礼部尚书,吕范为刑部尚书,为工部尚书,刘晔为御史大夫,徐庶为御史中丞。。。。。。

    之后又宣布对军制进行改革,在边疆地区设置大都督府、都督府和都护府,其中大都督府地位最高,为从二品,都督府和都护府职位相当,为正三品,又鉴于府兵制成型,在各地方以及中央禁军之中建立十六卫制度,在各地的军事长官为诸卫大将军,职正三品。

    从此之后,各州刺史和各郡郡守一般不再兼领军事,他们的军职自然就取消了,改由当地的军事官员担任。

    于是刘和任命赵云为大将军,兼任安东大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辽东郡;周瑜为骠骑将军,兼任扬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建邺;马超为卫将军,兼任安西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敦煌郡;吕布为车骑将军,兼任雍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陈仓;魏延为安北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云中郡,陆逊为安南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交趾郡;关羽为益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成都;黄忠为徐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下邳;麴义为冀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治所在魏郡;张飞为司隶校尉,职同各大都督;又以徐晃为荆州大都督府大都督。

    之后刘和宣布将自己之前的亲兵队伍白毦军定名为“万骑”,以陈到为统领,职正三品,掌管北衙宫廷禁卫,又以许褚为左武卫大将军、典韦为右武卫大将军,负责南衙宫廷禁卫,潘凤、裴元绍、邓展、胡车儿分别为左右武卫、左右卫将军,职从三品。

    又以吕蒙为左威卫大将军,乐进为右威卫大将军,臧霸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张绣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张任为左骁卫大将军。。。。。。

第六百六十七章 飞将吕布() 
登基之初,刘和除了大封功臣之外,还建立了一套更加完整的爵位制度,散官制度,用以提升功臣的待遇,此外还提出,将在明年,也就是开元元年举行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凡是对自身才能有信心者,不论出身,皆可报名应试,只要通过地方官员的考核,便可进入下一级考试,地方官员负责车马运送,由各地驿站提供食宿。

    消息传来,各地再次沸腾起来,尤其是那些出身比较贫寒的士子,更是把这次科举考试看作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于是自今之后废寝忘食,焚膏继晷的学习,大有先贤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之风。

    当然,为了照顾世家大族的情绪,刘和还专门规定,世家大族的恩荫制度继续有效,同时还能参加科举考试,在科举录取后不仅有职事官,还另外兼任散官。

    这一点虽然让朝廷耗费了不少的钱粮,可是却有利于内部的稳定,所以在刘和来说也是值得的。

    当然,刘和也没忘记对他的几个妾室以及所生的子女、妾室的父母进行封赏,其中蔡昭姬被封为贤妃,大乔被封为容妃,小乔被封为德妃,孙尚香被封为庄妃,吕玲绮被封为敬妃,甄宓被封为淑妃,王异被封为惠妃,马云碌被封为顺妃,貂蝉被封为宁妃。

    此后,刘和的二儿子刘渊(昭姬所生)被封为晋王,三子刘曜(玲绮所生)被封为楚王,四子刘聪(甄宓所生)被封为赵王,五子刘知远(尚香所生)被封为吴王,六子刘义隆(云碌所生)为凉王,长女刘颖(大乔所生)被封清河公主,次女刘娴(小乔所生)被封馆陶公主,三女刘婉蓉(貂蝉所生)被封安阳公主。。。。。。

    当然,这些妃子们的父母兄弟也都获得了封赏,马腾和桥蕤尽皆被封县侯,妻子则被封为国夫人,吕布本来就是县侯,又加封光禄大夫(从二品)的散官,孙尚香虽然还有兄长孙权在,可是家族的最高荣誉却是给了侄儿孙绍,现在的孙绍被拜为河内太守,又加封光禄大夫(散官,从二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